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克劳迪奥·阿巴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59cond12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7日 (日) 04:24 →‎職業生涯:​ 調整格式、排版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克劳迪奥·阿巴多
音乐家
出生Claudio Abbado
(1933-06-26)1933年6月26日
 義大利王國米蘭
逝世2014年1月20日(2014歲—01—20)(80歲)
 義大利博洛尼亞
职业指挥
音乐类型古典音乐
活跃年代1959年 - 2013年
唱片公司DG

克劳迪奥·阿巴多義大利語Claudio Abbado義大利語發音:[ˈklaudjo abˈbaːdo],1933年6月26日—2014年1月20日[1][2][3]),出生于意大利米兰,世界著名指挥家

生平

早年

1933年,出生于一个艺术世家,祖上三代都是艺术家。
1941年,开始学习音乐。
1949年,得到指挥大师伯恩斯坦鼓励,立志终身从事音乐。
1955年,在米兰威尔第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和钢琴。
1956年,进入维也纳音乐学院跟随斯瓦洛夫斯基学习指挥。
1958年,在美国唐格伍德的库塞维茨基国家指挥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1963年,赴纽约参加第一届米特罗普洛斯国际指挥比赛荣获第一名,随后获得雷納德·伯恩斯坦推荐,在纽约爱乐一个乐季中作为助理指挥。

職業生涯

1965年,阿巴多在RIAS藝術節(RIAS Festival)的一次演出,偶然由赫伯特·冯·卡拉扬所得知,卡拉扬邀请阿巴多于當年的萨尔茨堡音乐节中登台(指揮维也纳爱乐乐团[註 1])。同年,他亦完成了英國初登場(指揮哈雷管弦樂團),1966年初次指揮伦敦交响乐团[4][5]。1975年,阿巴多成為倫敦交響樂團的首席客座指揮[6],1979年後陞任首席指揮(接替安德烈·普列文[7][6],1987年卸職[註 2]

1969年,阿巴多成为斯卡拉歌剧院乐团首席指挥,繼而在1972年成為音樂總監,1976年改任藝術總監[9]。在斯卡拉任內,阿巴多令樂季時間增加至四個月長,並致力於向藍領階級與學生提供平價的演出節目。此外,除了傳統劇目之外,他亦引入了當代劇作家如达拉皮科拉诺诺等人之作品。1976年,斯卡拉劇院在阿巴多的率領下前往華盛頓特區,為美國的200年國慶演出[10]。1982年,「斯卡拉愛樂樂團」(Filarmonica della Scala)成立,專責管弦樂曲目的演出活動。直到1986年為止,阿巴多與斯卡拉劇院皆保持著密切且良好的互動[7][11]

自1971年起,阿巴多與与维也纳爱乐乐团開始有所往來[12],1973年,率领乐团在日本韩国中国等地巡回。1986年至1991年間,阿巴多擔任维也纳国立歌剧院音樂總監[7][13],並兩度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執棒(1988年、1991年)。

除上述工作外,早期的阿巴多以經常與年輕樂手合作而著名,他是1978年所組成的歐洲共同體管弦樂團的發起人及音樂總監,亦於1988年組成馬勒青年管弦樂團[7][14][註 3]

美國方面,1968年10月7日,阿巴多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初次登場[註 4]。1982至85年間,他是芝加哥交响乐团的首席客座指揮。八〇年代,曾有阿巴多將繼承纽约爱乐乐团指揮的傳聞[13],惟並未成真。

柏林時期

1966年12月,阿巴多初次指揮柏林爱乐乐团,繼而在1989年客席指揮該團。樂團團員在卡拉揚逝世後,票選阿巴多繼任首席指揮一職(兼任藝術總監)[16][7][17]。任內的阿巴多一秉其路線,大力推廣並支持當代音樂,在節目中引入利盖蒂布莱兹等人的作品。1994年起,執掌萨尔茨堡复活节音乐节[7][18]

1998年,阿巴多宣布將在約滿後(2002年)離任[16][19]。2000年,他被診斷患有胃癌[20],必須摘除部分的消化器官以抑制病況[14]。在柏林任期的末期,多次因為健康因素而不得不取消演出行程[21]

晚年

2002年,經療養後復出,並出任琉森音樂節管弦樂團藝術總監。該團是琉森音樂節的駐院團體,由阿巴多親近的馬勒室內樂團團員為骨幹,並廣徵一線職業樂團首席演奏家、各領域傑出獨奏家加入。

阿巴多於2004年再次指揮柏林愛樂,曲目為馬勒第6號交響曲,這次演出後來以現場錄音的方式發行[22][23],受到好評。此外他亦於2004年起擔任義大利莫扎特管弦樂團(Orchestra Mozart)之藝術總監、音樂總監[21],並與委內瑞拉的新興團體西蒙·玻利瓦交響樂團有所互動[24]

2008年的阿巴多

2014年1月20日,于博洛尼亚的家中去世,享年80[2]。一週後,斯卡拉愛樂在丹尼尔·巴伦博伊姆的指揮下,於空曠無人的斯卡拉劇院奏響贝多芬第3號交響曲之葬禮行進曲,以為緬懷紀念,群眾則在院外的廣場向大師致意[25]

阿巴多葬於瑞士菲克斯谷英语Val Fex

作品

商業錄音

阿巴多與Decca、DG、Columbia與EMI等一線大廠均有合作,他的歌劇作品特別受到歡迎,曾為他贏得金音叉獎(1966年及1967年)、法國唱片大獎(1967年)[26]。他亦是德國唱片大獎(Deutscher Schallplattenpreis,1968年)、愛迪生獎(1968年)以及葛萊美獎(1997年、2005年)等主要唱片獎項的得主。

影像

  • 1992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 紀錄片Claudio Abbado, Hearing the silence

獲獎與榮譽

此外,费拉拉、劍橋、亞伯丁[7][39]、哈瓦那等地的多個大學與學術機構皆授予阿巴多榮譽博士的頭銜。

評價

阿巴多的指挥尊重原谱,非常有生气。他最拿手的曲目是德国、奥地利作曲家的大型管弦乐作品。录有贝多芬交响曲(DG)、孟德爾頌交响曲(DG)、马勒交响曲(DG)。

正面評價
  • 阿巴多的才華早就引起卡拉揚的注意及賞識,他在世時曾經說:「當今年輕一輩的指揮家中,就屬阿巴多和梅塔最優秀」[來源請求]

阿巴多的支持者認為阿巴多尊重原譜的指揮風格是對作曲家的尊重,把樂曲內容準確的呈現,甚至有人把阿巴多形容為「第二個托斯卡尼尼[來源請求]

另外,阿巴多近幾年錄製的唱片較以往受歡迎,尤其是他與琉森節日管弦樂團合作錄製的馬勒《第二交響曲》更被普遍認為是該樂曲其中一個最出色的版本,樂評家李歐梵教授在《我的音樂往事》一書中提到他曾被此錄音感動至流淚[來源請求]

負面評價

部分樂迷認為阿巴多尊重原譜的指揮風格令樂曲變得較為沉悶乏味,演繹大型編制的樂曲並不理想,只適合指揮一些小品。[來源請求]

與此同時,有樂迷指出阿巴多接任成為柏林愛樂樂團首席指揮後,並沒有致力於訓練樂團,以致該團的素質下降。[來源請求]不過,亦有許多人對此持相反之意見。[來源請求]

此外,亦有人認為阿巴多的指揮動作即興性太強,令人難以捉摸。[來源請求]

影響

2006年起,「克劳迪奥·阿巴多作曲獎」(Claudio Abbado Kompositionspreis)由柏林愛樂樂團開辦,旨在獎勵當代音樂創作。該獎項繼而於2006年、2010年、2014年續辦[40]

個人生活

阿巴多於1956年與歌者Giovanna Cavazzoni[譯名請求]結為連理,他們育有一子一女[41][42],這一段婚姻以離婚作收。阿巴多與Gabriella Cantalupi[譯名請求]梅開二度,亦有一子。

阿巴多與小提琴家維多利亞·穆洛娃英语Viktoria Mullova曾有短暫的關係,兩人亦有一子[41][43]

阿巴多的姪子羅伯特亦是一名指揮。

註釋

  1. ^ 1965年8月14日,指挥维也纳爱乐演出马勒第2號交响曲》。
  2. ^ 除了首席指揮的職務外,他於1984年之後亦兼任該團音樂總監,直到1987年離任為止[8]
  3. ^ 年輕的歐洲演奏菁英在此二團得以親炙阿巴多之丰采,之後則可接軌欧洲室内乐团、馬勒室內樂團等,他們當中的大部分皆能與阿巴多保持長期的事業互動[14][15]
  4. ^ 所指揮的劇目是威尔第的《唐·卡洛》。

參考資料

參照
  1. ^ 意大利指挥大师阿巴多逝世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亚太日报,2014年1月21日
  2. ^ 2.0 2.1 指揮家阿巴多去世 義各界追思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央社,2014年1月20日
  3. ^ 存档副本. [2014-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20). 
  4. ^ Hoiberg 2010,第8頁
  5. ^ 5.0 5.1 Claudio Abbado – obituary. Telegraph. 2014-01-20 [2015-03-22]. 
  6. ^ 6.0 6.1 Allan Kozinn. Claudio Abbado, an Italian Conductor With a Global Reach, Is Dead at 80. The New York Times. 2014-01-20 [2014-09-07] (英语). 
  7. ^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Europa Publications 1996,第2頁
  8. ^ Claudio Abbado obituary. [2016-03-06]. 
  9. ^ Ewen, David. Musicians since 1900: performers in concert and opera需要免费注册 First. New York. 1978. ISBN 0824205650. OCLC 4194793. 
  10. ^ Ewen 1978,第2–3頁
  11. ^ Rhein, John von. Claudio Abbado, former CSO principal guest conductor, dies at 80. Chicago Tribune. [2019-09-28] (美国英语). 
  12. ^ Claudio Abbado | Italian music director.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019-09-28] (英语). 
  13. ^ 13.0 13.1 Abbado obituary. [2019-03-07]. 
  14. ^ 14.0 14.1 14.2 Tom Service. The Maestro. The Guardian. 2007-08-22 [2014-09-07]. 
  15. ^ Andrew Clements. Lucerne Festival Orchestra/Abbado. The Guardian. 2007-08-24 [2014-09-07]. 
  16. ^ 16.0 16.1 (英文)The era of Claudio Abbado -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2014-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1). 
  17. ^ Ross 2001
  18. ^ Claudio Abbado: a career : CAI — Club Abbadiani Itineranti. abbadiani.it. [2019-09-28]. 
  19. ^ Alan Riding. Simon Rattle Will Direct The Berlin Philharmonic. The New York Times. 1999-06-24 [2015-03-22]. 
  20. ^ Daniel J Wakin. Abbado, Ill, Cancels Appearances. The New York Times. 2007-09-07 [2014-09-07]. 
  21. ^ 21.0 21.1 La morte di Claudio Abbado. Il Post. 2014-01-20 [2014-09-07]. 
  22. ^ David Gutman. Mahler Symphony No 6. Gramophone. 2005 [2015-03-22]. 
  23. ^ Claudio Abbado. www.festival-colmar.com. [2019-09-28]. 
  24. ^ Charlotte Higgins. Land of hope and glory. The Guardian. 2006-11-24 [2014-09-07]. 
  25. ^ Lizzy Davies. Daniel Barenboim leads La Scala's last tribute to Claudio Abbado. The Guardian. 2014-01-27 [2015-04-04]. 
  26. ^ Ewen 1978,第3頁
  27. ^ ABBADO Claudio. Le onorificenze della Repubblica Italiana. [2019-01-16] (意大利语). 
  28. ^ 28.0 28.1 Claudio Abbado. Encyclopedia of World Biography. Gale. 2004 [2019-01-16]. 
  29. ^ Prize Winner Archive. Ernst von Siemens Musikstiftung. 2019 [2019-01-16]. 
  30. ^ Pasles, Chris. Electrifying Italian conductor. The Los Angeles Times (Los Angeles). 2014-01-21: 13 [2020-05-19] –通过Newspapers.com. 
  31. ^ Rhein, John von. World-famous maestro valued for his refinement. The Morning Call (Allentown, Pennsylvania). 2014-01-21: A15 [2020-05-19] –通过Newspapers.com. 
  32. ^ ABBADO Claudio. Le onorificenze della Repubblica Italiana. [2019-01-16] (意大利语). 
  33. ^ Bundesverdienstkreuz für Abbado. www.klassikakzente.de. [2020-10-07] (德语). 
  34. ^ Claudio Abbado. Praemium Imperiale. [2019-01-16] (英国英语). 
  35. ^ Brown, Mark; Tilden, Imogen; Davies, Lizzy. Claudio Abbado: 'one of the greatest musicians of the past 50 years'. The Guardian. 2014-01-20 [16 January 2019]. ISSN 0261-3077 (英国英语). 
  36. ^ Claudio Abbado. Wolf Foundation. 2018-12-11 [2020-10-07] (美国英语). 
  37. ^ senato.it – Scheda di attività di Claudio ABBADO – XVII Legislatura. www.senato.it. [2018-06-21] (意大利语). 
  38. ^ Paul Hoffmann. How Claudio Abbado Wins Ovations in Vienna. The New York Times. 1987-03-01 [2015-03-22]. 
  39. ^ Claudio Abbado Editions – Deutsche Grammophon. www.deutschegrammophon.com. [2019-09-28]. 
  40. ^ Philharmoniker, Berliner. Claudio Abbado Composition Prize |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www.berliner-philharmoniker.de. [2019-09-28] (英语). 
  41. ^ 41.0 41.1 David Nice. Claudio Abbado obituary. The Guardian. 2014-01-20 [2014-09-07]. 
  42. ^ Paolo di Stefano. Giovanna Cavazzoni. Corriere della Serra. 2011-05-09 [2014-09-07]. 
  43. ^ Tim Ashley. And This One's by the Bee Gees. The Guardian. 2011-02-02 [2014-09-07]. 
文獻

參見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