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桐梓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桐梓縣
上起,從左到右:田園風光、1967婁山關雪景、桐梓北站
桐梓縣在貴州的位置
桐梓縣在貴州的位置
坐標:28°08′12″N 106°49′19″E / 28.13667°N 106.82194°E / 28.13667; 106.82194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隸屬行政區貴州省遵義市
設立1601年
政府駐地婁山關街道
政府
 • 縣長龍斌
 • 縣委書記吳高波
面積
 • 3,207 平方公里(1,238 平方英里)
 • 建成區(2020)22 平方公里(8 平方英里)
海拔1,100 公尺(3,600 英尺)
人口2020年[1]
 • 常住529,471人
 • 密度165人/平方公里(428人/平方英里)
 • 縣城26.5615萬人
 • 城鎮247,297人
 • 戶籍74.7663萬人
語言
 • 母語方言西南官話西蜀片岷赤小片桐梓話
時區北京時間UTC+8
郵政編碼563200
電話區號851
車輛號牌貴C
行政區劃代碼520322
氣候副熱帶濕潤氣候
年均溫14.6℃ ℃
年降水1038.8毫米毫米
年日照1091.6小時小時
國內生產毛額(2019)¥148.82億
人均¥28018
網站桐梓縣人民政府入口網站

桐梓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貴州省遵義市下轄的縣,位於遵義市北部,總面積3207平方米,人口75萬人,是中國方竹筍之鄉[2]。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置桐梓縣,隸於遵義軍民府(後改稱遵義府),歸四川布政使司轄制。

桐梓縣是古人類發祥地之一,有距今20萬年前的「桐梓人」遺址。民國時期,以周西成、王家烈為代表的桐梓軍政集團主政貴州10餘年,中華民國海軍學校在桐梓辦學近8年,中華民國陸軍將領張學良被囚禁在小西湖兩年。

詞源

[編輯]

原夜郎壩盆地中的臨溪台地建有一城堡,周邊種植有許多「桐」與「梓」兩種樹木,城堡故名「桐梓堡」。唐有珍州及所轄夜郎縣州治、縣治所所在桐梓堡,明初有桐梓驛所在的桐梓坡。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播州改土歸流時,置桐梓縣,因桐梓驛得名,縣治所在的冬青坪改稱為桐梓,沿襲至今,已有400多年,今桐梓即指此。

歷史

[編輯]

古代

[編輯]

貞觀十六年(642年),於桐梓地中部、北部置播州,遂改稱珍州,置夜郎麗皋樂源3縣。 唐元和二年(807年),廢珍州,所屬夜郎等縣改屬溱州蒙山以南仍屬帶水縣隸於播州。並隸於江南道黔中採訪使。唐大中十三年(859年),南詔攻占播州。收復後,不久又失陷。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年),楊端入播,蒙山以南遂屬播州楊氏據有,直至北宋末年。唐乾寧三年(896年),武泰節度使以其降王建。唐天佑四年(907年),後梁滅唐,是時王建於成都稱帝建前蜀,桐梓隨之屬前蜀,境內建置不變,隸武泰軍節度使。

後唐同光三年(925年),後唐滅前蜀,縣境乃歸後唐。後唐長興元年(930年),後蜀攻占珍、涪等州,桐梓遂改屬後蜀。

建隆元年(960年)地方建置:大行政區為路,中級為府(州、監、軍),三級為縣。宋乾德三年(965年),原珍州「蠻酋」田景遷以其地內附,賜名珍州仍名夜郎郡,領夜郎等縣。宋開寶元年(968年),改珍州為西高州,仍名夜郎郡,領屬不變,隸夔州路。桐梓境內建置不變。宋慶曆八年(1048年),以黔州羈縻南、溱2州隸渝州,溱州仍名溱溪郡,領榮懿、扶歡兩縣(今桐梓縣松坎以北地區)。宋治平三年(1066年),榮懿、扶歡為「熟夷」割據。熙寧三年(1070年),平「熟夷」,降兩縣為榮懿、扶歡兩砦。宋熙寧八年(1075年),以南川縣(今綦江縣)銅佛壩地,置南平軍,領隆化、南川縣並榮懿、扶歡、開邊、通安、安穩、歸正5砦及溱州1堡,是時,松坎以北地區屬南川縣隸南平軍。宋大觀二年(1108年),木攀首領趙泰以地內附,別建溱州領溱溪、夜郎兩縣。播州楊光榮以地內附,詔建播州,領播川、琅川、帶水3縣。兩州均隸夔州路。是時,桐梓地仍一分為三:蒙山以南屬播州帶水縣,蒙山以上松坎以南屬溱州夜郎縣,松坎以北屬溱溪縣。宋宣和二年(1120年),廢溱州及溱溪、夜郎兩縣,改為溱溪砦,隸南平軍,溱溪砦治所在松坎。桐梓縣境內設夜郎縣478年,至此不存。翌年,廢播州為城隸於南平軍(並廢琅川、播川、帶水3縣),播州城在今桐梓城南3里(馬鞍山南側之舊城坡)。宋宣和六年(1124年),以播州城為播川縣,治所仍為播州城,隸於南平軍,蒙山以南屬播川縣領域。宋端平三年(1236年),播川縣移治白錦堡(不在今桐梓縣境內),仍屬南平軍。嘉熙三年(1239年),復置播州,置安撫使,播川縣為州治,仍隸於夔州路南平軍。宋寶祐六年(1258年),復以宣和中所置播川縣地為鼎山縣,隸於南平軍,移治於鼎山城。南宋度宗咸淳九年(1273年)又改原珍州並屬縣隸播州。

宋景炎元年,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軍占重慶,播、思等州降元。翌年,置播州安撫使司,隸於湖廣行省。桐梓地遂屬元。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十二月,從楊邦憲請,以鼎山縣仍隸於播州。至元十六年(1279年),元滅南宋,統一全國,地方建制設行中書省,省下為路,置總管府,下為府,府領州,州領縣。在西南少數地區,設土司、土官。是年正月,改鼎山縣名播川縣,仍治鼎山城,隸於播州安撫司。

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明玉珍占川蜀地區稱帝,建號為夏,思、播等州為其據,桐梓遂屬於「明夏」8年之久。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夏」降明朝。五年,原播州安撫使及同知率地歸附明朝,置播州宣慰使司,隸於四川行省,桐梓地屬播州宣慰使司。六年,縣境置播川驛(今魁岩棧)、桐梓驛(今新站)、松坎驛(今松坎),後增夜郎驛(今夜郎棧)。九年(1376年)改行省為布政使司,桐梓地屬於四川布政使司。十五年(1382年),改隸於貴州布政使司。二十七年(1394年)復隸於四川布政使司。明洪武元年至萬曆二十八年(1368-1600年),桐梓境內,因襲元代土司制度,由播州土司宣慰使司分別委土官約分8片治理。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於松坎設安邊同知,不久即廢。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置桐梓縣,隸於遵義軍民府(後改稱遵義府),歸四川布政使司轄制。崇禎六年(1633年),改四川布政使司為四川省,桐梓隸屬仍舊。

清順治一年至十五年(1644-1658年),桐梓地屬明朝殘餘勢力南明政權遵義府。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改驛道,縣境播川、桐梓、松坎、夜郎4驛乃廢。清雍正六年(1728年),隨遵義府改隸於貴州省至今。

近代

[編輯]
中華民國海軍學校

咸豐四年(1854年)八月,九壩楊龍喜起義,初六日占領桐梓,改桐梓為興州,重慶提督萬福於是年十二月十六日克桐梓,恢復原縣名。民國2年(1913年),廢府州建置,桐梓縣隸於黔中道。民國9年(1920年),廢黔中道,桐梓縣直隸於省。抗戰時期,中華民國海軍學校於1938年夏秋(10月)間遷至貴州桐梓縣城(史稱「桐梓海校」),駐桐8年後又於1946年1月遷至重慶山洞海軍總司令部舊址待命(丁家後院)。

現代

[編輯]

1949年11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桐梓縣城,是月29日,桐梓縣人民政府成立。隸於西南行政區(1954年6月19日撤銷)貴州省人民政府遵義專員公署(1967年1月改稱遵義地區革命委員會,1979年1月改稱遵義行政公署,1998年改稱遵義市)。1955年,桐梓縣第十區全區劃為重慶市南桐礦區

自然地理

[編輯]

位置境域

[編輯]

桐梓縣位於貴州省北部,北與重慶市接壤,南接匯川區、仁懷市,西連鰼水縣綦江,北抵重慶南川區、萬盛區。地理坐標北緯27°57′-28°54′,東經106°26′-107°17′,全縣南北最長處81公里,東西最寬處52公里。全縣國土總面積3202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編輯]

桐梓縣位於黔北山地與四川盆地的銜接地帶,由於構造體系複雜,構造運動強烈,冰川作用顯著,溶蝕、侵蝕並存,形成了獨特的地貌景觀,屬黔北中山峽谷區。全縣地勢呈東北高、西南低形狀,羊磴河、松坎河、桐梓河將全縣切割為三個各具特徵的地貌單元。縣境內兼有山原、中山、丘陵、山間盆地、河流階地等多種地貌形態,且岩溶廣布,石峰林立,暗河、溶洞比較發育。

水文

[編輯]

桐梓縣內河流均屬長江水系,分屬長江上游幹流區赤水河、綦江河和烏江水系,計有大於20平方公里流域面積的河流57條,總長度831.48公里,河網密度0.26公里/平方公里。河流等級為:幹流7條,一級支流32條,二級支流18條。主要河流桐梓河、松坎河、羊磴河集雨面積2919.45平方公里。

氣候

[編輯]

桐梓屬亞熱帶高原季風濕潤性氣候區,四季不甚分明,水熱同季,雨量充沛,干、濕季明顯,無霜期長,春暖風和,時有倒春寒,初夏多雨,盛夏多旱,熱而不酷,秋溫陡降有綿雨、「秋風」,冬無嚴寒,多雲寡照,偶有凝凍,垂直地域分布差異大,立體氣候顯著。

桐梓多年平均陰天數245天,多年平均日照時數1091.6小時。1978年中央氣象局整理的全國氣候之最中列出桐梓年平均總雲量8.4,年平均低雲量7.2,冬季低雲量8.5,均名列全國第一。桐梓年均溫14.6℃,最冷月-5℃,最熱月24.5℃。極端最高氣溫有37℃,極端最低氣溫-7℃。由於海拔高差大,氣候垂直變化差異顯著,「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桐梓屬全省少雨區,年平均降雨量1038.8毫米。夏季降水量最多,冬季降水是最少,呈冬干夏濕現象。

自然資源

[編輯]

土地

[編輯]

桐梓縣境內土壤有水稻土、潮泥土、黃壤、石灰土、紫色土、黃棕壤6個土類,面積434.19萬畝,占總土地面積的90.49%。其中酸性土壤46.37萬畝,微酸性土壤238.76萬畝,中性土壤122.41萬畝,微鹼性土壤9.04萬畝。 桐梓縣土地總面積480萬畝,其中耕地133.13萬畝(稻田37.89萬畝,旱地95.24萬畝),園地1.15萬畝,林地184.04萬畝,疏林草地10.3萬畝,城鄉居民點用地5.69萬畝,工礦用地0.07萬畝,交通用地2.14萬畝,水域4.52萬畝,特殊用地1.48萬畝,未利用土地31.92萬畝。  

生物

[編輯]

據不完全統計,在全國植物區系15個地理成份中,桐梓縣不同程度地具備了13個地理成份。境內珍稀植物較多,其中屬國家一類保護樹種有銀杉、珙桐,二類保護樹種有黃杉、香果樹、青錢柳、水青樹、紅椿等,三類保護樹種有穗花杉、厚朴、楠木等。縣境內已發現中藥材品種約千餘種。方竹林總面積33萬畝。 除普通野生動物外,縣境內發現有黑葉猴華南虎、麋鹿、雲豹、大鯢、白鶴、紅腹錦雞、華南穿山甲、豺、水獺、大靈貓、小靈貓、林麝、斑羚、岩羊等國家保護珍稀動物。

礦產

[編輯]

截至2014年3月,桐梓縣境內初步查明礦藏29種,計有大型礦床1處,中型礦床7處,小型礦床多處,礦點52處,礦化點11處。其中煤炭儲量47.72億噸,是全國重點產煤縣。石灰石分布極廣,儲量豐富,不少地區石灰岩質量較高,達到化工、水泥、玻璃和冶金用石灰岩一級標準。鉀礦分布廣泛。另有黃鐵礦菱鐵礦滑石高嶺石白雲岩石英大理石方解石石膏赤鐵礦、鉛鋅礦、鋁土礦等礦產資源。

行政區劃

[編輯]

桐梓縣下轄2個街道、20個鎮、2個鄉、1個民族鄉。

人口

[編輯]

2019年年末全縣戶籍人口747663人,其中:鄉村人口482048人,城鎮人口265615人。全縣常住人口出生率為11.78‰,自然增長率5.86‰。

交通

[編輯]

鐵路

[編輯]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川黔鐵路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渝貴鐵路

川黔鐵路桐梓站

公路

[編輯]

210國道 352國道G75 渝黔高速公路

經濟

[編輯]

2019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8.8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速下同),比上年增長9.2%。按產業分,第一產業增加值36.06億元,比上年增長5.5%;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42.82億元,比上年增長12.8%;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69.94億元,比上年增長9.1%。第一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4.2%,比上年降低1.2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8.8%,比上年增加0.8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7.0%,比上年增加0.3個百分點。全縣人均生產總值28018元,比上年增長8.8%。

第二產業中,工業增加值26.62億元,增長11.9%;建築業增加值16.20億元,增長14.5%。第三產業中,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3.06億元,增長5.7%;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3.70億元,增長7.6%;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6.58億元,增長6.7%;金融業增加值7.27億元,增長7.8%;房地產增加值5.18億元,增長6.8%。

農業

[編輯]
  • 桐梓魔芋:中國地理標誌產品,桐梓魔芋富含豐富的澱粉、蛋白質、維生素等成分,在食品、醫藥及其他工業都有著比較廣泛的應用。
  • 桐梓黃牛:中國地理標誌產品,桐梓黃牛正式有確切文字記載的時間,始於民國年間。據民國《桐梓縣誌》記載:「桐梓黃牛長期山區飼養,因而肉質密實,口感好。」
  • 桐梓團芸豆:中國地理標誌產品,種植歷史有上百年,主產區為芭蕉鎮,該鎮每年都舉辦以團芸豆為主題的農民豐收節。
  • 桐梓方竹筍中國地理標誌產品,桐梓縣是國家林業局授予的「中國方竹筍之鄉」。桐梓方竹筍外形略呈方形,觸摸有稜角感,筍肉豐腴,腹空極小,肉質脆嫩,質佳味美,被已故著名林學家陳嶸教授譽為「竹筍之冠」。
  • 花秋土雞:中國地理標誌產品,體型小,頭昂尾翹體貌特徵突出。白條雞肌肉豐滿富有彈性,背部和尾部脂肪分布均勻,肉質細膩鮮香。
  • 桐梓蜂蜜:中國地理標誌產品,呈琥珀色至深琥珀色,質地黏稠,氣味清香,味甜潤,無齁感。
  • 婁山黃燜雞
  • 容光回鍋羊肉
  • 金橘蒸兔肉
  • 桐梓香腸

旅遊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22-07. ISBN 978-7-5037-9772-9. Wikidata Q130368174 (中文). 
  2. ^ 关于公布第三批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名单的通知.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 2004-12-22 [2021-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9).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