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讨论:Zhouxiao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您好,Zhouxiao!欢迎加入维基百科!

感谢您对维基百科的兴趣与贡献,希望您会喜欢这里。除了欢迎辞外,也请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政策
政策
GNU
GNU
版权问题解答
贡献内容必须是您所著或获得授权
同意在GFDL条款下发布
手册
手册
问号
问号
有问题?请到互助客栈询问,或在我的对话页提出。别忘记:讨论后要签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个波浪纹“~~~~”。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VipUser 05:59 2004年12月4日 (UTC)

请不要对台湾相关条目投注太多关爱[编辑]

中国还有很多东西值得你去关注的,别把这儿当成政令宣导的地方啦!--[[User:Theodoranian|虎儿 (留言)]] 04:14 2004年12月5日 (UTC)

当虎儿说话的时候,就是民主的声音;当Zhouxiao发言的时候,就是政令宣导吗?这句话真是对虎儿来自的地方的民主状态的莫大讽刺。--Pashan (留言) 19:40 2005年3月5日 (UTC)
这个其实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当时多少也存在对各自的误会,现在再提实际意义也不是很大
和气生财^_^--zhouxiao 19:48 2005年3月5日 (UTC)

对我在抗日战争中编辑的一点说明[编辑]

  1. 西安事变。我在编辑理由里已经说明,删掉的原因是侵权。请看这个网页,相关内容是否和你添加的内容一字不差?不能侵犯版权是维基最重要的原则。
  2. 苏军在东北的行为。你可以以“苏军 东北 军纪”为关键字搜索一下,你不知道,并不等于不存在。

--Alexcn 04:08 2005年1月12日 (UTC)

首先,你“承认几乎每一个字都是那边复制过来的”,这当然是侵权行为。写条目要用到网络资料提供的材料,但不是简单的复制。事实是唯一的,表达是多元的。对同一个事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根本不可能雷同;对事件前后的组织也完全是个人的。怎么能说“不复制就不能说话”?不能侵权是维基的重要准则,请参考讨论页最上面欢迎信息的第三条。
关于苏军军纪的问题,你可以看看一下网页:[1],[2],另外,老北大给我上的民主课有署名作者——陶世龙,其中出现的人物也都是真名实姓,其中提到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李立三来讲演那次,主题是中苏关系,时间正值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后,条子中提出:苏联为什么占据旅大?为什么搬走东北的工厂设备?新疆中苏合营的有色金属公司他们的股份为何要过半?还有苏军在东北强奸妇女这些问题;还问到了你对立三路线现在怎么认识? 面对这些难题,李立三一一回答:苏联不占旅大,蒋介石早占去了;苏联占着解放区还能有个通向外面的窗口。(是的,郭沫若他们就是经过这里进来的)但马上就有有条子递上去,问:那么现在该还了吧。回答:现在还有美帝,苏联在那里是替我们看大门。 苏军为什么把机器搬走?答案相似,他不搬就是蒋介石的了。同样有条子追问:现在为什么不还?回答是:那些设备已旧。他们会用更新更好的设备援助我们。 新疆的有色金属公司的股份苏联占的多了,大概李立三也不认为是对的,只是说:现在我们没力量,资金技术都得靠人家,他要多占点也只好如此。 李立三承认苏军在东北纪律不好,解释为那时战争已打了几年,苏军伤亡很大,到东北的军队有许多是刚征集的新兵,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对这些问题苏方已做了严肃处理,还枪毙过罪犯呢。这些如果你不愿意相信,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中国外的参战者。我认为抗日战争是中国对日本的战争,华侨是加入中国军队对日作战,而且他们是有中国国籍的。我认为这些事实应该在条目中有所体现,包括航空志愿队等等,但不是在文章开篇总纲的位置。你有不同看法可以自己修改,我的意见供参考。
另外,你在用户讨论页进行对抗日战争条目的讨论不太适当,也没有效果。建议你整理一下相关讨论内容,放到抗日战争的讨论页。
我们在这里的争论主要是为了提高条目质量,bbs的那种为了争吵而争吵的习惯就免了吧。

--Alexcn 04:05 2005年1月17日 (UTC)

苏军军纪问题不是没有材料[编辑]

哈尔滨市卫戍司令员卢东生就是被苏军枪杀的。因为他阻止士兵抢劫。--肉丝跑蛋 (留言) 22:18 2005年1月12日 (UTC)

我只是向你指出“中共方面并无相关资料”这个论断不确切。关于你认为这是个个别事件,我有不同看法,我认为这是个有代表性的事件。因为卢不但是军人,而且是高级军官,他尚被枪杀,老百姓中的受害者岂不是更多。因此我认为虽然“烧杀掳掠”措词可能不当,但苏军军纪恶劣的事实是确凿的。ps: 留言请签名。--肉丝跑蛋 (留言) 03:31 2005年1月13日 (UTC)

泛蓝的多[编辑]

你对维基百科上台湾人的观察是不对的,这里参与的台湾人多是泛蓝倾向的。--Mountain(Talk) 18:17 2005年1月13日 (UTC)

请问Mountain兄,这是笑话吗? 你的结论从哪里得来的?

关于汉字条目[编辑]

词的方面感觉不是很贴切。以四六级(6000词)的水平去阅读普通文章是有很大难度的,托福、GRE水平在美国生活也远远不足。不知道您的英语水平怎么样,可以考虑一下花、草、树木、水果、蔬菜、猫、狗等等名词有多大数量,学习起来难度有多高。而汉语中,XX花、YY草的说法,学习难度显然不在一个水平上--冷玉 05:08 2005年1月19日 (UTC)

英语词汇之难,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rectangle(长方形),但正方形、四边形、正方体、长方体就很少有人知道了,靠猜想也猜不出来。英语的基础词汇在2000词以上,普通人需要掌握5000词以上才能达到一般实用要求。但阅读童话、教材等非日常性资料,其单词的学习难度仍然很大,进阶学习中的单词记忆更是头痛的事情。新东方说500词够用,是要辅助手势比划,看到一个东西就说this、that^_^ --冷玉 06:29 2005年1月19日 (UTC)
问题一:用汉字与字母进行类比,是非常不确切的。汉字是词素文字,有很多单字词(事实上早期汉字只以单字词形式出现),这与拼音文字差别巨大。此处需仔细考虑修改。
问题二:词语的自然学习与专业语法学习是两回事,后者的问题应归入汉语规范化的问题。因此有关汉字学习难度的描述,我持一定的保留意见。不同意使用英语四级概念进行词语问题说明,英语词汇总量并不少于汉语。
问题三:文字需要进行一定精简、优化,“虽然从数量上来说显得有些令人望而却步”的说法不是百科全书恰当。举例要精当。
北大中文论坛是关于汉字、汉语等较好的讨论之处,兄可去看看。和您讨论很愉快--冷玉 07:14 2005年1月19日 (UTC)


八国联军[编辑]

西方国家肩负着开化落后民族的艰巨任务这似乎不是现代西方学界的观点-现在几乎没有人这样认为了,这是以前一些西方人的观点,不过不知这句话应该怎么改比较好?请继续帮忙修改 :-) -Moses 12:36 2005年1月21日 (UTC)

图像授权[编辑]

文件存废讨论通知[编辑]

您好,您先前上传的文件已被提出存废讨论正在讨论文件的存废。分别为

Image:Sql1.jpgImage:Sql2.jpg

维基百科非常欢迎您上传文件,但请先看看合理使用准则图像使用守则
被提出存废讨论可能因为图片缺乏图像版权标志等重要资讯。您亦可以与提删的维基人进行沟通,多谢合作!
帮助:互助客栈著作权IRC聊天频道--Mountain(Talk) 12:08 2005年1月23日 (UTC)

公众人物的照片是有版权的。我觉得Image:Sql2.jpg可能已经过了版权保护期了,但Image:Sql1.jpg应该不能使用。严格遵守版权是对维基百科的保护。--Mountain(Talk) 12:16 2005年1月23日 (UTC)
需要在图像说明页标明图像的来源和授权方式,这挺重要的。--Mountain(Talk) 12:24 2005年1月23日 (UTC)

关于新建条目的建议[编辑]

建议在新建条目时,首先要用一句或两句概括的话来描述条目是什么,比如十月革命是发生在1917年俄罗斯的一个革命,推翻了沙皇政权,并建立起了苏联。

然后,在家上{{stub}}标记,如果还要继续修改,加上{{inuse}}标记,对于那些一下子看不出来与条目有什么关系的文字,可以用HTML的注释<!--><-->来括起。这样,既能保存这段文字,又不会使得条目看起来像“不知所云”。

希望能够给你有帮助。--用心阁 03:49 2005年1月25日 (UTC)

至于共产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不同人有不同说法,如果你认为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可以在共产主义国家条目中进行讨论。--用心阁 08:27 2005年1月25日 (UTC)

修改时建议参考英文版本--用心阁 08:51 2005年1月25日 (UTC)

这里是Communist 的解释: Relating to, characteristic of, or held to resemble communism or Communists. --用心阁 09:29 2005年1月25日 (UTC)

朋友,不好意思,因为改动的地方太多,你改的那些大都没法恢复了[编辑]

那到没有关系,有的内容在国家历史中,不要面面具到,用字权威,简洁为好

修订中^_^--zhouxiao 07:03 2005年1月27日 (UTC)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编辑]

看到你正在编写这个条目,提点小建议:应该有条约内容、执行情况。条约的影响和性质涉及到主观评价,多少会有些pov的问题,请稍稍注意一下。:)-Alexcn 05:43 2005年1月28日 (UTC)

(修订)[编辑]

不知道把回复to zhou xiao写在哪里,权且写在这里了;)

谢谢你的指教,渐渐地,我开始认知了wiki的宗旨和约定俗成的定调。而且,的确如您所说,我们应该把更多的力量用到wiki的贡献而不是无畏的论战。其实,我们都应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对台湾问题的争论也好,对英文wiki中国政治定义的争论也罢,都不是你我能够左右的。中国人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真的把热情放错了地方。国家统一的责任,有胡温和他们领导着的几百万军人负责;国家形象的维护,也有着许许多多专业的外交人员负责。无需妄自菲薄,我们,真的不是那些领域的专家。另一方面,与我们争论的,也并不是台湾或世界之当其位者。和他们的争论,胜也罢,败也罢,对我们国家的事业,对我们自己的事业,都没有任何助益。

只是,感情上,不允许他们不公正地定义历史。

在英文版中,有人给我留言说,我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描述会令很多wiki人不高兴,所以不可以写上去。我可以不写,因为世界不会因此而改变。但是,我对wiki的NPOV产生了一些怀疑。所谓中立,是数量上的平衡,还是对客观现实的尊重?因为英文使用者中持偏颇中国观点人比较多,我们就不能把自己对中国的观点写到wiki上?

我出国近两年了,对英文世界的中国观,颇不以为然。然而,在英文世界,我们中国人没有太多发声的机会。媒体不可否认是从他们固有的历史观去看问题的。那么,在wiki上,是否可以包容更多的观点?虽然,在讨论中,大家都说要以‘‘A认为B,因为C;同时D认为E,因为F。‘‘的方式编写,然而,遗憾的是,主文章一再的宣称中国是独裁的,残酷无情的。而对于正面的东西,往往以*我们给出描述的企图失败了*,*估计是。。。*等等。不能否认,主文章中的观点的确是英文世界的主要观点。但也同样不能否认,那不是事实的全部,有些甚至是只见舆薪,不见泰山。一方面,是他们真的看不到,媒体都有选择性的报道的。比如,在我接触的40岁以上英文使用者中,几乎所有人是把毛泽东和希特勒,斯大林并列为近现代史上的三大独裁者和法西斯,每每说他们杀戮了多少多少人。我问他们你们怎么知道?他们说媒体上都是这样写的。而且,他们坚信西方的媒体是无比客观的,而中国的媒体都是虚假的宣传。另一方面,是作者刻意的遗忘和忽视了,当然,我宁愿相信wiki人不是后者。他们的观点,多数英文wiki使用者的观点并非客观和中立的。尽管,wiki不可以引用别人的东西。但是,我觉得,编写不能因此仅仅基于传说,而应该基于事实证据。最终版本也不应简单的基于持某种观点的人数多寡,而是否应该站在客观的中立立场?

中国有13亿人,随着英文使用者日增,随着我们和英文世界交流的增多,我相信,英文世界对我们的了解肯定会更多更全面。我也愿意,在wiki这个平台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wiki更全面,更中立。Pashan 12:21 2005年1月28日 (UTC)

谢谢你对英文wiki的关注,帮助不敢当,大家都是为了共同的目标略尽绵薄而已。
至于您提及的三年自然灾害中,中国死亡的人数,以及死亡方式的问题,我并没有第一手的数据和证据。其实,曾经看过一些国内半月谈一类的刊物中关于那段历史的回忆文章。有很多人的确不是直接因为饥饿而死亡的。在1950年代初期的反右倾运动,曾经让相当一大批从来没有农业生产经验的知识分子去诸如北大荒,西北荒地去劳动改造,让他们自给自足,也间接导致了一些人饿死。所以,我觉得,简单的写饿死,也许,更洗练。Pashan 19:21 2005年1月29日 (UTC)

Hi[编辑]

刚才看了你写的一些东西,我有些话不得不跟你说说,不然你大概会对我有很深的误解。其实自从我参与维基百科以来,见过不少对于政治热衷的朋友,来自台湾的、大陆的、香港的、海外的,都有。如果说对于统独的看法可从左到右排出一个光谱的话,我也是从左到右都看过了。有人至今还主张无产阶级专政,认定台湾(中华民国)是走资派应予推翻;也有的是参与没几天,受不了大陆人的一举一动就一去不回头的;我自己也身处其中,对于政治有一定程度的疯魔,偏偏我所处的位置也很矛盾,你很难去定义说我是个极端。

如同之前山兄对你所说的,你可能对于岛上的政治意识形态有一点误判,你认为在这边许多台湾朋友是偏绿的,我猜你大概以为我也是偏独,可是实际上并非如此。相较于许多我的同胞,我可能算是个大统派,至少至少,我认为我还颇有点中国情怀。所谓的中国情怀在于,我的祖父母就是从大陆来到台湾的;而自从我有识以来,我对于中国文学、中国历史、地理的爱好,即使它们对我而言在真实生活中不那么真切,我还是向往的;甚至甚至,当现在看到外国势力对于中国的欺压,我还是会有一丝感伤,乃至于我每每读到南京大屠杀的惨状,眼泪还会在眼眶中打转。(当然啦!会难过主要是因为被害者都是活生生的人啊!不过,相较于纳粹的屠杀,南京大屠杀中的死难者身份是让我感同身受的主因)

不瞒你说,我曾经有说过一句话令我的台湾朋友讶异,我说:中国人应该有点自信,相信自己可以好到台湾想跟你统一。在我看来,大陆朋友对于台湾的激烈发言,往往是因为怕台湾独立;殊不知,台湾其实是中国一双大手中的那只鸟,大家以为不抓紧,它就会飞走,实际上,手捏紧了却把这只鸟给活活捏死。就我自己的观察,台湾在过去支持统一的比例还颇高,如今严重减少,造成的主因是大陆官方在国际间的打压,台湾人民普遍厌恶被凶恶的对待。这是我说的口臭问题,不是在责备参与讨论的朋友,当然被我回应到的朋友会以为我是在针对他,不过我的本意仅在做一个提醒。

说真的,一个认真看待事情,而光谱位置比较在中间的人往往是最受煎熬的。同时被两方面的压力挤压,每次解释似乎都是徒然无功,因为不断有新人加入,也有与自己同光谱位置的朋友离开。往往我只能在心中告诉自己,我们在做的是一件伟大的工作,每种意见看法共同建构出了维基百科的全面与中立性;可是人总有疲乏的一天,有时候是情绪无法收拾,话讲得不好听也就在所难免。对于我的一言一行,我尽我所能思而后动,可是对比其他人,我自认为还有满大的学习空间。共勉之。--虎儿 04:02 2005年1月29日 (UTC)

兄弟,你好,我对台湾认同中国的兄弟还是比较尊重的。你的关于中国大陆官方在国际间的打压的言论,我想说两句。首先,我一直认为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也就是说,两岸政府是敌对的政府,那一方政府打压另一方政府是不是很正常?想当初内战之初,蒋国民政府对中共延安政府的打压就不单只是国际间的打压吧?那中共政府会煽情地让自己治下的百姓独立于中国之外吗?那共产党的地盘会说自己不是中国人吗?还有,什么叫凶恶对待?本人不赞同,大陆的一个中国政策并没有错,任何主张台独的人士都是中国人的公敌,没有凶恶对待的问题,你自称自己是中国人,是不是反对台湾独立我不知道,但是至少对大陆人和大陆政府来说,任何意义上的台独都是不能忍受的。我们会说,既然你们连自己是中国人都不承认,那就不要怪我不客气了……因为那就等于叛国,而叛国罪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要被处以极刑的!!

另外,大陆政府的合法性台湾人很怀疑,认为共产党的意志是凌驾于中国人意志之上的。这个问题我不太赞成,我是大陆人,从小生活在大陆,认识的人都是大陆人,对我们来说,即使我们反对共产党政府的一些做法,我们都更多地反对台独,说到台湾问题,我们都并不是说反对政府对台动武,而是要求政府要更严厉地制裁台独份子。这也可以从另一方面说明,大陆政府对台强硬是有强大民意基础的,这可以从近来《反分裂国家法》没有反对票通过可以看出来。我们是要照顾台湾人的感情,但我们又能以伤害更多大陆人的感情为代价吗?要照顾台湾民意,但你又照顾到了大陆的民意了吗?

台湾民众支持统一的人数减少,至少不能全怪大陆政府对台湾的打压。因为,戴绿帽子的台湾政客上窜下跳,老在煽动对大陆的共产党政府的仇视和对大陆政府的负面报道特别显著,香港新加坡也是华人社会,他们为什么对大陆政府的对台政策表示更多的赞同呢?还有,大陆这么大,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那我就问你了,为什么你们老拿大陆坏的东西说事呢?我上台湾的新闻网站(通过代理)的时候,我对你们关于大陆的新闻简直是非常不屑,那你说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中,大陆的形象能好吗?即使再来个一百年,我相信大陆的形象都不会在台湾好转,只能更坏,因为更强大的更民主的大陆政府只能对台湾更强硬更凶恶!请问,那时台湾问题能不被解决吗?--冰封沙漠 05:54 2005年3月30日 (UTC)

留言[编辑]

那就不是木马的关系了吧。。。 我也不相信共产主义,但我也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社会的稳定和国家地位的提高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台湾问题届时将不再是问题. Bibian 11:56 2005年1月29日 (UTC)

是冲击波,我这里能检测到的--zhouxiao 17:24 2005年2月27日 (UTC)
终于看到你上线了^_^我还以为你真的被国安部请去喝茶了~没出什么事情吧?--Refrain 14:08 2005年2月28日 (UTC)

我们不想改变谁的立场[编辑]

如果我们说, 我们不相信三民主义, 但我们坚决拥护中国国民党, 别人上去只会搞得更糟. 如果我们说, 我们不相信台独主张, 但我们坚决拥护民进党, 别人上去只会搞得更糟. 请问这种说辞, 奇怪不奇怪? ---李学忠 林秀英 2005 2 24

老实说,个人并不觉得你这那两句的说法有什么奇怪的
如果你一定要觉得奇怪,那是你的自由,本人无权过问
另外,希望能正确留下签名,以便留言--zhouxiao 17:18 2005年2月27日 (UTC)
我们夫妻俩的名字就是以上两个, 请问要如何签名呢?我们似乎走错了地方,为什么中文版的维基人,几乎都是英文名字, 鲁迅若取个洋名字,还叫鲁迅么? 看来我们坚持使用中文的人,真是落伍了.十三个亿的中国人,每个都学维基人, 取个洋名字,岂不壮观?----211.76.97.228 12:59 2005年2月28日 (UTC)李学忠 林秀英 2005 2 28
如果是两位,希望能分别注册——我想,即使是夫妻,也会有不同意见的
实在希望一起用,建议使用“李学忠&林秀英”
我的不是英文名字,是拼音——因为互联网起源的关系,很多地方只能用拉丁字母,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鲁迅在国外当然叫LuXun,你总不能期望外国人写中文吧^_^
当然,对于你对中文使用的执著,本人在此表示敬意(此话完全是真心诚意的)--zhouxiao 13:58 2005年2月28日 (UTC)
鲁迅也用过ELEF等洋名--百無一用是書生 () 01:00 2005年3月1日 (UTC)
不过,如果提到“ELEF”的话,个人估计也太多人知道这是鲁迅^_^--zhouxiao 01:17 2005年3月1日 (UTC)
鲁迅用洋名是给老外看的,鲁迅会骄傲的告诉中国人说,他的洋名是如何如何么?中国人与中国人之间, 有必要用洋名字么? 我们现在才知道你为什么要用洋名, 因为暴露真名,国安部会请去喝茶.

--211.76.97.246 09:16 2005年3月1日 (UTC)--李学忠 林秀英 2005 3 1

你还真是莫名其妙,我都说了是拼音不是英文,而且用拼音的原因也说了一大堆,你不看别人的话么?
我的真名就是周晓(zhouxiao),我从来就不隐瞒
至于别人,自然有他们自己的考量——外国人不是照样有笔名,这有什么奇怪
而像“国安部”这类的笑话,如果你这么喜欢把它当真,那我也没办法,我说过了,那是你的自由--zhouxiao 19:38 2005年3月1日 (UTC)
周晓,多么好听的名字,以后就称呼你为周晓,不是皆大欢喜么,生什么气呢?我们不反对网址用英文拼音字

.但是中国人就用中国名字,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生为中国人,死为中国鬼,鲁迅的墓碑上如果刻的是ElEF, 请问周晓,你会不会吐他一口老痰?另外再告诉你一件事,在台湾自称自己是中国人,是会被羞辱的,是会被骂为中国猪的.--211.76.97.246 08:03 2005年3月2日 (UTC)--李学忠 林秀英 2005 3 2

本人拜托你说话有点条理和章法,并且希望你和别人说话时不要总是东拉西扯、偷换概念
至于你说得那些具体内容,根本和我说的话毫无关系,本人觉得没有必要也没有意义进行回复
一切就此打住,以免浪费你我的时间--zhouxiao 21:30 2005年3月2日 (UTC)
也请允许我们说最后一段话
周晓, 不要小看我们之间的对话, 有许许多多的人正在看着呢,否则Shizhao不会来插队,还振振有辞举鲁迅有洋名字的例子,鲁迅什么时候变成了阿Q,他老人家今天若活着,会让你们如此这般消遣他么,中国人不以自己的名字为荣,不以中文为荣,那么台湾人不想做中国人,是不是也有他们自己的考量,你再看看管理员列表

的名单中, 四十位管理员当中,竟然只有四位的名字是中文,其中一位叫做向柏霖,还是法国人呢,法国人前来认同中国,以中国的名字为荣, 中国人却以取洋名字为荣,你不感觉羞耻么,我们希望借着你的网页, 发起正名运动,所有有自尊的中国人, 将你们的洋名字废掉罢,以优美典雅的中文代替,即使不想用真名, 用笔名也是可以,但是请千万使用中文, 四位管理员能够使用中文,证明维基的设备是可以中文输入的,不像有些网络非用英文不可,那就不能强人所难,周晓,我们希望正名运动, 就从你开始做起,你要以精英中的精英自许,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有这么一天, 中文的维基,充满着中文的香味,充满着中文的典雅优美, 你的功劳,将不可没, 我们也希望到北京请你喝茶,不知这些逆耳之言, 你还听得下去么. --李学忠 林秀英 2005 3 3

Oh, come on, you said something about a French person using a Chinese name, then will the French people say:" it is a shame that he is using a Chinese name, he is ashamed of his own language."? Please, you have your right to use a Chinese name, the others have their rights to use English names, and BTW, the reason I didn't type Chinese is because it's simply so much more complecated than tying English, and there is nothing about the patriotism and don't tell me I'm not enthusiastic towards my own country because I'm so proud of it.

And guess what, I love my name, in whatever language. If you ever been out of the country, you will know how hard it is to ask a French or an American to pronouce your Chinese name.

For communication purpose, you have no room to critisize the others' names. Uliyellow 03:17 2005年3月20日 (UTC)

无可救药的假洋鬼子
Uliyellow 如果你是一位真洋人, 看不懂中文, 也不会写中文, 我们绝不怪你, 可是你是一位如假包换的假洋鬼子, 居然敢在我们面前卖弄英文, 真是好大的胆子, 如果你的英文真的那么好, 请你到英文的维基版,用英文编写一些条目, 让我们欣赏欣赏, 也让真正的英美人士, 看看你的英文到底好到什么程度, 我们也会随时进入你的网页, 看看你到底什么时候肯使用中文。
Matteo Ricci是谁? 你知道么? 为什么他要取个中文名字, 叫做利玛窦, 这就是礼貌, 如果他坚持使用Matteo Ricci保证他在中国的传教事业一定失败。 法国人尚柏霖, 为什么用中文名字, 因为他在中文版的维基, 这就是礼貌。 外国人懂得礼貌, 中国人难道不懂么。
我们与周晓都是中国人, 中国人与中国人之间, 有必要用洋名字来交流么, 至少周晓已说出他的中文名字, 表示他还有服善的雅量。
再告诉你一件事, 如果中文版的维基, 被一群假洋鬼子所霸占,保证中文版的维基一定失败。

--李学忠 林秀英 2005 3 21

我说两句

同志们,我也不信仰共产主义。我也赞同现阶段中共执政。我也认为现在让别人主政会更坏。我也认为中国需要稳定。 但只是现阶段,我们迟早要民主化的。与其让让她积蓄爆发,不如我们现在就开始政治改革(在党的领导下)。没有必要当什么反对党,我们应先做一些有益于公益的NGO(环保、助学、预防爱滋等),使公众由子民变为公民。在体制内帮助实现法律所赋予的公民民主权利。比如村民选举、居委会选举、人大代表选举等。让我们做些实际的工作,而不是成天吵架。一句话,多研究问题,少谈些主义。在此之后才能产生可以主政的团体。中国无法承受在一次动乱。也许台湾的经验可以为大陆借鉴。

我们应该杜绝在wiki上做人身攻击。不要再把wiki在变成那些骂人的论坛BBS。毕竟我们都有同一个目标,那就是让我们的大中华更加繁荣富强。因此,我们是在讨论(不是争论)怎样达到目表的方法。让我们心平气和的坐下来讨论,看看能不能找到一条真正的好路。Iamdavidtheking 09:35 2005年12月6日 (UTC)

没有滥用职权[编辑]

回退到上一个版本本来就是任何人都可以做的,我并没有滥用职权。有关性工作者的称呼已经在该条目中有说明了,因此删除。另外也请你解释为何要删掉我加上去的分类与参照?--虎儿 05:16 2005年3月1日 (UTC)

你的态度不太好。什么叫作你错在先所以不跟我计较?你到底是在就事论事还是在针对我?请你说明。回到上一个版本你只要在看先前版本时再编辑一次就可以回到该次的版本了。--虎儿 05:55 2005年3月1日 (UTC)

每篇文章不是都可以回到先前的版本吗?只要进入版本历史再编辑、保存,就已经回到先前版本了。搞不懂你为什么说没有。--虎儿 06:01 2005年3月1日 (UTC)

[编辑]

本来wiki请求的条目是氨气,但是我觉得只需要一个的条目就足够了,氨气的性质完全可以放在它里面讲,没有必要独立一个条目。您可以参照氧气,它就是重定向到的。--蓝色理想 05:39 2005年3月1日 (UTC)

嘿嘿,你说的是胺类,不是一个概念。中学老师应该教过氨、胺、铵的区别的哦。--蓝色理想 06:17 2005年3月1日 (UTC)
共同学习,共同学习^_^ --蓝色理想 06:48 2005年3月1日 (UTC)

Talk:台湾[编辑]

zhouxiao兄,我真的从头到尾都没有针对您,一开始的时候,只是刚好路过看见上面有人在说"xx宣言规定..."(那应该是很久以前的讨论了),所以跳出来说几句(结果您也跳进来...)

后来又有一个人跑进来闹,本来不想回他的;不过看了他的用户贡献,嗯,只有3条,所以忍不住说几句(结果您又跳进来了......)

在这里给您留言的意思是,我真的没有任何对您反对的意思(如果有,应该回复在之前的讨论串吧...),或是想跟您吵架(我是最讨厌吵架的...)

不过您居然把我针对别人讲的话都一肩扛起来了...(可是我真的不是针对您,或是想找您吵架啊...,为什么您要对号入座呢??)

我前半部的回复是连续性的(因为我脑袋比较迟钝,想到什么说什么,所以分开来回复,而不是一起回复),并不针对任何现在参与讨论串的任何人,只针对"xx宣言..."(只是刚好您们插进来而已)。

后半部的回复基本上也是前半部的延伸,虽然有点离题,不过我还是尽量留在我先前的论点(也就是宣言无效论),不是针对您。好吧,如果您觉得感觉被offend到了,那我道歉(我真的不是故意的啊啊啊 >﹏<)--Kerry7374 03:38 2005年3月13日 (UTC)

请给抗日战争中的两幅图片加上说明[编辑]

另外请标明版权情况,可能侵权的图片会被管理员删除的。谢谢!--Alexcn 04:10 2005年3月14日 (UTC)

你给我的那个链接好像是指向朝鲜抗日的?麻烦你给上载的那两幅图片加一段文字说明,这样别人才好用啊。再说版权,中国法律规定版权年限是到著作权人逝世后50年,除非那两张图已经被著作权人放到公共领域,不然它们是受到保护的!--Alexcn 04:31 2005年3月20日 (UTC)
那些图片不需要原文,只要给他配上说明,至少知道是说什么的,不然直接插在条目里面实在不知所云。如果你都不知道那两幅图片是什么内容,那就把他们删掉吧。版权对于维基来说是关系到生存的大事,不能马虎的。没得到授权的图片如果特别需要,也要标上fairuse。--Alexcn 07:13 2005年3月20日 (UTC)
我把图片的引用从条目中删除了。谢谢回复。罗嗦这么多,其实只是因为我觉得每个维基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编辑负责:)--Alexcn 07:50 2005年3月20日 (UTC)
O,你可能误解我的意思了。个人不管对不对自己负责,最终后果/成果都是自己承担。而维基人的贡献是给别人看的,贡献出完整的信息是我们的责任。这是所谓“负责”:)--Alexcn 08:05 2005年3月20日 (UTC)

魔域桃源部分文字似乎不妥。对作品的评论分析是不欢迎的[编辑]

谢谢你贡献的条目魔域桃源,但我觉得部分文字似乎有些不妥。主要是“影片简介”这一段,似乎过于口语化,而且很多评论似乎过于主观,不够中立,如“本身应该说已经非常成功了”。维基百科不适合写“对某一事物的赞词或批评。”,而且“有关艺术作品和传记可以是百科全书的文章,但是对作品的评论分析是不欢迎的。”,请参照Wikipedia:不适合维基百科的文章。--Mountain(Talk) 08:41 2005年3月20日 (UTC)

更否列出你创建的十个条目?[编辑]

更否列出你创建的十个条目?--用心阁(对话页) 04:16 2005年3月22日 (UTC)

我的意思是请列出十个由你创建的条目,不知可否,目的是授予维基荣誉--用心阁(对话页) 01:46 2005年3月28日 (UTC)

兄弟!我希望能和你交朋友![编辑]

茫茫维基,能找到和自己有相同价值观的人不多!我喜欢交朋友,特别是希望能和投机的人交朋友!--冰封沙漠 10:28 2005年4月1日 (UTC)


关于“社会主义国家”条目[编辑]

接受你的道歉 :),也祝你编出优质的条目。--Louer 21:01 2005年6月18日 (UTC)

hehe,大家都努力,希望有机会合作。--Louer 21:33 2005年6月18日 (UTC)

关于苏联历史[编辑]

我非常赞成您的富有建设性的提议,我早就想这样干了,就是不好下手,而且太麻烦。想必您比我闲些,你搞吧!--冰封沙漠 要发飚请找我:-) 14:00 2005年6月19日 (UTC)

对了,问你个问题,苏联后期好像曾经出现过总统制,就是戈尔巴乔夫弄的,结果把苏联整垮了,这段事情好像没人提起过,是吧?不过,苏联垮了对中国还是多少有利的,至少少了一个强悍的邻国了嘛,而且给了中国非常宝贵的反面材料是吧!?--冰封沙漠 要发飚请找我:-) 14:16 2005年6月19日 (UTC)

二战的书[编辑]

好啊!我正需要这些呢。不过我还想完善一下二战其他国家的动向,比如波兰为什么会被瓜分,中国战前的形势等等,不过就是没什么时间了,我要毕业了,过几天就要卷铺盖走人了,所以来维基混的日子也不多了,能和兄弟你认识也不枉到维基一混啊!^_^~~~--冰封沙漠 要发飚请找我:-) 03:37 2005年6月20日 (UTC)

非常谢谢你提供的资料。我正在下载,下午我编辑了一部分二战的战前情况。等我看了你给我的文件后,我再给加些东西在上面。对了,我发现德语版的二战里有好图,德国人果然很严谨,我很佩服他们。

对了,你是读大学还是?哪里的兄弟啊?学什么?--冰封沙漠 要发飚请找我:-) 12:23 2005年6月20日 (UTC)

希特勒,此人是疯子,但他是我最喜欢的几个人之一。我还买来一本专门介绍他的书,虽然里面对希特勒本人有太多的主观臆断。我对德国人向来很尊重,反倒对日本人的死不认错极度反感。而对斯大林和毛XX,这两位被认为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我反倒显得很不欣赏。当然,我更不喜欢斯大林这个权利疯子。我最喜欢的是邓,他在被打倒三次后,依然能坚强地站起来,这不是普通的人能做到的,而且他的人格魅力也让我折服:不单止他被打倒,他的儿子也被毛致残,可是,在他获得政权后,却依然能给足某人面子,说他只有三分过,至少这点,比赫鲁晓夫好上百倍!
我是建材的,在武大都读了三年的研了,所以,这段时间要毕业了,经常来维基混。很高兴和老弟你相识,或许我们本来就是因为政见不谋而合才在如此相投的。--冰封沙漠 要发飚请找我:-) 12:55 2005年6月20日 (UTC)

很佩服兄台对共产主义者追根刨底的精神。[编辑]

说实话,我对共产主义国家的研究不深,所以还要拜读你的大作。多谢。--用心阁(对话页)Wikimania 2005! 13:45 2005年6月20日 (UTC)

  • 看到你对他们的辞源作了很多辨析,很佩服,也觉得获益不少。但我觉得wiki不是《辞源》,也不是《英汉词典》,组织和编写条目更重要的是考虑“实指”而不是“辞源”和“语义分析”(而且语言本身也就是个约定俗成的东西)。共产党国家共产主义国家从修辞分析上来说确实不一样;共产主义国家最初也可能就是反讽;共产主义集团也许没有英文对应,但google一下就可以看出,共产党国家共产主义国家共产主义集团在中文中都是很常见的词汇,并且它们的“实指”都很明确而一致,就是指前苏联,前东欧,中国等国家(官方称呼社会主义阵营)。至于他们是不是有严格修辞意义上的英文对应,是不是最初来自反讽,这些都不重要。
  • 所以我觉得,这些条目都应该被重定向到社会主义阵营当中,并作为别名列出来。因为大家在使用这些词汇的时候都是针对同一个“实体”来使用的。在条目当中可以做一点辞源和语义分析,指出一般哪些人使用其中哪些词汇。但现在这样多个条目,让人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louer (talk) 15:21 2005年6月20日 (UTC)
我没有说过不做词源和语义分析。我意见的要点是在条目组织方面。我的意见是:既然他们都用来指同一个东西,就合并同一个条目(虽然不同的词汇在指同一个东西时,也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和不同的思想源流)。分析也就在这一个条目内进行。我想指出的是,大多数人在使用的时候,对这几个词汇是不做区分的。现在的情况是,当人们在自己文章中使用共产党国家共产主义国家共产主义集团等等时,尽管他们都是想指代前苏联,前东欧,中国等国家,却被连接到了不同的条目。英文里面是做了大量辞源分析,但他也只有一个主条目啊,其它都是重定向。
我不知道关于这些条目以前发生过什么争执。但我个人觉得把这些条目都合并为一个条目应该是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可能的问题是那个条目作为主条目。我觉得大家都有妥协的精神和使用适当的沟通方式的话,一定程度上的共识是能够达成的。
我同你讨论是因为目前是你在主要编辑这些条目。我不知道管理员有什么意见。我也并不坚持我的意见一定得到贯彻。如果问题很复杂,这些意见就随便看看好了。--louer (talk) 16:37 2005年6月20日 (UTC)

同意louer兄的分析。这个条目现在太碎也太乱了,更多的是在分析这个词的来历。我觉得词源和语义分析并不重要,只要把共产主义国家的内涵和概念说清楚即可。--用心阁(对话页)Wikimania 2005! 01:49 2005年6月21日 (UTC)

暂不归[编辑]

留言恕不回复--zhouxiao 05:41 2005年6月21日 (UTC)

多多交流[编辑]

看到您对wiki中政治分类的贡献,很敬佩,尽管可能会与其他wiki人有冲突,这在您以前的留言对话中可以看出,但是因为毕竟是政治,有分歧很正常的,也是希望不要因为这个伤了和气,在两岸问题上比较能理解对岸的朋友,当然我是大陆的统派,呵呵。我在入党中,也有打算参与wiki中政治分类的建设,只是自己是学工的,可能作的不会太多,以后多多交流阿,我是个温和又暴力的家伙。我对wiki还是有信心的,感觉有点知识共产的味道:)精神乌托邦--Super1o^-^o留言 16:58 2005年6月21日 (UTC)

周晓老弟还好吧![编辑]

你的名字是否这样写?暂且就这样吧,哈哈.好久不见咯.我在wiki中换了名号,希望还能保持联系.开学了吧.我已经远离学校了,另外,希望你能考研成功--冰封沙漠要发飙请找我 12:47 2005年9月4日 (UTC)

中文维基年会地点选择通知[编辑]

您好,中文维基正在筹办首届年会,诚挚地邀请您一同参与年会的筹备工作。

目前已投票决定年会日期为2006年8月26日-8月27日举行( http://0rz.net/1110P ),2月19日起开始进行年会地点的选择投票( http://0rz.net/4114e )。

地点的选择规则(采用vipuser案):

  1. 先进行为期2星期的第一轮投票,所有在投票前注册的维基人都可以参与投票(每人投任意票)和讨论,选出支持率最高的前3名的城市。
  2. 一星期讨论并确定各个城市的举办条件,并进行SWOT分析(优点、弱点、机会、威胁),讨论并进行审核确定符合条件的城市。
  3. 如果有2个以上城市符合基本条件,进行为期一星期的维基见习编辑参与的第二轮投票(建议结合,个人可能出席的城市)。

--Jasonzhuocn...._交流 15:52 2006年2月21日 (UTC)

二次动员令[编辑]

为了增加中文维基的条目数量,8月15日到10月1日为止,请每个维基人编辑至少5个新条目,条目必须符合维基的规则,内容至少要达到条目标准,不可是小条目小小条目,如果可以的话,请尽量提高所编写条目的质量、内容,甚至达到推荐新条目的水平,创建新条目,创建后请在“二次动员令”内设链接,谢谢!

收到此动员令的维基人,请将此动员令贴到至少5个还未收到此动员令的维基人讨论页上,就算不想建立新条目,也请帮忙散发动员令,因为能否将动员令传播出去,是成败关键之一,“首次动员令”效果不大,就是因为没有在传播。

现在中文维基百科有9万注册用户,只要有4000人参加动员令,10月1日就会增加2万条目,意味着中文维基将迅速超越俄文维基,进而突破10万条目大关,且是很漂亮的突破10万大关,因为增加的是有质量的条目,非滥竽充数者,请大家尽力帮忙完成这壮举,就算是新人,也不要害怕,尽量创建新条目,若有问题就改正,参加这次动员令活动,也可让新人们更快学会如何创建条目。--真实事求是 12:36 2006年8月16日 (UTC)

维基研究协助[编辑]

Zhouxiao您好,我是就读于中国文化大学新闻研究所的学生邱家纬,目前正进行一项对两岸三地维基人的研究,需要许多维基用户的协助。这份研究曾在07年的维基年会发表过,也访问过来自中国大陆、香港与台湾的维基用户。现在更需要大量的问卷资料辅助,希望您能够提供维基的编辑经验。这份问卷只需要花您两分钟时间,但是对维基领域研究有很大贡献,谢谢您的帮忙!

这份问卷的询问范围仅于编辑过程与经验,不涉及私人资料,请您安心。

问卷网址:http://www.my3q.com/home2/184/loat5oo/88988.phtml

看在我挨家挨户去留言的份上,帮帮我吧!—樱花猴 2007年11月6日 (二) 07:52 (UTC)[回复]

邀请您参加第十三次动员令[编辑]

中文维基百科 第十三次动员令邀请函
维基娘,第十三次动员令的吉祥物
维基娘,第十三次动员令的吉祥物

亲爱的维基百科用户Zhouxiao您好:

首先,感谢你对维基百科的贡献!为了提升中文维基百科的条目品质及数量,第十三次动员令会于2015年7月4日至2015年9月6日期间进行,我们诚挚地邀请您来积极参与动员活动。

详细动员事项请参见第十三次动员令,让您从动员令说明书中了解什么是动员令,并请参考主页的报名指引报名参与本次动员令(报名处现已开放)。

本次动员令分为大动员令及小动员令,大动员令是可以在任何主题中贡献的动员令项目,而小动员令主题有:地球科学数学物理电子计算机欧洲历史地理以及多于15种外语版本的条目

请收到本邀请函的维基人,将{{subst:动员令}}转贴到其他尚未收到本动员令的维基人讨论页上(或参考推广工具),如果您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响应本次动员令、积极建立新条目,也请帮忙散发动员令,因为能否将动员令传播出去,是历次动员令成败之关键,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升维基的服务、品质及数量!非常感谢您的参与!


维基百科奖励纸本授奖机制调查[编辑]

维基百科使用者及患心理疾病使用者交流上的实践策略调查[编辑]

您好。身为一个较新使用者具备更多经验的的维基百科社群成员,您可能已经了解到中文维基百科一直以来都有许多罹患精神疾病的使用者参与贡献的状况,而为寻找优化中文维基百科使用者与患心理疾病使用者的交流的更佳策略,我们举办了一场调查,希望利用调查取得的结果作为研究及策略规划参考之用。这个调查不会花费您太多宝贵时间,经过测试,完成调查所需的时间约为2到3分钟。这一调查的有效时间至 2017年10月28日 (六) 23:59 (UTC) ,我们由衷期待您的参与。

[-现在就参与调查!-]

十分感谢您的参与! ——Aotfs2013 留于 2017年10月17日 (二) 19:38 (UTC) (使用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执行)[回复]

请补充文件File:Jrcq2.jpg的版权或来源信息[编辑]

欢迎参与维基百科。您所上载的文件File:Jrcq2.jpg由于没有注明上载页面所要求的所有信息,将作快速删除处理。请通过编辑图片的描述页面补充所需的所有信息,包括填写上载页面的虚线框内所有栏目,以及使用了适当的版权标志。如果您仍然不清楚如何填写,建议使用文件上传向导按要求重新上传文件。维基百科严格规范图片上载手续,是为了避免侵犯版权所致,多谢您的注意和合作。--叶又嘉留言2017年11月9日 (四) 14:26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