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使用者討論:Netsonfong/存檔1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有關澳門的離島[編輯]

離島區 (澳門):澳門的行政區劃中並無"離島區",氹仔和路環兩島分屬於嘉模堂區和聖方濟各堂區。 --小峰 17:19 2005年2月17日 (UTC)」

動手吧。如果原條目還有有用的地方,麻煩搬往其他條目。到一切都改好時再通知我們,用{{delete}}通知我們刪除舊條目。--石添小草 17:32 2005年2月17日 (UTC)
又,可以補充一下填海後兩區的分界線在哪裡?--石添小草 18:24 2005年2月25日 (UTC)
正如現在的澳門蛋有人認爲在路環,有人認爲在路氹城;澳門科技大學有人認爲在氹仔,有人認爲在路氹城。我覺得沒必要分這麽清楚。現在氹仔和路環已經是一個島嶼了。以後説不定就叫路氹島。XXX 09:18 2005年3月6日 (UTC)

phone-in[編輯]

會把phone-in從烽煙節目移動回英文名稱,正是因為烽煙節目在香港以外的地區,至少在台灣,並不是一個通用的說法。維基百科的命名準則在於以最多數的中文使用者可以普遍接受的稱呼為條目名稱,所以就像BMW不會用寶馬汽車來當作命名方式,因為寶馬汽車是中國大陸的用法。--可夫 (talky? click me!) 16:41 2005年2月19日 (UTC)

殘酷一叮[編輯]

殘酷一叮/所有參賽者並不是一個適合於百科全書的條目。我已把這條目放到Wikipedia:刪除投票和請求/2005年2月27日內,如有什麼意見,請在那裡提出。--Hello World! 07:16 2005年2月27日 (UTC)

Re:請問你是否澳門人?[編輯]

Netsonfong兄:   您好,我也是澳門人,很早已留意到維基百科,但是這個星期才動手寫些東西。我也很樂意加入一起參與建構的。^_^,但我仍是新手,希望您能抽空看看並指導一下。

kc1446上

Netsonfong兄:   哈哈,您很犀利,QOos.com那個也是我來的,不過現在我也少了在qoos留言了。   噢,您也在PT的?幸會幸會啊,我是早幾年的一屆了,畢業時韋副都仲未黎。很開心能遇上您啊!!

--無面羊男 13:58 2005年4月16日 (UTC)

Netsonfong兄:   其實也不用太見外的,我叫羊男或者小傑也可以的。^_^//不過說真的都三年無返過去PT了(最近一次也是咸豐年的咩成果展時)。 --無面羊男 14:26 2005年4月16日 (UTC)

小峰:我這幾天花了些時間在澳門簡介裡和澳門的一些報紙簡介裡,請您有空去看看,睇睇寫成點樣// --無面羊男 08:44 2005年4月29日 (UTC)

小峰:我也這樣覺得,或者我寫埋貧富差距後就移入專欄裡(澳門經濟)吧// --無面羊男 21:23 2005年4月30日 (UTC)

祝小峰新年快樂~精神醒目! PS:再續我未完的承諾─寫埋貧富差距。 --無面羊男 20:31 2006年1月4日 (UTC)

感謝小峰的推薦^^--無面羊男 11:35 2006年1月24日 (UTC)

Re:請盡量以中文為條目命名[編輯]

你好. 想請教什麼是日化中文?

抱歉, 我亦有進修日語的, 對翻譯只能校對到文法, 而忽略了名詞的校對.

--Takki --- Animax的天字第一號觀眾 14:43 2005年4月19日 (UTC)

回「電視東京」問題: 經請教本人的日語老師後, 發現美國有電視頻道稱為東京テレビ. 我亦在網上查証, 確有此電視頻道的存在。詳見http://www.ttvusa.com 或者這需要各位的解決。相同的問題我已在東京電視台一討論頁提出。或者這需要解決的問題。Takki --- Animax的天字第一號觀眾 08:08 2005年4月20日 (UTC)

謝謝修正[編輯]

Hello...謝謝您幫我修正弘兼憲史的條目,因為是從日文維基翻譯的,所以底下分類的地方會疏忽掉。若有比較熟知的日本漫畫家再陸續翻譯過來,到時還有勞您指正。另外,我只因為要轉機到中國大陸,才有去澳門,不過沒有入境就是了,希望能找時間到澳門走走。--Ellery 09:04 2005年5月8日 (UTC)

關於蘿莉文化條目[編輯]

的確啊,謝謝你的提醒呢!我先加上interwiki,待有空才大家一起翻譯吧!--石添小草 17:29 2005年5月22日 (UTC)

關於"宏"[編輯]

您好

很榮幸參與中文維基百科。

我想與您討論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E%8F 宏 的解釋。

在台灣,宏這個字眼恐怕只有少數對簡體中文有接觸並且同時有接觸簡體軟件的人才知道意義。

因為在台灣的軟件或甚至繁體Windows說明文件的釋意都是以""巨集""為名。

並且英文的解釋也是以Macro為名。

我在這裡對宏所下的定義只是單純提出繁體與英文的說法,想知道閣下為何要把繁體與英文的對應說法移除?

三段論跟三階論不同[編輯]

hi,三段論是指將小前提涵攝到大前提後得出結果的論證方法,與三階論不太一樣。--Theodoranian|虎兒 (talk) 10:14 2005年6月23日 (UTC)

沒關係,我已經改了。謝謝你!--Theodoranian|虎兒 (talk) 10:32 2005年6月23日 (UTC)

謝謝你對通用網址的關心[編輯]

小峰,你好我的名字也叫作峰,哈哈。我想問一下,你是怎麼找到我寫的通用網址一文?謝謝!謝謝你對中文網址/通用網址的支持!--孫悟空 06:32 2005年6月25日 (UTC)

請問您有沒有興趣成爲管理員?[編輯]

中文維基百科有51名管理員,但還沒有澳門人。因為我從澳門維基人列表發現您的經歷較充足,所以想請問您有沒有興趣成爲管理員。如果有,我可以幫你提名。如果沒有或您因故不便擔任管理員,我就不提名,因為曾有過他人被提名(非自我申請)成爲管理員後,雖然多人支持,但本人反對而提名失敗的先例。--Jusjih 07:01 2005年6月30日 (UTC)

謝謝您的回覆。既然您還不願意,我目前不提名,以免許多人白高興一場(以前發生過這種事)。--Jusjih 07:51 2005年6月30日 (UTC)

謝謝您對「寶萊塢」的及時修改[編輯]

我真是該再仔細看看再上傳:)--alvin 09:25 2005年7月6日 (UTC)

HeiChon~XiJun[編輯]

您好! 我是HeiChon~XiJun,新手一名。我想問你如何設定自己的母語呢? 還有,維基有沒有一些關於澳門樂壇的資料?如果沒有,你有興趣加入這些資料嗎? --HeiChon~XiJun 15:06:12 2005年7月24日 (UTC)


有關澳氹大橋條目 我現在跟網站站長聯絡,希望取得授權許可貼上該內容。 這樣還會被刪除嗎? --HeiChon~XiJun 08:15:51 2005年7月26日 (UTC)

刪除投票和請求[編輯]

你好。希望我冇喺Wikipedia:刪除投票和請求/2005年7月27日嚇親你。其實事緣我哋嘅超能管理員User:Shizhao以前常不常就撻一句「不知所云」嚟做刪除原因,而有一次佢提出刪除咗啲只係佢唔識嘅嘢,所以惹起我對嗰句話好反感。請繼續加油!-- Tonync (talk) 19:09 2005年7月28日 (UTC)

有關條目︰聖安多利堂區[編輯]

小峰,聖安多利堂區應該是望德堂區的西面呀! 還有,路環的聖方濟各堂好像只是一個準堂區呀。但以分區都說,應該就沒錯了。 --HeiChon~XiJun 15:25:11 2005年7月30日 (UTC)

英文維基中條目Macau中的Subdivision[編輯]

我注意到英文版中澳門分區分成北區和離島區,而且它還說北區是整個澳門半島。請問您有沒有興趣修改呢?--HeiChon~XiJun 07:31:12 2005年8月4日 (UTC)

有哪些澳門文化領域可以新增為條目呢?[編輯]

因為突然想到,其實可以增加一些澳門文化的東西入wiki。但我又想不到有哪些可以加進去,所以想請教你。還有,澳門有否一些特別用語可以加進去呢?例如一些帶有葡文色彩的字眼,例如休息叫「four ga」、番茄叫「大孖D」、土生葡人叫「牛佬」等等--HeiChon~XiJun 16:06:15 2005年8月4日 (UTC)

澳門計劃[編輯]

嗯嗯!我覺得真的需要搞一個澳門計劃。但前題是要有人力。我想知道在中文維基內,有哪幾個比較熱心的澳門維基人或對澳門相關內容有興趣的維基人呢?我們要不要來個討論,大家交流意見然後再定出一個澳門計劃呢?--HeiChon~XiJun 16:30:30 2005年8月4日 (UTC)

有關Category:澳門橋樑[編輯]

我搞到有點兒混亂....你可以幫我搞定它們嗎?--HeiChon~XiJun 18:23:18 2005年8月6日 (UTC)

拉票拉票[編輯]

Wikipedia:特色圖片評選/存檔 請投票支持我的作品成為特色圖片啦!多謝呀!--HeiChon~XiJun 09:31:05 2005年8月8日 (UTC)

順便問一個關於圖像使用的問題[編輯]

嗯……我最近在編輯Naruto這個條目,看到英文版本對這個的介紹算是在ACG中最高水準的(而且還成為一個系列,真的是瀑布汗),但問題是英文版本的圖像(動畫劇情截圖)都只存放在英文Wiki上,而且都算在合理使用範圍內……那中文WIki能不能引用呢?--翔風Sasuke有事找我*^-^* 19:04 2005年8月11日 (UTC)

我新增了「豬扒包」一條目[編輯]

你去看看吧!我希望把它成為一個特色條目。未來還希望把其他澳門特色美食放上wiki!--HeiChon~XiJun 16:55:43 2005年8月13日 (UTC)

請問大賽車每年幾時舉行?[編輯]

因為有人新增澳門格蘭披治大賽條目,但內裏的舉辦日期錯了,所以我作出更正。但我只記得每年十一月舉行。是不是每年十一月某一個禮拜舉行呢?你知道嗎? --HeiChon~XiJun 16:32:30 2005年8月19日 (UTC)

突然想問一個ACG問題[編輯]

其實對於ACG條目裏面的外部連結,什麼樣的才符合Wiki中立性要求呢? 總是覺得數碼寶貝這個條目的編撰人蒼空 翔在Hard Sell他自己負責的電視台討論區的樣子呢…… 唉~--翔風Sasuke有事找我*^-^* 04:25 2005年9月2日 (UTC)

嗯,我也是這麼想的……但是,什麼才算是「官方」網站呢?全部人都可以自稱「官方」網站,那有什麼意義呢?不過我覺得版權持有人(以及授權的出版商和電視臺)為標準,但是如何給出的連接是「討論區」,未免太那個了吧?--翔風Sasuke有事找我*^-^* 04:37 2005年9月2日 (UTC)

還是ACG的問題……[編輯]

有點不憤氣…… 就是關於日本ACG各種中文譯名(不就是只有中港台三種)的問題(還是那個蒼空 翔搞出來的),我覺得實在沒必要全部依賴繁簡轉換,要不然的話Wiki真的要出亂子了……我覺得只需要保留臺灣譯名(畢竟客觀來說的確實臺灣地區率先翻譯出來的),其他的給一個對照表就好了,用不着全部都用繁簡轉換,否則編輯條目就真的很亂…… 我希望儘快為日本ACG條目Wiki規範化中文詞彙訂立標準,不過似乎很多Wiki人反對只有ACG譯名可以獨立規範化呢……唉~ --翔風Sasuke有事找我*^-^* 18:41 2005年9月3日 (UTC)

雖然閣下對ACG可能不怎麼了解,但是這也涉及文章內譯名的處理方式……

而在今天淩晨我又跟Wengier聊過了……參考一下這裡……


現在目前我知道的想法有以下幾種:

  1. 瘋狂濫用繁簡轉換保證各地角色、地名等譯名正確
  2. 個條目批註各種譯名的使用情況(不使用繁簡轉換,但會出現「中立性問題」)
  3. 條條目中只列出各地常用角色、地名等譯名總表,條目內容盡可能使用一致的譯名。對於ACG作品名稱(不包括角色等)則建立譯名總表。(不使用繁簡轉換)

p.s.我的想法就是第三種,雖然工程難度最大,但是對於各條目的格式和編輯的難度已經做出平衡。


或者說這就是ACG人和外人的差別吧……我問過一些人,他們主張用繁簡轉換標簽把這些問題統統掩蓋……

關於是否採用第一個方案(繁簡轉換,我個人認為在ACG條目中為了譯名問題搞繁簡轉換是一個濫用的表現。)的爭吵,我反對的理由如下:

  • 首先,需要繁簡轉換的地方都需要增加這類型的標籤,而到需要解釋說明的部分則還要另外使用標籤避免轉換。這對於其他條目可能不怎麼樣,但對於ACG長條目所需要的地方實在太多(參看數碼寶貝條目),並且對於條目裏面的表格、模板等的轉換和避免轉換有不良效果。如果就算在該條目利用好像模板那樣的轉換方式(也就是只列出一個就可以轉換全部用詞),這還不如弄一個表格對照的方便簡潔(參看獵人條目)。
  • 其次,在ACG條目裏面,無論是這個作品的中文名稱,還是角色名、地名等的中文名稱,各地都是會同時存在不同的名稱。例如Naruto在香港同時有「火影忍者」(跟臺灣翻譯)和「狐忍」(跟香港代理正文社翻譯),如果使用繁簡翻譯,也還是要另外說明,這點對於介紹條目不利(因為會變成凸現某些地區的「特殊性」,一不小心就變成「以XX為中心」)。
  • 再次,通常ACG條目都要涉及各自的人物列表,如果用了繁簡翻譯就不好表象出譯名的對比性。而且一個長長的說明,還不如一個表格的明顯。

另外。本人對於濫用繁簡轉換的情況非常厭惡。(繁簡轉換不是「萬金油」!)而且對zy26跟我說的「有些人只希望看到自己所在地區習慣的譯名,您不想把他們攆走吧」極度反感!


還是繼續聆聽閣下意見 --翔風Sasuke有事找我*^-^* 04:11 2005年9月4日 (UTC)

轉一段話先……

的確,作為一個ACG愛好者,我認為現在各地的翻譯情況不能光靠繁簡轉換來解決,雖然它確會實有一些幫助,主要是在各地存在正式的標准譯名的時候。但在其它情況下,繁簡轉換不是解決所有問題的好辦法。對於很多ACG而言,尤其是較新的ACG,官方都是沒有正式名稱的,都是靠各處的動漫字幕社(較著名的比如POPGO、MMCG、HKG等)或動漫界來自行翻譯,根本談不上譯名的統一,而且也不是靠繁、簡體使用者的地域(如大陸、香港、台灣)來劃分的,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繁簡轉換幫助似乎不大,不如將常見的譯名列表出來,讓大家一目了然。--Wengier 03:56 2005年9月4日 (UTC)

我還是同意虎兒和你的部分說法的。作品譯名就可以按照你說的方法去做。但是裏面的人物、地名等等有差異的地方呢?

在名稱上有爭議的地方:火影忍者在香港的確比狐忍流行一點,在實際交流上不會有什麼問題,但是在Wiki上,如果利用繁簡轉換,必然就有點不知所措。

全盤使用繁簡轉換的確不是最好的方法(大陸的翻譯主要跟臺灣,是客觀事實),但是這也只是在「已經有正式名稱的前提下」,而為某些地區或者某些大家已經認同譯名建立繁簡轉換似乎違背了繁簡轉換的初衷……

或者說限定使用繁簡轉換的範圍,加上列表輔助這樣會好一些……

翔風Sasuke有事找我*^-^* 04:34 2005年9月4日 (UTC)

推薦[編輯]

我推薦你用模板template:babel-n,這個模板是我自己做的,如果你覺得好用我將十分高興。這個模板能表示最多10個巴別標識,並修正了當前babel-1等的結構錯誤,更美觀。並希望你提出意見或修改,或者請對模板很熟悉的高手來改一改(現在這個模板還不夠完美,最終目標是無需用戶輸入)(怎麼感覺有點像廣告?)
用法是{{babel-n|en|zh|ja|ru|||||||||||||||||||||||}}在最後加許多「|」(大約10個,不能少,只能多)。
另外,感謝你在新世紀福音戰士條目編輯工作中提供的支持,謝謝!- upssdr talk 14:59 2005年9月4日 (UTC)

主題[編輯]

我看到您加入了一些有關動漫的主題,如「Wikipedia:主題/漫畫與動畫」。我覺得將「動畫與漫畫」使用縮寫形式「動漫」可能更好,也更符合ACG迷們的習慣,您覺得呢?--Wengier留言) 04:30 2005年9月10日 (UTC)

這種說法也有道理,不過可以在主題的開頭說一下,「動畫與漫畫,常簡稱為動漫」這樣的話。--Wengier留言) 04:46 2005年9月10日 (UTC)

今天我看到有人(User:Coolgene)將Template:Wikiportals中的「漫畫與動畫」字樣改成了「動漫」。於是我又想了一下這個問題,覺得「動漫」一詞對於大家來說應該還是更加習慣一些。而且畢竟,來到或願意參加動漫主題的人基本上都是動漫界人士或動漫愛好者,而這些人肯定都明白且更習慣於「動漫」一詞的,而不是「漫畫與動畫」,後者看起來/聽起來感覺比較冗長(補充一下,即使「動畫與漫畫」也似乎比「漫畫與動畫」要更順口一些),而其它人士想必也絕少有人看不懂這詞的,畢竟它早已廣泛使用,而且在動漫主題首頁中也有介紹,所以還是用ACG界和其他許多人士都最最習用的「動漫」一詞作主題名吧,這樣不僅更加簡潔精煉,而且可以讓各位ACG fan們感覺親切、習慣、自然,然後在主題首頁中詳細介紹動漫是動畫與漫畫的合稱之類的情況並分別進行介紹即可,讓其他有意人士也能融入ACG界。--Wengier留言) 16:31 2005年9月11日 (UTC)

來提些建議吧[編輯]

User:KilluaZaoldyeck/日本動漫遊戲條目指導建議準備做一個關於acg的編輯指引,我挺支持的,想看看你的建議--邊緣o^-^o留言 12:01 2005年10月17日 (UTC)

我新增了這一條目,有空去完善吧!我人不在澳門,不知道哪裏可以找到相關電視台的歷史和現在的節目。--HeiChon=XiJun 13:07:27 2005年10月23日 (UTC)

注音[編輯]

那個字確是生僻字,我的注音沒有錯(dang4)。注音或許不妥,但有助於不認識的人。 凼和氹是同一個字也沒有錯,我的輸入法里凼可以輸入,但是氹就要繁體輸入法。可見大陸是將凼立為正字。 簡體中文、繁體中文和英文一起Google,凼仔7,960項,氹仔約有 40,300 項。 按照你說的,客隨主人,該寫成氹仔,我當然不反對。你說有大陸人讀dan,就說明有指出的必要,(不過有些方言中dan和dang不分)。 我也只指出兩個字是同一個字。

附金山詞霸解釋: 凼,同「氹」。 [方]∶塘,水坑:水~。糞~。~肥(中國南方一些地區把垃圾、樹葉、雜草、糞尿等放在坑裡漚製成的肥料)。
不知道氹仔和這有關不。我的方言(湘)中也有這個字,也讀盪。小學地理學澳門時不認識這個字(那時書上怎麼寫的忘了),查過字典,所以一直記得。你以為如何?

謝謝,很高興和你討論。一枝12:35 2005年11月24日 (UTC)


我有空去找一些書面材料,看官方到底是怎麼寫的。一枝12:59 2005年11月24日 (UTC)

這個討論要不要搬去「氹仔」? ^__^; 插句花,「氹」在廣府話讀/t'^m/,和/dan/或/dang/都有一點距離... --石添小草 05:11 2005年11月27日 (UTC)

前幾天我去學校圖書館粗略查了一下,發現簡體中文書中,寫凼的為多(有廣東出版的,甚至有珠海出版社),也有寫氹的,甚至有一本關於澳門的法律的書兩種寫法都有。有兩本台港澳百科全書寫的都是凼。無論那種寫法都沒有任何解釋。我覺得還有必要去查一查人民日報怎麼寫的。對澳門的了解增加了不少。謝謝。一枝04:48 2005年11月30日 (UTC)


又查了幾本百科全書,均寫作凼。我覺得作轉換沒又多大必要,只要指出就可以了。今天我改在氹仔條做了修改,不知道你有什麼意見。ps:我改用戶名了。 一枝10:18 2005年12月15日 (UTC)

Keroro軍曹[編輯]

照你的意思改吧。因為n年前有人在維基說,希望條目名稱可以盡量少用外語,而剛巧我在《電車男》漫畫裡看到「青蛙軍曹」這個翻譯,所以移動了。--石添小草 05:08 2005年11月27日 (UTC)

斎藤千和[編輯]

「斎」是和字沒錯,但是如果改成"齋"會是更大謬誤,"齋"對應的日文漢字為"",在日本這幾個姓氏「齋藤、斎藤、齋藤、斉藤」發音是一樣,但是絕對不能混淆.如果改"齋"後,變回去就成了"齋藤",可以說是把別人祖宗都換了.如果是其它的和字改一下可以,但是這個畢竟是人的姓氏,不能想當然的改,否則是對別人的非常不尊重,我想這也與維基的精神相衝突.我覺得雖然規則重要,但是以"人"為本更重要.而且用中文搜索引擎baidu搜索(以便去除日語影響以及google不太準確)"斎藤千和"結果為6,390篇,而齋藤千和為1,890篇,這就說明"原文比中文翻譯在中文中更加常用",綜合上述兩種理由,我覺得還是用"斎藤"比較好.只要在斎藤千和的介紹中專門說明下這個問題就可以了.Lovemikan 07:42 2006年1月12日 (UTC)


  • 根據建議,將齋藤千和定向到斎藤千和,我也認為這樣比較好.以後如果需要編輯"斎藤桃子"" 齋藤彩夏"也這樣.關鍵是さいとう這個姓比較複雜.不仔細分清的話就可能給不知道的人造成類似於齋藤彩夏斎藤千和斎藤桃子是同姓的錯誤概念.我想這也不是大家所願意看到的結果.所以我進行了相關修改,並增加了注釋說明,我覺得這樣應該可以了,小峰你覺得呢?.Lovemikan 15:12 2006年1月12日 (UTC)
  • 首先談到制定標準問題,由於我在這方面經驗還不足,不敢隨便貿然制定.需要和別人的共同商討和有經驗者的指導.川上とも子方面,個人也覺得川上友子比川上倫子更為適合.但是川上倫子既然有人使用,就不能否定其存在.另外,我認為讓利用者透過日文維基查閱日文版本,然後再透過跨語言連結尋找中文版本這種想法是不可取的.因為別人不知道,才來查閱,總不能要求別人自己先來判斷這是種什麼語系,再來查閱.況且,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斎"為和字啊.也不能要求一個對日文一無所知的人在查詢前先學習日文,弄清とも子=友子或倫子.

  不但日語翻譯這樣,其實其它語系的人名地名的中文翻譯也是如此.不單單存在的是音譯意譯的區別,音譯方面,由於中文使用人口的數量及地區的廣泛,各地口音有巨大的差別,造成了翻譯命名的五花八門.開玩笑的說,有時候我看一些其他地區的外國地名人命中文翻譯的時候,感覺就象讀天書,不只所云,比外文還難懂.然而,我們卻必須尊重並承認這種客觀的存在.而目前看來,搜索功能並沒有強大到能補救這個問題,這只能在命名時也加入該詞的外語詞源(無論是出自什麼語種),將其作為一個聯繫點,將各種不同的譯名聯繫起來.隨着時間的前進,這樣做的好處更加明顯.可以發現,很多年前的一些舊的人名和地名翻譯和現在所使用的也是不一樣的.假如未來人們使用某些外國地名和人命譯名習慣再發生改變呢?再去對現在的頁面進行轉移,修改?還不如將其都指向詞源並加以解釋來得方便準確.

  中文的命名比其它語系的命名複雜的,比如"北京"在英文中用"Beijing",然而用中文來翻譯外國地名,很多時候就不象英文裡一個"Beijing"那麼簡單了,基於這種複雜性,就必須專門作出一種符合中文特色的編制出來.其實個人認為收錄外國地名人命的詞源並沒有任何問題,首先以目前的技術可以達到(這是事實),其次也能便於搜索查找.而且這並不等於說是在排擠中文,只是鑑於中文譯名的複雜性而做出的一種解決方法,是為中文而服務的.在英文版中,輸入"北京""上海""香港""東京""大阪",也能找到相對應的解釋.反過來,在中文版里,收錄相應詞源為什麼就不可以呢?況且,中文比其他語言複雜得多.以上僅為我的一些個人想法,歡迎批評,指正和提出新的意見.Lovemikan 02:58 2006年1月14日 (UTC)

決定去調查[編輯]

  即使看完相關條目,仍然覺得對解決這個問題沒有很大的幫助,因為對於目前所遇到的這個問題並沒有做深入具體的討論,而且原來的討論結果似乎沒有形成正式的決議.我感覺日文姓名確實有一定的特殊性,有時候中文化起來確實存在一定難度.因此我希望先擱置這個問題,本人也不是什麼日語高手,但我想去對這個相關問題去做一些調查研究,看看能得出什麼好的結論來吧.由於快到春節了,下周開始我將非常的忙碌,所以可能花費的時間將比較長一些,至少在春節過後吧.Lovemikan 02:07 2006年1月15日 (UTC) (註:以上所指問題只針對日文姓名方面,不涉及其他語種)

請求[編輯]

可以推薦以下照片為特色照片嗎?--HeiChon=XiJun 18:38 2006年1月27日 (UTC)

民間記者的interwiki[編輯]

你好,小弟打算替民間記者做interwiki,在英文維基查到en:Citizen journalism,但不能確定是否與中文的「民間記者」對應。你能否查閱一下那條文章?--小峰 10:50 2006年1月31日 (UTC)

粗略看過了,是這篇呢。謝謝你啊^^~~ 小狼 10:57 2006年1月31日 (UTC)

關於名稱的爭論[編輯]

您好,初次交談,得知閣下查到Stewart為en:Dugald Stewart,但在下認為有點問題,因為在下查了一會,這個定理應是en:Matthew Stewart所說的,詳情可下載這個。但不管怎樣,在下認為還是要作者認為可以才變更名稱,這才符合維基的準則。--孔明居士 15:25 2006年1月31日 (UTC)


關於你回復我的那則關於侵權問題我了解了[編輯]

由於是初來乍到,對於版權問題不是很明了,不過現在已經知道了關於WIKI關於版權的種種協議,謝謝提點,如果有好的建議也希望發表到我的留言頁~

麻煩參與一下[編輯]

配音員和聲優的合併事宜 --翔風Sasuke有事找我*^-^* 13:30 2006年2月6日 (UTC)

語言巴別zh系列是否應該繁簡並存--翔風Sasuke有事找我*^-^* 15:48 2006年2月6日 (UTC)

關於條目:頭條新聞 (香港電台)[編輯]

已在討論頁說明了。--Flame 02:29 2006年2月8日 (UTC)

EVA[編輯]

這是中文維基嘛,如無必要,無需要加上外文。想看外文的可以利用跨語言連結。--minghong 14:34 2006年2月17日 (UTC)

那個可能有助編者找資料編寫未成立條目吧。不過刪除也可以的,只是我沒有留意吧。--minghong 14:52 2006年2月17日 (UTC)

澳門人與澳門大學的Template[編輯]

上述模板經已啟用,希望可以加強澳門人和澳大師生的凝聚力。請遍傳!--Whhalbert 00:36 2006年2月19日 (UTC)

(謝謝你的製作!不過大概移到用戶頁會比較好。--小峰 11:57 2006年2月19日 (UTC))

中文維基年會地點選擇通知[編輯]

您好,中文維基正在籌辦首屆年會,誠摯地邀請您一同參與年會的籌備工作。

目前已投票決定年會日期為2006年8月26日-8月27日舉行( http://0rz.net/1110P ),2月19日起開始進行年會地點的選擇投票( http://0rz.net/4114e )。

地點的選擇規則(採用vipuser案):

  1. 先進行為期2星期的第一輪投票,所有在投票前註冊的維基人都可以參與投票(每人投任意票)和討論,選出支持率最高的前3名的城市。
  2. 一星期討論並確定各個城市的舉辦條件,並進行SWOT分析(優點、弱點、機會、威脅),討論並進行審核確定符合條件的城市。
  3. 如果有2個以上城市符合基本條件,進行為期一星期的維基見習編輯參與的第二輪投票(建議結合,個人可能出席的城市)。

--Jasonzhuocn...._交流 18:25 2006年2月19日 (UTC)

澳門維基人的用戶框[編輯]

請看這一版我所設計的用戶框。--HeiChon 02:59 2006年2月21日 (UTC)

澳門的朋友,請注意![編輯]

您好!請去這裡看看我的留言,謝謝。--HeiChon 18:21 2006年3月2日 (UTC)

投票邀請[編輯]

您好,ACG專題目前正在進行決議投票。希望作為ACG興趣小組一員的您能為您所喜愛的ACG專題作出貢獻。
投票分別在

投票主題與討論請參見譯名與命名決議投票。希望您能表達您的意見,或者對投票提案作出修改。謝謝您的支持!

Upssdr - t 09:44 2006年3月11日 (UTC)

麻煩了[編輯]

戰鬥陀螺這個條目又被人改的不像樣……麻煩恢復,或者加上半保護--翔風Sasuke有事找我*^-^* 17:27 2006年4月14日 (UTC)

條目評選[編輯]

歡迎到Wikipedia:條目評選湘潭評選。歡迎提出批評意見。--刻意 07:15 2006年4月23日 (UTC)

澳門主題頁面[編輯]

各位澳門維基人,User:Dracula已為澳門設立了澳門主題頁面,請各位空閒前往該處查看及協助澳門條目的編寫工作,共同為澳門的條目作出貢獻。--18164 06:36 2006年5月4日 (UTC)

澳門主權移交[編輯]

本人剛新增澳門主權移交條目,誠邀你一起參與這不可或缺的澳門歷史。希望此條目最終能成為澳門主頁第一條特色條目。--18164 02:34 2006年5月9日 (UTC)

維基翻譯專家[編輯]

你好,小弟現正角逐維基翻譯專家一獎,現時小弟翻譯的條目有30條,當中入選DYK的有9條,入選特色條目有2條(英迪拉·甘地開普敦),希望大家能根據我的貢獻而投下一票(不論是支持或反對),好讓我繼續改善。謝謝各位。--Dracula·聊天室 05:44 2006年5月16日 (UTC)

澳門維基主題發展去向調查[編輯]

各位澳門維基人,請到Wikipedia talk:澳門維基人列表/澳門維基發展意見調查發表你對澳門主題條目未來發展去向的意見,謝謝!--Dracula·聊天室 15:22 2006年5月23日 (UTC)

你好[編輯]

我推薦了你做管理員,相信你會勝任。--K66 19:07 2006年6月2日 (UTC)

澳門歷史城區[編輯]

為做好澳門歷史城區各條目的質量提升,本人剛擴充了主條目澳門歷史城區的內容與排版。本人基本上已將所知全寫出來了,想聽聽你的意見和協助,如何成為特色條目。--18164 04:43 2006年6月3日 (UTC)

MSN[編輯]

麻煩大家到主題頁的talk page放低自己的MSN,Thanks!--Dracula·Chat Room 16:05 2006年6月17日 (UTC)

恭喜[編輯]

恭喜當選管理員,請多多關注Wikipedia:管理員通告板,參與管理員工作。--瀑布汗 夏用瀑布汗,冬改瀑布寒(這裡涼爽) 21:37 2006年6月17日 (UTC)

您好,您上傳的文件Image:BankofChinaHongKongWinOnHou.jpg由於缺乏來源信息、被懷疑侵犯著作權或其他原因,已列入Wikipedia:刪除投票和請求中。請盡快補充該內容,否則文件會被刪除。維基百科十分注重著作權,請參考Wikipedia:圖像使用守則#版權Wikipedia:版權信息#圖像指導。謝謝!--百無一用是書生 () 15:12 2006年6月21日 (UTC)

動員令[編輯]

為了增加中文維基的條目數量,到8月1日為止,請每個維基人編輯至少2個新條目,條目必須符合維基的規則,內容至少要達到條目標準,不可以是小條目或小小條目。如果可能的話,請儘量提高所編寫條目的質量,內容,甚至達到推薦新條目的水平。寫成後請在Wikipedia:互助客棧/其他設內部連結。

現在有8萬維基註冊用戶,只要有一部份人參與效果就很驚人。

收到此動員令的維基人,請將此動員令貼到至少2個還沒收到此動員令的維基人討論頁上。謝謝!--Whhalbert 04:51 2006年7月18日 (UTC)

關於中文維基年會[編輯]

hi,請問你會來參加中文維基年會嗎?很希望看到澳門的朋友來共襄盛舉。--Theodoranian|虎兒 =^-^= 03:16 2006年7月25日 (UTC)

二次動員令[編輯]

為了增加中文維基的條目數量,8月15日到10月1日為止,請每個維基人編輯至少5個新條目,條目必須符合維基的規則,內容至少要達到條目標準,不可以是小條目或小小條目。如果可能的話,請儘量提高所編寫條目的質量,內容,甚至達到推薦新條目的水平。寫成後請在二次動員令設內部連結。

收到此動員令的維基人,請將此動員令貼到至少5個還沒收到此動員令的維基人討論頁上。就算不想參加編輯條目,也請幫忙散發動員令,因為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成敗關鍵之一,「首次動員令」效果不太大,就是因為沒有在傳播。

現在中文維基有9萬註冊用戶,只要有4000人參加動員令,10月1日就會增加2萬條目,意味著中文維基將迅速超越俄文維基,進而突破10萬條目大關,而且是很漂亮的突破10萬大關,因為增加的是有質量的條目,非濫竽充數者。請大家盡力幫忙完成這壯舉。就算是新人,也不要害怕,儘量貢獻新條目,若有問題就改正,參加這次動員令活動,或者可以讓新人們更快的掌握如何編輯條目。--18164 15:51 2006年8月15日 (UTC)

第三次動員令[編輯]

為增加維基百科條目素質以及增加維基人的團結性,第三次動員令將於12月內舉行,是次動員會開放更多規則,參與是次活動的維基人,希望你能盡力,在活動時間內最少對新增及修改五條條目,我們極力鼓勵您將條目提升至新條目推薦,甚至是優良條目以及特色條目的水平。無論您對是次活動參加與否,也煩請閣下花兩分鐘的時間將此訊息傳遞給五名維基人,上一次的動員有已經有六十多名的維基人參與,由於上次動員令有廣泛的宣傳,所以在此亦無謂賣弄花巧,希望今次朝著200名維基人參加為目的,這樣的話,將會有1%的條目將會達到作為正式條目水平。詳情請參閱Wikipedia:動員令/正在進行的動員令。--Flame 05:31 2006年11月29日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