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千纪: | 2千纪 |
世纪: | 19世纪 | 20世纪 | 21世纪 |
年代: | 1890年代 | 1900年代 | 1910年代 | 1920年代 | 1930年代 | 1940年代 | 1950年代 |
年份: | 1924年 | 1925年 | 1926年 | 1927年 | 1928年 | 1929年 | 1930年 | 1931年 | 1932年 | 1933年 | 1934年 |
纪年: | 己巳年(蛇年);民国十八年;日本昭和四年;越南保大四年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929年日历表
1929年 |
政治 |
科技 |
文化娱乐 |
体育 |
区域 |
分类 |
大事记[编辑]
1月[编辑]
2月[编辑]
3月[编辑]
- 3月15日——中国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 3月27日——蒋桂战争爆发。
5月[编辑]
- 5月5日——粤桂战争爆发。
- 5月27日——东省特别区警察总管理处处长米春霖接到密报,指称“苏联将在哈尔滨领事馆召开远东党员大会”。张学良密电东省特别区长官张景惠,由米春霖率领军警以“俄人宣传赤化,显违奉俄协定”为由,突袭搜查苏联驻哈尔滨领事馆,逮捕了39人,同时搜出并扣押了大批文件。被捕人员中,除有苏联驻沈阳总领事库兹涅佐夫外,多数是中东路沿线各站、三十六棚地区各苏联工厂职工联合会、苏联商船局,远东煤油局、远东国家贸易局等经理或委员。
- 5月29日——张景惠又下令封闭哈尔滨、齐齐哈尔、海拉尔等地苏联领事馆。
- 5月31日——苏联政府向位于南京的国民政府提出抗议,要求释放其在哈尔滨领事馆被捕人员。
6月[编辑]
8月[编辑]
- 8月1日——国民政府公布《考试法》。上海反帝大同盟成立。
- 8月11日——美国职棒球员贝比·鲁斯击出生涯第500支本垒打,成为首位500本垒打俱乐部球员。
- 8月14日——中东路事件爆发,苏联沿中东路一线向中国进攻。
- 8月31日——中华民国外交部与比利时外交部共同签订了交还天津比租界的约章,规定该租界的行政管理权,以及所有租界公产,移交给中国政府;而比租界工部局所积欠的9万3千两白银(包括利息)由中国政府偿还。
9月[编辑]
10月[编辑]
- 10月24日——美国华尔街的主要银行家(与会者包括摩根银行的署理主席托马斯·W·拉蒙特、大通国家银行主席艾伯特·维京、及纽约全国花旗银行主席查尔斯·E·米切尔)开会商讨如何消除股市连跌而引起公众恐慌的办法。(参见黑色星期四)
- 10月28日——在美国各大新闻媒体上,“股市狂跌”成为全美国的新闻头条,史称“黑色星期一”[1]。
- 10月29日——美国股市交股量多达1,600万股,史称“黑色星期二”。
11月[编辑]
出生[编辑]
- 1月1日——柯旗化,台湾文学家,白色恐怖受难者,其所著《新英文法》一书是台湾最长销的英文文法书籍。(2002年逝世)
- 1月15日——马丁·路德·金,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1968年逝世)
- 1月31日——鲁道夫·穆斯堡尔,德国物理学家(2011年逝世)
- 2月2日——维拉·希蒂洛娃,捷克电影导演(2014年逝世)
- 4月14日——沙德利·本·杰迪德,曾任阿尔及利亚总统。(2012年逝世)
- 5月3日——皮-英格瓦·布伦马克,瑞典解剖学教授,研究骨整合及植牙技术,于1965年进行全球首例植牙手术。(2014年逝世)
- 5月4日——奥黛丽·赫本,知名舞台剧与电影女演员,晚年曾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特使。(1993年逝世)
- 3月22日——草间弥生,日本女性前卫艺术家
- 5月29日——彼得·希格斯,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兼爱丁堡大学荣誉退休教授
- 6月6日——高俊明,台湾牧师,白色恐怖受难者。(2019年逝世)
- 6月12日——安妮·弗兰克,安妮日记作者 (1945年逝世)
- 7月2日——伊美黛·马可仕,菲律宾政治家,独裁者马可仕的妻子。
- 7月28日——贾桂琳·肯尼迪,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肯尼迪的夫人。(1994年逝世)
- 8月1日——哈菲佐拉·阿明,阿富汗前领导人,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中遭苏联推翻处死。(1979年逝世)
- 8月3日——欧阳漪棻,中华民国空军上校。1956年七二一马祖空战中击落2架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米格-17,并获颁青天白日勋章。(2020年逝世)
- 8月5日——贾达德,前香港人民入境事务处处长。(2016年逝世)
- 8月17日——弗朗西斯·加里·鲍尔斯,美国飞行员。1960年驾驶U-2侦察机飞经苏联领空执行侦察任务时被击落,引发U-2击坠事件(1977年逝世)
- 8月12日——戴绍曾,台湾、中国牧师 。(2009年逝世)
- 8月24日——亚西尔·阿拉法特,巴勒斯坦领导人,巴勒斯坦解放运动领袖。(2004年逝世)
- 9月15日——默里·盖尔曼,美国物理学家(2019年逝世)
- 10月25日——陈美玉,台湾排球前辈、台湾童军运动先驱。(2005年逝世)
- 11月——毛致用,中国政治家(2019年逝世)
- 12月9日——霍克,澳大利亚前总理(2019年逝世)
- 12月26日——龚育之,中国共产党著名理论家(2007年逝世)
- 12月28日——於梨华,作家,留学生文学鼻祖,在美国华府辞世°(2020年4月30日逝世)
逝世[编辑]
- 1月19日——梁启超,中国思想家(1873年出生)
- 3月18日——吕彦直,中国建筑学家(1894.7.28年出生)康奈尔大学建筑学毕业,主持设计南京中山陵、广州中山纪念堂及中山纪念碑
- 3月25日——罗伯特·里奇韦,美国鸟类学家(1850年出生)
- 4月4日——卡尔·奔驰(Karl Friedrich Benz),德国奔驰车厂的创办人(1844年出生)
- 4月13日——后藤新平,日本政治家(1857年出生)
- 9月29日——田中义一,日本前首相(1864年出生)
- 10月3日——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德国魏玛共和国总理和外交部长(1878年出生)
- 10月28日——伯恩哈特·冯·比洛,德国首相(1849年出生)
- 11月23日——乔治·克列孟梭,法国总理(1841年出生)
- 12月29日——威廉·梅巴赫,知名德国引擎工程师,第一辆梅赛德斯(Mercedes)品牌汽车的开发者(1846年出生)
诺贝尔奖[编辑]
奥斯卡金像奖[编辑]
(第2届,1930年颁发)
- 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百老汇的旋律》(The Broadway Melody)
- 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弗兰克·劳埃德(Frank Lloyd)《薄命花》
- 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华纳·巴克斯特(Warner Baxter)《在古老的亚利桑那》
- 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玛丽·璧克馥(Mary Pickford)《风骚女人》
- 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未设此项奖
- 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未设此项奖
(其他奖项参见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名单)
参考资料[编辑]
- ^ The Panic of 2008? What Do We Name the Crisis? The Wall Street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