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使用者討論:Prinz.W/2007存檔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存檔頁為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30日的討論頁存檔

你好,我是維基老鬼

我看過你的用戶頁,其實這裡有Portal:軍事,因此歡迎你加入。另外,如果你有其他問題歡迎找我 --すぐる@武蔵 04:38 2007年2月7日 (UTC)

回覆俾斯麥戰艦

這是很好的事,因完成俾斯麥級戰艦後,再寫俾斯麥號戰艦時會省很多時間。如果你開始動手的時間請告訴我,我會配合一下。 --すぐる@武蔵 04:54 2007年2月7日 (UTC)

有興趣歡迎加入我的MSN。 --すぐる@武蔵 04:57 2007年2月7日 (UTC)
我了解Template:軍艦模板的問題,所以希望閣下可以的話將以下部分複製算了。

<!-- 往下卷動複製並編輯條目-->
擎種類
|出力= 
{{軍艦模板
|名稱= 艦名 [[Image:軍旗|30px|]]<br /><small>艦身名稱</small>
|圖片= [[Image:|260px|]]
|照片說明= 
|艦種= 
|艦級= 
|製造= 
|動工= 
|下水= 
|服役= 
|退役= 
|結局= 
|除籍=  
|基準= 噸
|滿載= 噸
|長度= 米
|闊度= 米
|吃水= 米
|極速= 節
|引擎= 引匹
|續航= 浬(節)
|乘員= 人
|裝甲= 毫米
|艦載機= 架
|裝備= 
}}

另外,如果你打算寫艦級的話可有template:艦型模板供選擇。 --すぐる@武蔵 10:57 2007年2月7日 (UTC)

re:douglasfrankfort

呵呵,我在那裡的留言對您有所冒犯,請您原諒!其實我的意思只是那段話寫的不甚嚴肅而已。關於潛艇分類命名,我也有不少資料,有時間一定幫忙!另外,請注意新的留言應該寫在最下面哦!--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2:40 2007年4月8日 (UTC)

請您千萬別用「賜教」,我只是一名用戶而已,這樣子太嚇人了 = = 說到Lafayette class,這其實該翻譯為「拉法夷特級」,這是為了紀念在美國獨立時提供了軍事指導的法國統帥拉法夷特而起的名字。--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13:35 2007年4月8日 (UTC)
類似的討論其實我已經發起了,見Wikipedia:互助客棧/其他/存檔/2007年4月#關於武器系統的命名。但是響應的人幾乎就沒有,而且口氣很不友善。您看看其他地方,會發現他們剛剛因為這事大幹了一場;在這種情況下,想讓他們心平氣和地討論問題都不可能。最好再冷卻幾天,然後我們一起想辦法。--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2:12 2007年4月9日 (UTC)

授予維基見習編輯榮譽

感謝您對中文維基百科的貢獻。根據您的貢獻,現授予您維基見習編輯榮譽。歡迎您繼續幫助改進維基百科。

Wikipedia:新條目推薦/候選#正在進行的新條目推薦及投票中,您的條目被我推薦了,但有部分翻譯不足,希望您能關注。-費兒(費兒的費話屋) 14:02 2007年4月15日 (UTC)

問好

這兩天一直關注閣下的紅寶石設計局,現在才發現你也是在新加坡的中國人,新加坡這邊的中文維基人貌似比較少,以後常聯繫哦,對了,偶現在在NTU~~

厄...不好意思,不小心把簽名刪掉了...—人神之間 06:06 2007年4月19日 (UTC)

有關颱風級潛艇的錯誤

條目內容有些錯誤,希望你能加以修改。

  1. 蘇聯再70年代已經開發出可以儲存7年的液態燃料,以目前來講,所有的彈道飛彈,包括美蘇的在內,即使是使用液態燃料的,已經沒有使用前才要灌注的問題和影響,但是,高腐蝕性,需要經常檢查以及不耐衝擊(請參考The Kremlin's Nuclear Sword: The Rise and Fall of Russia's Strategic Nuclear Forces, 1945-2000書中對於蘇聯發展陸上機動彈道飛彈時發生的困難),因此相關的描述需要修改。
  2. 請參考諸如FAS或者是其他相關英文網站有關三叉戟飛彈的彈頭數量限制,這是基於條約而不是技術上,這也不是沒有來源的資料。我不清楚你的參考資料的來源,但是顯然忽略這個部分。—cobrachen 2007年5月1日 (二) 14:22 (UTC)
有關液態可儲存火箭燃料的資料,可以參考英文版的內容,像是http://en.wikipedia.org/wiki/Liquid_rocket_propellants —cobrachen 2007年5月3日 (四) 03:10 (UTC)

新條目推薦

你好,在新條目推薦中,黨錮之禍條目正被推薦,你發表的反對意見已回應於那裡,望察。—Chaplin 來喝杯茶吧!日頭西出 2007年5月4日 (五) 10:16 (UTC)

北風之神級核潛艇

維基百科的其它條目不算可靠來源,維基方針也沒有強加我義務去給他人提供的內容尋找來源。既然你知道來源,就應該在我初次放置來源請求模版時,用ref注釋出來,而不是刪除來源請求模版。維基方針沒有強制「在加該模板前,先閱讀一下參考資料」,所以我有權不閱讀全部參考資料。從條目的閱讀中也無法知道這一信息的來源在某條參考文獻中。--Wikijoiner 2007年5月14日 (一) 04:07 (UTC)

新條目推薦不通過

~移動自Wikipedia:新條目推薦/候選~(最後修訂
  • 在中國大陸地區,什麼考試被認為是僅次於高考的重要考試?(自薦,CHI TurinG創建,本人重新撰寫)—小Prinz 2007年5月17日 (四) 04:18 (UTC)
    • (+)支持北南西東 2007年5月17日 (四) 04:34 (UTC)
    • (-)反對本人很快就要面臨這次考試,所以了解還算不少,因此不得不反對。其一:「出卷與記分」節只寫了北京、南京和新疆三地,這不代表全中國的出題模式;其二,很多資料陳舊。目前中國的初中教育有「課改區」和「非課改區」之分,換言之,一個省內若有課改區,其試卷就至少分兩種,也就是類似你所說的「大綱卷」和「課標卷」,不過在名義上,課標卷比大綱卷簡單;其三,事實上在中小城市,中考的競爭程度遠高於高考,因為這些城市裡通常只有一個重點高中,進了就等於進了大學的保險箱,若沒進,就等於徹底和重點大學絕緣,只能上二流大學或專科,這才是名副其實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而高考所提供的選擇就多得多,而且還能復讀;其四,所謂的「贊助費」完全沒提(據我所知,不少城市都有這東西);其五,所謂的「儘管近些年部分地區實行課改,在中考題目上開始偏向能力方面出題」根本就是胡扯八道,要求除了教育部門的看法外,也要加入學生的看法。—出木杉 2007年5月17日 (四) 04:36 (UTC)
    • (+)支持,就新條目推薦來說應該夠了,雖然好些地區的中考都沒有提到……(我03年參加的四川省瀘州市中考,思想政治科背得之慘烈,此後痛恨此物直至今日)--阿菲利菇維基食用菌協會SVG矢量圖?找我就對了 2007年5月17日 (四) 04:51 (UTC)
    • (!)意見,中考是有歧義的,因為通常也被用來指一個學期的期中考試。所以我建議條目名改用全稱比較好,中考還是留來做消歧義頁吧。—長夜無風(風語者) 2007年5月17日 (四) 07:12 (UTC)
      • 中考各地的名稱歧義比較大,而且在目前的學生中間,基本沒人把期中考試簡稱為中考的(期末考試也沒人叫「末考」),個人只聽過「期中考」「期末考」「月考」這種簡稱。—出木杉 2007年5月17日 (四) 10:41 (UTC)
    • 暫時(-)反對,同意出木杉的意見,畢竟我是過來人。——顧心陽 2007年5月17日 (四) 09:28 (UTC)
    • (+)支持,既達標準,我就會支持。—Iflwlou [ M {  2007年5月17日 (四) 12:19 (UTC)
      • (:)回應,不瞞大家說,我自從2004年考過之後,還給初三的鄰居輔導過,我更算過來人了。其實我自薦的本身意思是想讓大家挑錯。因為學生的態度那部分,我怕被認為是原創研究所以不敢寫。而那個向能力方面出題則是少寫了「官方聲稱」四個字,現在已經改善。出題方面,除了那三個地區的比較特殊,剩下的我沒找到可靠的來源。因為曾經被以原創研究和沒有資料而被刪過條目,所以不敢寫。至於條目名稱,由於地區的中考全稱不同,我也想不出比「中考」更好的名稱了。最後我還想向木出杉兄請教一下,資料哪裡陳舊了?我確信的確都是2000年之後的資料,如果僅用今年的又會被認為是「新聞」,所以寫着個條目的時候我就已經極為矛盾了,但我又不忍心放下不管。畢竟我曾經因為2分之差沒能進入理想的高中。—小Prinz 2007年5月17日 (四) 12:48 (UTC)
    • (!)意見問題不客觀。比如,有人可能認為考研更重要。「被認為」問法含糊。至少要加上「被中學生認為」。--蒙人 ->敖包相會 2007年5月17日 (四) 15:57 (UTC)
~移動完畢~天上的雲彩 雲端對話 2007年5月19日 (六) 03:28 (UTC)

圖象

wikipedia不接受non-commercial,或許可以看看美國政府網站上有沒有相應的圖片,他們是共有領域的。新加坡的我不太清楚--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7年6月4日 (一) 01:03 (UTC)

英文版有模板嗎?在中文版做一個同樣的,放在圖像上--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7年6月5日 (二) 08:36 (UTC)

Image:RSN Challenger class submarine.jpg 第一,您別這麼激動,我只是照規矩辦事。該圖象被人掛上了「孤立」和「速刪」標籤,也就是說沒有頁面使用。按照刪除規則,無頁面使用是速刪的一項要素。第二,我沒向那個圖象掛任何模板。我只是履行刪除Category:快速刪除候選中的條目的義務。這個分類里的所有「速」和「共」下的項目都是要被速刪的,所以您應該經常關注。如果您舉出使用這個圖象的頁面,使它不成為孤立圖象,那麼我將恢復該圖象。--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7年6月6日 (三) 04:54 (UTC)

我快要下線了,而您尚未給我答覆。我大約在晚上6:00再次登陸。如果您已經舉出理由,並且等不及的話,可以找任何一位在線的管理員說明理由,請求恢復。或者等到我上線也可以。--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7年6月6日 (三) 05:34 (UTC)
已經恢復,並且暫時加入到這個頁面中。請您要多關注Category:快速刪除候選,因為有些刪除標籤(如來源標籤)是系統自動加的。--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7年6月6日 (三) 11:27 (UTC)

內容大致算完整充實與平順,適合作為優良條目。—Meow 2007年6月15日 (五) 11:20 (UTC)


信任機制的討論

唏, 客棧裡正在討論一個重選方案, 請看看有沒有錯漏之處和發表你的看法。謝謝! Wikipedia:互助客棧/方針#構思:取消罷免機制,以重選代之 --Kevin wong 2007年6月18日 (一) 20:17 (UTC)


新條目推薦:一問多薦解決方案投票中

Wikipedia:投票/新條目一問多薦的相關問題正進行投票,以得出一條提問舉薦多個條目的解決方案。希望 閣下盡可能參與表決,謝謝!—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搶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07年7月9日 (一) 19:25 (UTC)

第五次動員令

第五次動員令將在7月15日開始,8月31日結束,歡迎各方維基人參加。

本次動員令是大動員令+小動員令的模式,3個主題的小動員令分別是:消滅外文動員令歷史動員令世界遺產動員令。規制與前次大致相同。

「消滅外文動員令」要求參與者從翻譯任務的100個條目中選擇條目,完成翻譯。

詳細規定參見Wikipedia:動員令/第五次動員令

請收到此邀請函的維基人,將此邀請函發給其他維基人,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高維基的品質。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成敗關鍵之一,謝君之合作。—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搶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07年7月10日 (二) 17:25 (UTC)

關於首頁放置動員令內容之投票

人神之間已經新建了投票的頁面Wikipedia:投票/首頁放置動員令內容相關問題,歡迎各位前往投票和討論並轉發這個消息。詳細規定參見Wikipedia:動員令/第五次動員令Wikipedia talk:動員令/第五次動員令。——≡¤≈☆★☆  2007年7月11日 (三) 13:15 (UTC)

Image:RA-T.JPG

圖片是在Wikipedia:刪除投票和請求/2007年7月2日被提交刪除--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7年7月16日 (一) 01:03 (UTC)

RE:現在如何查詢編輯次數??

看閣下似乎一直關注與維基榮譽,不過近期編輯次數查詢工具似乎罷工了,請問現在如何查詢編輯次數?—小Prinz 2007年7月16日 (一) 13:34 (UTC)

本人是用這個工具。這個在有那個罷工工具以前比較常用的。—J.Wong 2007年7月16日 (一) 13:39 (UTC)

關於提爾皮茨號戰列艦條目推薦的問題

我同意你的修改。因為支持的人已經很多了,所以我發懶沒有加一個支持。謝謝給我留言。--蒙人 ->敖包相會 2007年7月17日 (二) 18:09 (UTC)

關於模版template:SAM

關於模版template:SAM被您直接的替換為了國家代碼,造成以前薩姆導彈條目的所有木板都被迫將性能諸元列表該為了毫無相關的「薩摩亞」…… 我不知道閣下為什麼將一個已經存在的條目/模板,及其不負責任的修改。但這次我已經將幫您把以前的東西移動到了template:SA-M上,希望下次您能夠負責一些—五星上將小Prinz下士 2007年8月12日 (日) 16:18 (UTC)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User_talk:Shogunzhu"

話不要說的這麼重,什麼「及其不負責任的修改」「希望下次您能夠負責一些」。。。。 首先SAM 是薩摩亞的國家代碼,絕大部分語言版本的template:SAM都指向的是薩摩亞,可參見en:template:SAM,不這樣改此模板的跨語言鏈接會很麻煩;此外薩姆導彈根本就是個空模板,沒有任何內容在裡面,直接刪掉我也不認為有何不妥。Shogunzhu 2007年9月7日 (五) 10:16 (UTC)

Respondence by Douglas

我最近兩天要完成一個調研論文,所以請周一再聯繫!--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7年10月26日 (五) 05:05 (UTC)

我認為現在這種格式就很好,只要在開頭說明蘇聯的代號就行,沒有更多意見。我看到艦船知識上說,667A和667Б確實是有親緣聯繫的,後者的開發建立在前者之上。--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7年10月30日 (二) 14:14 (UTC)
非常漂亮的摸板。不過我看到一般雜誌上稱為「941型」而不是「941級」?還有蘇聯的潛艇遠多於26個通信代碼的數目,這個摸板似乎不能在所有潛艇條目上都貼。--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7年11月1日 (四) 14:27 (UTC)

軍事類基本條目的建立

請到Wikipedia talk:軍事興趣小組維基人列表#軍事類基本條目的建立發表意見或者是參與撰寫。謝謝。—cobrachen (留言) 2007年11月27日 (二) 23:12 (UTC)

新條目推薦不通過

~移動自Wikipedia:新條目推薦/候選~(最後修訂
~移動完畢~天上的雲彩 雲端對話 2007年11月29日 (四) 00:09 (UTC)

Re: 關於北京地鐵5號線條目

Wikipedia:新條目推薦底下推薦的條目都是大家推薦給所有人看的,加上中國大陸的鐵路相關條目也是自己的興趣範疇,因此對條目質量比較著緊,希望你不要介意我對條目的批評。大家都嘗試過新條目推薦,箇中難處不言而喻呢。

條目是你大幅擴充的,可能擴充前的基礎內容前人寫得不是那麼好,為尊重原作者留下的內容以致寫的時候不能大刀闊斧地全面改寫。如果你認為哪些地方不夠完善,未符合可供查證要求,我會支持有關的刪改,畢竟維基百科是以可供查證內容優先的。至於參考資料方面,條目提供的9個出處似乎未能印證大部分的觀點,一些數字化的資訊如其中地下14.7公里,地上及高架12.9公里我就不能從9個出處中找到;車輛介紹及歷史這兩節更如是呢。按新條目推薦5天內大擴規則,還有2天多的時間,如果你能修改上面兩節以符合可供查證要求,再推薦時我會投票支持。—Baycrest (作客) 2007年11月29日 (四) 17:40 (UTC)

035

大陸還研製過一種常規潛艇:035型(明級),非常落後,我忘了是什麼時候研製的了。但是好象是在核潛艇之後(震驚 - -)。--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7年12月22日 (六) 03:08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