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杨家将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杨家将传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市房山区
山西省
天津市宁河区
分类民间文学
序号521
编号项目Ⅰ—34
登录2008年

杨家将是以中国宋朝为历史背景的系列故事小说戏曲、京剧剧作[1],以北宋杨家杨业杨延昭杨文广杨家三代戍守北疆及精忠报国的抗/西夏之人物事迹为原型蓝本,经过漫长的发展,历朝众人所改编杜撰虚构添加人物及情节演绎而成。原本载于史实上北宋杨家三代主要三位将领被铺写成了五代数十位男女英雄;原本只是男儿的铁血沙场,又融入了佘太君穆桂英等女英雄。这些小说和戏曲与历史事实出入已经很大,成了英雄传奇。

人物原型及正史记载

[编辑]

杨业生平

[编辑]

杨业(923年-986年),本名重贵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少事北汉开国之君刘崇,赐姓刘氏,改名继业。官至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候、领建雄军节度使,号称“太原骁将”。宋太宗平定北汉,命其恢复杨氏,单名业,授郑州防御使,知代州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防御契丹,以功升云州观察使。在陈家谷之战中力战被擒,绝食三日而死,卒年六十四岁,追赠检校太尉大同军节度使,授其子供奉官杨延朗崇仪副使殿直杨延浦杨延训供奉官杨延环杨延贵杨延彬为殿直,另有一子杨延玉已在陈家谷战死。

杨延昭生平

[编辑]

杨延昭,本名延朗,是杨业六子,长期担任保州缘边都巡检使高阳关路马步军副都部署,官至莫州防御使,在边防二十馀年,与另一名将杨嗣并称“二杨”,契丹颇为忌惮,目为“杨六郎”。死前两年因避讳赵玄朗而改名延昭,卒年五十七岁。授其子传永、德政、文广班行

杨文广生平

[编辑]

杨文广,字仲容,杨宗保之子,随宣徽南院使、宣抚荆湖南北路、经制广南盗贼事狄青南征,以供备库使广南西路兵马钤辖。长期在边境任职,官至兴州防御使侍卫亲军步军都虞候定州路兵马副总管,追赠同州观察使

小说

[编辑]

杨家将故事主要有两个系统:一为《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杨家府演义);一为《南北宋志传》(杨家将传/杨家将演义)。历代相关之戏曲曲目及小说评书版本相当多。每个版本都不等的歧异。 杨家将系列故事一般从呼延赞的身世切入。呼延家与杨家有若干的联系,所以另有评书《呼家将》。整个故事始终伴随着朝廷的忠奸斗争,支持、保护杨家的重臣先后有八贤王、王延龄、寇准包拯等人,而压制、迫害杨家的先后有潘仁美王钦若庞籍等。

杨家在杨家将演义并没有所谓著名绝技,只有记载杨业的大刀绝技出色,杨延昭的长枪使得不一般,后来评书经过修改后,杨家的绝技是“杨家枪法”。

杨继业(杨令公)娶妻佘赛花(佘太君、杨令婆),生七子二女:大郎杨延平(妻张金定)、二郎杨延定(妻云翠英)、三郎杨延安(妻罗素梅)、四郎杨延辉(妻罗氏女/耶律琼娥)、五郎杨延德(妻马赛英)(后来于五台山出家)、六郎杨延昭(妻柴美容)、七郎杨延嗣(妻杜金娥),还有义子八郎杨延顺(杨家将演义没有这个角色,近代评书才添加的角色,原名王英,杨继业之亡友王子明之生子)(妻姜翠屏/耶律瑶娥),杨家将演义统称为杨家将,而角色称为杨家七子,近代评书改称为“七郎八虎”;二女是八妹杨延琪和九妹杨延瑛金沙滩一战,有七子去,六子回的歇后语。杨继业不甘被俘而撞死李陵碑自尽,大郎、二郎、三郎为保宋主而战死。四郎被俘,化名木昜,被招为契丹驸马,才有后来的四郎探母。五郎寡不敌众剃发为僧逃过追兵,悟道后去五台山出家为僧。六郎单独杀出重围返还朝廷告状,七郎找潘仁美救援,反被潘仁美捆绑射杀。有些评话版本中,八郎流落北边,后也被招为驸马。今有京剧名段《金沙滩》、《四郎探母》和《五郎救弟》等。

因潘仁美设计陷害,杨令公兵困两狼山。七郎突围求救,被潘仁美乱箭射死。救兵不至,老令公撞死在李陵碑。京剧有名段《李陵碑》。

杨六郎延昭娶妻柴郡主(柴美容),生子杨宗保,麾下有孟良焦赞。《杨家府演义》与正史最显著的差异,是在杨延昭、杨文广父子之间,插入杨宗保、穆桂英一段,这样杨延昭和杨文广就成了爷孙关系。为破天门阵,孟良上五台山请来五郎,五和尚说要降龙木作斧柄。杨宗保去穆柯寨寻降龙木,邂逅穆桂英,经若干曲折,二人终成眷属。于是,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杨五郎阵斩萧天佐

杨宗保和穆桂英有女杨金花(有些版本作杨宣娘)、子杨文广(明代熊大木的小说《北宋志传》中柴郡主在天门阵战役时沙场产子得到文广,杨文广为杨宗保之弟)。但杨六郎死后,杨家已然男丁凋零;然而西夏犯边,这才有十二寡妇征西。杨门女将也很厉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烧火丫头杨排风,使一根烧火棍,尤胜须眉,深得佘太君喜爱。

故事序目

[编辑]
  • 杨衮教枪
  • 锤换带
  • 狮子崖
  • 汜水关
  • 紫金带
  • 佘赛花
  • 余塘关­
  • 七星庙­
  • 佘赛花招亲
  • 铁旗阵
  • 瓦桥关
  • 天齐庙
  • 七郎打擂
  • 打潘豹
  • 七郎招亲­
  • 七郎吃面­
  • 杜家寨
  • 闯幽州
  • 金沙滩
  • 双龙会
  • 三英阵亡
  • 四郎被擒
  • 七郎魂断
  • 五郎出家
  • 两狼山
  • 李陵碑
  • 托兆碰碑
  • 告御状
  • 清官册
  • 黑松林
  • 三岔口
  • 演火棍
  • 打孟良
  • 五台山会兄
  • 雁门关
  • 天门阵
  • 穆柯寨
  • 穆天王
  • 辕门斩子
  • 破洪州
  • 穆桂英挂帅
  • 四郎探母
  • 洪羊洞
  • 牧虎关
  • 太君辞朝
  • 澶渊之盟

版本不同

[编辑]

杨家将的正史、戏曲与小说,分裂许多不同的版本,众人物的名字和结局都有不同。按照作品年份,人物由大到小的排列为

》:延朗(后改名延昭)、延浦、延训、延玉、延环、延贵、延彬。

《烬馀录》:渊平、延浦、延训、延环、延贵、延昭、延彬。

《南北宋志传》(《杨家将演义》):渊平、延定、延辉、延朗、延德、延昭、延嗣。

杨家府演义》:渊平、延广、延庆、延朗、延德、延昭(因犯武功郡王赵德昭名讳,改名杨景)、延嗣。

飞龙全传》:延平、延定、延辉、延朗、延德、延昭、延嗣。

《铁旗阵》京剧设有单字:杨泰(杨延平)、杨永(杨延宗)、杨高(杨延安)、杨贵(杨延辉)、杨春(杨延德)、杨景(杨延昭)、杨希(杨延嗣)。

晚清时,评书杨家将中:延平、延定、延光、延朗、延德、延昭、延嗣,再加上杨令公的义子八郎延顺(原名:王英),在评书中称作七郎八虎。

大郎亦从评书杨家将开始,渊平改为延平沿用;延宗改为延定开始沿用至今;三郎延安,早期为延辉,评书中为延光,杨家府为延庆;四郎早期为延朗,后期名字为延辉,因为京剧四郎延辉探母,而把名字定为延辉,三郎再不是延辉的名字。往后的五、六、七郎名字与故事不变,只是大郎延昭变成六郎,而大郎、二郎、三郎三英的故事下场各有不同。第二代七人起初只叫杨家七子,后来评书故意添加了新角色杨令公的养子王英,也叫八郎杨顺字延顺,所以后来杨家将有“七郎八虎”的合称,说法来源于杨家将的小说、戏曲等。武器方面,杨业一贯演义或小说的设定都是使用关刀,所以有金刀老令公美誉;杨延德的设定是使用斧头;杨延昭的设定是使用长枪,最经典是他的回马枪枪法;杨排风的武器是棍之外,演义或小说并没有明确杨家将都是使用长枪。只有金枪传一传是有明确,除了杨令公依然是关刀之外,每个杨家将都明确枪名和擅使长枪。根据后世现代人的评书改编后,杨家将的武器均叫杨家枪,每人各自一把枪,使得现代人深入民心。杨家枪这不是武器,而是一种枪法,全称是杨家枪法,但小说和演义并没有提及杨家将们是擅使枪法,唯独只有杨延昭的枪法出众。

少八郎分别是:金枪传是大郎子杨宗显、二郎子杨宗魁、三郎子杨宗宪、四郎长子杨宗丰、五郎子杨宗槐、六郎长子杨宗保、六郎次子杨宗勉、七郎子杨宗英,而评书杨家将是三郎子、四郎两个儿子北宋的杨宗丰、在辽国所生的杨宗源、六郎两子、七郎子、八郎在北宋所生的杨宗连、在辽国所生的杨宗土,有的版本是取消四郎在辽国的儿子,换上六郎在结局所收的义子任金童。

十二寡妇出征是:佘太君、大娘张金定、二娘李翠平、三娘朱玉梅、四娘林素梅、五娘马赛英、六娘王兰英、七娘杜金娥、八娘周淑荣、杨宗保妻子穆桂英、杨宗英妻子姜翠𬞟、杨宗勉妻子焦月娘。杨家府演义十二女将为大娘二人,二娘二人,三娘,四娘,五娘,六娘二人,七娘二人,八娘,穆桂英。评书等戏剧中十二女将为大娘花解语,二娘耿金花,三娘,四娘,五娘,六郎妻子柴郡主王兰英,七郎妻杜金娥或呼延赤金,八郎妻子蔡绣英,八姐、九妹、杨排风。杨门十二女将每个版本都不同,算起来也超出十二个女性人物,名字也是各有不同,所以通称杨门女将。各个版本的不同,杨三娘、杨四娘姓氏可能类同。古代的女性记载都是只有姓氏,没有名字,更何况是小说。在个别版本小说中,四娘在四郎探母为孟氏,就如四郎为延辉一样。

天门阵

[编辑]

话说辽将虚张声势摆下108单阵,一字长蛇阵、二龙戏水阵、三山月儿阵、四门兜底阵、虎巴山阵、六甲迷魂阵、七纵七擒阵、八方阴阳子母阵、九曲黄河阵、十代冥王阵、无极阵、太极阵、两仪阵、三才阵、四象阵、五行阵、六合阵、七星阵、八卦阵、九宫阵、十面埋伏阵、青龙阵、朱雀阵、勾陈阵、白虎阵、玄武阵、腾蛇阵、黑风阵、金煞阵、风吼阵、寒冰阵、烈焰阵、红砂阵、落魂阵、化血阵、天罡阵、天才阵、天宝阵、天德阵、天翻阵、天魁阵、天绝阵、天斗阵、黑水阵、毒水阵、混水阵、黄水阵、洪水阵、泉水阵、涧水阵、海水阵、昆山阵、恒山阵、泰山阵、华山阵、海山阵、宝山阵、阴山阵、峰山阵、响雷阵、霹雷阵、轰雷阵、闪雷阵、光雷阵、急雷阵、迅雷阵、花雷阵、黑风阵、暴风阵、狂风阵、骤风阵、驰风阵、飓风阵、强风阵、旋风阵、烈火阵、灵火阵、神火阵、真火阵、云火阵、鬼火阵、飞火阵、魔火阵、地陷阵、地裂阵、地崩阵、地煞阵、地覆阵、地变阵、地枢阵、地空阵、金光阵、银光阵、铜光阵、铁光阵、日光阵、星光阵、晨光阵、月光阵斗、鬼魂阵、金童阵、玉女阵、金龙阵、金锁阵、五虎群羊阵、瘟惶阵、玉皇阵、王母阵,共一百单八。虽有108单阵,但是小说各个版本都是只摆了72阵,实际上真正在故事出现的只有青龙阵,白虎阵,玄武阵,铁门金锁阵,太阴太阳阵,长蛇阵,迷魂阵,铜光阵,玉女阵,玉皇阵等数阵。

人物

[编辑]

杨家

[编辑]
杨业
北汉名将,后投北宋。杨家之首,擅使关刀,有金刀令公美誉。杨家军主帅,共有七子两女。评书杨家将中增加收朋友的儿子为义子,后期变更为八子两女,前半期的主人公。因为奸臣潘仁美陷害,战前私下通敌出卖北宋,导致兵力部署等暴露,金沙滩寡不敌众;所以最后盼兵不到,盼子不归的情况下撞死在李陵碑。死后尸首被辽国掠去,骨灰被萧太后藏在昊天塔(洪洋洞)永保辽国,四郎延辉破辽回家后,告诉孟良的所在位置盗回。
佘太君
杨业的妻子,杨门女将之首,某一回的主人公。夫君和儿子皆战死后,与自己的女儿和杨家的女人率兵抗辽。
杨延平/渊平
长子;七子的大哥,大郎称呼;杨家军的总指挥,杨家七子之首和大脑,同时也是杨家三百敢死军主帅。在双龙会代宋太宗赴会,射杀天庆王后在金沙滩阵亡。
花解语/张金定
杨大郎正妻,原杨大娘称呼,是讨唐的五少阴将之一。自延平在金沙滩战死后,便出家离开府上。
周云镜
杨大郎次妻,杨大娘称呼,杨门女将之一。北汉降将的汾阳铁旗令公周审义的女儿,家传铁旗藏刀法。
杨延定/延广/延宗
次子;二郎称呼,杨家军的副指挥,军中的先锋;作战所向披靡,勇猛能断。在双龙会代八贤王赴会,全因救兄心切,不敌而被马踏如泥,最后与大郎延平一起在金沙滩阵亡。
耿金花/李翠萍
杨二郎正妻,杨二娘称呼,杨门女将之一。北汉降将泽州花刀令公耿忠女儿,人称“大刀耿二娘”。
邹兰秀
杨二郎次妻,杨二娘称呼,杨门女将之一。北汉降将宪州花枪令公邹铜的女儿,人称“花枪邹二娘”,家传梨花枪法。
杨延安/延庆/延光
三子;三郎称呼,负责杨家军的断后。金沙滩一役,大郎、二郎相继战死,最后跃马而逃,突围到芦苇丛内遭杀害。
董月娥/花谢玉/罗素梅
杨三郎妻,杨三娘称呼,杨门女将之一。北汉降将忻州铁弓令公董镇洪之女,人称“神射董三娘”。
杨延辉/延朗
四子;四郎称呼,金沙滩一役被辽将擒获,化名为木易,被萧太后招为辽国驸马。十五年后,萧天佐在雁门关摆阵,杨延昭率领的杨家军在雁门关屯扎,延辉知道回家的机会来了,自荐为先锋;最后破辽,回归北宋探自己的母亲。
孟金榜/云翠英/罗氏女
杨四郎正妻,杨四娘称呼,杨门女将之一。北汉降将代州铜锤令公孟志远之女,人称“神力孟四娘”。
杨延德
五子;五郎称呼,擅使斧头,出家后又擅使降龙棍,武力出众。金沙滩一役寡不敌众而剃头逃过追兵,最后在五台山智聪禅师下出家。其后孟良请他为杨六郎下山解困,把萧天佐和萧天佑打死。
马赛英
杨五郎妻,杨五娘称呼,杨门女将之一。北汉降将石岭关长眉令公马信之女,善使练索。
杨延昭
六子;六郎称呼,继任父兄的杨家军总指挥主帅,擅使长枪,小说故事前中期的主人公。金沙滩之战中,独自杀出重围,回朝和潘仁美对质。最后在黑松林杀死潘仁美,为杨家父兄弟报仇。战后娶柴郡主为妻,往后是三关统帅镇守边关,收焦赞、孟良、岳胜三将。故事后期病倒在床上,听到孟良焦赞二将死去,哀伤激愤地吐血而亡。
柴熙春/金花公主
杨六郎正妻,柴郡主称呼。原版本为赵匡胤的女儿,但其它版本是后周主柴荣的女儿,宋太祖赵匡胤敕封为其御妹金花郡主。
王兰英/怀女/重阳女
杨六郎次妻,杨六娘称呼。善使双刀,人称“大刀王兰英”。
杨延嗣
七子;七郎称呼,擅使丈八蛇矛。在擂台上打死潘豹,金沙滩之战中,与父亲、六郎延昭在两狼山苦战,单独冲出重围,向潘仁美寻找救援。潘仁美对七郎错手杀死其子潘豹的事情怀恨在心,将七郎绑在阵前射杀。
呼延赤金
杨七郎正妻,杨七娘称呼,杨门女将之一。是铁鞭王靠山王呼延赞的女儿。
杜金娥/杜玉娥
杨七郎次妻,杨七娘称呼。在幽州之战,七郎不敌逃跑,与杜家父女相遇,杜父留其吃面。杜金娥对七郎有爱慕之情,向七郎提出联婚,但七郎不答应。在杜金娥做面之际逃跑,追回七郎在杜家山结为夫妻,杨家女将抗辽时中途加入。
杨延顺
八子;八郎称呼,近代评书小说才追加的角色,而不是明代演义就有的角色,七郎八虎的战场后勤补给。原杨业的老朋友王子明之子,王子明临终前托给杨业,杨业收其为义子为第八子。金沙滩一役被俘虏,娶辽国公主为妻,化名王司徒。
蔡绣英
杨八郎正妻,杨八娘称呼,评书才追加的角色。各版本名作周淑荣或肖金蓉,北汉宰相蔡融的女儿,蔡融投奔辽国,为宰相,佘太君大破辽国四门铁旗阵帮助八郎招他为妻子。
杨延琪
长女;八妹称呼。杨门女将之一,嫁火山军使铜锤的殿前铜锤指挥使程普,其后杨门女将出征抗辽。
杨延瑛
次女;九妹称呼。杨门女将之一,嫁火山军使银戟的殿前银戟指挥使张文,其后杨门女将出征抗辽。
杨排风
杨家府上的丫环。杨门女将之一,其后杨门女将出征,令其为先锋。
杨洪
评书的角色,原姓不是姓杨,杨业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收留他,是杨府的老仆人,疼惜七子。
杨宗显
大郎延平的儿子。
杨宗魁/宗孝
二郎延定的儿子。
杨宗宪/宗繇
三郎延安的儿子,擅善弓道,有“赛李广”的外号。
杨宗丰/宗峰/宗锋
麒麟子称呼;四郎延辉和孟金榜的儿子,有宝具三皇雄剑,与黄凤仙邂逅并相爱,最后战死在天门阵。
杨宗源/耶律中原
小名木丹,阿哥称呼;杨四郎延辉和铁镜公主的儿子,本名为耶律中原,四郎后改回宗源。
杨宗槐/杨宗桂
五郎延德的儿子,力大无穷,有一说五郎没有儿子,此为义子
杨宗保
六郎延昭的长子,小说故事中期的主角。为破天门阵,特意到穆柯寨取降龙木,被穆桂英所擒。最后和穆桂英成亲,共破天门阵。其后在穆桂英挂帅诈死,让通敌的奸臣王庆龙上钩。六郎死后代父镇守边关,征西夏时中计被困而阵亡,时年各有说法。
穆桂英
杨宗保妻子,最后加入的女将,杨门女将之一。继任杨家统帅,与其夫大破天门阵,其后出征西夏。
杨宗祐/杨宗佑/杨宗勉
六郎延昭的次子,娶焦赞女儿焦月娘为妻,在铜光阵与杨宗英战死。
焦月娘
焦赞的女儿,其后参加征西。
杨宗英
七郎延嗣的儿子,对辽国大将姜飞雄妹妹姜翠萍有好感,在铜光阵与杨宗勉战死。
杨宗连
八郎与蔡绣英的儿子。
杨宗土/耶律中土
八郎与蔡催云公主的儿子,辽国名字为耶律中土,八郎后改回宗土。
杨文广
杨宗保的儿子,杨延昭之孙,小说故事末的主角。小说说道其征闽尽收十八山洞妖精,其后征南。
杨金花
杨宗保的女儿,杨延昭之孙。南唐叛反,潘起救急。有人向包拯提议比武夺帅印选出先锋。平西王狄青举荐自己儿子狄龙为先锋平叛救援,狄龙受宋仁宗赏赐半副銮驾。路经杨家府不下马,还要命人推到砸碎牌匾,怒打杨家总管。杨金花和杨排风为了平息怒气,女装男比武夺帅印,最后因惹怒狄家父子,而被兵围杨府,太君怒打平西王狄青。

北宋

[编辑]
赵匡胤
宋太祖称呼,宋朝开国皇帝。
赵匡义
宋太宗称呼。赵匡胤弟弟,第二代皇帝。
赵恒
宋真宗。赵匡义的儿子,第三代皇帝。
赵德芳
宋太祖赵匡胤的儿子,宋太宗赵匡义封他为八贤王,赐给他王命金锏,权力一时无两,常常帮助杨家的安危。
呼延赞
北宋的名将,与杨家交好。在金沙滩中作战勇猛,但呼家传中,呼延家被太师庞籍陷害,全家被埋在肉丘坟。
呼延丕显
北宋名将呼延赞的儿子,与杨家七郎友好。曾智擒逃跑的潘仁美,但呼家传中,呼延家被太师庞籍陷害,而遭到全家被埋在肉丘坟。
寇准
北宋重臣,帮助杨家在奸臣陷害下脱险。
包拯
北宋重臣,帮助杨家,与奸臣太师庞籍对立。
任炳
字堂惠,与杨延昭相貌相像,是杨延昭的结拜兄弟,经常帮助杨家解围,最后代六郎被贼王王强杀死。后杨六郎假死,借他的名字并大摆牤牛阵,破辽后归还名字。
潘仁美
宋的重臣,也是小说的奸臣之一。与辽国私下交好,当七郎救援时,把他弄晕绑在阵前射杀。又将六郎杨延昭弄哑,不让他揭发自己的罪行,但最后六郎和寇准还是把他的罪行揭发。其女因为是宋太宗的爱妃,帮他求情而被发配边疆。六郎延昭不服,在寇准帮助下,在黑松林杀死他。演义中,潘仁美失势,打算逃跑到辽国,但在出发前被六郎杀死。
王侁
小说的奸臣之一
潘龙
潘仁美的长子。潘仁美失势,打算投靠辽国,在准备逃跑的时候,被杨六郎杀死。
潘虎
潘仁美的次子。潘仁美失势,打算投靠辽国,在准备逃跑的时候,被杨六郎杀死。
潘豹
潘仁美的最小儿子,与杨延嗣比武被误杀。
潘氏/潘月英
潘仁美的女儿,依仗是宋太宗的爱妃,帮助自己的父亲,在宋太宗面前说杨家的是非。
潘祥
潘仁美侄儿,潘仁美失势,打算投靠辽国,在准备逃跑的时候,被杨六郎杀死。
潘昭
潘仁美侄儿,潘仁美失势,打算投靠辽国,在准备逃跑的时候,被杨六郎杀死。
庞籍
北宋太师,小说的奸臣。陷害呼延赞,而把呼延赞全家活埋,是与包拯对立的角色。

辽国

[编辑]
萧银宗
辽国的太后,杨家的死敌。
颜容
辽国的大臣。
耶律琼娥/铁镜公主
辽国大公主,杨四郎的次妻,招杨延辉为驸马,为四郎生下儿子阿哥。为四郎延辉骗取令箭,让延辉过关探母。
木丹
阿哥称呼;杨四郎延辉和耶律琼娥的儿子。
耶律银娥/催云公主
辽国二公主,杨延顺的次妻。评书才追加,招杨延顺为驸马,曾放杨延顺过关探母。
天庆王
萧银宗的从弟。金沙滩双龙会上,被延平射杀。
萧天佐
萧太后的二弟,也是萧太后的左右。曾经在两狼山败于七郎,在天门阵被五郎的棍打死。
萧天佑
萧太后的三弟,也是萧太后的左右。曾经不敌七郎,又被孟良偷走战马。其后虽然被六郎杨延昭打败,但用计使六郎被困双龙谷。孟良最后请来杨五郎,被杨五郎用棍打死。
耶律斜轸/耶律奚
辽国大将。在金沙滩之战中杀死杨三郎延安,与杨七郎在陈家谷口交锋,但不敌。
耶律休哥
辽国大将。在金沙滩之战中杀死杨二郎延定。
韩昌
字延夀,本为汉族,辽国大将。演义版本,在金沙滩之战杀死杨大郎延平。陈家谷设下埋伏,杨业被困,最后自尽。其后与杨延昭不分胜负,最后韩昌失手被打下马,杨家府说法是六郎杨延昭扮成七郎,韩昌被吓倒而不敌。杨延昭没有杀他,他被感动发誓不再来犯。在杨宗保时期,违背誓言再次攻宋,但被杨延昭用牤牛阵打败。后来得到妖道相助大摆七十二路天门阵,杨家将不能破,杨宗保和穆桂英用降龙木破掉。落荒而逃时被焦赞活捉,杨宗保怒说他言而无信,并斩首示众。
韩冷
韩昌儿子,六合阵阵主,被五郎延德所杀。
赤风,赤火,赤水
玉女阵指挥督,三人皆被王兰英怒杀。
沈达
铜光阵阵主,杀死杨宗勉和杨宗英,后被姜翠萍怒杀。

其他

[编辑]
孟良
孟良本来是芭蕉山的山大王,善使大斧,其后被杨延昭收为麾下。杨延昭命孟良前往辽的北国洪羊洞,盗回其父杨业的尸骨,焦赞也暗自跟随至洞;焦赞打算吓唬孟良,并大呼奸细,孟良以为是敌将,焦赞被斧误劈而死。当孟良发现时,后悔哀痛。将杨业的遗骨托程宣送回后,因误杀焦赞而无颜回营,而自刎于洞前。有一个版本是昊天塔盗取骨灰,火烧了昊天塔,焦赞也被烧死,只有孟良回来,最后也自刎而死。
焦赞
焦赞本来是芭蕉山的山大王,善使铁枪,其后被杨延昭收为麾下。杨延昭命孟良前往辽的北国洪羊洞,盗回其父杨业的尸骨,焦赞不服只派孟良前往,想在孟良前头盗取尸骨,所以也暗自跟随至洞。焦赞打算吓唬孟良,并大呼奸细,孟良以为是敌将,焦赞被斧误劈而死。有一个版本是昊天塔盗取骨灰,火烧了昊天塔,焦赞也被烧死,只有孟良回来,最后也自刎而死。
岳胜
岳胜本来跟孟良焦赞是山大王,也是山中大哥;善使青龙偃月刀,后来被杨延昭收为麾下。在黄土城与韩延夀大战十回合,筋疲力尽也不退缩。杨延昭被发配边疆,岳胜不愿跟焦赞孟良重新落草而出家。其后杨延昭归来复出,在道观相遇,邀他复出。后与六郎摆牤牛阵抗辽,大破辽军。但六郎病故,焦赞孟良兄弟也死去,岳胜最后郁郁而终。
智聪禅师
智聪禅师是五台山的僧人,杨家将出战前在五台山求平安,向杨业道出“七子去,六子还”的语句。曾赠与杨五郎杨延德宝碟,后杨五郎寡不敌众时逃到五台山出家。指点五郎的僧人,化解五郎的戾气,传授佛经。
鬼谷子
杨家府评书和杨家将连环画的角色,出战前到杨家府上作客,向杨业,佘太君道出“七子去,六子回”的预言,并留下天机不能泄的回答让杨业夫妇疑惑。
任道安
任炳父亲,任金童爷爷,是杨延昭、杨延嗣的师傅。与董齐、宋亮一起寻找自己的孙子。
任金童
任炳之子;被辽国老道颜容以杨延昭为杀父仇人的借口,骗到辽国训练。金童阵阵主,当知道杨延昭不是杀父仇人后,投归北宋旗下,在玉皇阵被颜容所杀。
刘云侠
王兰英的结拜姐姐,西岐州的军师,被穆桂英同被邀请出州破天门阵。与王兰英到玉女阵救杨宗保和杨宗勉时,被赤风、赤火、赤水三都督夹击而死。
董齐,宋亮
董齐、宋亮、任炳和杨延昭是结拜兄弟,奉杨延昭之命照顾任炳妻子,并寻找任炳之子任金童。
黄凤仙
北宋叛将黄川女儿,与杨宗丰邂逅后爱上,有宝具三皇雌剑。玉女阵阵主,北宋众将皆不敌,五郎延德请来她的母亲王氏解围。黄凤仙不知自己的身世以为是瞒骗计,捉取王氏向父亲询问。其父装作不认识,但事后偷听到父亲和王氏的对话,知道其母后,杀死自己的父亲并投北宋,宗丰死后自刎而死。
姜翠萍
萧太后的义女,辽国大将姜飞雄之妹,喜欢杨宗英。前期被辽国的谎言蒙蔽而和北宋对立,后期知道真相后投北宋。知道杨宗英战死后,自刎而死。

影视作品

[编辑]

电视剧

[编辑]
年份 影视作品
1981年 香港无线电视剧集《杨门女将
1982年 台湾电视公司杨丽花歌仔戏《杨家将》
1983年 中国山西电视台电视剧《杨家将
1984年 台湾电视公司连续剧《铁血杨家将
1985年 香港无线电视台庆剧《杨家将
1989年 中华电视公司一门英烈穆桂英
1991年 中国山西电视台电视剧《杨家将
1994年 香港亚洲电视剧集《碧血青天杨家将》及《碧血青天珍珠旗
1998年 香港亚洲电视剧集《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及《穆桂英十二寡妇挂帅征西
2001年 唐人电影制作有限公司杨门女将—女儿当自强
2004年 北京超新星文化艺术交流有限公司制作连续剧《巾帼英雄穆桂英
2005年 北京天中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制作连续剧《杨门虎将
2006年 上海唐人电影制作有限公司和华谊兄弟传媒集团合资制作电视剧《少年杨家将
2011年 陕西杨家将影视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制作连续剧 《杨家将
2012年 金牌制作有限公司制作电视剧《穆桂英挂帅
2013年 安徽广播​​电视台制作连续剧《白玉堂之局外局

电影

[编辑]
年份 影视作品
1961年 永华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香港)《无敌杨家将
1972年 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十四女英豪
1983年 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五郎八卦棍
1984年 中港合作电影《杨家将
1988年 香港五郎八卦棍
中国电影《杨家将智斩潘仁美
2011年 北京和颂世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电影 《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
2013年 香港电影《忠烈杨家将

参考文献

[编辑]
  1. ^ 石呈祥. 凡人品戏:梨园花瓣集.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11. ISBN 9787104034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