跳转到内容

彩色電視廣播標準列表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RuddiestComic23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5日 (五) 12:35 →‎東亞地區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Template:彩色電視廣播標準列表世界各地區之電視系統規格差異極大,所做一個歸類。 [參 1][參 2]

世界上主要有五種格式,第一種是類比電視系統;第二種是數位地面廣播電視系統;第三種是數位有線電視系統;第四種是衛星電視系統;第五種是網路協定電視。

類比電視系統

國際電聯標準

1961年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的一次國際會議上,國際電信聯盟指定了廣播電視系統的標準。[1]

NTSC.PAL.SECAM三大電視系統之比較

NTSC PAL SECAM
圓場頻率 59.94 Hz 50 Hz 50 Hz
圓框掃描線 525條 625條 625 條
水平掃描頻率 15,734.264 Hz 15,625 Hz 15,625 Hz
亮度信號頻寬 4.2 MHz 5.5 MHz 6.0 MHz
聲音載波 4.5 MHz (System-M) 歐洲 5.5 MHz (System-BG)
英國 6.0 MHz (System-I)
中國 6.5 MHz (System-D)
6.5 MHz (System-DK)
色信號 I、Q + 350 K~-500 K Hz
+ 350 K~-350 K Hz
繫色信號 282 fH = 4.2500 MHz
272 fH = 4.4065 MHz
色信號調頻方式 相位及振幅正交調變 相位及振幅正交調變
(每隔一條線變換一次)
6.5 Hz
色差信號頻寬 I=1.3 MHz
Q=0.6 MHz
U=1.3 MHz
V=1.3 MHz
> 1.0 MHz 1.0 MHz
繫色信號相位 -(B-Y)

每隔3條掃描線改變

色信號控制 沒有 利用擺動訊號 利用垂直歸線時9條掃描線
外加訊號 / 2修正閘控訊號 / 2, / 4, / 2
數位化 較難 容易 最難
轉換特性 與PAL容易、與SECAM較難 與NTSC、SECAM均容易 與PAL容易、與NTSC較難
衛星通信 可行 可行 可行
操作方式 繁瑣 簡單 最簡單
畫面效果 會閃爍 較穩定 細緻
相容性 最佳 稍差
彩色同步頻率 3.58 MHz 4.433 MHz 4.433 MHz
代表 美國、日本 西歐、中國、印度 前蘇聯、東歐、法國、阿拉伯

PAL

參考於[2]

採用PAL制的國家(藍色)
採用NTSC制的國家(綠色)
採用SECAM制的國家(橙色)
  • Phase Alternative Between Line西德開發,於1967年成立。
  • 除了北美,東亞部分地區使用NTSC制式,中東、法國及東歐採用SECAM制式以外,世界上大部份地區都是採用PAL。
  • 有PAL、PAL-B、PAL-D、PAL-G、PAL-H、PAL-I、PAL-K、PAL-K1、PAL-N、PAL-M,10種格式。

NTSC

  • 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美國開發,於1953年成立。
  • 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等大部分美洲國家以及臺灣、日本、韓國、菲律賓等均採用這種制式。
  • 有 NTSC、NTSC-C、NTSC -J、NTSC -M、NTSC -U、NTSC -Us,6種格式。[3]

SECAM

  • Se'quential Co'uleur A Me'moire法國開發,於1967年成立。
  • 採用SECAM制的國家主要為俄羅斯、法國、埃及以及非洲的一些法語系國家等等。
  • 有 SECAM、SECAM -B、SECAM -D、SECAM -G、SECAM -K、SECAM -L,6種格式。

模擬電視系統列表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系統

主條目:1940年之前的電視系統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許多實驗和廣播系統都經過了測試。第一個是基於機械的,分辨率很低,有時沒有聲音。後來的電視系統是電子的。

UK 405線系統是第一個分配了ITU系統字母名稱的系統。[4]

數位地面廣播電視系統

世界採用數位電視規格圖
  • 為數位電視節目地面整合式數位廣播有四個系統使用中。
  • 中國(包括香港和澳門) 選擇了 DTMB (Digital Terrestrial Multimedia Broadcast) 當 DTV 標準。
  • 在日本ISDB-T (地面廣播電視) 系統由電波產業會標準化 (Association of Radio Industries and Businesses) (ISDB formats).
  • A system which uses an 8 VSB modulation (8 水平殘邊帶) for terrestrial broadcasting, standardized by ATSC, has been realized in the USA (ATSC 制式).
  • The DVB Project has been realized in Europe by EBU (歐洲廣播聯盟)、ETSI (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 and the CENELEC (European Committee for Electrotechnical Standardization) (DVB formats MPEG-2/H.264 AVC). For terrestrial broadcasting the DVB-T (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 Terrestrial) standard is used.
  • 美規 ATSC 8-VSB 用於 6MHz 電視頻道。
  • 歐規 DVB-T COFDM 用於 6/7/8 MHz 電視頻道,目前台灣採用的是歐規 DVB-T 6MHz 。
  • 日規 ISDB-T COFDM 用於 6MHz 電視頻道 (屬歐規改良型) 。
  • 中規 DTMB TDS-OFDM 用於 8MHz 電視頻道 (屬歐規改良型) 。
系統 解釋
DVB-T 目前在使用DVB-T系統的地區/國家。
DVB-T 1 可能會使用DVB-T系統的地區/國家。
DVB-T 2 目前試播DVB-T系統的地區/國家。
RRC06 根據國際電訊聯盟(ITU)2006年區域無線電通信大會的共識,在將來改用數碼廣播時直接採納DVB-T系統的國家。
ATSC 目前在使用ATSC系統的地區/國家。
ATSC 1 可能會使用ATSC系統的地區/國家。
ATSC 2 目前試播ATSC系統的地區/國家。
ISDB-T 目前在使用ISDB-T系統的地區/國家。
ISDB-T 1 可能會使用ISDB-T系統的地區/國家。
ISDB-T 2 目前試播ISDB-T系統的地區/國家。
DTMB 目前在使用DTMB系統的地區/國家。
DTMB 1 可能會使用DTMB系統的地區/國家。
DTMB 2 目前試播DTMB系統的地區/國家。
尚未確定的地區/國家。

數位有線電視系統

衛星電視系統

2017年11月17日,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以3票對2票贊成授權自願部署ATSC 3.0(該ATSC是最初的ATSC“ 1.0”的後繼產品),並為此發布了一份報告和命令。如果全電站決定部署ATSC 3.0服務,則必須在與ATSC 1.0兼容的信號上保持其頻道的同播。[5]

網路協定電視

彩色電視廣播標準表

亞洲

東亞地區

國名/地區 類比格式 數位格式 轉換為數位廣播日期 備註
中国大陆 PAL D/K DTMB 2021年4月1日
 香港 澳門 PAL I DTMB 2020年11月30日(香港) [參 3]
臺灣 NTSC J/M DVB-T 2012年6月30日 [參 4]
 蒙古 PAL D
 日本 NTSC J/M ISDB-T 2011年7月24日
2012年3月31日 (福島宮城岩手三縣)
 朝鲜 PAL D -
 韩国 NTSC J/M ATSC 2012年12月

東南亞地區

國名/地區 類比格式 數位格式 轉換為數位廣播日期 備註
 文莱 PAL B DVB-T 2
 柬埔寨 PAL B
NTSC M
DTMB
 印度尼西亞 PAL B
 老挝 PAL B DTMB
 马来西亚 PAL B DVB-T 2
 緬甸 NTSC M DVB-T 1
 菲律賓 NTSC M ISDB-T
 新加坡 PAL B/G/D/K DVB-T 2019年1月2日 [6]
 泰國 PAL B DVB-T 2
 东帝汶 PAL B DTMB 2
 越南 PAL B
NTSC M
DVB-T 2

南亞地區

國名/地區 類比格式 數位格式 轉換為數位廣播日期 備註
 阿富汗 PAL B
SECAM B
 孟加拉国 PAL B
 不丹 PAL B DVB-T 2
 印度 PAL B DVB-T 1
 馬爾地夫 SECAM K1
 尼泊尔 PAL B
 巴基斯坦 PAL B DTMB
 斯里蘭卡 PAL /B RRC06

中亞地區

國名/地區 類比格式 數位格式 轉換為數位廣播日期 備註
 哈萨克斯坦 SECAM D/K RRC06
 吉尔吉斯斯坦 SECAM D/K RRC06
 塔吉克斯坦 SECAM D/K RRC06
 土库曼斯坦 SECAM D/K RRC06
 乌兹别克斯坦 SECAM D/K RRC06

西亞地區

國名/地區 類比格式 數位格式 轉換為數位廣播日期 備註
 亞美尼亞 SECAM D/K RRC06
 阿塞拜疆 SECAM D/K DVB-T 2
 巴林 PAL B/G RRC06
 賽普勒斯 PAL B/G DVB-T 1
 格鲁吉亚 SECAM D/K RRC06
 伊朗 PAL B/G
SECAM B/G
DVB-T 1
 伊拉克 PAL B RRC06
 以色列 PAL B/G DVB-T 2
 约旦 PAL B/G RRC06
 科威特 PAL B/G RRC06
 卡塔尔 PAL B RRC06
 沙烏地阿拉伯 PAL B/G
SECAM B/G
DVB-T 1
 叙利亚 SECAM B RRC06
 土耳其 PAL B/G DVB-T 1
 阿联酋 PAL B/G RRC06
 葉門 PAL B RRC06
 葉門索科特拉島 PAL B RRC06
北塞浦路斯 北塞浦路斯
 阿布哈茲
南奥塞梯 南奥塞梯

歐洲

西歐地區

國名/地區 類比格式 數位格式 轉換為數位廣播日期 備註
 比利时 PAL B/H DVB-T
 法國 SECAM L DVB-T
 法國科西嘉島 SECAM L DVB-T 1
 爱尔兰 PAL I DVB-T 1
 盧森堡 PAL B/G
SECAM L
DVB-T 1 (2006年9月1日)
 摩納哥 SECAM L DVB-T
 荷蘭 PAL B/G DVB-T (2006年12月11日完成)
 英国 PAL I DVB-T
 英国海峽群島 PAL I,SECAM L
 马恩岛英國

北歐地區

國名/地區 類比格式 數位格式 轉換為數位廣播日期 備註
 丹麦 PAL B/G DVB-T
 芬兰 PAL B/G DVB-T (2007年9月1日)
 冰島 PAL B/G DVB-T 1
 挪威斯瓦尔巴群岛
 挪威 PAL B/G DVB-T 1
 瑞典 PAL B/G DVB-T (2007年10月15日完成)

中歐地區

國名/地區 類比格式 數位格式 轉換為數位廣播日期 備註
 奥地利 PAL B/G DVB-T 1
 捷克 PAL D/K DVB-T 1
 德国 PAL B/G DVB-T
 匈牙利 PAL D/K DVB-T 1
 列支敦斯登 PAL B/G DVB-T
 波蘭 PAL D/K DVB-T 1
 斯洛伐克 PAL D/K DVB-T 1
 瑞士 PAL B/G DVB-T (2007年11月26日完成)

東歐地區

國名/地區 類比格式 數位格式 轉換為數位廣播日期 備註
 白俄羅斯 SECAM D/K DVB-T 1
 爱沙尼亚 PAL B/G DVB-T
 拉脫維亞 PAL D/K DVB-T 1
 立陶宛 PAL D/K DVB-T
 俄羅斯 SECAM D/K DVB-T
 烏克蘭 SECAM D/K DVB-T 2

南歐地區

國名/地區 類比格式 數位格式 轉換為數位廣播日期 備註
 阿尔巴尼亚 PAL B/G DVB-T
 安道尔 PAL B/G DVB-T 1 (2007年9月25日)
 波黑 PAL B/H DVB-T 2
 保加利亚 PAL D/K RRC06
 克罗地亚 PAL B/H DVB-T 2
 希腊 SECAM
 義大利 PAL B/G DVB-T
 北馬其頓 PAL B/G RRC06
 馬爾他 PAL B/H DVB-T
 摩尔多瓦 SECAM D/K DVB-T 2
 蒙特內哥羅 PAL B/G DVB-T 2
 葡萄牙 PAL B/G DVB-T 1
 葡萄牙馬德拉群島 PAL B DVB-T 2
 羅馬尼亞 PAL D/G/K DVB-T 1
 圣马力诺 PAL B/G DVB-T
 塞爾維亞 PAL B/G DVB-T 2
 斯洛維尼亞 PAL B/H DVB-T 2
 西班牙 PAL B/G DVB-T
 梵蒂冈梵蒂岡 PAL B/G DVB-T
 科索沃

非洲

北非地區

國名/地區 類比格式 數位格式 轉換為數位廣播日期 備註
 阿尔及利亚 PAL B/G RRC06
 埃及 PAL B/G
SECAM B/G
RRC06
 利比亞 PAL B/G RRC06
 摩洛哥 SECAM B RRC06
 苏丹 PAL B/G RRC06
 突尼西亞 PAL B/G
 西撒哈拉 PAL B/G RRC06

東非地區

西非地區

中非地區

國名/地區 類比格式 數位格式 轉換為數位廣播日期 備註
 喀麦隆 PAL B/G RRC06
 中非 SECAM K1 RRC06
 赤道几内亚 PAL B RRC06
 加彭 SECAM K1 RRC06
 刚果民主共和国 SECAM K RRC06
 刚果共和国 SECAM K RRC06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PAL B/G

南非地區

北美洲

北美地區

國名/地區 類比格式 數位格式 轉換為數位廣播日期 備註
 加拿大 NTSC M ATSC -
 美国 NTSC M ATSC 2009年6月
 墨西哥 NTSC M ATSC 1 -

中美地區

國名/地區 類比格式 數位格式 轉換為數位廣播日期 備註
 伯利兹 NTSC M
 哥斯达黎加 NTSC M
 薩爾瓦多 NTSC M
 危地马拉 NTSC M
 洪都拉斯 NTSC M
 尼加拉瓜 NTSC M
 巴拿马 NTSC M

加勒比地區

國名/地區 類比格式 數位格式 轉換為數位廣播日期 備註
 安地卡及巴布達 NTSC M
 巴哈马 NTSC M
 巴巴多斯 NTSC M
 古巴 SECAM DTMB 2021
 多米尼克 NTSC M
 多米尼加 NTSC M
 格瑞那達 NTSC M
 海地 NTSC M
 牙买加 NTSC M
 圣基茨和尼维斯 NTSC M
 圣卢西亚 NTSC M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NTSC M
 千里達及托巴哥 NTSC M

南美洲

大洋洲

國名/地區 類比格式 數位格式 轉換為數位廣播日期 備註
 澳大利亞 PAL B/G DVB-T
 澳大利亞(聖誕島)
 澳大利亞(珊瑚海群島)
 澳大利亞(諾福克島)
 澳大利亞(阿什莫爾和卡捷島)
 斐济 PAL B
 基里巴斯 PAL B,NTSC M DVB-T 2
 马绍尔群岛 NTSC M DVB-T 2
 瑙鲁 NTSC M DVB-T 2
 新西蘭 PAL B/G DVB-T 1
 新西蘭(紐埃) PAL B/G
 新西蘭尼烏埃
 新西蘭庫克群島 PAL B/G
 帛琉 NTSC M DVB-T 2
 巴布亚新几内亚 SECAM K
薩摩亞 薩摩亞 PAL B
 所罗门群岛 PAL B/G DVB-T 2
 汤加 PAL B
 图瓦卢 PAL B
 瓦努阿圖 PAL B

南極洲

國名/地區 類比格式 數位格式 轉換為數位廣播日期 備註
 南极洲
 澳大利亞赫德島和麥克唐納群島
 挪威彼得一世島
 挪威布威島
 法國法屬南部領地
 法國阿德利蘭
 智利南極智利省
 新西蘭紐西蘭羅斯屬地
 英国英屬南極領地
 南非愛德華王子群島

参见

注释

脚注

参考文献

引用

  1.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工教系 莊謙本先生的報告 (PDF). [永久失效連結]
  2.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師大學報.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12). 
  3. ^ 終止模擬電視廣播工作目標日期延至2015年底. [2012-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2). 
  4. ^ 分4階段.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04). 

来源

书籍
  • 畢厚杰,《新一代視頻壓縮編碼標準:H.264/AVC(第二版)》,中國,人民郵電出版社,ISBN 9787115214362
  • 天津大學電視研究室,《電視原理》,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1981
  • 《電視工程》,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ISBN 9576551684
  • 陳俊宇,《現代電視原理與檢修》,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ISBN 9572107585 / ISBN 9789572107584
  • 陰家龍,《模擬與數字電視原理與檢修》,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ISBN 9787563521111 / ISBN 7563521119
  • 黃慶元,《彩色電視接收機原理與維修》,陝西師範大學,1991,ISBN 7-5613-0374-4
  • 高一心,《如何參加國外展覽》,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1995,ISBN 957-98663-0-9
期刊文章
  • 李偉,《淺談數字電視的現狀和發展前景》,《有線電視技術》,2003 10(7) -13-15
  • 張文軍,《數字電視地面廣播技術與傳輸標準》,《電視技術》,2001(1) -5-7、29
  • 張波濤,《技術與標準:中國如何跑贏數字電視全球馬拉松》,《資訊空間》,2003 12 –88-92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