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小角樓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小角樓酒傳統釀造技藝
巴中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申報地區或單位平昌縣
分類傳統技藝
序號35
第二批市級非遺項目

小角樓四川白衣出產的一種白酒[1]。源自江西宜黃人吳鳴琳遷居此地後,於1679年在當地開設的吳氏酒坊。二百餘年後,任雲貴布政使的吳氏後人吳德溥於1880年致仕,攜貴州遵義酒師歸鄉,改進當地釀酒工藝;於小角樓寺旁擴建祖傳酒坊,遂被稱為「小角樓酒坊」,並於1894年成為貢酒。第二次國共內戰後當局國有化酒坊,改名白衣供銷酒坊,後數度易名。1981年建平昌縣食品廠,引進現代釀造技術結合傳統工藝釀製濃香型白酒。2001年8月,成立四川小角樓酒業有限公司。2012年引進西成實業重組小角樓酒業,成立四川遠鴻小角樓酒業有限公司,註冊資本2億元,主要從事白酒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2]。小角樓酒乃為以高粱玉米糯米為主料釀成的濃香型白酒,為川酒十朵小金花之一。

參考文獻[編輯]

  1. ^ 余乾偉編著. 传统白酒酿造技术 第2版. 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17.03: 377. ISBN 978-7-5184-1113-9. 
  2. ^ 平昌縣地方志辦公室,平昌縣地方志學會編纂. 平昌年鉴 2014. 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2015.02. ISBN 978-7-5647-28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