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制憲國民大會
制憲國民大會曾屬優良條目,但已撤銷資格。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連結中可了解撤銷資格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條目照建議改善而重新符合標準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 |||||||||||||
| |||||||||||||
當前狀態:已撤銷的優良條目 |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 |||||||||||||||||
---|---|---|---|---|---|---|---|---|---|---|---|---|---|---|---|---|---|
|
US Foreign policy
[編輯]1947 Feb. 13, Life, U.S. Foreign Policy, II
It is particularly stupid in 1947. For Chiang has been busy with a project which cuts the ground from under most of the political criticisms leveled at his government. On Christmas Day the National Assembly formally presented him with a new constitution. The Communists boycotted the Assembly and do not recognize the constitution. Yet it follows closely the draft agreed to by all parties last January, and if the word "democratic" has any meaning left this constitution is democratic. The Assembly, whose 1700 odd delegates came from almost every province, party and occupation, worked on it through 41 days of free and at times rowdy debate. Based on the Five-Power system prescrived by Sun Yat-sen, it contains many adaptions of American and British parliamentary practice, guarantees personal liberties and sharply limits the presidential power. The Kuo-mintang diehards fought the liberal clauses of the new constitution by were overridden by the moderates and by Chiang Kai-shek himself. It is a fulfillment of Chiang's old pledge that despite the "tutelage" system that made him a dictator, he intends to go down in Chinese history as the founder of a modern democratic state. 逍遙玉笛 (留言) 2009年4月26日 (日) 20:02 (UTC) 這個不是馬歇爾聲明,而是國務院白皮書。
翻譯: 1947年是非常糟糕的一年。蔣中正忙於一個新的改組政府計劃以便減少外界對其一黨專制的批評。聖誕節(1946年)那天,國民大會轉交給他一部新憲法。共產主義者抵制國民大會,並不承認新憲法。然而,事實可見,該憲法緊密遵守了去年1月政協會議各黨達成的決議,而且如果「民主」這個詞還有一丁點含義的話,該憲法就是民主憲法。國民大會1700名代表來自全國各地,各黨,各行各業,為制定憲法進行了41天自由而激烈地辯論。該憲法基於孫中山五權憲法體系,並吸納了美國英國憲法的議會機制,確保了個人自由並極大約束了總統的權力。事實上,國民黨頑固派反對新憲法的自由條款,但這種反對最終被民主黨派和蔣中正所壓制。這是蔣中正為了履行他的諾言,他曾許諾儘管訓政體制讓他像個獨裁者,但他希望成為建立中國現代民主制度的奠基人。逍遙玉笛 (留言) 2009年4月28日 (二) 21:51 (UTC)
- 美國人還是不懂中國國情,國民黨「頑固派」陳立夫,張厲生等人並非反對新憲法自由條款,而是反對新憲法違背孫中山五權憲法精神。逍遙玉笛 (留言) 2009年4月28日 (二) 21:53 (UTC)
User:Shizhao正在破壞本條目
[編輯]圖片 File:Kuomintahui.jpg 完全是在介紹《國民大會》這部紀錄電影,並非用作它途,且完全在合理使用範圍之內,User:Shizhao先生有什麼資格不經告知快速刪除?(另外本人多說一句,此圖片已經在此有兩個月,並非新近上傳)另外,該先生已經快速刪除大量版權過期的老照片,可否知道這些照片已有60多年,版權早已過期?可否知道這些照片是用戶花巨額時間在圖書館找到且掃描的?此管理員完全是在破壞維基百科,我已經提請罷免此人管理員職務。另外,經查,此人以前因類似原因被提名罷免過,看來有此前科。格致 (留言) 2009年3月17日 (二) 15:17 (UTC)
- 經過我多次提名罷免,該用戶行為已經端正許多,不再敢隨意刪除我上傳的照片了,可喜可賀。逍遙玉笛 (留言) 2009年4月20日 (一) 21:23 (UTC)
譯文
[編輯]美國政府觀點來源於1947年1月7日美國國務卿馬歇爾離華時在上海發表的聲明,該聲明之英文譯文來自當時報紙,被《政治協商會議與國共談判》轉引,現已往圖書館調閱此馬歇爾聲明原件,幾日後可添加。根據維基的可查證原則,給出譯文出處已足夠,即使給出英文原文,誰負責公證譯文的可靠性?格致 (留言) 2009年3月12日 (四) 02:34 (UTC)
- 註明譯者已滿足要求,因為我以為是閣下個人的譯文。不過,英文原本是有比無好。—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3月12日 (四) 02:37 (UTC)
- 原文可幾天後添加,我沒有那麼好的文言文功底,能把英語翻譯成文言文。原文翻譯是在當時完成的。格致 (留言) 2009年3月12日 (四) 02:41 (UTC)
- 那只是較書面化的白話文,並非文言文。—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3月12日 (四) 15:38 (UTC)
- 馬歇爾英文原文從圖書館調閱,但圖書館未正確給出所調取之卷本,現存惟有中共翻譯之版本馬歇爾聲明中共翻譯版本之PDF文檔 ,如有空餘時間者望能將其輸入維基文庫. 該翻譯來自: 政治協商會議紀實,重慶出版社,1988年—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Amphylite(對話|貢獻)加入。
- 也好,那我有空去找找有沒有原文,圖書館可能查不到,要到網上查。—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3月14日 (六) 10:03 (UTC)
- 網上不太可能查得到,我再過幾天就能調出那本書的第二卷,現在圖書館只給我了第一卷,書名: united states relations with china,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period 1944-1949,ISBN 0403012937 .該文章的正式名稱: Personal Statement by the Special Representative of the President, January 7,1947 既然上面已經有翻譯,英文原文也不著急,維基本來就是要求可查證而已。
- 原文可幾天後添加,我沒有那麼好的文言文功底,能把英語翻譯成文言文。原文翻譯是在當時完成的。格致 (留言) 2009年3月12日 (四) 02:41 (UTC)
把學者姓名寫入序言有誤導讀者嫌疑
[編輯]該學者在本事件中無關緊要,竟然出現在序言中,會讓讀者猜測李炳南究竟是哪個重要歷史人物,是不是蔣中正的秘書?如果讀者讀了一遍仍然不知道李炳南是誰,就會查查百度百科到底李炳南是哪方神聖,為什麼在維基百科一個條目中這麼重要。如果僅僅為了可查證,把李炳南放在注釋裡面究竟有什麼不妥?條目已經明確說了是「某個學者」認為,這個學者因為不知名所以不得不放在注釋裡面,不知道到底怕什麼。格致 (留言) 2009年3月12日 (四) 02:52 (UTC)
- 「有學者認為」是模糊的寫法,即便你註明了來源,也應該在正文中清晰明確地寫出這個作者的名字,以將觀點歸屬於有真名實姓的人,否則會違反Wikipedia:不要模稜兩可,導致讀者誤解還有其他學者這麼認為(如何還有其他學者這麼認為,也請列明來源,但目前你只給了一個來源,因此只能將觀點歸屬於這一個人)。而且,既然閣下認為這位學者無關緊要,那為何又要將他的評論置於首段讓讀者第一眼就可以看見,而且還不點明是誰的觀點?—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3月12日 (四) 15:34 (UTC)
- 我一直不解的是把人名放在注釋裡面就算做"還不點明是誰的觀點"? Wikipedia:不要模稜兩可裡面開宗明義地說"總括而言:避免使用如「有些人說」等的詞組且沒有附上參考來源。"您難道沒有看到後半句?該學者無關緊要是相對於該事件而言,與他的觀點是否有代表性何干? (李約瑟相對於四大發明是無關緊要,並不代表李約瑟的觀點無關緊要.)我已經刪除了這段話,但是如果我們仍然這樣分歧的話,估計以後還會有衝突.建議折中的辦法就是在李炳南前面加上"有部分學者例如",以免讓讀者感到過於唐突. 格致 (留言) 2009年3月12日 (四) 19:36 (UTC)
- 這個方法比較折衷,我不反對。—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3月13日 (五) 05:42 (UTC)
優良條目候選
[編輯]- 以下內容移動自Wikipedia:優良條目候選(最後修訂版本)
- 制憲國民大會(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 分類:歷史。原條目已經經過大幅度擴充;因該歷史事件本身具有爭議性,所以在敘述時努力將所有各方的觀點列出,以符合維基百科中立觀點的要求。由於開會期間,有一方(中共)未能到會,且未能參加任何活動,所以不得不只敘述另一方(與會代表)的相關活動,這是事件本身造成的,與維基中立性無關。格致 (留言) 2009年3月12日 (四) 00:51 (UTC)
- (+)支持條目中立性應無問題。列表要比展開綜述有效地多。 格致 (留言) 2009年3月12日 (四) 14:36 (UTC)
- (!)意見:國民大會堂的圖片跟文字重疊--tlrmq (留言) 2009年3月12日 (四) 02:16 (UTC)
- (!)意見:上述問題已修復,但個人觀點一節的國民大會圖片File:Kuomintahui.jpg未能顯示。--tlrmq (留言) 2009年3月16日 (一) 05:53 (UTC)
- (!)意見:腳註需要進一步的整理,應提供儘可能多豐富的信息(如ISBN、頁碼、出版年份、出版社)來方便讀者查證。當然,如果是同一本書的多處腳註可考慮另寫參考文獻一欄,將信息在參考文獻一欄中提供,腳註部分則簡寫。引用自美國政府的話請附上英文原文,這是Wikipedia:可供查證的規定。還有,主要觀點的表格似乎為引用,但如果是引用請標明引號。—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3月12日 (四) 02:22 (UTC)
- (-)反對,對觀點的敘述大多是條列性質,應該使用綜述性的表述方法--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3月12日 (四) 12:02 (UTC)
- 本條目原先為綜述式形式,但因無法有效控制引申性評論而引發編輯戰,釀成中立性問題;列表不僅避免了使條目看起來類似評論,而且可以避免因厚此薄彼產生中立性爭議。格致 (留言) 2009年3月12日 (四) 14:36 (UTC)
- (+)支持:不同意上述反對理由,據我所知,因涉及到排版的問題,列表的工作量至少是綜述的2倍以上,不存在偷懶問題。且該條目涉及層次性明顯的會議內容,如果綜述,那將非常繁瑣,看不清頭緒。Philphy (留言) 2009年3月12日 (四) 14:46 (UTC)
- 不偷懶並不代表一定有成效。不過我對列表式的寫法倒沒多大意見。僅供參考:Wikipedia:中立的觀點/temp#條目結構,當然我並未指稱或暗示此條目結構不當,不過以後的改善可以參照這段的指引。—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3月12日 (四) 15:44 (UTC)
- (=)中立過多列表—囧囧 2009年3月13日 (五) 06:16 (UTC)
- (+)支持,怎樣才叫「列表過多」?事實上,只要列表能夠更有效地為內文作輔助說明,就不應嫌多,中外坊間不少學術著作入面,列表也是相當普遍的。不過我同意列表不應成為條目主體,列表中交代的內容,亦應一一在內文詳述。--Clithering(MMIX) 2009年3月13日 (五) 08:11 (UTC)
- 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在「個人觀點」部分,為什麼用序號排列觀點?還有官方觀點與個人觀點之間的異同也沒有呈現出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3月13日 (五) 08:21 (UTC)
- 您對優良條目的要求似乎訂得很高,我同意除列表外,編者應同時在內文對列表內容作詳細交代,這是有關編者需要改善的地方,但我不應為這點足以構成反對條目評優的理由。至於您提出「個人觀點」與「官方觀點」間的「異同」,我想這是比較高深的學問,脫離百科全書的敘事功能,我們亦無謂強迫編者作原創研究。—Clithering(MMIX) 2009年3月13日 (五) 08:38 (UTC)
- (+)支持,同Clithering。—ArikamaI 這個世界沒有神,因此顛倒了名字 2009年3月13日 (五) 17:39 (UTC)
- (+)支持只有一個「列表過多」的問題不足反對。窗簾布(議會廳) 2009年3月14日 (六) 07:35 (UTC)
- (!)意見:我覺得把列表換為綜述可以啊,還有條目裡有些圖片無效。--122.100.160.158 (留言) 2009年3月16日 (一) 16:26 (UTC)
- (+)支持:我是條目的創始者,看到早期草創的簡潔條目被有心人擴充後,質量大幅提升完善許多,基本上各方意見和會議過程以及最後結果都有具體敘述,是完整度很夠的條目。--ZTCRV (留言) 2009年3月17日 (二) 03:56 (UTC)
- (+)支持:很詳盡的條目。--Edison (留言) 2009年3月17日 (二) 06:56 (UTC)
- (+)支持:條目明朗詳細。--Shamanlim (留言) 2009年3月17日 (二) 13:29 (UTC)
- (+)支持:理由同上。——顧心陽¤★ 2009年3月18日 (三) 07:22 (UTC)
- (+)支持,意見同上。—Iflwlou [ M { 2009年3月18日 (三) 08:19 (UTC)
- (+)支持,內容詳盡,插圖合適,段落分明,參考充足。-小為 (留言) 2009年3月18日 (三) 13:43 (UTC)
優良條目重審
[編輯]制憲國民大會(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歷史 - 事件,提名人:7(留言) 2014年12月14日 (日) 04:56 (UTC)
- 投票期:2014年12月14日 (日) 04:56 (UTC) 至 2014年12月21日 (日) 04:56 (UTC)
- 此條目 不符合優良條目標準,故提交重審,理據:多個章節或段落無來源,如「會議背景」下的「國民會議運動」、「五五憲草」、「大會延期」,還有下面的「改組政府與行憲」一節,包括「代表選舉」在內的多個章節來源不足。部分來源缺乏應有信息。—7(留言) 2014年12月14日 (日) 04:56 (UTC)
- 不符合優良條目標準,多個章節基本無腳註。--Fxqf(留言) 2014年12月16日 (二) 12:07 (UTC)
- :0支持,2反對,落選。--119.132.210.64(留言) 2014年12月21日 (日) 13:57 (UTC)
請問制憲國大的席位圖怎麼製作?
[編輯]這幾天我到台北的國家圖書館,按照荊知仁的《中國立憲史》訂正了制憲國大的席位,(社會賢達為法定出席70人、實到64人...等),不過還需要獨立產出的席位圖,想問百科上席位圖都是如何產出的?是自己做的,還是線上有席位圖產生器呢?感謝。--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GoodOldDays2019(討論|貢獻)於2022年1月14日 (五) 04:33 (UTC)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