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郡,三国到隋唐的郡。
东汉末期东吴设置会稽东部都尉,管辖会稽郡东部的章安、永宁、松阳3县,后增辖临海、南始平、安阳3县。太平二年(257年)以都尉所属6县置郡[1][2]。郡治章安县(今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江北章安街道),领章安、永宁、松阳、临海、南始平、罗阳、罗江(239年置[3])7县。孙皓时,罗阳县改名安阳县。区域包括今浙江省象山港以南,天台县、缙云县、丽水市、龙泉市以东等地。
东晋以后南部分割出永嘉郡(今温州市),临海郡太守辛景曾据城抵抗孙恩。隋朝开皇九年(589年),隋灭陈。废除临海郡。唐朝天宝、至德年间一度把台州改为临海郡,下辖临海县(今浙江省临海市)、始丰县(今浙江省天台县)、黄岩县(今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东城街道)、乐安县(今浙江省仙居县)、宁海县(今浙江省宁海县)、象山县(今浙江省象山县丹城镇)。
- 唐朝临海郡太守
历阳国(460年-461年)/临海国(461年-466年)丨食邑2000户
|
代数 |
世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始封 |
历阳郡王 |
|
刘子顼 |
460年-461年 |
宋孝武帝第七子
|
临海郡王 |
|
461年-466年
|
伏诛,国除
|
临海国(493年-495年)/巴陵国(495年-498年)丨食邑2000户
|
代数 |
世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始封 |
临海郡王 |
|
萧昭秀 |
493年-495年 |
齐文帝第三子
|
巴陵郡王 |
|
495年-498年
|
伏诛,国除
|
宣城国(500年-501年)丨以宣城、南琅邪、南东海、东阳、临海、新安、寻阳、南郡、竟陵、宜都十郡为国
|
代数 |
世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始封 |
宣城王 |
|
萧宝融 |
500年-501年 |
齐明帝第八子
|
即皇帝位,国除
|
临海国(568年-589年)
|
代数 |
世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始封 |
临海郡王 |
|
陈伯宗 |
568年-570年 |
陈文帝长子
|
2 |
二世 |
临海嗣王 |
|
陈至泽 |
570年-589年 |
陈伯宗长子
|
陈亡,国除
|
- ^ 太平二年,以会稽东部为临海郡。《三国志 卷四十八 孙亮传》
- ^ 临海太守,本会稽东部都尉,孙亮太平二年立。 《宋书 卷三十五 州郡志一》
- ^ 闽东最早建置罗江县今何在?
|
---|
|
|
|
注释 |
---|
注1:列出曹魏 咸熙二年( 265年)、蜀汉 炎兴元年( 263年)、孙吴 天纪四年( 280年)所有可考证的郡、国。标“*”者为曾置后废的郡、国。标“#”者为特殊政区。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称不同的郡、国,取最后使用的名称,并括注明曾用名。 |
|
|
---|
|
|
注释 |
---|
注1:列出西晋 建兴四年( 316年)(此前已沦陷者列出沦陷前的名称)及东晋 义熙十四年( 418年)的郡、国。带#者为《晋书地理志》未列出的州、郡;斜体字者为西晋所废置的州、郡;下划线者为东、西晋所设置的侨郡。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称不同的郡、国,取最后使用的名称( 永嘉五年( 311年)遇害的王、公、侯,由于史无记载其封国何时被撤销,其封地在西晋末的建置仍按“国”处理),并括注明曾用名。 注3:东晋郡王、开国郡公的封地分别括注“内史”、“相”及其设置时间。 |
|
|
---|
|
|
|
---|
江表地区 | |
---|
淮南地区 | |
---|
淮北地区 | |
---|
河南地区 | |
---|
江汉地区 | |
---|
岭南地区 | |
---|
沅湘地区 | |
---|
巴汉地区 | |
---|
蜀中南中地区 | |
---|
|
|
|
|
---|
江表地区 | |
---|
沅湘地区 | |
---|
岭南地区 | |
---|
位置不详 | 新蔡郡(内史575-589) | 晋熙郡(内史575-589) | 巴东郡(内史586-589) | 临江郡(内史586-589) | 新兴郡(内史583-589) | 岳山郡(内史583-589) | 梁城郡(相582-589) |
|
---|
|
|
注释 |
---|
注1:列出宋 大明八年(464年)、齐 建武四年(497年)、梁 中大同元年(546年)、后梁 广运元年(586年)、陈 祯明二年( 588年)的实州、实郡。下划线者为南朝所设置的侨郡。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称不同的郡,取最后使用的名称,并括注明曾用名。 注3:郡王、开国郡公的封地分别括注“内史”、“相”及其设置时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