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台风乔伊 (1980年)

这是一篇优良条目,点击此处获取更多信息。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台风乔伊
Typhoon Joe (PAGASA: Nitang)
台风(日本
三级台风(美国
7月20日早上的台风乔伊
形成1980年7月15日 (1980-07-15)
消散1980年7月24日 (1980-07-24)
最高风速10分钟持续 155公里/小时(100英里/小时)
1分钟持续 195公里/小时(120英里/小时)
最低气压940百帕毫巴);27.76英寸汞柱
死亡351至577人
损失$9255万(1980年美元
影响地区菲律宾英属香港葡属澳门中国大陆华南)、越南
1980年太平洋台风季的一部分

台风乔伊(英语:Typhoon Joe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Nitang)是1980年太平洋台风季中其中一个热带气旋,风暴于7月15日形成,在7月24日消散,维持了约九日。乔伊是该年7月下旬三个接连影响的菲律宾华南地区热带气旋之一,最初源自7月14日在加罗林群岛附近形成的扰动天气区域,随著阵雨活动逐渐变佳,它在两日后升为热带低气压,再两日后增强为热带风暴。最初乔伊向西北移动,但其后沿著其北边的副热带高压脊,开始转向西北偏西。期间乔伊开始加快增强,在7月19日达到台风等级,而且风眼开始变得清晰起来,并在翌日达到巅峰强度。此后不久,乔伊移到菲律宾沿岸,受到陆地影响迅速减弱,但进入南海广阔水域时又再增强。乔伊在7月22日越过中国大陆广东省雷州半岛,成为26年来袭击当地最强的热带气旋,且在略微减弱之后,仍以台风强度登陆越南,两日后在越南内陆消散。

乔伊对上述地区造成破坏,同时导致皇家香港天文台悬挂该年唯一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亦曾是历年来风暴中心距离香港最远(350公里)的八号信号,直到2014年台风海鸥以距离370公里打破旧记录为止(最远纪录及后再被2021年热带风暴獅子山代替)。在菲律宾有31人丧生,另有30万人直接受到影响,约5,000间房屋被摧毁,造成2.9万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估计为1450万美元。而中国大陆粤西地区及海南行政区一带遭逢猛烈风暴潮,造成188至414人丧生、12万间房屋倒塌、47万多间房屋受损,直接经济损失约5.4亿元人民币(以当时物价计算折合),在香港同时有2人罹难、59人受伤。至于在越南有130人受害,30万人受到直接影响,16.5万人失去家园,2万公顷稻田被洪水淹没,另有1.58万间房屋被毁,1.63万间房屋被淹。

气象历史

[编辑]

根据萨菲尔-辛普森飓风风力等级的强度绘制的风暴路径图
图例
  热带低气压(≤62 km/h)
  热带风暴(63–118 km/h)
  一级(119–153 km/h)
  二级(154–177 km/h)
  三级(178–208 km/h)
  四级(209–251 km/h)
  五级(≥252 km/h)
  未知

台风乔伊是该年7月下旬三个接连影响的菲律宾华南地区热带气旋之一。7月14日,加罗林群岛附近上空出现一个扰动天气区域,此区域在向西移的同时,对流活动和覆盖面都逐渐增加。[1]7月22日18时,日本气象厅开始追踪此系统,[2]不足四小时后,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1]7月16日,一架飓风猎人飞机从这系统发现其薄弱的表面环流,当时最低海平面气压为1006百帕,最初它的低层和中层环流不是垂直堆叠的,而且低层中心从深层对流中暴露出来。到7月17日0时,其表面中心和深层对流逐渐靠近,反映低气压组织逐渐变佳,这令美方把它升为热带低气压09W。[1]然而据台风季后分析显示,该热带低气压实际上比最初的回报还早约24小时发展。[3]同时,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基于它进入菲律宾责任区,亦开始对其进行监测并给予其菲律宾名称“Nitang”。[4]

最初此热带低气压因应附近的一个短波槽向西北移动,[1]且途经关岛之西南偏西300公里处。[5]它其后开始以更快的速度发展,7月18日早些时候,美方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命名为乔伊,[6][注 1]日方在六个小时后同样宣布升格乔伊为热带风暴[2]此时其位于关岛以西约555公里。[5]乔伊在往后时间到生命期完结为止,沿著其北边的副热带高压脊,开始转向西北偏西,[1]并且发展出一个中心密集云团区[5]日方于是进一步升为强烈热带风暴[2]7月19日,它发展出一个风眼并展现在气象卫星云图内,[5]引致美、日双方皆将它升为台风,飓风猎人在同日晚些时候证实了上述强度估计,该飞机测得的中心气压为974百帕。[6]其风眼在翌日变得清晰起来,飓风猎人在同日测得的中心气压已降为940百帕,[5]美方在当日中午估计乔伊已达到巅峰强度,风速为一分钟风力195公里每小时,相等于美国萨菲尔-辛普森飓风风力等级第三级飓风风力,同时日方估计其最高强度为十分钟风力160公里每小时。[6]

达到巅峰强度六小时后,乔伊在吕宋岛中部登陆,[1]登陆时日方表示其风速为145公里每小时,[2]美方亦表示它受到陆地影响迅速减弱,并减弱至热带风暴强度。[1]它在7月21日离开吕宋进入南海,美方原预计它将转向西北方向威胁华南地区,但因其以北坚固的副热带高压脊,所以没有发生这种情况,而且受惠温暖海水而开始重新增强,美方数据显示,它出海后几乎立即恢复台风强度。[1]大约在这段时间,日方估计乔伊达到其第二巅峰强度为135公里每小时,而美方在翌日0时,据德沃夏克分析法数值T5.0,估计乔伊达到170公里每小时的第二峰值。[1]之后它保持其强度,在7月22日越过中国大陆广东省雷州半岛,且在进入北部湾及到达越南海岸时再次减弱。[5][3]该日晚些时候,它登陆越南海防市,美、日双方都认为登陆时风速为130公里每小时。[1][6]受到陆地及垂直风切变共同影响,其结构迅速崩溃,美方在7月23日0时向其发布了最后警告,风暴的残馀后来移到寮国,至于日方也在7月24日停止追踪。[2]

影响

[编辑]

菲律宾及越南

[编辑]

在乔伊首次登陆之前,菲律宾大部分地区都发布风暴警告[8]全国救灾统筹中心预料,部分地区财产损失严重,河流两岸泛滥,居民需要疏散。[9]在整个菲律宾,有31名人被风暴所害,[10]其中包括八名渔夫。[11]那里有30万人直接受到影响,[10]约有5,000间房屋被摧毁,造成2.9万户无家可归,[11]经济损失共计1450万美元[10]可是不到一周后,同一地区受到了台风甘茵的袭击,使灾情雪上加霜。[12]在甘茵离去后,菲律宾当局针对两场接连风灾,立即决定加速展开50万人救济行动,期望减少人命及财产损失。[13]

越南方面,有130人在风暴死亡,30万直接受到影响,还有16.5万人失去家园。[10]另有1.58万间房屋被毁,1.63万间房屋被淹,许多船只沉没。[14]这场风暴淹没约20,235公顷稻田,树木遭连根拔起,有房屋屋顶被吹走。[15]风暴还给河南河北海兴和平等省带来更多洪涝灾害,这些地区先前曾遭洪水淹没。[16]

香港

[编辑]
台风乔伊 (1980年)在香港的位置
赤鱲角 70km/h
赤鱲角
70km/h
长洲 74km/h
长洲
74km/h
青洲 67km/h
青洲
67km/h
启德 59km/h
启德
59km/h
横澜岛 78km/h
横澜岛
78km/h
赤柱 102km/h
赤柱
102km/h
尖鼻咀 65km/h
尖鼻咀
65km/h
天星码头 59km/h
天星码头
59km/h
香港天文台于部分地区录得之最高每小时平均风速。[5]图例:
代表录得强风
代表录得烈风
代表录得暴风
  • 当地评定巅峰强度分级:台风(HKO[注 2]
  • 当地评定最大持续风速:185千米每小时(51米每秒;100节)(十分钟)
  • 当地悬挂之最高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八号东北烈风或暴风信号 / 八号东南烈风或暴风信号
  • 最接近当地时间:1980年7月22日上午10时
  • 最接近当地位置:天文台总部之西南偏南约350公里

皇家香港天文台在7月21日正午12时悬挂一号戒备信号,随著乔伊挟带广阔环流快速接近香港,境内风力开始增强,天文台在同日下午4时15分改挂三号强风信号[5][18]晚间境内转吹东北风,开始受烈风影响,天文台于翌日上午4时录得最低瞬时海平面气压1001.2百帕,并在40分钟后改挂八号东北烈风或暴风信号。之后境内逐渐转吹东南风,离岸及高地受烈风影响,乔伊在10时最接近香港,天文台在上午10时45分改挂八号东南烈风或暴风信号。[5]晚间乔伊在雷州半岛登陆,天文台在下午6时5分改挂三号强风信号,再在翌日上午1时30分除下所有信号。[5][19]

期间乔伊最接近香港西南偏南约350公里,曾是历年来风暴中心距离香港最远的八号信号,与2011年台风纳沙并列,直到2014年台风海鸥以距离370公里打破旧记录为止(最远纪录及后再被2021年热带风暴狮子山代替)。[20]因台风逼近,大部分港内航线、往返澳门中国大陆的渡轮在7月22日起暂停,[21]陆上交通包括地铁九广铁路巴士仅提供有限度服务,124间防风庇护站也开放,其中地铁执行自通车以来首次台风特别班次安排。[22][23]葵涌葵德街一处地盘有钢架被强风吹至倒塌,一名管工随棚架坠毙,并压死一名途人,另外风暴在香港共造成59人受伤,多数是因坠下之物件所致,[24]当中有七人留医。[25]南丫岛索罟湾对开海面有一艘风帆随波飘流,目击者报告风帆上有一人昏迷,但水警到场搜索后无发现,于是列为怀疑失踪案处理。[26]另外有三艘船只在风暴期间发生松锚意外,后来船只皆自行驶回或被拖到安全地点,没有损毁报告。[27]新界方面农田及渔塘仅受轻微损失。[5]

中国大陆

[编辑]
  • 当地评定巅峰强度分级:台风(CMA[注 3]
  • 当地评定最大持续风速:45米每秒(87节;160千米每小时)(二分钟)
  • 当地评定中心最低气压:940百帕斯卡(27.76英寸汞柱)

中国大陆广东省当局透露,该年“第七号台风”(指乔伊)已于7月22日晚上8时于徐闻县南部登陆,风力达12级,阵风12级以上,湛江地区海南岛北部遭受正面吹袭,整个雷州半岛及海南岛均降下暴雨至大暴雨,甘蔗、黄麻、胡椒等农产品受到严重破坏。[28]广东省气象台在较早前形容台风“风力强、范围强”,且沿著广东省海岸移动,若它向偏北方向一些,广东中、西部任何地方都随时受正面袭击,所以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已经加强台风消息发布,并安排在新闻之后增加风暴消息,同时又协助发放广东省三防指挥部紧急通告,通知居民要做好防风措施,包括赶快收割或保护农产品及检查房屋或基建等。[29]

乔伊成为26年来袭击雷州半岛最强的热带气旋。[5]珠江口各站有1至1.5米的增水,雷州半岛东海岸及海南行政区海口市沿海各站有2至5.9米增水,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北海市石头埠亦分别增水1.84和1.55米。[30]海口市受暴潮影响,街道水深逾一米。[30]此次粤西沿海的风暴潮是中国近百年间最严重的一次,其中海康县附城镇南渡站测得最大增水值高达5.94米,居全国潮位资料纪录之首,甚至居全球纪录名列第三位。[30]据不完整统计,全国造成至少414人罹难(皇家香港天文台的相关文献则指188人罹难[5])、647人受伤、12万间房屋倒塌、47万多间房屋受损,[31]另有百人无家可归,[10]直接经济损失约5.4亿人民币(以当时物价计算折合)。[31]

全广东省农业受灾面积达20.9万公顷,有296人罹难和137人失踪,无家可归者2855户凡1万1949人,房屋倒塌11万1050间,其中校舍倒塌3349间,15万名中小学生因此被迫停课。[30]渔船覆沉共1313艘[30],其中湛江港两艘大型船只,包括一艘约1.8万公吨定期轮船和一艘4.5万公吨的油轮,被狂风和暴潮卷往堤缘,[32]有些十馀吨重的水泥船、运输船及渔船则被冲进市区街道。[30]湛江市区因海潮猛涨,潮位峰值一度高达6.5米,至少九成的海堤遭冲毁,[31]沿海商业区一片汪洋,街道水深升至一到两米以上,无数树木被吹倒,交通、通讯和电力亦告中断,而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海军迅速赶抵被淹没地区,救起至少156名快遭淹没的市民。[33]此外,雷州其他地区如徐闻、海康遂溪廉江等地区同样受灾,而佛山市肇庆地区受大雨影响,农产品也遭到损失;广东省人民政府方面已经召集各部门负责人商议救灾对策,时任海南行政区区委书记罗天亲赴沿海海堤、码头组织群众抢险保堤,而时任副省长黄静波亦带领工作组到湛江及海南岛,协助居民抢收或扶正农作物,且组织队伍帮助修复基础设施及重建房屋,当地到8月上旬基本恢复生产。[34]

参见

[编辑]

注脚

[编辑]
  1. ^ 包括日本气象厅在内的全世界大部分区域专责气象中心采用十分钟持续风速衡量热带气旋强度,但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采用一分钟持续风速,两个数值的换算比约为1比1.14。[7]
  2. ^ 香港天文台于2009年起新增强台风超强台风两个等级,其中后者定义为中心最大持续风速为​185公里每小时或以上,在新等级制度下,其巅峰强度分级会是超强台风。[17]
  3. ^ 中国国家气象中心于2006年起新增强台风超强台风两个等级,其中前者定义为中心最大持续风速为​150至184公里每小时,在新等级制度下,其巅峰强度分级会是强台风。

参考

[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 Naval Pacific Meteorology and Oceanography Center. Annual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1980 (PDF) (报告). United States Navy, United States Air Force. 1981 [2020-08-2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9-2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 2.0 2.1 2.2 2.3 2.4 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 RSMC Best Track Data – 1980–1989 (报告). October 10, 1992 [2020-08-23]. (原始内容 (.TXT)存档于2014-12-0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3.0 3.1 Typhoon 9W Best Track (TXT) (报告). 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 December 17, 2002 [May 29,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 ^ Padua, Michael V. PAGASA Tropical Cyclone Names 1963–1988 (TXT) (报告). Typhoon 2000. November 6, 2008 [May 30,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1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Meteorological Results: 1980 (PDF) (报告). Hong Kong Royal Observatory. 1981 [2020-08-2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8-2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 ^ 6.0 6.1 6.2 6.3 Kenneth R. Knapp; Michael C. Kruk; David H. Levinson; Howard J. Diamond; Charles J. Neumann. 1980 Joe (1980197N07154). The International Best Track Archive for Climate Stewardship (IBTrACS): Unifying tropical cyclone best track data (报告)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2010 [2020-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3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 ^ Christopher W Landsea; Hurricane Research Division. Subject: D4) What does "maximum sustained wind" mean? How does it relate to gusts in tropical cyclones?.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s Atlantic Oceanographic and Meteorological Laboratory. April 26, 2004 [2020-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1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8. ^ International News. Associated Press. July 20, 1980.   – 通过Lexis Nexis 需付费查阅
  9. ^ 颱風喬伊襲菲北部 造成泛濫損失頗大. 大公报. 1980-07-22: 2. 
  10. ^ 10.0 10.1 10.2 10.3 10.4 Disaster History: Significant Data on Major Disasters Worldwide, 1900–Present (PDF) (报告). United State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147, 168. August 1993 [May 30, 20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0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1. ^ 11.0 11.1 Typhoon Joe Blasts Philippines, Hong Kong. Associated Press. July 22, 1980.   – 通过Lexis Nexis 需付费查阅
  12. ^ Destructive Typhoons 1970–2003 (报告). National Disaster Coordinating Council. November 9, 2004 [May 30,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11-2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3. ^ 喬伊甘茵正面襲擊 菲島風災滿目瘡痍 當局加緊救濟行動. 大公报. 1980-07-27: 1. 
  14. ^ International News. Associated Press. August 3, 1980.   – 通过Lexis Nexis 需付费查阅
  15. ^ Second Typhoon In Week Hits Philippines. Associated Press. July 25, 1980.   – 通过Lexis Nexis 需付费查阅
  16. ^ typhoon sweeps northern viet nam. Xinhua General News Service. July 24, 1980.   – 通过Lexis Nexis 需付费查阅
  17. ^ 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警告及信号资料库. 香港天文台. [2020-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8. ^ 強颱風今迫港 早上可能改掛八號風球. 大公报. 1981-07-06: 4. 
  19. ^ 喬伊已遠去新颱風誕生 金茵集結菲東南 三號風球今晨一時半已除下. 大公报. 1981-07-23: 4. 
  20. ^ 颱風海鷗成有紀錄以來「最遠8號波」. 香港苹果日报. 2014-09-16 [2020-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1. ^ 三號風球懸掛 今日天氣可能迅速轉壞. 华侨日报. 1980-07-22: 9. 
  22. ^ 八號風球凌晨四時40分高懸 對本港將不造成威脅 海陸空交通陷半癱瘓. 工商晚报. 1980-07-22: 1. 
  23. ^ 喬伊並未正面吹襲 市民無端喜獲假期. 华侨日报. 1980-07-23: 5. 
  24. ^ 颱風吹塌葵涌一處地盤鋼架 管工飛墮與途人同喪生. 大公报. 1980-07-23: 4. 
  25. ^ International News. Associated Press. July 22, 1980.   – 通过Lexis Nexis 需付费查阅
  26. ^ 南丫島索罟灣海面 風帆疑失蹤. 大公报. 1980-07-23: 4. 
  27. ^ 南山輪與另一輪船 港海飄流發生碰撞. 华侨日报. 1980-07-23: 9. 
  28. ^ 喬伊登陸徐聞 帶來暴雨引起大海潮. 大公报. 1980-07-24: 3. 
  29. ^ 廣東電台加強颱風預報. 大公报. 1980-07-22: 3. 
  30.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江彦文. 中國氣象災害大典.廣東卷. 中国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6年06月. ISBN 750294155X (中文(简体)). 
  31. ^ 31.0 31.1 31.2 毛耀顺、江彦文. 中國氣象災害大典.綜合卷. 中国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8年09月. ISBN 9787502945886 (中文(简体)). 
  32. ^ Report 188 Chinese Die In Typhoon. Associated Press. July 27, 1980.   – 通过Lexis Nexis 需付费查阅
  33. ^ 颱風喬伊蹂躪湛江市 至少百四人罹難 吹翻二萬噸貨輪. 大公报. 1980-07-29: 1. 
  34. ^ 上月下旬遭颱風喬伊正面襲擊後 湛江海南災區迅速恢復. 大公报. 1980-08-09: 3.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