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
史诗是一种庄严的文学体裁,内容为民间传说或歌颂英雄功绩的长篇叙事诗,它涉及的主题可以包括历史事件、民族、宗教或传说。
专家艾伯特·罗德和米尔曼·帕里主张经典的史诗基本上是口传形式流传的。在文字尚未出现时,史诗最初是纯口述式记录的,在传达过程中,听众聆听史诗后,会用口述形式将史诗世代相传,随着时间而增添情节,最后被整理、加工,以文字记载成为一部统一的作品。这类史诗的代表有荷马的史诗作品《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另一种为文学作家以特定的观念目的有意识地编写而成的“文学史诗”,这类史诗的代表有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和约翰·弥尔顿的《失乐园》。Epyllion是另一种篇幅简短的史诗,字源来自古希腊文ἐπύλλιον,意思是“小的史诗”。Epyllion一词在十九世纪开始被使用,其叙述的内容通常是浪漫或神话的主题,经典的Epyllion例子包括《埃涅阿斯纪》第六卷中关于尼苏斯和尤里乌鲁斯的故事。另外,Epyllion亦指一些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诗,特别是那些受奥维德影响的作品。
“史诗”这个词在现代语文中,多用来指虚构的文艺作品,其特点是背景庞大、人物众多,涉及大量的虚构地理,时间跨度大的叙事作品。典型的例子如《星球大战》等,参见大河小说。
口述
[编辑]在文字尚未出现时,史诗最初是纯口述式记录的,在传达过程中,听众聆听史诗后,会用口述形式将史诗世代相传。二十世纪初期,艾伯特·罗德和米尔曼·帕里在研究巴尔干半岛的口传史诗传统中,采用并列模型(英语:Paratactic model)来解释诗歌内容的组成。他们指出这些史歌通常由若干简短情节构成,而每个情节之间的地位、吸引性及重要性都是对等的,而当表演者传唱史诗的时候,这种结构有助记忆及重现史诗的情节。另外,两人亦证明荷马史诗最可能的书写文本来源是由听写形式记录下来。
特色
[编辑]传统史诗有几个主要的特色:
- 以某个英雄为中心,通常是在军事、民族或宗教的重要人物,甚至是半人半神;
- 庞大的背景设定,广阔无边的地理环境,包含的许多国家,世界或宇宙;
- 英勇的战斗或勇敢的行为,通常涉及个人的牺牲;
- 故事主轴通常牵涉国家或族群间的恩怨情仇;
- 故事中出现神、天使、魔鬼等神灵;
- 持久的旅程,而且通常充满异国情调;
- 诗人保有客观性;
传统史诗的题材多为大众所知的传统故事,使观众能立即进故事情节而不至于感到迷惑。
列表
[编辑]著名的史诗,以时间为序:
古典时代
[编辑]- 前8世纪到前6世纪:
- 前5世纪到前4世纪:
- 前3世纪:
- 前2世纪:
- 前1世纪:
- 1世纪:
- 2世纪:
- 2世纪到5世纪:
- 3世纪到4世纪:
- 4世纪:
- 5世纪:
中古世纪
[编辑]- 8世纪到10世纪:
- 9世纪
- 10世纪:
- 11世纪:
- 12世纪:
- 13世纪:
- 14世纪:
- 15世纪:
近现代
[编辑]- 16世纪:
- 17世纪:
- 18世纪:
- 19世纪:
- 1801年:罗伯特·沙赛的《毁灭者塔拉巴》
- 1805年:罗伯特·沙赛的《玛道克》
- 1807年:巴罗的《哥伦比亚德》
- 1808年:威廉·布雷克的《米尔顿》
- 1810年:罗伯特·沙赛的《刻哈玛的诅咒》
- 1814年:罗伯特·沙赛的《罗德里克,最后一个哥德人》
- 1817年:雪莱的《伊斯兰的反叛》
- 1818年:济慈的《恩底弥翁》
- 1818年:济慈的《许佩里翁》
- 1820年:威廉·布雷克的《耶路撒冷》
- 1824年:乔治·戈登·拜伦的《唐·璜》
- 1834年:亚当·密茨凯维奇的《塔德伍施先生》
- 1849年:埃利亚斯·伦罗特的《卡勒瓦拉》(据芬兰神话编纂的民族史诗)
- 1853年:克列茨瓦尔德的《卡列维波埃格》(爱沙尼亚民族史诗)
- 1855年:亨利·沃兹沃思·朗费罗的《海华沙之歌》
- 1855年-1860年:维克多·雨果的《撒旦的末日》
- 1862年: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
- 1872年:何塞·埃尔南德斯的《高乔人马丁·菲耶罗》(阿根廷史诗)
- 1876年:赫尔曼·梅尔维尔的《克拉瑞》
- 1874年-1880年:詹姆士·汤姆森的《暗夜之城》
- 1888年:沃尔特·惠特曼的《草叶集》
- 20世纪:
- 1911年:G·K·却斯特顿的《白马之歌》
- 1934年:佩索阿的《使命》
- 1924年-1938年:尼可斯·卡山札基的《奥德赛:现代续篇》
- 1915年-1969年:艾兹拉·庞德的《诗章》
- 1921年-1949年:约翰·内哈特的《西部之圈》
- 1927年-1930年:安内·瓦巴尔纳的《佩科》(爱沙尼亚塞托人的民族史诗)
- 1946年-1958年: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帕特生》
- 1950年-1970年:查尔斯·奥尔森的《马克西穆斯的诗》
- 1954年:J·R·R·托尔金的《魔戒》
- 1956年:哈里·马丁松的《安尼亚瑞》
- 1966年:加里·斯奈德的《山水无尽》
- 1977年:佐治·鲁卡斯的《星球大战》
- 1979年:杨牧的《吴凤》
- 1982年:詹姆斯·梅里尔的《圣多弗变幻之光》
- 1990年:德里克·沃尔科特的《奥梅罗斯》
其他
[编辑]- 19至20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