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依諾增爵四世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Mafalda4144留言 | 贡献2023年6月2日 (五) 13:41 (加入{{Original research}}標記)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教宗
諾森四世
Innocentius PP. IV
羅馬主教
當選1243年6月25日
就任1243年6月28日
卸任1254年12月7日(在位11年162天)
前任教宗雷定四世
繼任教宗亞歷山大四世
個人資料
本名Sinibaldo Fieschi
出生约1195年
意大利馬納羅拉
逝世1254年12月7日
那不勒斯
牧徽{{{coat_of_arms_alt}}}
參見其他以「諾森」為名號的教宗
依諾增爵四世
的教宗敬稱
參考敬稱教宗閣下
語體敬稱教宗閣下
宗教敬稱聖父
身後敬稱(無)

教宗諾森四世拉丁語Innocentius PP. IV;約1180年或1190年—1254年12月7日)原名西尼巴爾多·菲耶斯基(Sinibaldo Fieschi),1243年6月25日當選羅馬主教(教宗),同年6月28日即位至1254年12月7日為止。[1]

早年

諾森四世生于意大利北部利古里亚的小镇Manarola的封建主菲斯奇家族,青年时代在帕尔马博洛尼亚接受教育,并成为当时最优秀的宗规专家。

在位期间

当选教宗

1241年,在位仅17天的雷定四世病故,宗座从缺长达一年之久。1243年,教宗选举方在阿纳尼举行。6月25日,时任Albenga总主教的西尼巴尔多·菲耶斯基当选教宗,结果于三天後宣布。“诺森四世”成为其名号。

第一次里昂大公会议

此时,教廷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的矛盾已经持续多年。諾森四世上任之后,与腓德烈二世的冲突逐渐难以调和,后者扬言要发兵捣毁罗马,废黜教宗。諾森四世遂于1244年迁往热那亚,第二年又移至法国里昂,并在法王路易九世的支持下于6月28日至7月17日召开大公会议,史称第一次里昂公會議

教宗依诺增爵四世於第一次里昂公會議絕罰神聖羅馬皇帝腓特烈二世,取自馬修·帕里英语Matthew Paris所著《英格蘭史英语Historia Anglorum》(不列顛图书馆藏,编号Royal MS 14 C VII)

会议决定对腓特烈二世处以绝罚。由此带来的纷扰直到1250年腓特烈二世病逝方才结束。諾森四世则在1251年方得以回到意大利。

大公会议上路易九世宣布准备发动新一轮十字军东征。

与蒙古帝国的接触

大公会议正值东方的蒙古帝国兴起。1241年,蒙古人侵入匈牙利,劫掠波兰,继而转向奧地利欧洲一片恐慌。大公会议之后,诺森四世派遣柏郎嘉宾教宗勅令前往蒙古帝国以说服蒙古统治者皈依天主教并停止对基督徒的杀戮。柏郎嘉宾在哈拉和林进谏大汗贵由,后者反于1246年用波斯语回信要求教宗和其他欧洲君主向蒙古臣服。这封信至今还保存在梵蒂冈[2]

第七次十字军东征

1248年,在诺森四世的支持下,路易九世发动了第七次十字军东征。结果军队遭遇瘟疫,并被埃及擊败,路易九世本人也被俘,后法国用重金将其赎回。

譯名列表

参考文献

  1. ^ Pontiffs. Holy See. [2019-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9) (英语). 
  2. ^ David Wilkinson, Studying the History of Intercivilizational Dialogues [1]
天主教會職銜
前任者:
雷定四世
罗马主教
教宗

1243年6月28日-1254年12月7日
繼任者:
亞歷山大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