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新谷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新谷藩
蛇之目(加藤家家紋)
蛇之目加藤家家紋

日語漢字新谷藩
平假名にいやはん
羅馬拼音Nīya-han
創藩日期元和9年7月13日(1623年8月9日)
創藩理由內分分知日語内分分知
所在地日本伊予國喜多郡新谷
藩廳新谷陣屋日語新谷陣屋
大名家加藤家
伺候席柳間
石高10,000石
藩校日語藩校求道軒
人口13,441人
廢藩日期明治4年7月14日(1871年8月29日)
廢藩理由廢藩置縣

新谷藩(日語:新谷藩にいやはん Nīya-han */?)是日本伊予國喜多郡新谷的[註 1]元和9年7月13日(1623年8月9日)創藩,明治4年7月14日(1871年8月29日)廢藩,原本是大洲藩的一部分,石高是10,000石,藩廳新谷陣屋日語新谷陣屋藩校日語藩校是創建於天明3年(1783年)的求道軒,人口是3,198戶13,441人[2]

歷史

[編輯]

元和9年7月13日(1623年8月9日),根據大洲藩藩主加藤貞泰的遺言,加藤直泰日語加藤直泰分知日語分知10,000石,大洲藩50,000石則由直泰之兄加藤泰興日語加藤泰興繼承,按《台德院殿御實紀》記載,這次分知是內分分知日語内分分知,大洲藩仍然維持60,000石。寬永11年(1634年)10月,藩士中江藤樹提出希望照顧在近江國的母親而請辭被拒,最終脫藩,後來他作為陽明學學者受到景仰後,在得到藩主的准許下,新谷藩和大洲藩的藩士總共32人成為其弟子,並且在近江國學習。寬永16年6月18日(1639年7月18日),新谷藩與大洲藩陷入分知爭議,最終在親戚調停下,直泰獲以密函形式寫成的領知朱印狀日語領知朱印状。根據《寬文印知日語寛文印知》記載,兩藩仍然維持內分分知的形式,直泰在當時領有24村,涵蓋喜多郡13村、浮穴郡7村以及伊予郡4村[2]

寬永19年(1642年)4月,直泰在距離大洲城東北約8公里處的上新谷開始興建陣屋[註 1],連同31座侍屋敷日語武家屋敷知行達4,920石,陣屋即後來的新谷陣屋。天和2年(1682年),加藤泰義日語加藤泰義庶長子繼任藩主,即加藤泰觚日語加藤泰觚寶永元年8月6日(1704年9月4日),泰觚獲任命為駿府城加番日語加番享保12年(1727年),加藤泰恆日語加藤泰恒八子繼任藩主,即加藤泰廣日語加藤泰広寬保2年(1742年),新谷藩下令町內上繳御用米日語城米200石。寬延3年(1750年),大洲藩爆發內之子騷動,浮穴郡和喜多郡總共約18,000名農民聚集於內之子河原[註 1],打算前往大洲城下強訴年貢日語年貢過重以及表達對村役人日語村役人的不滿,在大洲藩無計可施的情況下,新谷藩出面協助調停,加上佛寺的仲裁下得已解決[1][2]

寶曆5年(1755年)夏天,藩領麻生村與松山藩領森松村爆發水論日語水論,寶曆11年(1761年)夏天又與天領宮野下村等5村爆發水論,翌年在與森松村等24村的水論中,更有約2,800人參與衝突,明和8年6月8日(1771年7月19日),同時與天領以及松山藩領4村爆發水論。天明元年9月30日(1781年11月15日),藩領黑田村與大洲藩領大南村替地日語替地[註 1]文化6年(1809年),由於新谷藩領24村均存在飛地,在管治上出現困難,加上肱川日語肱川氾濫以及町內發生火災,導致新谷藩頻臨破產邊緣,因此直至文化11年(1814年)在行政和財政均由大洲藩全面接管。文化6年6月26日(1809年8月7日),藩領阿藏村與大洲藩領大洲村爆發水論。文化9年8月22日(1812年9月27日),為了解決水論問題,新谷藩以藩領阿藏村和梅之川村作為替地,換來大洲藩領一木村、北山村和大南村[註 1][2][3]

文政7年正月15日(1824年2月14日),來自於新谷藩的碧川鐵胤日語平田鐵胤成為平田篤胤的女婿。文久3年(1863年)3月,為了防範外國船隻,新谷藩開始組織鄉筒,同年6月為了在海邊戒備,於出海村和今坊村組織鄉鐵砲隊。同年8月18日(9月30日),八月十八日政變爆發,新谷藩藩主加藤泰令日語加藤泰令前往御所負責戒備。慶應4年正月3日(1868年1月27日),鳥羽伏見之戰爆發,新谷藩奉命保護五條為榮日語五条為栄,翌日出陣至鳥羽口,正月8日(2月1日)代替水口藩日語水口藩建禮門日語建礼門內侍所日語賢所戒備,正月11日(2月4日)也負責在建春門日語建春門戒備。另一方面,也派兵與土佐藩長州藩福山藩和大洲藩一同討伐佐幕的松山藩,同年3月在土佐藩的要求進駐三津,直至5月25日(7月14日)撤軍返回新谷。同年5月22日(7月11日),新谷藩奉命在京都巡邏以及進行搜捕直至9月8日(10月23日)。明治元年9月20日(1868年11月4日),新谷藩有份派兵在東京行幸日語東京行幸中隨行。明治4年7月14日(1871年8月29日),廢藩置縣[2][4]

歷任藩主

[編輯]
新谷藩歷任藩主[2]
家名日語家名 家格 名稱 石高 藩領
加藤家 外樣
陣屋日語城主大名
加藤直泰日語加藤直泰 10,000石 伊予國喜多郡浮穴郡伊予郡
加藤泰觚日語加藤泰觚
加藤泰貫日語加藤泰貫
加藤泰廣日語加藤泰広
加藤泰宦日語加藤泰宦
加藤泰賢日語加藤泰賢
加藤泰儔日語加藤泰儔
加藤泰理日語加藤泰理
加藤泰令日語加藤泰令

江戶藩邸

[編輯]

新谷藩的江戶藩邸日語江戸藩邸分為上屋敷、下屋敷和藏屋敷。上屋敷始於明曆3年5月19日(1657年6月30日),位於芝[註 2]寬文7年(1667年)以後轉移至白壁町,元祿11年(1698年)9月轉移至本所,寶永年間(1704年至1711年)改為下屋敷,拜領於寬文4年12月15日(1665年1月30日)的淺草新堀末下屋敷則在同時期改為上屋敷。元祿11年12月3日(1699年1月3日)拜領位於三之輪的下屋敷[註 3][8]。藏屋敷則位於土佐堀[6]

領地

[編輯]
新谷藩在《慶安元年(1648年)伊予國知行高鄉村數帳》中的領地[9]
令制國 領地
伊予國 喜多郡 梅之川、川崎、重松、中津惣川、出海、戀之木、藤繩、下新屋、上新屋、只海、今坊、上須戒、阿藏
浮穴郡 立石、町村、上川、高市、岩屋口、大平、麻生
伊予郡 市場、稻荷、大平、黑田
新谷藩在《舊高舊領取調帳日語旧高旧領取調帳》中的領地[10]
令制國 領地
伊予國 浮穴郡 立石村、町村、上川村、高市村、麻生村、岩谷口村、大南村、大平村
伊予郡 大平村、市場村、稻荷村
喜多郡 上新谷村、下新谷村、戀木村

註解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現行對應地名如下[1]
  2. ^ 現行對應地名如下[5][6]
  3. ^ 淺草新堀末的上屋敷現為東京都台東區千束一丁目金龍小學校日語台東区立金竜小学校,三之輪下屋敷則現為東京都荒川區荒川一丁目[7]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竹內理三日語竹内理三北原進日語北原進杉山博日語杉山博竹內誠日語竹内誠 (歴史学者)所理喜夫日語所理喜夫西垣晴次日語西垣晴次、景浦勉 (編). 新谷藩・新谷・上新谷村・内子・麻生・森松・宮下・黒田村・大南・阿蔵・梅川・市木・喜多山・出海・今坊. 角川日本地名大辞典 愛媛県. 角川日本地名大辭典 38 日本文学Web図書館. 角川書店. 1981-10-08. ISBN 4-040-01380-8 (日語). 
  2. ^ 2.0 2.1 2.2 2.3 2.4 2.5 伊藤義一. 新谷藩. 木村礎日語木村礎藤野保日語藤野保村上直日語村上直 (歴史学者) (編). 藩史大事典 中国・四国編 6 POD版. 雄山閣日語雄山閣. 2002-04-15: 530–538. ISBN 4-639-10034-5 (日語). 
  3. ^ 田中歲雄. 竹之窪井関跡. 大石慎三郎日語大石慎三郎、秋田忠俊、伊藤義一、井原康男、景浦勉、田中歲雄、西田榮、三好昌文、渡邊則文 (編). 愛媛県の地名. 日本歷史地名大系 39 JapanKnowledge. 平凡社. 1980-11-15. ISBN 4-582-91047-5 (日語). 
  4. ^ 菊地明. 新谷藩. 新人物往來社 (編). 三百藩戊辰戦争事典 . 新人物往來社日語新人物往来社. 2000-01-25: 208–209. ISBN 4-404-02822-9 (日語). 
  5. ^ 竹內理三日語竹内理三北原進日語北原進杉山博日語杉山博竹內誠日語竹内誠 (歴史学者)所理喜夫日語所理喜夫西垣晴次日語西垣晴次 (編). 芝・白壁町. 角川日本地名大辞典 東京都. 角川日本地名大辭典 13 日本文学Web図書館. 角川書店. 1978-10-27. ISBN 4-040-01130-9 (日語). 
  6. ^ 6.0 6.1 脇田修日語脇田修內田九州男日語内田九州男、相蘇一弘、今井修平、本城正德、渡邊忠司日語渡邊忠司藪田貫日語藪田貫村田路人日語村田路人、山口之夫、中尾芳治、服部昌之. 土佐堀一丁目. 直木孝次郎日語直木孝次郎、森杉夫、大月明、河音能平日語河音能平、田代克己、戶田芳實日語戸田芳実、服部昌之、福島雅藏、三浦圭一日語三浦圭一、山口之夫、吉田晶日語吉田晶脇田修日語脇田修 (編). 大阪府の地名. 日本歷史地名大系 28 JapanKnowledge. 平凡社. 1986-02-07. ISBN 4-582-49028-X (日語). 
  7. ^ 安部晃司、陶木友治、仲藤里美. 新谷藩. 江戸三百藩 まるごとデータブック. 人文社日語人文社. 2007-04: 101. ISBN 978-4-795-91750-7 (日語). 
  8. ^ 東京都 (編). 二 帝都(一). 東京市史稿 市街編. 東京市史稿日語東京市史稿 49 (東京都). 1960-03-25: 404–405 [2023-07-13]. 國立國會圖書館書誌ID00000122689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3) (日語). 
  9. ^ 愛媛縣史編纂委員會 (編). 第二章 藩政の展開 第七節 新谷藩 二 新谷藩領と家臣団の形成. 愛媛県史 近世 . 愛媛縣. 1986-01-31: 544 [2023-07-13]. NCID BN00506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31) (日語). 
  10. ^ 旧高旧領取調帳データベース. 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 [2023-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5) (日語).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