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FP
INFP是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分类法(MBTI)中十六种人格类型之一[2]:30-31[3],缩写意为内向(英语:Introverted)、直觉(英语:iNtuition)、情感(英语:Feeling)、感知(英语:Perceiving)[2]:6,原型来自荣格类型学理论中“以情感主导的内向型”(英语:Introverts with dominant feeling),后来由迈尔斯和布里格斯完善为“以情感主导、以直觉辅助的内向型”(英语:Introverts with dominant Feeling and auxiliary Intuition)[2]:22-23。
在凯尔西气质分类法中,INFP被称为“治疗师”(英语:Healer),属于理想主义者的四种类型之一[4]。
综合各方统计,INFP类型约占人口的1%-5%[5][4]。
理论基础[编辑]
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分类法(MBTI)[编辑]

《MBTI手册》(英语:MBTI Manual)指出,该指标“旨在实施一种理论;因此必须理解理论才能理解MBTI”[6]。MBTI强调天生差异的意义;其基本假设是,我们在理解自身经历的方式上有着特定的偏好(英语:preferences),这些偏好支撑着我们的兴趣、需求、价值观和动机[7]。
MBTI的理论基础是瑞士精神科医生卡尔·荣格(Carl Jung)在1921年提出的一项具影响力的理论——心理类型[8]。荣格认为,人们使用实感(英语:Sensation)、直觉(英语:Intuition)、情感(英语:Feeling)和思考(英语:Thinking)四种主要的心理功能来体验世界,而人在大多数时候由其中一种功能主导[9][10]。综上,荣格提出了两对一分为二的认知功能(英语:Cognitive functions)的存在[11]:
荣格认为,对于每个人来说,每个功能都主要以内向或外向的形式表达[12]。基于荣格的原始概念,布里格斯和迈尔斯开发了她们自己的心理类型理论,组成四个类别——内向/外向(E/I)、实感/直觉(S/N)、思考/情感(T/F)、判断/感知(J/P);根据MBTI的论述,每个人在每个类别中各有一个偏好的特质,形成16种独特的类型[11]。
许多人对MBTI的认识只停留于上述四个向度的层次上,但忽略了类型理论与MBTI模型的“动态”(英语:dynamic)特性——每个类型拥有的功能与态度之间存在着动态的相互作用力[13],使这一复杂的人格系统平衡并有效地运作[14]。MBTI的论述指出,人格类型并不会随时间而改变,但类型的4个偏好会在人的一生中以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发挥作用[15]。类型发育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其发展方向可受许多因素影响[14]。凯尔西气质分类法[编辑]
大卫·凯尔西(David Keirsey)在了解MBTI系统后开发了“凯尔西气质分类法”,这四种“气质”可追溯到古希腊的传统。他将这些气质映射到迈尔斯与布里格斯创建的SP、SJ、NF和NT分组,并为MBTI的16种人格类型逐个命名[16]:
SP组 |
ESETIP 推销员
|
ISETIP 巧匠
|
ESEFIP 表演者
|
ISEFIP 作词人
|
SJ组 |
ESITEJ 监督人
|
ISITEJ 调查员
|
ESIFEJ 供给者
|
ISIFEJ 保护者
|
NF组 |
ENIFEJ 教师
|
INIFEJ 咨询师
|
ENEFIP 优胜者
|
INEFIP 治疗师
|
NT组 |
ENITEJ 陆军元帅
|
INITEJ 策划人
|
ENETIP 发明家
|
INETIP 逻辑学家
|
类型动力学[编辑]
四个偏好[编辑]
- 能量态度(注意力方向与能量来源):外向或内向(E/I)
- 感知功能(信息收集方式):实感或直觉(S/N)
- 判断功能(决策方式):思考或情感(T/F)
- 生活态度(对待外在世界的方式):判断或感知(J/P)
四个字母的组合遵循E/I、S/N、T/F、J/P的顺序,由此产生了16种可能的字母组合,如ESTJ、ISFP、INFJ、ENTP等16种独特的类型[2]:29。在MBTI的理论中,“类型”表达的信息量不只是“4个偏好”,它代表了功能(S、N、T、F)、能量态度(E、I)以及对外界的态度(J、P)之间的一组复杂的动态关系[2]:29。根据MBTI的论述,每组二分法的两个“偏好”类似左撇子与右撇子,人们确实会使用双手,但通常会用喜欢的那只手伸手,因为那样更自然[2]:117。更重要的是,所有偏好和类型都同样有价值,MBTI并不显示一个人的能力[17]。每种人格类型都有它自己的潜在优势,和提供机遇能让这优势成长的领域[18]:52
- I——内向态度相对于外向态度(E)。偏好内向态度的人倾向通过处理内心世界和头脑中的想法、图像、记忆和反应来获取能量。他们通常偏好独立作业,或是与一两个相处舒适的人共事。他们需要时间深思,以确定接下来的行动。对他们来说,概念几乎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有时比起实物,他们更喜欢概念本身[19]。
- N——直觉功能相对于实感功能(S)。偏好直觉功能的人对外来信息的关注点侧重于印象、含义和规律。他们偏好的学习方式是思考问题,而非动手实践。他们对新事物和可能性感兴趣,因此他们更多地思考未来,而非过去。他们喜欢研究象征性事物和抽象理论,即使未知如何将其应用出来。他们对事件的记忆更多是整体印象,而不是真实发生的事实或细节[20]。
- F——情感功能相对于思考功能(T)。偏好情感功能的人相信,只要权衡大家的关切与想法,就可以做出最好的决策。他们关注价值观,思考什么对人们是最好的。他们乐于建立或维护和谐,在人际关系中给人一种有爱、温暖和圆滑的印象[21]。
- P——感知态度相对于判断态度(J)。偏好感知态度的人在他们的外在生活中使用其感知功能——实感(S)或直觉(N)。他们似乎更喜欢灵活和随性的生活方式,倾向理解和适应这个世界,而不是组织它。在其他人眼中,他们对新的经验和信息保持开放态度[22]。
认知功能[编辑]
主导功能:内向情感(Fi)[编辑]
内向情感(英语:Introverted Feeling,简称Fi)是偏好情感和感知类型(xxFP)的主导或辅助功能[23]。根据《MBTI手册》第三版,Fi的定义如下:
根据德伦特博士(Dr. A.J. Drenth)的论述,Fi功能导向内部,以高度独立为基础,引导并管理个人情感和价值观;由于Fi功能比任何其他功能都更能自然地欣赏生命本身的神圣价值,学者将Fi功能描述为“珍视”(英语:valuing)[23]。
对于INFP型的人而言,他们通过主导功能Fi进行深度的自我觉察,评估和处理个人的情感、价值观和品味。Fi不仅帮助他们建立自我认知,还能让他们对外部事物产生深厚的情感依恋和忠诚,表现出同情心、关怀心和行动力,尽管这种情感并不总是显而易见[24]。
辅助功能:外向直觉(Ne)[编辑]
外向直觉(英语:Extraverted Intuition,简称Ne)是偏好直觉和感知类型(xNxP)的主导或辅助功能[23]。根据《MBTI手册》第三版,Ne的定义如下:
将能量向外引导,以纵览新的想法、有趣的模式和未来的可能性[2]:23。
根据德伦特博士(Dr. A.J. Drenth)的论述,Ne功能是发散形式的直觉,擅于生成大量想法、关联和可能性,这种发散性思维使NP类型在多个创造力指标的表现均优于其他类型[23]。学者将Ne功能描述为“构思”(英语:ideating),这种概念可能性的生成模式与艺术创作过程的早期阶段类似[23]。
对于INFP型的人而言,他们通过辅助功能Ne的构想视角来理解这个世界,并以此寻找自我。在表达方面,由于Ne的跳跃性,INFP型的人可能难以准确地传达其理念,但他们仍可通过灵感创作来展现非凡的创意。在互动中,INFP型的人喜欢以问题来发掘他人的特质,使他们成为很好的倾听者。此外,Ne对可能性的发掘带来期待感和惊喜感,使INFP型的人甘于流浪;不过,Ne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决策上的困难[24]。
第三功能:内向实感(Si)[编辑]
内向实感(英语:Introverted Sensing,简称Si)是偏好实感和判断类型(xSxJ)的主导或辅助功能[23]。根据《MBTI手册》第三版,Si的定义如下:
向内引导能量,并存储外部现实和内部思想经验的事实与细节[2]:23。
根据德伦特博士(Dr. A.J. Drenth)的论述,Si相信它所知道的——从过去的经验中回忆起的东西,包括记忆、传统、从属关系、既定常规等方面。与其尝试新事物,Si更喜欢安全感,坚持既有的思想和行为模式,故SJ类型的人偏好熟悉的环境。此外,他们喜欢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使他们在生活中表现得忠诚而可靠[23]。
对于INFP型的人而言,Si是一个保守的功能,尽管他们可能认可例行公事的重要性,但他们不太倾向全盘接受传统和惯例,除非那些传统与Fi最深刻的价值观有所共鸣。Si作为INFP型的第三功能,其影响亦体现在他们的物质极简主义上。Si可巩固并回忆过去的经验教训,避免INFP重蹈覆辙,并有助明确他们的未来方向[24]。
劣势功能:外向思考(Te)[编辑]
外向思考(英语:Extraverted Thinking,简称Te)是偏好思考和判断类型(xxTJ)的主导或辅助功能[23]。根据《MBTI手册》第三版,Te的定义如下:
根据德伦特博士(Dr. A.J. Drenth)的论述,Te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理性判断并诉诸断言,因此TJ类型的人被形容为“大声地思考”。Te旨在理性地理解并完善外部系统或体系,以增强其效率和效益,过程中利用了经验数据和既定程序。综上,学者将Te功能描述为“结构化”(英语:structuring)[23]。
对于INFP型的人而言,劣势功能Te的诱惑力使他们常被逻辑相关的职业吸引,这些职业可能涉及结构、组织、量化、理财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作为外向判断功能,Te果断而不带感情地表达意见,有时会使INFP被误判为T型。INFP型的人有意识地将某些秩序和组织强加在生活中,但其规模和成效相当有限[24]。
阴影功能[编辑]
后来的人格类型研究者(特别是琳达·V·贝伦斯)在这个降序排列中添加了四个附加功能。这些功能被称为阴影(英语:Shadow)功能,因为一个人并不自然地倾向于它们,但在压力之下它们也会浮现[25]。对INFP来说,这些阴影功能是(按次序)[26]:
功能层级 | 功能角色 | 功能名称 | 功能简述 |
---|---|---|---|
第五功能 | 对立(英语:The Opposing Role) | 外向情感(Fe) |
外向情感(英语:Introverted Feeling,简称Fe)是偏好情感和判断类型(xxFJ)的主导或辅助功能[23]。根据《MBTI手册》第三版,Fe的定义如下:
根据德伦特博士(Dr. A.J. Drenth)的论述,Fe使用者更快地向他人寻求情感支持,因此谈论情感问题可以疗愈FJ型的人。Fe将社会规范置于自身感受之前,以确保自己融入社会环境,有助建立社会凝聚力。Fe功能擅长识别和镜射(英语:mirroring)他人的情绪,又能留意并满足他人的需求,有助FJ型的人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学者将Fe功能描述为“联系”(英语:connecting)[23]。 |
第六功能 | 批判家(英语:The Critical Parent Role) | 内向直觉(Ni) |
内向直觉(英语:Introverted Feeling,简称Ni)是偏好直觉和判断类型(xNxJ)的主导或辅助功能[23]。根据《MBTI手册》第三版,Ni的定义如下: 根据德伦特博士(Dr. A.J. Drenth)的论述,Ni使用者尤其依赖视觉感官,即以图像思考,许多INJ型的人常被指具有远见和洞察力。Ni的视觉本质与Se相关,但Se协调环境的细节,而Ni更多地关注整体印象和深度洞悉。Ni功能被描述为“看见”(英语:seeing),除了指心智的视觉化,亦指“理解”——俯瞰大局,或是看透表象背后的事物[23]。 |
第七功能 | 骗子(英语:The Deceiving Role) | 外向实感(Se) |
外向实感(英语:Extraverted Sensing,简称Se)是偏好实感和感知类型(xSxP)的主导或辅助功能[23]。根据《MBTI手册》第三版,Se的定义如下: 根据德伦特博士(Dr. A.J. Drenth)的论述,Se功能常与五感相关,协调个体与物理环境的关系,这种动物本能可以很好地适应弱肉强食的社会。因此SP型的人充满了本能的感官欲望,喜欢新奇的感官刺激、物质享受和动作带来的快感,甚至会养成奢侈的品味,因为他们欣赏这种地位象征。综上,Se功能被描述为“体验”(英语:experiencing)[23]。 |
第八功能 | 魔鬼(英语:The Devilish Role) | 内向思考(Ti) |
内向直觉(英语:Introverted Thinking,简称Ti)是偏好思考和感知类型(xxTP)的主导或辅助功能[23]。根据《MBTI手册》第三版,Ti的定义如下: 根据德伦特博士(Dr. A.J. Drenth)的论述,逻辑推理是Ti使用者的天性,包含空间推理和运算推理。其次,逻辑思考是TP类型的第二天性,使他们能够独立地通过逻辑难题来推理,因此许多TP型(尤其是ITP型)的人是典型的“单干”型。综上,Ti功能被描述为“推理”(英语:reasoning)[23]。 |
特征[编辑]
根据《MBTI手册》,以下是偏好INFP类型的人可能有的天赋、特点、外在评价和潜在的成长空间[2]:64,95-96。
《MBTI手册》对INFP类型的简述如下[27][2]:64:
理想主义者,忠于自己的价值观及自己所重视的人。外在的生活与内在的价值观配合。有好奇心,很快地看到事情的可能与否,能够加速对理念的实践。试图了解别人、协助别人发展潜能。适应力强,有弹性,如果和他们的价值观没有抵触,往往能包容他人。
天赋[编辑]
偏好INFP类型的人遵循他们的核心价值观(英语:core values)来与外界互动和做决定。他们理想中的工作,是对自身和他人的成长与内在发展都有贡献的——他们的人生目标不仅仅是薪水。INFP类型最重视的事情,莫过于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并保持知行合一[2]:95。
INFP识别他人的情感和心理需求,并予以高度尊重,即使对方可能还未意识到或表达出这种需求[2]:95。
特点[编辑]
属于INFP类型的人主要在内心世界使用他们的情感偏好,基于自身对自我理解、个性和成长的价值观做出决策。对他们来说,为了自己相信的道德奉献而活,是至关重要的[2]:95。他们可能是:
- 敏锐、有爱心、为他人着想的
- 理想主义者,忠于自己的理念[2]:95
INFP类型喜欢阅读、讨论和深思未来变革的可能性。他们对思想充满好奇,并对关联性与意义十分敏锐[2]:95。他们可能:
INFP通常对探索人性极有兴趣,这包括对自己和他人的探索。他们倾向于在能量顶峰时工作,并且在完全投入一件事的时候有着高度的专注力和生产力。他们通常忠实地履行自己曾许下的承诺,这些承诺可能关乎他人、工作或理念方面的责任,但他们可能会难以执行对他们来说缺乏意义的例行工作[2]:95。
外在评价[编辑]
在INFP类型的人看来,体系和规矩是一种束缚,他们更喜欢独立工作。他们具有适应力和弹性,可是一旦有些事情违背了他们的内在价值观,他们便不再妥协。由此产生的价值判断(英语:value judgement)可能以非常强烈的方式抒发出来,以至于让其他人感到惊讶[2]:95。
INFP类型倾向于含蓄地、选择性地分享他们最深刻的价值观和感受。他们看重那些基于深度、真实性、可信性和共同成长的人际关系。INFP最珍视那些花时间理解其价值观和目标的人[2]:95。其他人可能认为INFP类型是:
潜在的成长空间[编辑]
有时候,生活环境并不支持INFP类型的人发展和表现他们的直觉(N)和情感(F)偏好[2]:95。
- 如果INFP类型没有开发其直觉功能,他们可能没有可靠的方法来获取信息,并且可能无法注意到现实情况。结果他们仅凭个人价值观做出决定,却发现很难将其价值观付诸实践[2]:95。
- 如果INFP类型没有开发其情感功能,他们可能不会花时间进行内在的价值评估过程,从而无法做出最好的决策,而是跳来跳去地追求一个又一个令人兴奋的可能性,最终却一事无成[2]:96。
如果INFP找不到一个可以发挥其天赋并赞赏其贡献的地方,他们通常会感到沮丧[2]:96,并可能会:
- 在口头表达方面遇到不寻常的困难
- 远离他人及任何场合
- 拒绝必要的自我表达,特别是关于重要的价值观[2]:96
INFP类型对他们不偏好的思考(T)和感知(S)功能的关注较少,这本来是正常的[2]:96。然而,如果他们过于忽视这些部分,他们可能会:
- 容易对理想和成果之间的差距感到失望
- 拒绝必要的逻辑推理,坚持认为其内心观点是最好的
- 不切实际,难以估计实现理想所需的资源[2]:96
在庞大的压力下,INFP可能会开始严重怀疑自己和他人的能力,变得过于挑剔、动辄批判[2]:96。
可能的名人[编辑]
迈尔斯-布里格斯基金会在MBTI伦理应用的指导方针中明确指出,只有受试者本人能证实他们最适合的人格类型[29]。已知MBTI的创始人之一迈尔斯属于INFP类型[30]。
根据大卫·凯尔西,基于对举止的观察,属于INFP类型的名人可能包括:[查证请求]
曾测试为INFP类型的艺人包括:[查证请求]
统计学[编辑]
根据心理类型应用中心(Center for Applications of Psychological Type)按美国人口类型分布的推算数据显示,INFP类型约占人口4-5%;在性别分布上,INFP在女性人口大约占4-7%,在美国男性人口则约占3-5%[5]。
不过,根据大卫·凯尔西的著作《请理解我II》(英语:Please Understand Me II)所指,INFP所对应的气质“治疗师”(英语:Healer)只占人口约1%[4]。
相关条目[编辑]
- 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分类法(MBTI)
- 凯尔西气质分类法
参考资料[编辑]
注释[编辑]
- ^ Typies. share.themyersbriggs.com. The Myers-Briggs Company. [2023-06-04].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Myers, Isabel; McCaulley, Mary; Quenk, Naomi; Hammer, Allen. MBTI Manual (A guide to th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the Myers Briggs type indicator) 3rd. 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 1998. ISBN 978-0-89106-130-4.
- ^ Myers-Briggs Foundation: The 16 MBTI Types. [2011-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13).
- ^ 4.0 4.1 4.2 Keirsey.com Portrait of the Healer. [2011-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0-31).
- ^ 5.0 5.1 CAPT. [2011-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1).
- ^ Myers et al. 1998,第1页.
- ^ Psychological Testing: Principles, Applications, and Issues (2009), p. 502.
- ^ Jung, Carl Gustav. Psychological Types. Collected Works of C.G. Jung, Volume 6.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1. ISBN 978-0-691-09770-1.
- ^ Berens, Linda V.; Nardi, Dario. Dynamics of Personality Type. Understanding Yourself and Other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ersonality Type Code. Telos Publications. 2004: 3 [2023-05-25]. ISBN 978-0-9664624-2-5 (英语).
According to Jung, the goal is not to use all the functions equally well but to have one that is dominant or trusted and developed most.
- ^ Huber, Kaufmann & Steinmann 2017,第34页.
- ^ 11.0 11.1 Myers et al. 1998,第6-7页.
- ^ Myers & Myers 1995,第17页.
- ^ Myers et al. 1998,第23页.
- ^ 14.0 14.1 Type Dynamics. www.myersbriggs.org. The Myers & Briggs Foundation. [2023-05-23].
- ^ Type in Personal Growth. www.myersbriggs.org. The Myers & Briggs Foundation. [2023-05-29].
- ^ Keirsey, David. Please Understand Me II: Temperament, Character, Intelligence
1st. Prometheus Nemesis Book Co. May 1, 1998 [1978]. ISBN 1-885705-02-6.
- ^ All Types Are Equal. www.myersbriggs.org. The Myers & Briggs Foundation. [2023-06-02].
- ^ Myers, Isabel Briggs; Mary H. McCaulley. Manual: A Guide to th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the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2nd edition. Palo Alto, CA: Consulting Psychologist Press. 1985. ISBN 0-89106-027-8 (英语).
- ^ Extraversion or Introversion. www.myersbriggs.org. The Myers & Briggs Foundation. [2023-06-04].
- ^ Sensing or Intuition. www.myersbriggs.org. The Myers & Briggs Foundation. [2023-06-04].
- ^ Thinking or Feeling. www.myersbriggs.org. The Myers & Briggs Foundation. [2023-06-04].
- ^ Judging or Perceiving. www.myersbriggs.org. The Myers & Briggs Foundation. [2023-06-04].
- ^ 23.00 23.01 23.02 23.03 23.04 23.05 23.06 23.07 23.08 23.09 23.10 23.11 23.12 23.13 23.14 23.15 23.16 The 8 Functions: Roles, Images & Characteristics. Personality Junkie. [2023-06-07].
- ^ 24.0 24.1 24.2 24.3 INFP Personality Type Profile. Personality Junkie. [2023-06-07].
- ^ CognitiveProcesses.com. [2011-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08).
- ^ The 16 Type Patterns. www.cognitiveprocesses.com. CognitiveProcesses. [2023-06-09] (英语).
- ^ Myers-Briggs INFP. [2011-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13).
- ^ Shakespeare, an INFP. [2011-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24).
- ^ Ethical Feedback of MBTI Results. [2011-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25).
- ^ The Story of Isabel Briggs Myers. www.capt.org. CAPT. [2023-06-05].
参考书目[编辑]
- Myers, Isabel; McCaulley, Mary; Quenk, Naomi; Hammer, Allen. MBTI Manual (A guide to th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the Myers Briggs type indicator) 3rd. 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 1998. ISBN 978-0-89106-130-4.
外部链接[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