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论
系列条目 |
哲学 |
---|
哲学主题 |
人性论,人性一词即谓:“人类所具有且异于其他动物的本性”,[1]而以哲学的方式探讨人性即谓人性论。中西历来对于人性论讨论不休,并且观点各异,如西方有四体液说、中国即认为人性可区分作性本善和性本恶等等。
生与性的问题
[编辑]牟宗三认为,依照古传原只有“生”字,“性”字是后期的引申字,故古训应是“性即生也”。[2]
徐复观则认为,“性”字较“生”字后出,但“性”字和“生”字应有密切的关联,因为“若与生字之本义没有区别,则生字亦不会孶乳出性字。生字本义为“象草木生而出土上”,而性的本义应为“人生而即有之欲望”。故此,徐复观认为性的本义大概跟今天所说的本能类同。[3]
中国哲学
[编辑]先秦儒家
[编辑]中国最早探讨人性论为孔子,即“性相近,习相远也”。
性善论
[编辑]孟子则提出了四端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从四端心构成了性善论,他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4]孟子的人性论可区分为“道德天性”跟“非道德天性”。当中的“天性”为天赋、本能。“道德天性”指我们不须别人教导我们如何为善,因为善就是一种本能反应。而“非道德天性”则指感官欲望的本能。[5]
性恶论
[编辑]荀子则主张性恶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他认为人是好利,需要受教育才会有向善的可能。[6]牟宗三则将其解读为“天生人成”,在荀子以前人们大多说有天道,有人道。如孔孟都说与天合德。而荀子则只言人道以治天。而天却无所谓道,纵有道亦只是自然之道。故此荀子在此意义下的人性是人为,由此得出“其善者伪也”。[7]
秦汉儒家
[编辑]董仲舒对性的解说为:“性者,天质之朴也”[8]。他把人性分作上、中、下三品,分别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又称作性三品说。[9]圣人之性不教而善,中民之性则待教而善,斗筲之性则教而不善。[10]
宋明儒家
[编辑]张载把人区分作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气质之性则谓人的本性由“气”所赋予,由此形成了刚柔缓急的个性,同时具有贤愚差别的道德品格。[11]天命之性则为由“天”所赋予人的本性,张载认为天命之性是纯善的,是人的道德内在依据。但人性亦可以受其他因素所影响(如气),天命之性可能会受到遮蔽。[12]然而,以上的学说亦受到清初学者颜元的著作《四存编‧存性编》批评。颜元以眼睛作为比喻:不论眼眶、眼睑和眼球都是眼睛的“气质”,能看见东西则是眼睛的“性”。能见物的性质是天赋予的,而眼眶、眼睛、眼球也是天赋予的,不应该区分那个是“天命之性”,那个是“气质之性”。[13]
王阳明认为人之本心自发地知仁义,这个就是人的良知。他提出了良知只是是非之心和好恶,好恶就尽了是非,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14]王阳明把孟子的四端之心总结成良知,而真诚就是良知的本体,本体就是自体,这就是内在的自性。[15]除此以外,他还把自己的学说总括成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牟宗三则把王阳明的良知总结为:良知是天理之自然明觉处,如此,则天理虽客观而亦主观;天理是良知之当然而必然处,如此,则良知虽主观而亦客观。[16]
新儒家
[编辑]牟宗三认为,孟子所说的性善论为“可以为善”,亦“即实有其足可为善之能力”,意谓“良能之才”。牟宗三对“良能之才”亦有详细解说:才字即表示人之足够为善之能力,这解说就是孟子所说的“良能”。可以为善就是人有其足可为善的力量,“才”字就是对这种力量作一呼应,而此力量就是“良能”。而性本就是本有的性能,但性善之性不等如“生之谓性”的性,所以牟宗三所说的“性”不是固有亦不是“生而有”的意思,而是“人之为人之实而纯义理地或超越地来规定”。[2]
西方哲学
[编辑]四气质说
[编辑]根据文艺复兴时期的医学,人体分为四种基本体液:血液、黏液、黄胆汁以及黑胆汁,此四种体液主宰了人的气质。当其中一种体液占多就会形成独特的气质。如血液太多会使人爱好血腥、黏液则使人冷淡、黄胆汁则使人易怒、黑胆汁则使人忧郁。此学说起源于古希腊的四体液说。[17]
亚当·斯密
[编辑]西方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主张人性善,人们天生就会关心别人,且具备同情心与怜悯心。他认为‘无论人们会认为某人怎样自私,这个人的天赋中总是明显地存在着这样一些本性,这些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虽然他除了看到别人幸福而感到高兴以外,一无所得。这种本性就是怜悯或同情,就是当我们看到或逼真地想象到他人的不幸遭遇时所产生的感情。我们常为他人的悲哀而感伤,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不需要用什么实例来证明。这种情感同人性中所有其它的原始感情一样,决不只是品行高尚的人才具备,虽然他们在这方面的感受可能最敏锐。最大的恶棍,极其严重地违犯社会法律的人,也不会全然丧失同情心。’[18]
马基维利
[编辑]西方政治学家马基维利对于人性持悲观态度,他于《君王论》论述道:“因为关于人类,一般地可以这样说:他们是忘恩负义的、容易变心的,是伪装者、仿冒品,是逃避危难、追逐利益的。”甚至他认为被人畏惧比被人爱戴更安全。[19]
宗教哲学
[编辑]佛教
[编辑]佛光山的释星云认为,佛教中的人性论除了善、恶之外,还有无记性,无记性则是介于善与不善之间。而对于善恶论的解说,可囊括于四点:无善无恶是人的本性,有善有恶是人的真情;改恶迁善是人的功夫,从恶昧善是人的习气。[20]
圣严法师则认为,佛教的善恶观念没有永恒性,认为善恶行为是受业所影响。他认为孟子是偏重了理性价值所以说性善;荀子则着眼于物性的改变所以说性恶,但他们都忽略了事物另一面。从这点来说,佛教既不主张性善、亦不主张性恶。但又不同扬雄所主张的善恶混合论、亦不同公孙子所提出的无善无恶。而是主张受无明烦恼所影响所致。当进入了涅槃后,就再没有善恶可言[21]
参看
[编辑]参考文本
[编辑]- ^ 陈雪丽. 教育百科. 台湾: 中国教育部. 2000年12月 [2021-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6).
- ^ 2.0 2.1 牟宗三. 基本的義理. 圓善論 初版四册. 台湾: 台湾学生书局. 2019年12月. ISBN 978-957-15-0743-9 (中文(繁体)).
- ^ 徐复观. 生與性. 中國人性論史 初版十七册. 台湾: 台湾商务印书馆. 2018年12月: 5–7. ISBN 957-05-0861-2 (中文(繁体)).
- ^ 孟子. 公孫丑上. 孟子. 互联网: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2021-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0) (中文(繁体)).
- ^ 蔡龙九. 做哲學 初版. 台北: 三民书局. 2022年5月. ISBN 978-957-14-7420-5 (繁体中文).
- ^ 荀子. 性惡. 荀子. 互联网: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2021-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4) (中文(繁体)).
- ^ 牟宗三. 荀學大略. 名家與荀子 初版六册. 台湾: 台湾学生书局. 2006年9月: 214. ISBN 9789571500546 (中文(繁体)).
- ^ 董仲舒. 實性. 春秋繁露. 互联网: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 1 [2021-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0).
- ^ 程运. 性三品說. 国家教育研究院. 互联网: 国家教育研究院. [2021-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6) (中文(繁体)).
- ^ 性三品. 中国孔子网. 互联网. 2017-09-14 [2021-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6) (中文(简体)).
- ^ 氣質之性.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 互联网. [2021-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6) (中文(简体)).
- ^ 天命之性.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 互联网. [2021-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6) (中文(简体)).
- ^ 张锽焜. 駁氣質性惡. 教育百科. 台湾: 中华民国教育部. [2021-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6) (中文(繁体)).
- ^ 王守仁. 傳習錄. 互联网: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2021-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2) (中文(繁体)).
- ^ 蔡仁厚. 陽明學的基本義旨. 王陽明哲學 三版二册. 台湾: 三民书局. 2020年7月. ISBN 978-957-14-6596-8 (中文(繁体)).
- ^ 牟宗三. 王學的分化與發展. 新亞書院學術年刊. 香港: 中文大学 (中文(繁体)).
- ^ 谢庭芝. 氣質. 教育百科. 台湾: 中华民国教育部. 2004年11月 [2021-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6) (中文(繁体)).
- ^ 亚当·史密斯. 道德情操論. 台湾: 狠角舍文化. 2011-10-25. ISBN 9789866454356 (中文(繁体)).
- ^ 马基维利. 君王論. 台湾: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98年. ISBN 957-05-1502-3 (中文(繁体)).
- ^ 星云大师. 卷一 思想津梁 善惡論. 星云大师. 台湾: 佛光山资讯中心. [2021-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0) (中文(繁体)).
- ^ 圣严法师. 佛教是主張人性本善論的嗎. 正信的佛教. 互联网: 七叶佛教书舍. [2021-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0) (中文(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