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郡,中国西晉到南朝設置的一個郡。
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灭吴,改吳之南郡為南平郡,屬荊州。下辖江安县(三国时公安县,今湖北省公安县西北)、作唐县(今湖南省安乡县安全乡槐树村)、孱陵县(今湖北省公安县西)、南安县(今湖南省华容县),郡治作唐县,后迁治江安县。晋惠帝永寧元年(301年),徙封南平王司馬祥為宜都王,改南平國為南平郡。[1]晋元帝建武元年(317年),复治作唐。
南梁晚期,南平郡為王琳所佔據。梁宣帝大定四年(558年),南平郡為蕭詧所攻佔。[2]陳文帝天嘉元年(560年),分荊州之天門、義陽、南平,郢州之武陵四郡,置武州。天嘉二年(561年)四月,分武州之南平郡,荊州之宜都、羅、河東三郡,置南荊州。七月,陳軍擊敗北周將領賀若敦,南平郡由梁入陳。[3]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滅陳,废南平郡,其地屬松州。[4]
- 袁彖,字偉才,陳郡陽夏人,齊武帝時在任。[26]
- 張欣泰,字義亨,竟陵人,齊武帝永明八年(490年)在任。[27]
- 曹虎,字士威,下邳下邳人,齊武帝永明八年(490年)到十一年(493年)在任。[28]
- 張稷,字公喬,吳郡人,齊海陵王時(494年)在任。[29]
- 王褒,字子淵,琅邪臨沂人,梁元帝太清五年(551年)到六年(552年)在任。[31]
南平國(?—301年)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南平王 |
|
司馬祥 |
?—301年 |
司馬晏子
|
南平國(406年—412年)[33][34]
|
以匡復晉室之功封,食邑5000戶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南平郡開國公 |
|
劉毅 |
406年—412年 |
|
伏誅,國除
|
南平國(439年—478年)丨食邑2000戶→3000戶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南平郡王 |
穆王 |
劉鑠 |
439年—453年 |
宋文帝第四子
|
2 |
南平郡王 |
懷王 |
劉敬猷 |
?—465年 |
劉鑠長子
|
3 |
南平郡王 |
|
劉子產 |
465年—466年 |
劉鑠兄子
|
4 |
南平郡王 |
|
劉宣曜 |
469年—471年 |
劉鑠弟子
|
5 |
南平郡王 |
|
劉伯玉 |
473年—478年 |
劉嶷第二子
|
南平國(483年—494年)丨食邑2000戶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南平郡王 |
|
蕭銳 |
483年—494年 |
齊高帝第十五子
|
南平國(494年—495年)/邵陵國(495年—502年)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南平郡王→邵陵郡王 |
|
蕭寶攸 |
494年—502年 |
齊明帝第九子
|
建安國(502年—518年)/南平國(518年—587年)|食邑2000戶→3000戶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建安郡王→南平郡王 |
元襄王 |
蕭伟 |
502年—533年 |
梁文帝第八子
|
2 |
南平嗣王 |
靖節王 |
蕭恪 |
?—552年 |
蕭伟子
|
3 |
南平蕃王 |
|
蕭翼 |
後梁時 |
蕭恪子
|
南平國(573年—578年)
|
以伐齊之功封,食邑2500戶→3500戶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南平郡開國公 |
|
吳明徹 |
573年—578年 |
|
入周,國除
|
南平國(583年—589年)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南平郡王 |
|
陳嶷 |
583年—589年 |
陳後主第二子
|
- ^ 《晉書 卷四 帝紀第四》
- ^ 《周書 卷四十八 列傳第四十》
- ^ 《陳書 卷三 本紀第三》
- ^ 《隋書 卷三十一 志第二十六》
- ^ 《宋書 卷三十四 志第二十四》
- ^ 6.0 6.1 《宋書 卷二十九 志第十九》
- ^ 《宋書 卷二十八 志第十八》
- ^ 《晉書 卷十五 志第五 地理下》
- ^ 《宋書 卷三十七 志第二十七》
- ^ 《晉書 卷六十八 列傳第三十八》
- ^ 《晉書 卷一百 列傳第七十》
- ^ 12.0 12.1 《晉書 卷七十 列傳第四十》
- ^ 《晉書 卷六十六 列傳第三十六》
- ^ 《隋書 卷三十三 志第二十八》
- ^ 15.0 15.1 《晉書 卷七十四 列傳第四十四》
- ^ 《宋書 卷六十六 列傳第二十六》
- ^ 《魏書 卷九十七 列傳第八十五》
- ^ 《宋書 卷九十二 列傳第五十二》
- ^ 《宋書 卷五十二 列傳第十二》
- ^ 《宋書 卷九十三 列傳第五十三》
- ^ 《宋書 卷二 本紀第二》
- ^ 《宋書 卷四十四 列傳第四》
- ^ 《宋書 卷七十四 列傳第三十四》
- ^ 《宋書 卷六十八 列傳第二十八》
- ^ 《宋書 卷八十五 列傳第四十五》
- ^ 《南齊書 卷四十八 列傳第二十九》
- ^ 《南齊書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二》
- ^ 《南齊書 卷三十 列傳第十一》
- ^ 《梁書 卷十六 列傳第十》
- ^ 《梁書 卷十二 列傳第六》
- ^ 《梁書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五》
- ^ 《陳書 卷二十二 列傳第十六》
- ^ 《晉書 卷八十五 列傳第五十五》
- ^ 《太平御览 卷二百 封建部三》
|
---|
|
|
注釋 |
---|
注1:列出西晉 建興四年( 316年)(此前已淪陷者列出淪陷前的名稱)及東晉 義熙十四年( 418年)的郡、國。帶#者為《晉書地理志》未列出的州、郡;斜體字者為西晉所廢置的州、郡;下劃線者為東、西晉所設置的僑郡。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國,取最後使用的名稱( 永嘉五年( 311年)遇害的王、公、侯,由於史無記載其封國何時被撤銷,其封地在西晉末的建置仍按“國”處理),並括注明曾用名。 注3:東晉郡王、開國郡公的封地分別括注「內史」、「相」及其設置時間。 |
|
|
---|
|
|
|
---|
江表地區 | |
---|
淮南地區 | |
---|
淮北地區 | |
---|
河南地區 | |
---|
江漢地區 | |
---|
嶺南地區 | |
---|
沅湘地區 | |
---|
巴漢地區 | |
---|
蜀中南中地區 | |
---|
|
|
|
|
---|
江表地區 | |
---|
沅湘地區 | |
---|
嶺南地區 | |
---|
位置不詳 | 新蔡郡(內史575-589) | 晉熙郡(內史575-589) | 巴东郡(內史586-589) | 臨江郡(內史586-589) | 新興郡(內史583-589) | 岳山郡(內史583-589) | 梁城郡(相582-589) |
|
---|
|
|
注釋 |
---|
注1:列出宋 大明八年(464年)、齊 建武四年(497年)、梁 中大同元年(546年)、後梁 广运元年(586年)、陳 禎明二年( 588年)的實州、實郡。下劃線者為南朝所設置的僑郡。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取最後使用的名稱,並括注明曾用名。 注3:郡王、開國郡公的封地分別括註「內史」、「相」及其設置時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