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陰郡,中國古代的郡。
漢景帝中六年(前144年),立梁孝王之子劉不識為濟陰王,分梁國置濟陰國,治定陶(今山東省定陶縣西北)。辖境约当今山东省菏泽、定陶、东明、鄄城等市县地及成武、巨野等县部分地区,北至濮阳地区。後元年(前143年),濟陰王薨,無子,國除為濟陰郡。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置十三刺史部,濟陰郡屬兗州刺史部。
漢宣帝甘露二年(前52年),立皇子劉囂為定陶王,改濟陰郡為定陶國。黃龍元年(前49年),徙定陶王為楚王,復為濟陰郡。漢元帝建昭五年(前34年),山陽郡黃侯國、菑鄉侯國改屬濟陰郡。
漢成帝河平四年(前25年),徙山陽王劉康為定陶王,復置定陶國,黃侯國、菑鄉侯國還屬山陽郡。漢哀帝建平二年(前5年),徙定陶王劉景為信都王,復改為濟陰郡。至此,濟陰郡領九縣:定陶、冤句、呂都、葭密、成陽、鄄城、句陽、秺、乘氏。[1]
漢光武帝建武六年(30年),省併呂都、葭密、秺三縣。漢明帝永平十五年(72年),立皇子劉長為濟陰王,復置濟陰國。漢章帝建初四年(79年),以東郡離狐縣、陳留郡長垣縣益濟陰國。建初九年(84年),濟陰王薨,無子,國除為濟陰郡[2],後長垣縣還屬陳留郡。
漢和帝永元二年(90年),分濟陰郡城陽、鄄城、句陽、離狐四縣、東郡廩丘縣置城陽國。永元五年(93年),削梁國單父、成武、己氏三縣,還屬濟陰郡。永元六年(94年),城陽國除,領縣併入濟陰郡。漢安帝延光三年(124年),廢皇太子劉保為濟陰王,復置濟陰國。延光四年(125年),濟陰王即皇帝位,國除為濟陰郡。至此,濟陰郡領十一縣(侯國):定陶、冤句、城陽、鄄城、句陽、乘氏、離狐、廩丘、單父、成武、己氏。
漢獻帝建安十七年(212年),鄄城、廩丘二縣改屬東郡;立皇子劉熙為濟陰王,復置濟陰國。約此前後,分離狐等縣置離狐郡,旋廢。至漢末,濟陰國領九縣(侯國):定陶、冤句、城陽、句陽、乘氏、離狐、單父、成武、己氏[3],至西晉不變[4]。
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年),降漢濟陰王為列侯,國除為濟陰郡。黃初三年(222年),徙封彭城王曹據為濟陰王,復置濟陰國。黃初五年(224年),降封濟陰王為定陶王,復為濟陰郡[5]。晉懷帝永嘉中,徙封新都王司馬衍為濟陰王,復置濟陰國。永嘉之亂後,國除為濟陰郡。
十六國時期,濟陰郡先後為後趙(325年-351年)、東晉(351年-359年)、前燕(359年-370年)、前秦(370年-384年)、東晉(384年-387年)、翟魏(387年-392年)、後燕(392年-398年)所有。晉安帝隆安二年(398年),東晉再次收復濟陰郡。[6]。
宋文帝元嘉初,濟陰郡定陶、冤句、城陽、句陽、乘氏、離狐、己氏七縣為北魏所取[6],僅餘單父、成武二縣,併入鄰郡。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年),以單父(改為僑縣離狐)、成武二縣置北濟陰郡[7]。
北魏奪取濟陰郡後,移治定陶縣左城(今山東省曹縣西北),省併句陽縣,城陽縣改屬濮陽郡[8]。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527年),分兗州、濟州置西兗州,濟陰郡改屬西兗州,分己氏縣置考城縣。東魏孝靜帝興和二年(540年),分濟陰郡置沛郡,考城、己氏二縣改屬沛郡。至此,濟陰郡領四縣:定陶、離狐、冤句、乘氏[9]。
北齊文宣帝天保七年(556年),廢北梁郡,其所領城安縣併入考陽縣,改稱城安縣,改屬濟陰郡。至此,濟陰郡領五縣:定陶、離狐、冤句、乘氏、城安。周武帝宣政元年(578年),改西兗州為曹州,濟陰郡仍屬之。[6]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廢濟陰郡,領縣直屬曹州。
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改曹州為濟陰郡,治濟陰縣左城(今山東省曹縣西北),領九縣:濟陰、外黃、濟陽、成武、冤句、乘氏、定陶、單父、金鄉。[10]
魏永平元年(617年),改濟陰郡為曹州。隋煬帝大業十四年(618年),復為濟陰郡。不久,濟陰郡即屬宇文化及之許。鄭開明元年(619年),復改為曹州。
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復改為濟陰郡,領六縣:濟陰縣、考城县、冤句县、乘氏县、南華縣、成武县。燕光烈帝聖武元年(756年),復改為曹州。唐肅宗至德二載(757年),復改為濟陰郡。乾元元年(758年),復改為曹州。燕昭武帝順天元年(759年),復改為濟陰郡。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復改為曹州,濟陰郡之名不再作為行政區劃名稱。[11]
- 濟陰哀王劉不識,前144年-前143年在位。
- 定陶王劉囂,前52年-前49年在位。
- 定陶共王劉康,前25年-前23年在位。
- 定陶王劉欣,前22年-前8年在位。
- 定陶王劉景(共王繼子),前8年-前5年在位。
- 濟陰悼王劉長,72年-84年在位。
- 濟陰王劉保,124年-125年在位。
- 濟陰王劉熙,212年-220年在位。
- 濟陰王曹據,222年-224年在位。
- 濟陰王司馬衍,300年代-311年在位。
- 濟陰靜王元誕,502年-?在位。
- 濟陰王元撫,?-528年在位。
- 濟陰王元暉業(元撫從兄),528年-550年在位。
- ^ 周振鶴《西漢政區地理》
- ^ 《後漢書·卷五十·孝明八王列傳第四十》
- ^ 李曉傑《東漢政區地理》
- ^ 4.0 4.1 《晉書·卷十四·志第四·地理上》
- ^ 《三國志·卷二十·魏書二十·武文世王公傳第二十》
- ^ 6.0 6.1 6.2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十六國北朝卷》
- ^ 《宋書·卷三十五·志第二十五》
- ^ 《魏書·卷一百六上·地形志二上第五》
- ^ 9.0 9.1 《魏書·卷一百六中·地形志二中第六》
- ^ 10.0 10.1 《隋書·卷三十·志第二十五》
-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唐代卷》
- ^ 《漢書·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上》
- ^ 《續漢書·志第二十一·郡國三》
- ^ 《舊唐書·卷三十八·志第十八》
- ^ 《宋書·卷一百·列傳第六十》
- ^ 《後漢書·卷三十九·劉趙淳于江劉周趙列傳第二十九》
- ^ 《南齊書·卷一·本紀第一》
- ^ 《後漢書·卷八十九·南匈奴列傳第七十九》
- ^ 《後漢書·卷二十七·宣張二王杜郭吳承鄭趙列傳第十七》章懷註引《續漢書》
- ^ 《後漢書·卷五十七·杜欒劉李劉謝列傳第四十七》
- ^ 《後漢書·卷四十四·鄧張徐張胡列傳第三十四》
- ^ 《後漢書·卷六十三·李杜列傳第五十三》
- ^ 《後漢書·卷四十一·第五鍾離宋寒列傳第三十一》
- ^ 《後漢書·卷六十下·蔡邕列傳第五十下》
- ^ 《三國志·卷九·魏書九·諸夏侯曹傳第九》
- ^ 《隸釋》:「熹平四年冬十二月濟隂太守河南張寵。」
- ^ 《三國志·卷一·魏書一·武帝紀第一》
- ^ 《三國志·卷十四·魏書十四·程郭董劉蔣劉傳第十四》
- ^ 《三國志·卷一·魏書一·武帝紀第一》裴註引《獻帝起居注》
- ^ 《三國志·卷十·魏書十·荀彧荀攸賈詡傳第十》裴註引《荀氏家傳》
- ^ 《三國志·卷二十二·魏書二十二·桓二陳徐衛盧傳第二十二》
- ^ 《晉書·卷四十四·列傳第十四》
- ^ 《三國志·卷二十三·魏書二十三·和常楊杜趙裴傳第二十三》裴註引《魏略·清介傳》
- ^ 《三國志·卷四十二·蜀書十二·杜周杜許孟來尹李濟陰郤傳第十二》裴註引《華陽國志》
- ^ 《三國志·卷五十七·吳書十二·虞陸張駱陸吾朱傳第十二》裴註引《會稽典錄》
- ^ 《晉書·卷六十二·列傳第三十二》
- ^ 《晉書·卷一百二十八·載記第二十八》
- ^ 《魏書·卷三十三·列傳第二十一》
- ^ 《魏書·卷九十二·列傳列女第八十》
- ^ 《魏書·卷六十一·列傳第四十九》
- ^ 《北齊書·卷二十四·列傳第十六》
- ^ 《魏書·卷七十八·列傳第六十六》
- ^ 《魏書·卷五十八·列傳第四十六》
- ^ 《魏書·卷四十四·列傳第三十二》
- ^ 《北齊書·卷四十三·列傳第三十五》
- ^ 《北齊書·卷三十五·列傳第二十七》
- ^ 《北齊書·卷七十三·列傳第三十八》
- ^ 《北齊書·卷四十六·列傳第三十八》
- ^ 《隋書·卷一·帝紀第一》
- ^ 《隋書·卷四十三·列傳第八》
- ^ 《唐刺史考全編》
|
---|
| | | 注释 |
---|
注1:列出曹魏 咸熙二年( 265年)、蜀漢 炎興元年( 263年)、孫吳 天紀四年( 280年)所有可考証的郡、國。标“*”者為曾置後廢的郡、國。標“#”者為特殊政區。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國,取最後使用的名稱,並括注明曾用名。 |
|
|
|
---|
| | 注釋 |
---|
注1:列出西晉 建興四年( 316年)(此前已淪陷者列出淪陷前的名稱)及東晉 義熙十四年( 418年)的郡、國。帶#者為《晉書地理志》未列出的州、郡;斜體字者為西晉所廢置的州、郡;下劃線者為東、西晉所設置的僑郡。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國,取最後使用的名稱( 永嘉五年( 311年)遇害的王、公、侯,由於史無記載其封國何時被撤銷,其封地在西晉末的建置仍按“國”處理),並括注明曾用名。 注3:東晉郡王、開國郡公的封地分別括注「內史」、「相」及其設置時間。 |
|
|
|
---|
| | |
---|
江表地區 | |
---|
淮南地區 | |
---|
淮北地區 | |
---|
河南地區 | |
---|
江漢地區 | |
---|
嶺南地區 | |
---|
沅湘地區 | |
---|
巴漢地區 | |
---|
蜀中南中地區 | |
---|
|
| | |
---|
江表地區 | |
---|
沅湘地區 | |
---|
嶺南地區 | |
---|
位置不詳 | 新蔡郡(內史575-589) | 晉熙郡(內史575-589) | 巴东郡(內史586-589) | 臨江郡(內史586-589) | 新興郡(內史583-589) | 岳山郡(內史583-589) | 梁城郡(相582-589) |
|
---|
|
| 注釋 |
---|
注1:列出宋 大明八年(464年)、齊 建武四年(497年)、梁 中大同元年(546年)、後梁 广运元年(586年)、陳 禎明二年( 588年)的實州、實郡。下劃線者為南朝所設置的僑郡。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取最後使用的名稱,並括注明曾用名。 注3:郡王、開國郡公的封地分別括註「內史」、「相」及其設置時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