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泽谕吉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4年3月22日) |
福泽谕吉 | |
---|---|
出生 | 1835年1月10日 日本摄津国大坂堂岛新地五丁目中津藩藏屋敷 |
逝世 | 1901年2月3日(66岁) 大日本帝国东京府东京市芝区三田二丁目 |
墓地 | 大崎常光寺→麻布善福寺 |
日语写法 | |
---|---|
日语原文 | 福沢 諭吉 |
假名 | ふくざわ ゆきち |
平文式罗马字 | Fukuzawa Yūkichi |
日语旧字体 | 福󠄁澤 諭󠄀吉 |
福泽谕吉(日语:福沢 諭吉〔福󠄁澤 諭󠄀吉〕/ふくざわ ゆきち Fukuzawa Yūkichi,1835年1月10日—1901年2月3日),日本明治时期启蒙思想家[1]、教育家、东京学士会院首任院长、庆应义塾大学创立者、明治时代六大教育家之一,影响明治维新运动甚钜,1880年,担任兴亚会的顾问。
福泽谕吉并没有受到特定学说的影响,而产生一贯的理论架构,但他是最早将经济学由英文世界引入日本的人之一,亦是将复式记账法与近代保险引进日本的先驱。
为了表扬福泽对近代日本经济的贡献,大藏省理财局将福泽的头像印在1万日元纸币的正面上。1984年,大藏省理财局曾计划将圣德太子的头像印在十万日元纸币上,野口英世的头像印在五万日元纸币上,福泽谕吉的头像印在一万日元纸币上,但十万元和五万元纸币没有发行,福泽谕吉成为日本最高面额纸币上的人物。
生平
[编辑]天保六年十二月十二日(1835年1月10日),福泽谕吉出生于摄津国大坂堂岛(今大阪府大阪市福岛区),肖马。他出身于德川末期下级武士家庭[1]:出版说明1,当时的丰前国中津藩(今属九州大分县中津市)藏屋敷的下等武士福泽百助的次子。由于他出生的当晚,作为儒学家的父亲刚刚获得《上谕条例》(记录清朝乾隆帝时期的法令的著作),因此给他取名为“谕吉”。谕吉的父亲既从事管理与大坂的商人的贷款业务,也是一位通晓儒学的学者。但是由于身份卑微,在等级制度森严的中津藩一直未能有所建树,终生不得志而溘然逝世。因此,谕吉在日后说“门阀等级制度是父亲的敌人”,他本人对封建制度也开始产生怀疑。
谕吉在1岁6个月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回到中津(现在的大分县)。他与他的兄弟或者当时的普通武士家子弟不同,并没有忠孝仁义的观念,也不敬神佛。他起初也非常厌倦读书,到了14-15岁的时候,由于周边环境的压力,他才开始学习。不久,他的能力就逐渐积累,渐渐地开始阅读各种汉文书籍。
安政元年(1854年),19岁的谕吉前往长崎市学习兰学,成为他人生的转捩点。由于黑船来航后日本国内对火炮战术的需求高涨,而学习荷兰的火炮技术必须要有通晓荷兰语的人才,谕吉的兄长便建议谕吉学习荷兰语。此后谕吉拜访了长崎的火炮专家山本物次郎,在荷兰语翻译的指导下开始学习荷兰语。
安政二年(1855年),介绍谕吉认识山本的奥平壹岐与谕吉不和,便通知谕吉返回中津。但是,从离开中津那时便不打算再回去的谕吉却自行经过大坂前往江户(现东京)。他到大坂后,便去投靠与父亲同在中津藩藏屋敷工作的兄长。兄长劝阻他前往江户,并说服谕吉前往大坂学习兰学。于是谕吉便来到了绪方洪庵的适塾。这中间,因为患伤寒,曾暂时回到中津休养。
安政三年(1856年),福泽谕吉再次前往大坂求学。同年,由于兄长去世,他成为福泽家的户主。但是,他仍然没有放弃求学,变卖了父亲的藏书和部分家产后,还清了债务,虽然除了母亲以外的亲戚都表示反对,但是谕吉还是毅然前往大坂。由于他无力支付学费,便从奥平壹岐处借来便偷偷抄写的建设工程学的教科书《C.M.H.Pel,Handleiding tot de Kennis der Versterkingskunst,Hertogenbosch 》,并以翻译该书的名义作为绪方的食客而学习。1857年,谕吉成为适塾的塾长。他在塾中研读抄写荷兰语的原著,并根据书中的理论进行化学实验等。但是由于他害怕见到血,从来没有做过放血或者解剖手术。虽然适塾主要是教授医学,但是谕吉对荷兰语的学习超过了对医学的兴趣。
安政五年(1858年),福泽谕吉为了担任在江户的中津藩邸内设立的兰学塾的讲师,便和古川正雄(当时名为冈本周吉,后改名古川节藏)结伴前往江户。当时住在筑地铁炮洲的奥平家的中屋敷,在那里教授兰学。这个小规模的兰学塾后来成为了庆应义塾的前身,因此这一年便被定为庆应义塾大学的创立时间。
安政六年(1859年),谕吉前往横滨。当时,根据日美修好通商条约,横滨成为了外国人居留地。但是当地全用英语,学习了荷兰语的谕吉连招牌的文字都看不懂。从此他痛感学习英语的必要,便开始通过字典等自学英语。
同年冬,为了交换《日美修好通商条约》的批准文本,日本使团要乘坐美国的军舰Powhatan号赴美国,日本决定派遣咸临丸作为护卫舰。福泽谕吉作为咸临丸的军官木村摄津守的助手,在1860年前往美国。当时咸临丸的指挥官是胜海舟。之后,福泽也以在首次看到蒸汽船仅仅7年后就乘坐完全由日本人操纵的军舰横渡太平洋而感到自豪。他目击当时日本在列强环伺欺凌下,国家独立受到严重威胁,福泽以谋求国家独立富强为己任[1]:出版说明1。
他早岁游历欧美,受近代科学和西方自由民主思想影响很深,回国以后,他极力介绍西方国家状况,传播自由平等之说,以倡导民权,促进“文明开化”,并鼓励日本人学习科学,兴办企业,发扬独立自主精神,以争取日本民族独立[1]:出版说明1。虽然福泽已经在书上了解了很多美国的事物,但是还是受到了文化差异的震撼。例如他在书中写道,在日本,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德川家康子孙的近况,但是美国人几乎没有人了解乔治·华盛顿的后代们的生活。(事实上,华盛顿并没有留下后裔) 福泽还和同行的翻译中滨万次郎一起购买了韦伯字典的盗版书带回国内,成为日后研究的帮助。
回国后,他仍然在铁炮洲教授课程。但是此时他决定放弃荷兰语,专教英语,把兰学塾改变成英学塾。同时也受雇于幕府,从事政府公文的翻译。据说当时他对于不能理解的英文部分,还需要参考荷兰语的译本进行翻译。回国的当年,福泽还将在美国购买的汉语和英文对译本词汇集《华英通语》加入日语译文,作为《增订华英通语》出版[2]。这是福泽谕吉最早出版的书籍。在书中,福泽将表示V的发音的假名“ウ”上面加上浊音符号变成“ヴ”,这成为后来日本通行的标注方法。
文久二年(1862年)冬天,日本派遣以竹内下野守为正使的使节团出使欧洲各国,福泽谕吉也随之同行。当时也用幕府发给的津贴费买了许多英文书籍带回日本。他在欧洲对于土地买卖等制度也感受到了文化的差异,并对于许多在书本上无法看到的事物进行调查。例如欧洲人习以为常但日本人前所未闻的医院、银行、邮政法、征兵令、选举、议会等。
通过这几次参加海外使团的经历,福泽痛感在日本普及西学的重要。回国后,他写作了《西洋事情》等书,开始了对西学的启蒙运动。当时,他曾作为官员提倡幕府机构的改革,但在1868年(庆应4年)后,便将兰学塾改名为“庆应义塾”,专心从事教育活动。
晚年
[编辑]在明治维新后,福泽谕吉继续大力提倡普及西学。并针对日益高涨的国会设立运动,提出创立英国流的不成文宪法的论调。他在明治十四年(1881年)的明治十四年政变后与政府要人绝交,在1882年创办日报《时事新报(日语)》,遵循不偏不倚的立场,引导社会舆论。
逝世
[编辑]明治三十一年(1898年)福泽谕吉因为脑出血而病倒,之后虽然一度康复,但福泽谕吉还是在明治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五日(1901年2月3日)因为脑中风而溘然长逝,享寿六十六岁。
身后
[编辑]戒名“大观院独立自尊居士”。在葬礼上,遗属遵从福泽的遗志,婉拒了各方的献花,但是唯独默然收下了福泽谕吉的盟友大隈重信送来的丧礼。
思想
[编辑]福泽谕吉主要的思想特征是反对封建社会的身份制度。他激烈地抨击封建时代的专制压抑。福泽在其著作《劝学篇》第一篇开篇第一句即是“天在人之上不造人,天在人之下不造人”可见其对于封建专制的抨击和对自由平等的肯定。更在《劝学篇》后续篇章中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等近代化思想。此外,他也吸收了西方的社会契约论,提出要使国民和政府的力量相对均衡。这种均衡说体现了福泽独特的政治理念,反映出他并非完全照搬西方的政治学说。此外,福泽在其著作《劝学篇》中强调“一人之自由独立关系到国家之自由独立”。而要达到个人的自由独立,就必须要具备数学、地理、物理、历史等等现代科学知识。福泽的代表性语言就是“独立自尊”,这也成为了他死后的戒名。福泽毫无疑问是明治维新时代的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其著作《劝学篇》17篇、《福翁自传》、《脱亚论》。尤其是《劝学篇》十七篇,在当时的日本几乎人手一本。
劝学篇原文应为“虽然有句话说天在人之上不造人,天在人之下不造人、但是实际上并无平等之事,有富者亦有贫者,有智者亦有愚者。然其差别如何而来,此即是否具学问之别,各位,一起研究学问吧。”此为劝学原旨,与本篇中引申义有些微出入。
经济思想
[编辑]福泽谕吉虽是最早将经济学由英文世界引入亚洲的人之一(如试将competition译为竞争),他本人却没有受到特定学说的影响而产生一贯的理论架构。在早期所著的《西洋事情》外编的一部分,福泽直接翻译了美国人Chambers所写Educational Course之中的政治经济学部分,故出现了所谓经济社会由竞争所决定的市场论(“经济之定则”);在《劝学篇》中也多次提及亚当斯密的自由市场经济论。而在稍后期的《文明论概略》里,福泽进一步反对“伪君子”的反竞争论,而强调每个人要有秉著“数理”、“实学”的精神,产生智慧、俭约与正直之心;国家要从“半开”到文明,经济发展之诀在于正直地面对营利赚钱的期望。由此可知,后期的福泽在客观的市场竞争外福泽更强调了人作为行为主体的重要性。福泽指谪,开国之初的日本多进口工业财而出口原物料,长期而言将使整体丧失所谓“制产之利”,主张贸易保护的同时,也呼吁稻农改种桑树,由自给发展至输出,以增强日本纺织业的竞争力。其所著《通货论》,在因“不换纸币”大行而引致通货膨胀的同时,顾到政府货币政策的困难而支持政府的纸币流通政策;而在松方财政后又在报纸上发表续篇,拥护通货管制论,强调货币与贸易市场的连动关系。至于在地租改正的问题上,福泽站在反地主的立场,反对地租(土地税)轻减政策: 由于佃农的租金由市场供需决定,故地主作为不生产阶级所上缴的土地税若减少,则只会满足其贪婪兼并的意愿。
脱亚论
[编辑]福泽谕吉终其一生都致力于在日本弘扬西方文明,介绍西方政治制度以及相应的价值观。他在《时事新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发表了著名的短文《脱亚论》,积极地提倡在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应该放弃中华思想和儒教的精神,而吸收学习西洋文明。基于优胜劣汰的思想,他认定东方文明必定失败,因此他呼吁与东亚邻国绝交,避免日本被西方视为与邻国同样的“野蛮”之地。他对当时的东亚其他国家采取蔑视的态度,比如将中日甲午战争描述为一场“文野(文明与野蛮)之战”;认为朝鲜王朝、清朝是“恶友”。故而《脱亚论》又被认为是日本思想界对亚洲的“绝交书”,受到当时欧洲帝国主义流行的影响、主张全盘西化的观点,甚至被比作军国主义的始祖,因为西方的侵略思想推进了日本开始跟随著欧美列强的脚步,也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但福泽谕吉对于西洋文明并非没有取舍。可以说在其自由主义的表象之下,始终贯彻不移的是他的民族主义思想。此后,也有人批评福泽是一位肯定侵略行为的种族歧视主义者。但是,根据平山洋的《福泽谕吉的真实》(文春新书)的文字,其实这应该归因于《福泽谕吉传》的作者、《时事新报》的主笔、《福泽全集》的主编石河干明。
根据平山的论点,虽然福泽批评了中国与朝鲜的政府,但是并不是贬低其民族本身。至于将清朝的士兵称为“猪猡”等种族歧视的说法,其实是石河将自己的观点伪造成福泽的说法写入全集的。但是,对于这种观点,仍有不少人表示质疑。但根据《脱亚论》,事实上当时福泽认为日本、中国之间如同近邻,而日本已经将旧的茅草房改建成石房,但中国仍然是茅草房。所以福泽认为应该想方法令中国也改建为石房,不然代表中国的茅草房著火一样会影响到改建成石房的日本。而且事实上,福泽甚至还通过出资购买武器来资助过当时朝鲜的政变。但后来脱亚论演变成为了代表日本的房子的安全,日本是不是应该不惜强占还是草房的中国、朝鲜,帮助其改建成石房的想法,也是从此埋下了隐忧。
言论
[编辑]关于独立
[编辑]生当今世,只要有爱国心,则无论官民都应该首先谋求自身的独立,行有馀力,再帮助他人独立。父兄教导子弟独立:老师勉励学生独立;士农工商全都应当独立起来,进而保卫国家。总之,政府与其束缚人民而独自操心国事,实不如解放人民而与人民同甘共苦。-----------《劝学》页61。
影响
[编辑]福泽毕生从事教育和著述工作,大力发展日本资本主义和推动民主运动[1]:出版说明1。由于福泽生前居住在庆应义塾的校区内,因此现在在他去世时所在的庆应义塾大学三田校区内设有石碑。戒名是“大观院独立自尊居士”[3],墓地在麻布山善福寺。每年2月3日(福泽谕吉的忌日)被称为雪池忌,校长会带领众多师生前往扫墓。庆应义塾大学在传统上将创始人福泽谕吉称呼为“福泽先生”,一般师生间的称呼则为“〇〇君”。
福泽由于是1万日元的正面人物而在日本家喻户晓。有时候人们也将1万日元直接叫做“福泽谕吉”、“谕吉”或者“谕吉券”。也因此,有人在数1万元纸币的张数时,会以1人、2人的人数来计数。1984年,大藏省理财局曾计划将圣德太子的头像印在十万日元纸币上,野口英世的头像印在五万日元纸币上,福泽谕吉的头像印在一万日元纸币上,但十万元和五万元纸币最终没有发行,福泽谕吉也成为日本最高面额纸币上的人物,野口英世的头像则于2004年被印在一千日元纸币上。
福泽也是将会计学的基础“复式记账法”介绍给日本的第一人。“借方”、“贷方”的用语也是福泽首先翻译的。
首先将近代保险制度介绍给日本的也是福泽谕吉。他在《西洋旅案内》(中译:西洋旅游介绍)中介绍了人寿保险、火灾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等三种保险制度。
2023年8月,被美国知名《新闻周刊(Newsweek)》日本版杂志选为世界尊敬的百大日本人之一[4]。
主要著作
[编辑]福泽著译很多,共有六十馀种,《文明论概略》和《劝学篇》是他两部代表性著作,当时畅销全日本,在日本知识界有很大影响[1]:出版说明1。
- 《劝学篇》
- 《文明论概略》
- 《西洋事情》
- 《日々の教え》
- 《通俗民权论》
- 《通俗国权论》
- 《民情一新》
- 《时事小言》
- 《福翁自传》
- 《福翁百话》
- 《瘠我慢之说》
- 《丁丑公论》
中文译本
[编辑]- 《劝学篇》 群力译,商务印书馆,首次出版年月:1958年,印刷年月:1996年,ISBN 7100020530
- 《文明论概略(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北京编译社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6月北京第3次印刷;1995年3月北京第6次印刷,ISBN 7100013038
- 《福泽谕吉与文明论概略/人之初名著导读丛书》 鲍成学 刘在平 编著,2001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ISBN 7500755996
- 《福泽谕吉自传》 马斌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ISBN 7100014220
- 《福翁百话:福泽谕吉随笔集》 唐云译;张新华译;蔡院森译;侯侠译,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3年,ISBN 7542605860
- 《福泽谕吉教育论著选/外国教育名著丛书》 王桂主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ISBN 7107174630
- 《劝学》,徐雪蓉译,台湾台北市:五南文化出版,二零一三年,国际书号ISBN 9789571172545。
- 《通俗民权论 通俗国权论》,顾宁译,辽宁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二零一五年,国际书号ISBN 9787205082048。
- 《福泽谕吉自传》2019年,ISBN 9787100120685
登场作品
[编辑]- 影视剧
- 风暴花开(1940年、东宝、演:大河内传次郎)
- 福泽谕吉的少年时代(1958年、NHK、演:森勇)
- 激流 福泽桃介传(1959年、MBS、演:柳永二郎)
- 明日的钟声(1961年、NHK、演:木浪茂 → 前田昌明)
- 巨人 大隈重信(1963年、大映、演:船越英二)
- 榎本武扬(1964年、NHK、演:久米明)
- 天皇的世纪(1971年、ABC、演:大出俊)
- 胜海舟(1974年、NHK大河剧、演:青山良彦)
- 明治群像:海上火轮(1976年、NHK、演:高桥昌也)
- 花神(1977年、NHK大河剧、演:入川保则)
- 告别适塾(1981年、MBS、演:篠田三郎)
- 燃烧青春热血:福泽谕吉与明治群像(1984年、TX、演:泷泽修)
- 幕末青春涂鸦:福泽谕吉(195年、TBS、演:中村勘九郎)
- 春之波涛(1985年、NHK大河剧、演:小林桂树)
- 五棱郭(1988年、NTV、演:中村雅俊)
- 胜海舟(1990年、NTV、演:石原良纯)
- 福泽谕吉(1991年、东映、演:柴田恭兵)
- EAST MEETS WEST(1995年、松竹、演:桥爪淳)
- 走向共和(2003年、CCTV、演:小林龙夫)
- 破天荒力(2008年、Sazanami、演:中村繁之)
- 缔创学校(2010年、GO CINEMA、演:宅麻伸)
- 阿浅(2015年、NHK、演:武田铁矢)
- 直冲青天(2021年、NHK大河剧、演:中村万太郎)
参见
[编辑]注释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福泽谕吉与日本近代化》 [日]丸山真男著,区建英译,学林出版社,1992年,ISBN 7805107534
- 《让福泽谕吉自己谈自己吧!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日]井田进也著,中华读书报,2005年
外部链接
[编辑]- 劝学篇 初编~十七编(日语)
- 福泽谕吉《劝学篇》(简体中文)
- 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简体中文)
- 脱亚论全文(日语)
- 福泽谕吉:脱亚论 及分析(简体中文)
- 让福泽谕吉自己谈自己吧!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简体中文)
- 福泽谕吉的童年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 明治维新的体制与历史意义(附脱亚论全文中译)[永久失效链接](繁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