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動脈瘤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20年7月15日) |
腦動脈瘤 | |
---|---|
症狀 | 神智混亂[*]、復視、嘔吐、神經病 |
類型 | 動脈瘤、腦血管疾病、cerebral arterial disease[*]、疾病 |
病因 | 結締組織病、不明[*] |
診斷方法 | 血管攝影、X射線計算機斷層成像、腦電圖、腰椎穿刺 |
治療 | endovascular coiling[*]、clipping[*] |
分類和外部資源 | |
醫學專科 | interventional neuroradiology、神經外科、神經學 |
ICD-10 | I67.1 |
ICD-9-CM | 437.3 |
DiseasesDB | 1358 |
MedlinePlus | 001414 |
eMedicine | neuro/503 med/3468 radio/92 |
MeSH | D002532 |
腦動脈瘤(cerebral aneurysm)是因於腦部動脈血管壁脆弱等原因,使得血管壁先天形成類似瘤狀的物體,因此稱為腦動脈瘤。腦動脈瘤的大小範圍從較小的1至2毫米到大型的30毫米以上都有。
動脈瘤內的血管壁因為欠缺中膜的存在,所以比較容易破裂;而因許多腦動脈瘤位於蛛網膜下腔,所以此症是蛛網膜下腔出血最大的肇因。且腦動脈瘤的患者中,有20%是多發性(多個瘤)的。
好發部位
[編輯]腦動脈瘤會發於大腦動脈環(Willis環)中的:
- IC-PC內頸動脈
- A-com動脈
- MCA動脈
- basilar top動脈
肇因
[編輯]一般認為,腦動脈瘤的成因是因為患者的動脈血管先天中膜缺損,加以血管內的內彈性板斷裂,血液流過時因受血壓的負荷故導致血管膨脹成嚢狀。目前並不能排除此症是遺傳疾病,有研究結果也認為家族病史的人發病概率也比較高。此外,也有因為特殊原因而產生腦動脈瘤的,例如細菌性腦動脈瘤及外傷性腦動脈瘤。
症狀
[編輯]在腦動脈瘤破裂以前,患者原則上並不會出現任何症狀。但如果瘤是長在內頸動脈或腦底動脈的分岐部位時,則可能壓迫到動眼神經而產生麻痺情形,此時應懷疑瘤有極大可能性將破裂,並應立即接受治療。此外,如果瘤的最大直徑已達2.5公分以上時(又稱巨大動脈瘤),被瘤壓迫的部位也會產生相關的症狀。
診斷
[編輯]對疑似腦動脈瘤患者,可用腦血管造影作基本的檢查跟診斷;而對已確診的患者(尤其是準備接受手術的患者),腦血管造影是必要的檢查。但缺點是這種檢查是侵入式的,需將造影劑注入血管中。此外,也可以採用3D-CTA (3D-CT angiography) 方式,即把造影劑注入靜脈後攝影,此種方式比起腦血管造影對患者身體的負擔較小,也比較不容易對造影劑過敏。近期常用且侵襲性最小的方式是磁振血管攝影(MRA),藉由調整影像的強度可以確認動脈瘤內是否已產生血栓化的情形。
治療
[編輯]未破裂時
[編輯]當發現有未破裂的腦動脈瘤時,應針對患者的生活背景、瘤的特徴、先前病史及醫療資源等因素做通盤的考量後,決定治療方式。若是不手術而是採行持續觀察的保守治療時,患者應戒煙、酒,治療高血壓、並且每半至1年接受1次檢查。若需要接受手術治療時,則會採用開顱術或是血管內介入治療等方式進行。
外部連結
[編輯]- 脳卒中治療ガイドライン(日本脳卒中學會): 脳卒中治療ガイドライン2009
- 脳ドックのガイドライン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