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
外观
系列条目 |
---|
道家思想 |
道 德
|
道家人物 |
皇德 三皇五帝 广成子 伊尹 太公望 老子 尹喜 文子 庄子 列子 环渊 杨朱 黄石公 张良 刘安 |
道家典籍 |
《老子》《庄子》《列子》《文子》 《黄帝书》 |
相关条目 |
诸子百家 兵家 儒家 法家 黄老 玄学 中医学 道教 佛教 禅宗 |
齐物是中国先秦时期道家思想术语。指超越万物差别,明白宇宙万物为一体的道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是达到逍遥境界的方法。思想主要陈述于《庄子》内篇的齐物论。齐物思想对后来的中国哲学,尤其是魏晋玄学影响非常之巨大。
庄子认为人类意识的病态使人们将注意力聚集于变幻无穷的周边世界中,人们的喜好厌恶,对错的是非观通过各种形式变得固定起来,即使人正在与周边世界的有限存在一样步向死亡中,也仍然执迷不悟。这就是“齐物”思想的起源,即对所有有限存在的绝对公平认识,超越事物间的差别,避免用是非、大小、好坏等主观倾向看外物,打破人以自我为中心的精神限制,达到万物齐一的境界,这是庄子哲学的颠峰之处。庄子深刻的认识到人与其他自然万物不同,只需要互相贬斥对方是“错误的”,就能对同一件事有完全不同的意见(当时儒家与墨家间的冲突便是最好的证据,庄子对此表示了相当的失望),然而同存于“道”中,又有什么能是“正确”或“错误”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