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斯·高爾頓·達爾文
爵士 查理斯·高爾頓·達爾文 Charles Galton Darwin | |
---|---|
出生 | 查理斯·高爾頓·達爾文 1887年12月18日 英國劍橋郡 |
逝世 | 1962年12月31日 英國劍橋郡 | (75歲)
國籍 | 英國 |
母校 | 劍橋大學三一學院 |
知名於 | 精細結構 達爾文-拉格朗日變換 達爾文漂移 達爾文-拉道方程 達爾文-福勒法 |
獎項 | 皇家獎章 (1935) 皇家學會會士[1] |
科學生涯 | |
研究領域 | 物理學家 |
機構 | 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 曼徹斯特維多利亞大學 劍橋大學 加州理工學院 愛丁堡大學 曼哈頓計劃 |
學術指導者 | 歐內斯特·盧瑟福 尼爾斯·玻爾 |
查理斯·高爾頓·達爾文KBE MC FRS [1](英語:Charles Galton Darwin;1887年12月18日—1962年12月31日),英國物理學家,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擔任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 (NPL) 主任。 他是數學家佐治·達爾文的兒子和生物學家查理斯·達爾文的孫子。
早期生活
[編輯]達爾文出生在劍橋的紐納姆格蘭奇,[2]英國當時正是一個處於鼎盛的科學王朝。他是數學家佐治·達爾文的兒子和生物學家查理斯·達爾文的孫子。他的母親是賓夕法尼亞州費城的莫德·杜皮(Maud du Puy)達爾文夫人。達爾文的姐姐是藝術家格溫·拉維拉特,妹妹瑪嘉烈嫁給了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的弟弟謝菲·凱恩斯。他的弟弟威廉·羅拔·達爾文是倫敦的一名股票經紀人。達爾文在馬爾伯勒學院(1901-1906)接受教育,然後在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學習數學,並於1910年獲得碩士學位。
科研生涯
[編輯]達爾文在曼徹斯特維多利亞大學獲得了研究員職位,於歐內斯特·盧瑟福和尼爾斯·玻爾手下研究盧瑟福的原子理論。 1912年,他的興趣發展到利用他的數學技能協助亨利·莫塞萊進行X射線繞射。1914年,他發表的兩篇關於完美晶體X射線繞射動力學理論的論文創造了反射率的達爾文曲線,獲得同行認可。在1922年的另一篇論文中,他介紹了鑲嵌水晶模型。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他被任命為審查員並被派往法國。一年後,威廉·羅倫士·布拉格將他調到皇家工兵隊,參與通過聲測距定位敵方火炮的工作。[3]當這項研究站穩腳跟時,他被調到英國皇家空軍研究飛機噪音。從1919年到1922年,他是劍橋大學基督學院的講師和研究員,在那裏他與拉爾夫·福勒一起研究統計力學以及後來被稱為達爾文-福勒方法的研究。再前往加州理工學院工作了一年後,達爾文於1924年成為了愛丁堡大學首任泰特自然哲學教授,研究量子光學和磁光效應。1928年,他成為了第一個根據保羅·狄拉克的電子相對論理論計算出氫原子的精細結構的人。
1936年,達爾文聯繫上了物理學家馬克斯·玻恩,希望他能考慮代替他成為泰特自然哲學教授的繼任者。玻恩欣然接受了這一提議。隨後,他辭去了在愛丁堡的職務,成為基督學院的院長,開始了他作為一名積極而能幹的行政人員的職業生涯。他並1938年成為了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的主任,負責研究戰爭的臨近,並於戰後期間一直擔任這個角色。但在戰爭年代的大部分時間裏他都在曼哈頓計劃上為協調美國、英國和加拿大的工作努力。
達爾文晚年四處遊歷,致力於推廣國際合作,傳播科學思想。他於1962年除夕在劍橋的紐納姆農莊(他出生的房子)去世;於1963年1月4日在劍橋火葬場火化。
參考
[編輯]- ^ 1.0 1.1 Thomson, G. P. Charles Galton Darwin. 1887-1962. Biographical Memoirs of Fellows of the Royal Society. 1963, 9: 69–85. doi:10.1098/rsbm.1963.0004.
- ^ Archived copy (PDF). [13 January 201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4 January 2013).
- ^ Van der Kloot, W. Lawrence Bragg's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und-ranging in World War I.. Notes Rec. R. Soc. Lond. 2005, 59 (3): 273–284. doi:10.1098/rsnr.2005.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