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德祖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赤德祖贊
大蕃贊普
統治705年—755年
前任拉跋布赤都松贊
繼任赤松德贊
出生704年
逝世755年
安葬
妻子
子嗣姜·察拉溫
赤松德贊
全名
赤德祖贊·梅阿迥
父親赤都松贊
母親琛·贊蒙多
宗教信仰苯教

赤德祖贊藏語ཁྲི་ལྡེ་གཙུག་བརྟན།威利轉寫Khri-lde-gtsug-btsan藏語拼音Kridê Zukzain,704年[1]—755年),名野祖如藏語རྒྱལ་གཙུག་རུ།),綽號梅阿迥藏語མེས་ཡག་ཚོམས威利轉寫Mes-ag-tshoms),是吐蕃第36任贊普,705年至755年在位。

他在位期間迎娶了唐朝金城公主,此後多次與唐朝交戰,又多次向唐朝議和。此外又與唐朝、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爭奪西域的霸權,並將南詔招誘為吐蕃的屬國。

公元755年,赤德祖贊的大臣朗·梅色末·東則布二人,於亞着貝擦城將赤德祖贊害死。[2]

赤德祖贊在漢文文獻《舊唐書·吐蕃傳》、《冊府元龜》、《新唐書·吐蕃傳》及《資治通鑑》中皆作棄隸蹜贊棄隸縮贊[3]又譯尺帶珠丹

生平[編輯]

沖齡踐祚,祖母聽政[編輯]

赤德祖贊是杜松芒波傑的兒子,原名野祖如藏語རྒྱལ་གཙུག་རྱུ།)。由於其鬍鬚長如老翁,因此有「梅阿迥」( 藏語མེས་ཡག་ཚོམས,意思是「鬍鬚先祖王」)的綽號。[4]

704年,杜松芒波傑在征討六詔期間病死於軍中。吐蕃沒有強有力的統治者,且內無謀臣,外無良將,因此政局動盪不安。屬國起兵反抗,居心叵測的大臣們也紛紛叛亂。從705年開始,大臣岱仁巴農囊扎藏語ལྡེག་རེན་པའ་མནོནསྣང་གྲགས།)、開桂多囊藏語ཁེ་རྒད་མདོ་སྣང་།)叛亂於那拉山,西南的屬國尼婆羅悉立也發生了叛亂。赤德祖贊的祖母沒廬氏赤馬類藏語འབྲོ་བཟའ་ཁྲི་མ་ལོད་བཁྲི་སྟེང་།)執掌朝政,先後平定各地叛亂,「贊普兄」拉跋布被迫引退,赤德祖贊成為贊普。709年平定了悉立。又先後處罰一些大臣,鞏固政權的基礎。[5]

迎娶金城公主[編輯]

在平定內亂的同時,為了防止唐朝趁機進攻吐蕃,沒廬氏曾於708年和709年兩次遣使請求和親,但皆被唐朝拒絕;710年又派遣尚贊咄藏語ཞང་བཙན་ཏོ་རེ་ལྷས་བྱིན།)赴長安請求和親。最終唐中宗決定14歲的宗室女金城公主和親吐蕃。唐中宗十分寵愛金城公主,命令左驕衛大將軍楊矩為使節,護送金城公主入蕃;唐中宗親自送行到始平縣(今陝西興平市),涕泣而別。[6]文成公主入蕃時一樣,金城公主同樣攜帶了大量唐朝的經書曆法書籍以及醫學著作。[7]吐蕃用大量錢財賄賂楊矩,向唐中宗請求贈送河西九曲之地作為金城公主的湯沐邑,唐中宗同意了。河西九曲是一塊臨近唐朝京畿一帶的水草豐美之地,適宜畜牧業的發展。後來這裡成為了吐蕃入侵唐朝的重要據點。[6]

根據一些藏文文獻的記載,赤德祖贊派人迎金城公主入蕃,途中得知自己將要嫁給的是一位滿臉鬍鬚的男子,以為赤德祖贊是個老頭,因此十分失望。赤德祖贊得知後派人對金城公主說如果她不願意來,可以派人禮送她回去。但金城公主拒絕了他的提議,仍舊來到吐蕃。[8]

金城公主到達吐蕃後,自築城而居。[6]後來赤德祖贊將她立為王妃,其地位僅次於從姜域藏語ལྗང་གི་ཡུལ,位於今雲南一帶,當時為六詔)娶來的王后姜·墀尊藏語བཙུན་མོ་ལྗང་མོ་ཁྲི་བཙུན)。[4]

712年,群臣上尊號「赤德祖贊」。[9]同年,祖母沒廬氏病逝,由大論韋·乞力徐尚年藏語དབའས་ཁྲི་གཟིགས་ཞང་ཉེན།,漢文文獻作乞力徐)攝政。[10]

對外的軍事擴張[編輯]

714年,吐蕃遣使赴長安,請求唐朝派使臣前來會盟,並要求以河源一帶為邊界。唐玄宗派遣左散騎常侍解琬前去會盟。但吐蕃對會盟的結果十分不滿,派大論乞力徐、大將坌達延藏語འབོད་ད་རྒྱལ།)率兵十萬,從河西九曲之地出發入侵唐朝,襲擊臨洮(今甘肅岷縣)、蘭州渭州(今甘肅隴西縣東南)一帶,掠奪唐朝的御馬。楊矩畏罪自殺。隨後唐玄宗詔以薛訥為隴右防禦使、王晙為隴右群牧使,大破蕃軍於洮水之畔的武街(今甘肅臨洮縣東),隨後進入河西九曲一帶,拆毀吐蕃建立的城堡和橋梁。

武街之戰後,唐蕃關係惡化。吐蕃遣使通好於白衣大食倭瑪亞王朝)、突厥突騎施等國,多次騷擾唐朝的西部邊境,皆被唐朝擊退。715年,吐蕃聯合黑衣大食攻打西域的費爾干納盆地地區,介入拔汗那國的王位繼承鬥爭,但為唐朝所敗。此後又於717年與突騎施、黑衣大食入侵安西四鎮,戰於塔里木盆地西北,但戰敗。717年,吐蕃向唐朝求和,金城公主也致書唐玄宗請求和平。719年,唐蕃雙方會盟,停止了戰爭。

親政與其建樹[編輯]

721年乞力徐尚年死後開始親政。他在位期間加強中央集權,建立了紅冊木牘制,將各地的戶籍、稅收、兵籍等的管理收歸朝廷管理,並設立紅冊木牘典籍備案(744年起改用黃色藏紙記載)。同時對沒用的官吏大幅度裁員,削減支出;打擊強權大臣並多次巡視各地。他還下詔對貧困地區的稅收進行減免,以緩和階級矛盾。[11]

與唐朝再開戰端[編輯]

然而吐蕃一直試圖占據絲綢之路的交通要道。小勃律國位於今日克什米爾北部地區,吐蕃於722年襲擊了該國。小勃律王沒謹忙向唐朝求救,唐朝的北庭節度使張孝嵩發兵發兵擊退了蕃軍。

724年,隴右節度使王君㚟貪功主動襲擊吐蕃,獻捷於長安。這令主張和平的金城公主受到了孤立,十分尷尬,甚至準備出逃外國。[12]而出於報復,吐蕃派韋·達扎恭略藏語དབས་ཏ་ར་ཁོང་ལོད,漢文文獻作悉諾邏恭祿)於726年入侵唐朝甘州(今甘肅張掖)。王君㚟堅守不出,待其撤軍後敗其於青海湖一帶。次年達扎恭略與燭龍莽布支攻破瓜州(甘肅瓜州縣東南),俘虜王君㚟之父,迫使其不敢出兵,隨後大掠邊境而還。韋·達扎恭略以此次戰功威震唐朝,成為大論;但河西節度使蕭嵩使用反間計,散播韋·達扎恭略私通唐軍的謠言,致使其被冤殺。此後吐蕃缺乏良將,在此後的多次戰役中皆戰敗。[6]在金城公主的建議下,吐蕃於733年與唐朝會盟於赤嶺(今青海湟源日月山),雙方確定了疆界並在赤嶺豎立了界碑,達成和解。[13]

736年,唐朝的河西節度使崔希逸提議雙方都罷去邊境的守將,吐蕃方面同意了。但次年崔希逸就背信棄義地襲擊了吐蕃的青海湖一帶。旋即吐蕃發兵攻打唐朝報復。而唐與吐蕃的戰爭,在739年金城公主逝世後戰鬥更加激烈,雙方不斷互相派兵攻擊,其中以雙方反覆爭奪石堡城(今青海湟源南)的戰鬥最為慘烈。749年,唐軍的哥舒翰部以十分沉重的代價最終奪下了石堡城,並於753年奪回河西九曲之地。[6]

西域的爭奪、南詔的歸順[編輯]

737年,吐蕃又派論結桑東則布藏語བློན་སྐྱེས་བཟང་སྡོང་ཙབ།)入侵小勃律,將其變為屬國。帕米爾高原一帶盡為吐蕃所據。但747年,安西都護高仙芝便攻破了小勃律,隨後連破各個吐蕃屬國;又於破吐蕃的盟國突騎施,擒吐火仙可汗爾微特勒,一時間西域各國紛紛導向唐朝。

唐朝的軍事行動觸犯了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的利益,雙方最終於751年在怛羅斯發生大規模交戰。由於唐朝徵調的葛邏祿軍隊的倒戈,導致了唐軍幾乎全軍覆沒,吐蕃在西域重新站穩了腳跟。[14]

與此同時,位於吐蕃東南新興的南詔國(吐蕃稱之為「姜域」, 藏語ལྗང་གི་ཡུལ),是唐朝與吐蕃爭相拉攏的對象。南詔的不斷擴張導致了唐朝與南詔關係的惡化,雙方軍事衝突不斷。吐蕃趁機遣使通好於南詔。在吐蕃的招引下,南詔王閣羅鳳於752年遣使向吐蕃朝貢,受封為「贊普鍾」( 藏語བཙན་པོ་གཅུང་།),成為吐蕃的屬國。此後很長一段時間裡,吐蕃與南詔互相出兵支持,騷擾唐朝西南邊境,成為唐朝的最大禍患。[15]

發展佛教以及遇害[編輯]

赤德祖贊有着信仰佛教的傾向,相傳這是由於赤德祖贊看到了祿東贊藏於密室中的預言的緣故。該預言以松贊干布的口吻,稱傳位到玄孫輩一個名叫「赤與德」( 藏語ཁྲི་དང་ལྡེ)的人時,吐蕃將會成為信仰佛教的世界。由於赤德祖贊的名字中也有「德」( 藏語ལྡེ)這個音,赤德祖贊遂對佛教產生了興趣,派遣闡卡木來果夏藏語བྲན་ཀ་མུ་ལེ་ཀོ་ཤ)、尼雅咱納古瑪熱藏語གཉགས་ཛྙ་ན་ཀུ་མ་ར)前往天竺學習佛法,又在國內尋找佛教的高僧,[4]同時派巴桑希藏語སྦ་སང་ཤི།)前往唐朝的五台山學習佛法。[16]不少崇佛的大臣們也被提到了朝廷的要職。但九政務大臣中有朗·梅色藏語ལང་མྱེསཟིགས།)和末·東則布藏語འབལ་ལྡོང་ཙབ།)二人,欲勾結蘇毗叛亂,心懷不軌。755年,赤德祖贊在亞著貝擦城藏語ཡ་འབྲོག་ས་ཚལ)賽馬時,被二人害死。隨後蘇毗舉兵反叛,但隨即就被將軍恩蘭·達扎路恭平定,擁立王子赤松德贊即位。[2]

赤德祖贊被葬於穆日山藏語མུ་ར་རི松贊干布陵墓之左,稱為「拉日祖囊」陵( 藏語ལྷ་རི་གཙུག་ནམ)。[17]

腳註[編輯]

  1. ^ 賢者喜宴》、《紅史》等所有藏文史料都記載,赤德祖贊出生於陽鐵龍年,也就是704年。參見《賢者喜宴》97頁,腳註18。獨《新唐書·吐蕃傳》卻記載杜松芒波傑死後「諸子爭立,國人立棄隸縮贊為贊普,始七歲」,認為出生於698年。但《冊府元龜》和《資治通鑑》也與藏文史料記載相同,因此應為704年出生。學者才讓認為,這是因為當時系吐蕃使臣向唐朝謊報贊普的年齡而造成的記載錯誤。(《吐蕃史稿》108頁)
  2. ^ 2.0 2.1 達扎路恭記功碑
  3. ^ 敦煌本吐蕃歷史文書,212頁
  4. ^ 4.0 4.1 4.2 《賢者喜宴》93頁
  5. ^ 《吐蕃史稿》107頁
  6. ^ 6.0 6.1 6.2 6.3 6.4 《新唐書·吐蕃傳》
  7. ^ 《賢者喜宴》97頁
  8. ^ 參見《西藏王統記》115~116頁。原文稱金城公主本來要嫁給赤德祖贊的兒子姜·察拉溫藏語འཇང་ཚ་ལྷ་དབོན་),但使團行至半途時,王子突然墜馬而死,乃改嫁赤德祖贊。但事實上根據各種藏文或漢文史料記載,當時赤德祖贊年僅7歲(一作14歲),不可能生有成年的兒子,因此嫁給王子一事與史實不符。
  9. ^ 《敦煌本吐蕃歷史文書增訂本》,150頁
  10. ^ 《吐蕃史稿》108~109頁
  11. ^ 《吐蕃史稿》109~111頁
  12. ^ 資治通鑑·唐紀二十八·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上》:「(開元十二年)冬十月丁酉,謝王特勒遣使入奏,稱去年五月金城公主遣使詣失密國,云欲走歸汝。」
  13. ^ 資治通鑑·唐紀二十九·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上》:「二月丁酉,金城公主請立碑於赤嶺,以分唐與吐蕃之境。許之。」
  14. ^ 《吐蕃史稿》119~120頁
  15. ^ 《吐蕃史稿》123~125頁
  16. ^ 《賢者喜宴》104頁
  17. ^ 《賢者喜宴》105頁

參考資料[編輯]

  • 新唐書·吐蕃傳》
  • 《吐蕃史稿》,才讓著
  • 西藏王統記》,索南堅贊著,劉立千譯註。民族出版社,2000年2月出版。
  • 賢者喜宴》,巴臥·祖拉陳哇著,黃顥譯。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1989年3月出版(原載於《西藏民族學院學報》)
  • 《敦煌本吐蕃歷史文書(增訂本)》,王堯、陳踐譯註,民族出版社,1992年2月出版。
赤德祖贊
前任:
拉跋布赤都松贊
大蕃帝國贊普
704年—755年
繼任:
赤松德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