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撒旦之樂內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撒旦之樂內閣
撒旦之樂的主要象徵之一。
簡稱JoS
類別新宗教運動 (撒旦教)
宗派有神論撒旦教
主義精神撒旦教
典籍雅茲迪啟示錄
神學多神教
結構秘密社團
區域國際(主要是美國)
創始人安德里亞·瑪克辛·迪特里希(Andrea Maxine Dietrich)
起源2002年,​22年前​(2002
稅收狀況免稅
官方網站www.joyofsatan.org

撒旦之樂內閣,也稱為撒旦之樂 (JoS),[1] 是一個網站和西方秘契神秘組織,由 安德烈亞·瑪克辛·迪特里希(Andrea Maxine Dietrich[2])於 2002 年創立。[2] 撒旦之樂內閣提倡「精神撒旦主義」,[3] 一種意識形態,綜合了有神論撒旦教英語Theistic Satanism,深奧納粹主義,諾斯替異教西方秘契主義,不明飛行物陰謀論和外星信仰,類似於撒迦利亞·西琴大衛·艾克[3]

成員相信撒旦是「人類真正的父親和創造主」,他的願望是讓他的創造物人類通過知識和理解來提升自己。[4]

他們因其反猶太主義信仰而成為重大爭議的話題。

定義[編輯]

撒旦之樂內閣的方向——「精神撒旦主義」——被學者們普遍認為是西方秘契的一種形式[5][1] 。它以一種深奧的觀念擁抱拉維撒旦主義,與安東·拉維理想化的唯物主義和肉慾觀念形成鮮明對比[6]。他們與撒旦之間的關係也被宗教研究教授克里斯多福·帕裏奇英語Christopher Partridge描述為「基於個人或神秘關係的深奧轉變計劃的核心」[7]

歷史[編輯]

2000 年代初,瑪克辛·迪特里希開始創建撒旦之樂內閣。瑪克辛·迪特里希建立了一種撒旦意識形態,它將自己表現為拉維撒旦教英語LaVeyan Satanism的深奧形式,但通過從古代近東吠陀經文異教中建立其撒旦基礎,並且認為猶太教/亞伯拉罕的撒旦概念只是一種反應主義。 [8]

古代泥板是許多古代宇航員理論家和歷史學家的基礎。這枚阿達印章描繪了地下水和智慧之神 埃亞 (蘇美爾神恩基), 他的大臣(首席部長)艾西穆德英語Isimud, 中間是太陽神沙瑪什(蘇美爾神烏圖)和左邊的長翼女神伊什塔爾(蘇美爾神伊南娜)。

撒迦利亞·西琴(Zechariah Sichin)的研究中,瑪克辛·迪特里希得出了高級外星種族之間古代衝突的理論,並將這些理論納入她的意識形態[8];她得出的結論是,猶太人和亞伯拉罕宗教是敵對的外來種族的產物,它們污衊了異教及其異教神(JoS將其視為惡魔)。[8]通過這種重新解釋,撒旦之樂重新創建了安東·拉維的巴弗滅印記英語Sigil of Baphomet,該印記英語Sigil將包含楔形文字而不是希伯來語字母(在楔形文字中拼出「撒旦」,而不是希伯來語中的「利維坦」),歸因於蘇美爾人早期使用五芒星。這些綜合理論,除了對猶太神秘主義英語Jewish mysticism的蔑視之外,還引發了宗教組織的重大爭議。

撒旦之樂內閣成立於 2004 年,是一個非營利性宗教組織。

儘管存在嚴重爭議,撒旦之樂在近代和當代有神論撒旦教潮流中仍然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受歡迎程度和重要性。[8]2006年6月30日,JoS的創始人據稱發現自己成為汽車爆炸未遂的目標。塔爾薩拆彈小組注意到車下有電線伸出後,被派往沃爾瑪超級中心拆除爆炸裝置。[9]報業公司塔爾薩世界英語Tulsa World報道了這一事件,但不久之後所有文章都從網站上刪除。

信仰[編輯]

外星人[編輯]

撒旦之樂提出了各種外星理論,其中一些來自古代太空人的作者撒迦利亞·西琴。JoS相信撒旦和召喚術英語Sorcery (goetia)的惡魔是有感知力和強大的外星生物,負責創造人類[6][10][3][4],其起源遠早於亞伯拉罕宗教。[11][3]他們也被稱為希伯來聖經中的拿非利人(Nephilim) 。[10]

根據宗教社會學家馬西莫·英卓維涅(Massimo Introvigne)的說法,「瑪克辛·迪特里希從這些理論中得出了開明的外星人與可怕的外星爬蟲人之間殊死鬥爭的想法。」[3]

人類的起源[編輯]

"猶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的書籍,與那些外界人的書籍一樣,只要這些書符合併遵守我的法規,就在某種意義上接受它們。凡是與我的法規相矛盾的書籍,都已經被篡改了;你必須拒絕它們。有三件事反對我,而我仇恨這三件事。那些為我保守秘密的人,必將得到我的承諾的實現。那些為我受苦的人,我必然會在某個世界賞賜他們。

我希望我所有的追隨者都能團結一致,以免那些外界人戰勝他們。現在,所有遵從我的誡命和教導的人,你們必須拒絕外界人的所有教義和說辭。

我從未傳授過這些教義,它們也不來自於我。不要提及我的名字和符號,以免你們後悔;因為你們不知道外界人將會做什麼。"
Kitab Al Jilwah (啟示錄) 第四章

撒旦之樂內閣相信,恩基是善良的外星人之一,他們認為恩基就是撒旦本人,是他與他的盟友通過先進的基因工程技術創造了人類。[3]撒旦之樂認為,撒旦最突出的創造物是北歐-雅利安人種[10]他們宣稱,敵對爬蟲人通過將自己的去氧核醣核酸與半動物人形生物的去氧核醣核酸相結合,創造了自己的種族,也就是後來被稱為猶太人的種族。[3]

撒旦之樂內閣的理論是,在一萬年前仁慈的造物主外星人離開地球後,敵對爬蟲人的代理人創建了自己的宗教,即亞伯拉罕宗教[3]這隨後導致了異教神祇的下台和誹謗(參見巫術崇拜假說英語Witch-cult hypothesis)。[10]他們聲稱這些宗教通過給善良的外星人貼上「魔鬼」的標籤來誹謗他們,並通過他們的教義在人類內部製造恐怖氣氛(例如譴責性行為),以便更好地編程和控制人類。[3]然而,他們聲稱撒旦並沒有放棄人類,相信他已經在《撒旦黑書》中揭示了自己(雅茲迪黑皮書英語Yazidi Book of Revelation)。

神學[編輯]

撒旦之樂內閣擁有多神信仰體系,他們認為召喚術惡魔真實存在,並將撒旦視為他們的主要統治者。[4]撒旦和一些惡魔也被視為古代文化中的許多異教神的不同名字,[12]例如撒旦被認為是蘇美爾神恩基雅茲迪天使梅萊克陶斯[3]雖然JoS將撒旦視為神靈,但他們也認為這些神靈是高度進化的、有感知力的、強大的、不會衰老的類人外星生物。[4][3][10][6]

撒旦召喚他的軍團,由托馬斯·勞倫斯(Thomas Lawrence)描繪,他是彌爾頓(Milton)的《失樂園》第一卷第 330 行的主題,「醒來,崛起,否則就永遠墮落」。

撒旦之樂將撒旦視為重要的神祗,儘管撒旦並不是無所不能、無所不在的神。[3][4]他們還相信撒旦是力量、權力、正義和自由觀念的代表。[4]莉莉絲是該團體的另一位重要神,被認為是「堅強女性的守護神和代表婦女權利的女神」。[13]

雖然撒旦之樂事工結合了拉維的撒旦聖經中的一些撒旦原則,但因特羅維涅(Introvigne)指出,相比之下,拉維的撒旦主義往往更加「理性主義」。[1]在阿斯比約恩·迪倫達爾(Asbjorn Dyrendal)的敘述中,他承認「JoS與拉維撒旦教不同的精神氛圍」。[6]阿斯比約恩補充說,雖然拉維能夠暗示神秘、神秘力量的存在,同時訴諸無神論觀點,他聲稱這一觀點得到了現代科學的支持,但《撒旦之樂》更傾向於使用更簡單化、唯靈論的語言。

實踐[編輯]

撒旦之樂提倡各種各樣的神秘實踐,例如提供召喚惡魔實體的方法以及與惡魔簽訂契約的指導方針。[1]JoS 認為撒旦教實際上是基督教之前人類的真實本質。[3]

神秘主義[編輯]

撒旦之樂內閣的做法可能與其他屬於有神論撒旦教和深奧意識形態的團體有相似之處。[14]正如基督教作家和聖經研究員喬什·佩克(Josh Peck)指出的那樣,「有神論的撒旦主義參與了陽光下每一個新時代的實踐,致力於撒旦和撒旦哲學。」 [14]作為一個例子,他引用了他們使用的占卜方法,如占星術魔法尋水術盧恩字母透視前世松果體第三眼脈輪生物電技術英語Developmental bioelectricity星體層英語Astral plane、咒語、昆達里尼蛇恍惚,以及自我催眠英語Self-hypnosis念力腦電波吟誦英語Chant的方法。[14]

傑斯珀·彼得森(Jesper Petersen)指出,嘗試撒旦之樂的冥想練習的練習者可能會發現它們很有用,並補充說,該組織對魔法的使用涵蓋了從簡單到複雜的技術。[1]這些包括巫術、咒語和各種類型的巫術,所有這些都需要練習者富有想象力地將專門的知識和技術應用於咒語、催眠、治療和其他類型的魔法或占卜的對象。[1] [15]他們還提供一系列黑魔法中的神秘技術。[7][16]

儀式[編輯]

根據傑斯珀·彼得森的說法,「撒旦之樂提出的儀式非常簡單,並不是特別看起來高端,大多數儀式主要由想象練習組成,而不是主流撒旦文化中已知的任何類型儀式。」 他補充說,與普遍的看法相反,他們的儀式過程並不涉及談判或邪惡的行徑,而是圍繞與擬人化生物的心靈感應交流,這在各種儀式中往往伴隨着近乎歡樂的語氣。[3][1]

魔法書中的72魔神印記(1904年)

JoS還指出,撒旦理解資金缺乏的情況,與現代基督教會的理想相比,他並不期望信徒擁有昂貴的儀式用品。[1]在討論黑蠟燭的稀缺性時也使用了類似的表述。入會者一開始以鮮血簽署並焚燒的「正式承諾」,以便充分參與撒旦對人類的工作,這意味着靈性知識和個人力量的增長。[1]在標準的奉獻儀式中,他們的實踐重點被描述為從施加控制轉向培養依戀和自我發展。[1]這些儀式並不是強行召喚惡魔,而是旨在促進神秘體驗,並以符合修行者所表達的關注點的方式賦予他們權力。[1]他們的「撒旦標準儀式」的核心部分包括向撒旦之父朗讀祈禱文並「與撒旦之父進行一對一的交流」,傑斯珀·彼得森(Jesper Petersen)認為這是「對主流撒旦文化中更為傳統的儀式活動的驚人突破」。[1]儀式的結構也被認為是相當標準的,在進行適當的準備(沐浴、點燃蠟燭等)之後,儀式開始於敲響鐘聲並祈求「地獄四王子」。[1]在主要部分中,背誦對撒旦的祈禱,建立一個適合祈禱和交流的鏈接,練習者在完成他的儀式後,將結束儀式。[1]

著名的有神論撒旦教徒黛安·維拉(Diane Vera)讚揚瑪克辛·迪特里希,評價她的開創性努力是「對舊的、無禮的魔法書方法的巨大改進」。[4] [17]傑夫·羅茲牧師還表示「他們對惡魔的儀式比大多數版本的惡魔學內容和其他基督教魔法書有更多的尊重」。[18]

撒旦之樂的追隨者也可能參加針對那些被認為是「撒旦的敵人」的人的儀式,這被稱為「精神戰爭英語Spiritual warfare」。[3]

參見[編輯]

參考[編輯]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Petersen, Jesper. Between Darwin and the Devil: Modern Satanism as Discourse, Milieu, and Self (PDF) (學位論文). Norweg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18–219, 144–146. 2011 [2023-08-19]. ISBN 978824713052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4-19). 
  2. ^ 2.0 2.1 Asprem, Granhom, Egil, Kennet. Contemporary Esotericism. London: Routledge. September 11, 2014: 142; 144–146 [2023-08-19]. ISBN 9781908049322. OCLC 106489057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6).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Introvigne, Massimo. Satanism: A Social History. Aries Book Series: Texts and Studies in Western Esotericism 21. Leiden: Brill Publishers. 2016: 370–371 [2023-08-19]. ISBN 978-90-04-28828-7. OCLC 103057294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21).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McBride, Jaemes. The Divine Province: Birthing New Earth. Ed Rychkun. 2013: 84. ISBN 978-1927066034. 
  5. ^ Jesper Aa. Petersen – “Bracketing Beelzebub: Satanism studies and/as boundary work””. Contemporary Esotericism Research Network. 2012-11-01 [2023-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1) (英語). 
  6. ^ 6.0 6.1 6.2 6.3 Dyrendal, Asbjorn. The Invention of Satanism. Oxford University. 2015: 144-232. ISBN 978-0195181104. 
  7. ^ 7.0 7.1 Partridge, Christopher. The Occult World. Routledge. 2014: 402. ISBN 978-0415695961. 
  8. ^ 8.0 8.1 8.2 8.3 Introvigne, Massimo. Satanism: A Social History. Brill Publishers. 2016: 370–371. ISBN 978-90-04-28828-7. OCLC 1030572947. 
  9. ^ 《塔尔萨拆弹小组周五晚上向沃尔玛出动》. [2023-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7-04). 
  10. ^ 10.0 10.1 10.2 10.3 10.4 Paniccia, Enrico. "The dark side of Christianity". Consul Press. 2021 [2023-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9). 
  11. ^ Acito, Monica. "Spiritual Satanism - What Is It?". Heroic Phoenix. 2021 [2023-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22). 
  12. ^ Atlanta, J.F. "What do Satanists believe?". The Economist. 2021 [2023-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3). 
  13. ^ Faxneld, Per. "Intuitive, Receptive, Dark": Negotiations of Femininity in the Contemporary Satanic and Left-hand Path Milieu".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Study of New Religions. 2013. 
  14. ^ 14.0 14.1 14.2 Bancarz, Steven; Peck, Josh. The Second Coming of the New Age: The Hidden Dangers of Alternative Spirituality in Contemporary America and Its Churches.. Defender Publishing. 2018: 74. ISBN 978-1948014113. 
  15. ^ Stebbins, Robert. The Interrelationship of Leisure and Play. Palgrave Macmillan. 2015: 61. ISBN 978-1137513014. 
  16. ^ Armson, Morandir. "The Search for "Meaning": Occult Redefinitions and the Internet". The Pomegranate: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gan Studies. 2014 [2023-08-25]. doi:10.1558/pome.v16i1.15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8). 
  17. ^ Lewis, Jame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New Religious Movements: Volume I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6: 448. ISBN 978-0190466176. 
  18. ^ Rhoades, Jeff. Hermetic Qabala: A Course in Personal Transformation and Self Empowerment.. Lulu.com. 2012: 284. ISBN 978-1105783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