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讨论:关注度/存档2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提议Wikipedia:知名度成为正式方针指引

在此借用菲菇的话:“社群对这个方针也没有产生过什么大的非议,反而曾多次使用它们来提高条目的质素”。因此,在下提议Wikipedia:知名度成为正式方针指引。—Wcam (留言) 2009年5月8日 (五) 07:26 (UTC)

我没有看到知名度标准的叙述里那里有主观的地方?--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5月8日 (五) 08:15 (UTC)
= =我想我弄错一个观点了。这个反对票撤销掉。—蘑菇@()() 2009年5月8日 (五) 09:34 (UTC)
  • (+)支持:早就應該確立了。但是要先決定那些因時間而失效的參考資料能否計算在內。—Altt311 (留言) 2009年5月8日 (五) 09:18 (UTC)
  • (+)支持:否则根据一个非正式方针去删除不具知名度的条目有些理据不足。//Rafo[m] 2009年5月8日 (五) 10:21 (UTC)
  • (+)支持--Withclear (留言) 2009年5月8日 (五) 11:50 (UTC)
  • (+)支持,“菇”,不是“姑”。--达师信访工作报告 2009年5月8日 (五) 14:37 (UTC)
  • (!)意見--如果成为方针,怎样保证它能公平的执行?知名度里面说:“自我宣传、自传、广告、产品介绍等不能成为百科条目的参考文献。”可是连葛量洪这样的特色条目,绝大部分内容都是由他的自传来支撑-冰热海风(ᎧᏃᎮᎸᏗ) 2009年5月8日 (五) 15:23 (UTC)
  • (-)反对,也借用菲菇的話,社群對此提議中的方針一直存在爭議,經常有人使用它們來降低條目質素。在頁面中寫有「知名度不是主觀判斷」,其下卻有「如果一個主題本身具備知名度」,我們憑甚麼可以客觀斷定哪些條目「本身存在着至少兩篇深入介紹的獨立可靠來源」?07年有人把午餐掛上知名度模板[1],2年後的今天,大家認為應如何看待?我提議大家(特別是經常提刪的那幾位)一視同仁地把這位管理員用機械人創建的陕甘筋骨草這類不符合知名度要求的低質素條目、其他人創建的小行星條目等全部掛上知名度模板,以真正提高條目的質素。—Baycrest (作客) 2009年5月9日 (六) 05:45 (UTC)
  • (-)反对,知名度的主觀因素太強,我們很難定奪該條目是否具備知名度,對於這種具爭議性的制度,理應僅作為一個參考多於成為一個方針。—LUFC~~Marching on Together 2009年5月9日 (六) 06:07 (UTC)
  • (+)支持应作为指引,上面的这位,您的意见我了解,但是请注意,不满足知名度的条目仍然走的是提删路线,实际上若这不是方针,那么在提删时说其不具备知名度,就显得理据不足。反过来说,中立性也是很主观的,难道就不应该让NPOV成为方针?—Ben.MQ 2009年5月9日 (六) 10:50 (UTC)
既然知名度是作為提刪的其中一個理據,我們更應該謹慎處理。首先,誰決定該條目是否具知名度?若僅是一位或數位用戶認為不具知名度便要刪除,實在過分片面。中立性和知名度同屬用戶的主觀認為多於客觀現實,在這種具爭議性的情況下,承如閣下所言NPOV和知名度的而且確不應該成為方針。—LUFC~~Marching on Together 2009年5月9日 (六) 11:54 (UTC)
您开玩笑吧?NPOV不应该成为方针?那维基百科就要解散了,因为这是最最基本的几原则之一—Ben.MQ 2009年5月9日 (六) 17:03 (UTC)
提删程序投票是公平合理的,何来“一位或數位用戶認為不具知名度便要刪除”?哪个提删通过的页面不是“一个或多个用户认为不适合维基百科”?再者,照您的逻辑,判定条目是广告也是太主观性了—Ben.MQ 2009年5月9日 (六) 17:06 (UTC)
先問閣下一個問題,我們怎樣衡量該條目是否具知名度?—LUFC~~Marching on Together 2009年5月10日 (日) 07:14 (UTC)
阁下是否仔细看过页面了?有两个以上进行深入介绍的独立可靠文献的数量,任何一个条目的主题必须满足知名度的最低标准(≥2)。大大的知名度不是主观判断一章,不得不让在下怀疑您是否看过了这一页 —Ben.MQ 2009年5月10日 (日) 11:01 (UTC)
相比起其他的提刪理由,知名度似乎不太能站穩陣腳,規則說的是一套,然而實際行動的卻是另一套,正如圖門縣候補知縣所舉的例子。況且,在英文維基知名度也不過是指引,請問有什麼推力一定要將知名度變為方針?—LUFC~~Marching on Together 2009年5月10日 (日) 11:10 (UTC)
Bencmq有沒有仔細看過我的反對呢?還是有仔細看過但沒有進入我舉例的3個例子?請不要拿NPOV來轉移視線。大家還沒有回應把午餐加上知名度模板是否吃飽撐著太無聊;亦請回應菲菇這位管理員創建的劣質條目及其他人的小行星條目是否都應一視同仁掛上知名度模板,然後準時30天後提刪。—Baycrest (作客) 2009年5月11日 (一) 14:02 (UTC)
我并没有认同给午餐加入模版是正确的行为。至于菲菇的条目中原本就已经列明一个参考来源了,现在已经有2个。这些条目显然是有其知名度的,必然会有科学文献提及,要挂模版也是挂{{知名度来源}},但这也和给午餐挂知名度模版一样没有意义—Ben.MQ 2009年5月14日 (四) 04:58 (UTC)
知名度是由来源数量来支持的,所以相对来说还算客观的。//Rafo[m] 2009年5月9日 (六) 17:13 (UTC)
我沒有看見過上述所謂的傳統條目、基礎條目被掛上知名度模板。—Baycrest (作客) 2009年5月11日 (一) 14:02 (UTC)
  • (-)反对,「没有产生过什么大的非议」﹖很喜歡提刪的那位內地管理員,對於自己完全不認識的香港條目,動輒就用「知名度」來提刪,引起爭議也不只一兩次了。沒非議﹖﹗真是瞪著眼講大話呢,快點把「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那八個字拆掉吧﹗
「知名度」這種要求,用來提醒大家還不錯,用來作提刪理由合適嗎﹖有些網絡事件產生了新事物,被寫進維基百科時,被人以「知名度」提刪也一樣發生過。新生事物欠缺權威報道不出奇吧﹖不是應該寬容一點﹖(誰說「有容乃大」的﹖﹗)
退一萬步說,如果一個條目誕生了一兩年,竟然還是沒有「知名度」要求的支持來源,那麼去提刪還勉強說得過去。—圖門縣候補知縣 (留言) 2009年5月10日 (日) 10:39 (UTC)
仔细看看Wikipedia:知名度#知名度不是主觀判断,您指责Shizhao凭着主观判断给条目挂上模版(而且还不是提删模版),自己又先入为主地认为,知名度是主观衡量,试问您这样的态度怎能好好讨论?—Ben.MQ 2009年5月10日 (日) 11:02 (UTC)
我想主要的问题是,知名度方针,会造成条目一个月后可能被提删的问题,所以反对的人会多一些。关于新事物,维基百科的方针的确是要求有了權威報道才能记录。这正是为了保证维基百科的准确性。我倒是认为,现在的这个名字“知名度”很容易造成许多人的误会,最好改一个名字,我们所说的知名度并不是通常所谓的知名度--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5月11日 (一) 03:15 (UTC)
我个人的理解是,WP:知名度其实是WP:NOR方针的具体化。
“维基百科并不是发表原创观念的地方:维基百科的所有内容都应由已发表的可靠来源支持。”因此,按照NOR方针,没有受已发表的可靠来源支持的条目内容,属于原创研究,不能添加到条目中,也不能被撰写成一篇条目。而WP:知名度对付的就是这样具体化的问题,我们不能为没有可靠来源支持的主题撰写条目,否则便很可能是利用维基百科来宣传、推广这一主题
也许有人会问,那么有“已发表的可靠来源”支持不就可以了吗,为什么要求要有“两篇”这样的文献,而且还要求“深入介绍”?试问,假设有主题为某一人的一篇条目,其中介绍的这位人士只在一篇可靠来源中被短略地提及,其生平事迹则在任何已发表的可靠来源中都无从得知,我们难道也应为这样的人物立传?既然“所有内容都应由已发表的可靠来源支持”,那么就不应有例外。
說得很動聽。你試試隨便點入一個隨機條目,看看有多少條目是完全符合知名度要求?有空的話再看看特色條目及優良條目,又有多少給出有深入介紹條目的可靠文獻?—Baycrest (作客) 2009年5月11日 (一) 14:02 (UTC)
某个事物首先要曾在可靠来源中被提及,且有关其主题的条目中的每句话,都必须要有可靠来源的支持;只有满足了这个条件,它才没有违背NOR方针的规定,才不是原创研究。事实上,WP:知名度已经给出了一个量化的标准:首先,要有两篇曾在可靠来源中发表过的文献支持;其次,这两篇文献需要深入介绍。如此我们才能建立这个条目,并保证其中的内容都有可能受到可靠来源的支持,从而确保我们不是在做原创研究,而是在写百科全书。--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5月11日 (一) 10:12 (UTC)
那應該提升WP:NOR為方針才是。我認為基本上WP:VWP:NOR已經能夠達到提升知名度為方針的效果。既然你積極推動提升知名度為方針,那請你回應一下你的植物條目又該如何看待。—Baycrest (作客) 2009年5月11日 (一) 14:02 (UTC)
其一,这里的两篇深入介绍的可靠来源,应该以实际存在的可靠来源为标准,而不是以条目中列出的来源数量为标准。其二,我只会推动知名度为指引(我上面绝对没有说我要推动它成为方针,因此请不要将我没有说过的话戴到我的头上),因为知名度是具体化的规定,具体化的规定应该成为指引,应该留有处理特殊情况时的空间。其三,WP:NOR已经是正式方针,我的目的是使用NOR来阐述知名度指引的合理性,这点请弄清楚。其四,我的机器人创建的条目,为何不在知名度上受质疑,请参见其一,因为这些条目事实上存在两篇以上的独立可靠来源,尽管条目中只列出了一篇,也不会构成缺少知名度的条件——这顶多是条目尚不完善,应该加以扩充,又有哪篇条目打一创建就完美至极呢?--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5月11日 (一) 17:23 (UTC)
知名度,没有足够的知名度就被收录百科,不是很奇怪吗?当然我个人欢迎大家来撰写孙学条目。至于说,新生事物缺少权威报道,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判断没有权威报道的新生事物该不该收录维基呢?再次欢迎大家来撰写孙学条目,我认为我也是新生事物,只是缺少权威报道而已,我是很有潜力的。至于说主观,我个人觉得知名度标准已经做到了相对的客观和标准化了,当然,如果非要说投票才是王道的话,再次欢迎大家对建立孙学条目进行投票。-孙学 (留言) 2009年5月11日 (一) 12:29 (UTC)
  1. 衡量知名度的主观性太强。
  2. 知名度低不代表没有用处,这些条目可能是某些人很希望看到的。
  3. 维基是网络百科全书,相对于纸质的百科全书的一个优点就是拥有更多的内容。
  4. 打击新手的积极性。

Qq19342174 (留言) 2009年5月27日 (三) 05:55 (UTC)

    1. 知名度是客观的判断标准,这里没有判断者的主观问题,可找到的(而非条目中提供的)深入介绍之可靠来源低于两篇,就不符合我们所谓的知名度的门槛,判断标准是完全客观的。
    2. 如果没有两篇深入介绍之可靠来源,那么这样的条目靠什么文献去扩充?违反了知名度指引就是违反了Wikipedia:可供查证正式方针,只不过方针中不会给出这个“度”:到哪种程度才违反才会被提删?这个“度”是知名度指引规定的,有其必要性。
    3. 但我们的目标依然是百科全书,而不是不经筛选的信息收集处。
    4. 用打击新手积极性来作为反对理由绝对不当。如果按此种逻辑,那么维基百科的众多根本方针乃至版权政策都会打击部分新手的积极性。归根结底,要融入一个社群,新手不可避免地要了解、学习这个社群的惯例和文化,必须要经过一段适应期。
    • 以上。--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5月31日 (日) 11:42 (UTC)
      • 我仍然維持反對。回應上面兩位的四點意見︰
      1. 我們憑甚麼判斷可找到的(而非條目中提供的)深入介紹之可靠來源低於兩篇?若找到兩篇深入介紹來源,為何不即時加入到條目中以結束刪除討論,而要另行討論應否刪除?一個小鎮條目跟一個建築物條目同一天提刪,為何小鎮條目(投票的人是考慮5月22日版本[2],當時未有任何深入介紹來源)可以用「中文維基百科的收錄範圍,無須有特色或是顯著性」作保留理由而建築物條目則不可以?知名度或許是客觀標準但判斷的人不是。
      2. 違反知名度不一定等於違反可供查證,知名度低的條目仍然可以是可供查證的高質量條目,知名度高的條目也可以是低質量條目,我們不應抹煞低知名度條目的生存空間。
      3. 維基百科作為網上百科全書並號稱海納百川,只要寫出對讀者有幫助的有價值及可供查證內容,即使知名度低也應收錄。維基百科應當做到知識及資訊並重。
      4. 知名度操作不當,跟其他規則一樣,都會打擊新手積極性。可是我還沒有看到有人可以完全正當且無偏見地操作知名度。
关于1,有很多条目,即使能够找到2篇以上深入介绍的文献,但是可能找到的人不熟悉这个主题甚至完全不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尤其是那些需要一定专业知识的条目),很可能即使找到也没有能力添加上。而且现在如果能够在个月之内有人补上足够的参考文献,即使摘除模板,也不太会有人提出异议。即使没有补上文献,在删除讨论时提供相应的证据证明有足够的深入介绍文献也可以避免删除。
我觉得上面的讨论中所提到的知名和知名度中定义的知名常常不是一个概念。
关于特定范围的条目,例如村镇,建筑物,虚构事物,人物,出版物等,常常引起一些知名度上的争议。我们积极的做法是拟定一个村镇,建筑物,虚构事物,人物,出版物等特定范围条目知名度的方针或者指引,而不是抹杀掉他。
我们目前对知名度的要求其实已经算是最低的了,只要求2篇独立深入介绍的文献。如果说在全世界,在人类的整个历史上,连2篇文章都没有详细描述过的事物,他真的有必要值得记录吗?
还有一些条目删除时的理距问题,他和知名度本身没有关系吧?

--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6月4日 (四) 13:09 (UTC)

翻译细节

在下仍然建议将“简而言之”改为如下:

毕竟我觉得原来的enwiki的Coverage一词应该指的是“报道”。“覆盖”实在很别扭。我这就去enwiki问问--Franklsf95·留言簿·我的贡献·参与动员令 2009年7月19日 (日) 01:56 (UTC)

那就等阁下把答案问出来了。--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7月19日 (日) 02:31 (UTC)
参见en:WP:VPM#A little problem from a Chinese Wikipedian,那个人说“Significant = meaningful”,“Coverage = reports about”。因此,我认为如上翻译是比较贴切的。也可以把“报道”换成“介绍”。--Franklsf95·留言簿·我的贡献·参与动员令 2009年7月19日 (日) 03:49 (UTC)
了解了,已将之修改为“有效介绍”。--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7月21日 (二) 05:09 (UTC)

建议修订Notability指引

以下討論已結束,請不要對此存檔進行任何編輯:Jimmy Xutalk·+ 2009年7月20日 (一) 04:15 (UTC)

在下与Liangent在User:PhiLiP/Wikipedia:关注度翻译了英文维基百科现行的en:Wikipedia:Notability指引,个人觉得新版本的规定更加合理,而且符合Wikipedia:如何创建方针#创制方针与指引的指引中的“为灵活性保留空间”:

  • 其一,与中文维基百科现行的知名度指引相比,新版本修改了“2篇深入介绍的独立可靠来源”的规定,引入了更详细但更加灵活的判定方法:“如果一个主题能被可靠来源有效覆盖,而且这些来源独立于主题实体,我们便可假定该主题符合独立条目的收录标准。”
  • 其二,我在翻译新版本时修改了原有的“知名度”译名,采用了“关注度”作为“Notability”的翻译,原因如下:
    1. 英文维基百科的Notability指引给出的含义是“worthy of notice”,亦即“值得注意的价值”,因此译成“关注度”要优于“知名度”;
    2. “知名度”一词在中文中含有较大的主观意义,虽然现行指引已经给出了客观的判定标准,但对于新手来说,“知名度”还是他们熟悉的那个意思,这有可能造成误导。也就是说,“知名度”一词的原有意义太根深蒂固了,以至于我们重新定义的意义也无法改变人们的观感;
  • 其三,新版本中明确提出,“对于关注度不明了的条目,删除应是最后诉诸的手段”,并且给出了详细的解决关注度问题的方法。在下此前自行总结的一些经验也出现在新版本当中:“条目的关注度应该由当下存在的来源决定,而不是由当前在条目中展示的来源决定”(然而这是英文维基已有的内容,“an article can be notable if such sources exist even if they have not been added at present”)

因此,我在此提出此提议,建议以修订后的新版本替代中文维基百科的WP:知名度指引,以解决现行知名度指引所引发的一系列争议。--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6月29日 (一) 18:31 (UTC)

在下支持第二、第三项提议。但对第一项提议持保留态度。在下认为“2篇深入介绍的独立可靠来源”的规定并不苛刻。只要稍微具备一点知名度的人物或者事物,应该都很容易找到两篇独立可靠来源。—小周(XiaoZhou)留言2009年6月29日 (一) 19:50 (UTC)
第一条并没有放宽规定,在通用关注度指引中提到:“一般来说,多方来源会更受欢迎”,这里的“多方”肯定不会只有一篇。“如若缺少多方来源,那么就意味着,更好的做法也许是将特定主题写入主题更加宽泛的条目中去。单一来源或新闻社消息的再版并不一定能构成多方作品,特别是当其作者采用了相同的事实来源,或者仅仅在重复相同的信息时。特别的,不同刊物在同一地区通过一家新闻通讯社获取并发表的相同文章不被视为多方作品”。这比仅仅的“两篇独立可靠来源”阐述得更为明确,同时也为灵活性留有回旋的余地:假如有人这样质问,为什么不是“三篇”、“四篇”而是“两篇”呢?--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6月30日 (二) 04:00 (UTC)
全部(+)支持。--William915与我讨论2009年6月30日 (二) 04:03 (UTC)
(+)支持,但是貌似“关注度”也可能会引起歧义?--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6月30日 (二) 13:50 (UTC)
但其歧义应该会少于“知名度”。况且Notability本身也有歧义的。--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6月30日 (二) 15:15 (UTC)
(+)支持,—人不狂吃枉少年 (Kleistan)撂狠話 2009年6月30日 (二) 16:31 (UTC)
(+)支持,不然早晚又會出現混亂狀況—Altt311 (留言) 2009年6月30日 (二) 16:53 (UTC)
(+)支持窗簾布(議會廳) 2009年7月1日 (三) 04:16 (UTC)
(+)支持,不過不要正式化會比較好,因為這個指引在英語維基的應用上也是有不少問題……。--RekishiEJ (留言) 2009年7月1日 (三) 04:34 (UTC)
(+)支持Fantasticfears留言+ | 贡献2009年7月1日 (三) 04:51 (UTC)
(!)意見:「關注度」這名稱很彆扭。「備受關注」是不是更好?YunHuBuXi 2009年7月1日 (三) 08:50 (UTC)
(+)支持--达师信访工作报告 2009年7月1日 (三) 09:13 (UTC)
(+)支持Chief.Wei 2009年7月3日 (五) 01:45 (UTC)

如果没有进一步的意见,那么我就用新版本替换掉原有版本了。之前忘了强调的一点是,新版本没有规定30天期限,但却明确规定提删只能是最后手段,我相信这一点是各位应该注意的。--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7月9日 (四) 12:21 (UTC)

但我建议保留30天的机制。否则挂上Notability的页面会越来越多,WP会有变成BDBK的趋势。--达师信访工作报告动员令 2009年7月10日 (五) 14:06 (UTC)
  • (!)意見:能否把“简而言之”改一改,现在看着不是很通顺……建议改动如下:

经[http://www.google.cn/dictionary?q=coverage&langpair=en|zh&hl=zh-CN&ei=nD1gStLhHJKWkQX7pLnfDA&sa=X&oi=translation&ct=result 查询],“Coverage”一词在此处译作“报道”(而不是“覆盖”)更为合适。

请修改相关内容。--Franklsf95·留言·我的贡献·参与动员令 2009年7月17日 (五) 09:06 (UTC)

我也曾作此考虑。但虑及可靠来源并非只有新闻采写,而只有新闻类文章才会使用“报道”的说法,因此最后采用了“覆盖”一词。--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7月18日 (六) 17:02 (UTC)
请移步Wikipedia talk:关注度#翻译细节。另外,{{关注度来源}}模板还没有修改符合新指引--Franklsf95·留言簿·我的贡献·参与动员令 2009年7月19日 (日) 01:54 (UTC)

既然没有反对意见,那么已经将WP:知名度移动到WP:关注度,修改了相关页面的用词,并更新上新翻译的版本。另外,根据上方意见,加入一条:

“请确保关注度模板已挂上足够长(至少30日)的时间,足以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以上。--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7月18日 (六) 17:41 (UTC)

此外,如果有没有修改到的地方,请自行将“知名度”改为“关注度”,或者在这里提报。--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7月18日 (六) 17:54 (UTC)

電台節目收聽率和關注度

  1. 最近有好多電台廣播節目條目因關注度不足而被提刪。由於電台節目有收聽率這客觀數據可供參考,為公道起見,我們是不是應該研討一下,究竟收聽率低於多少才算關注度不足?高於多少才算關注度足夠
  2. 過去,極度極度恐怖熱線條目曾因收聽率不高而被刪(每周收聽率約3萬人)。截至2008年年底,香港的總人口估計已升至7,008,900人,30,000人,佔0.4個百分點,也就是每1000人當中,有超過995個人沒聽過。這先例是否可以援引
  3. 還有,其實有沒有哪些網站可以直接查到電台節目收聽率?--210.6.210.57 2009年8月27日 (四) 07:34 (UTC)
关注度其实≠收听率或者知名度。——武铁辆玻《——》旅客意见簿 2009年8月27日 (四) 08:32 (UTC)
兩者的確並不對等,不過畢竟是個客觀數據,應該有參考價值吧,像極度極度恐怖熱線--210.6.210.170 2009年8月27日 (四) 09:05 (UTC)
还没听说过广播节目统计收听率的……去哪里可以查呀?—快龙到此一游阁下有话请讲 2009年8月27日 (四) 11:17 (UTC)
有的,Άndrew在這裡也說「電台節目有一定的收聽率」,用「收聽率」在維基search一下,也能search到很多廣播節目條目,不過我也不知道哪裡查(我曾在詢問台問過,沒人能回答),Άndrew在Talk:O囧0#知名度這裡也沒坦然透露「一定的收聽率」是多少,可能他也不想我們知道。
竊以為,即使收聽率不等於關注度,一個每1000人當中,有超過995個人沒聽過的電台節目,關注度也不可能高--210.6.97.5 2009年8月27日 (四) 13:19 (UTC)
这个还是得靠香港的维基人来判断了,对于我们大陆的来说,这些都是知名度为0的条目。—快龙到此一游阁下有话请讲 2009年8月27日 (四) 13:23 (UTC)
其實,Andrew自己在這裡也說了,「903是年輕人的電台」,而我向我身邊的成年人社群查詢他們對這些節目的認識,幾乎全都都是回答我說沒聽過的(流於偏向某一小眾),詳見Talk:O囧0#知名度--210.6.97.201 2009年8月28日 (五) 10:01 (UTC)
怎麼我好像變了商台的發言人...你只向身邊的成年人社群詢問,又不是偏向某一小眾嗎?像那些潮語、新世代遊戲機,有不少成年人未聽過潮語、連PS3 Wii 也不懂分不清,難道也要刪除嗎。— Άndrew (✉✍) 2009年8月29日 (六) 04:21 (UTC)
  台端是一直比較主動為商台條目提供資料、意見,比如說Talk:O囧0#知名度的討論,也是您先發起,並邀我參與的(至於「你睇我唔到」和「麻利有隻小綿羊」的頁面存廢討論,是您主動參與,還是有人邀你參與我就不知道了),我當時對您的印象,是覺得您是一位平和、可以講道理的人,由於當時你說:「不去辯論又怎知道會沒有爭議呢……如果你還是堅持就只好留給社群決定」,所以我相信你是一位願意主動透過討論達致共識去解決事情,並且尊重社群的集體決定的人(怎麼社群一不同,你就另一個臉了?^^")。從討論中得知,您也是位關心商台節目條目的維基人,取向則稍稍傾向保留商台節目(不過願意以社群決定為依歸)。至於「變了商台的發言人」這話,好像除了您以外,沒有人這樣說過。
  至於您指我「只向身邊的成年人社群詢問,又不是偏向某一小眾嗎?」這說法,不知先生對年輕人的定義是啥?我姑且把「年輕人」定義為「非成年人」,而把「成年人」定義為21歲或以上好吧?21歲遠遠低於香港人平均年齡(八十多歲)的中位數,加上人口老化,生育率下降種種因素,技術上,「成年人」沒可能成為小眾。
  當然,如果你對年輕人有另一個定義,我們可以使用您的定義來重新討論的^_^
  其實關於這點,我早在Talk:O囧0#知名度回應過的了。我當時說,我問過一位同事,十八個學生,沒有一個知道這個節目。我的學生年齡由三十來歲到六十以上的都有,年齡跨度有數十年,職業、階層較寬,閱歷較深,都是納稅人、有消費能力、有投票權,因此他們的統計數據會比只採訪中小學生更具代表性。也是因為這樣,你才會發出「903是年輕人的電台」的呼聲的(是你主動的,不過我不會說你是商台發言人^^),對吧?
  補充一下,雖然說跨度由三十至六十都有,但峰值是三十來歲,這年齡也打電動(打機)或逛「黃金」買硬件的(其實黃金電腦商場主力消費群正是這一群。早陣子香港電腦展,新聞片裡看到受訪者帶六千多塊買東西的,都不是十來歲的小伙子),學生會用MSN跟我網聚,我在課堂上說:「乜得你地咁屈機」,他們知道我說甚麼,連六十多歲那位學生也有寫blog,而且偶爾還是會有些剛出來社會工作的廿多歲的年輕人來上我的課。他們也不是全都不聽電台節目的(尤其是任職司機的那一群學生)。如果這還硬要說他們是跟社會潮流脫節的小眾……您喜歡吧,反正這「小眾」社會覆蓋面廣得很。--210.6.210.99 2009年8月29日 (六) 08:28 (UTC)
從那裡你覺得我變了臉?至於為何有感自己變了商台的發言人,是因為常被你引用我說的「903是年輕人的電台」,事實上這是903自己的定位,而不是「Andrew自己在這裡也說了」。
之於你覺得我指成年人是小眾,是我的表達能力不足。我只是想指出年輕人不會小眾得會導致關注度不足。如果根據你的論據最多只可得出比較少成年人認識這些節目,但這樣卻忽略了年輕人,甚至老年人對節目的關注度。加上有消費能力、有投票權也不一定更具代表性(最少有這裡不是),維基也不會因為我們是成年人而可以一人投兩票吧。— Άndrew (✉✍) 2009年8月29日 (六) 09:45 (UTC)
(:)回應:「從那裡你覺得我變了臉?」從您說成年人不知道Wii、PS3、不懂潮語、脫節、是小眾開始,因為這實在有點太扯和不尊重。我們成年人可是由世嘉、任天堂的灰機、紅白機那年代開始,已經一直在打機的了(雅達利那年代的先不說了,馬里奧兄弟造型的第一次出現,是在DonkeyKong這款遊戲,剛面世時我們就打過了),由花父母給的零錢去玩,發展到自己有經濟能,最後買gameboy送給自己的孩子,以至跟他們一起打的PS3,都是我們付錢的。我們小時候,那年代的父母卻沒現在的父母那麼會買東西給孩子。
  不過您既然解釋過了,也就算了^_^
  903是年輕人的電台的確是903自己的定位,而台端親自說:「903是年輕人的電台」,則反映了台端的想法(因為我們不一定要認同903的定位),也就是說,傾向保留本條目的您,也認同903的對象是小眾,意義是很不同的。至於談到這小眾會不會小得導致關注度不足,討論將又會loop回到前面我對那班會打機、會買電腦、聽得懂潮語、開車時一定盯緊電台節目的交通訊息的成年人的描述,既然先前你我都已經把論據闡釋了,剩下來的就誠如您說的,「留給社群決定」吧:)----210.6.97.86 2009年8月29日 (六) 10:22 (UTC)
(:)回應:不懂潮語等只想說明你不懂不代表別人也不懂。不過如果照你所言,因為年齡的跨度不足,年輕人會是永遠的小眾,那麼年輕人相關的條目都有可能被刪除,那時脫節的可能是維基。— Άndrew (✉✍) 2009年8月29日 (六) 13:59 (UTC)

收听率高并不意味着一定会(但通常都会)满足关注度标准。无论是何种条目,判断其关注度标准的核心内容都是看是否有有效介绍的第三方可靠来源。因为我们不仅需要这样的可靠文献来佐证关注度,还要依赖于这些第三方文献来避免在条目中进行原创研究。因此,一个延伸的判断标准是,如果不进行原创研究就没法写这篇条目的话,那么这篇条目极有可能是不满足关注度标准的。另外,如果仅有与条目主题利益相关的各方发表的可靠来源,那么这样的主题还不足以拥有独立条目,但可以合并到其他相关主题的条目下。

根据我在上面的阐述,我的意见是,的确这点可能香港以外地区的维基人难以判断,因此就需要香港维基人去搜集第三方有效介绍这些电台节目的可靠来源,而且是第二手来源,然后提出。如果满足这些条件,关注度自然无虞也。

最后,如果真要列一个判断标准,那么可以大概这么写:“这一节目必须受到第三方人士、媒体或其他利益无关者的关注,针对其内容、影响等加以评论,并在可靠来源中发表。”--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8月27日 (四) 17:24 (UTC)

這麼說來,收聽率在整件事情上,起不了任何參考的作用?--210.6.210.242 (留言) 2009年8月28日 (五) 07:21 (UTC)
(!)意見:依我看來只要是電臺,就不算關注度不高。看看那些奇型怪裝的外國條目吧。恐怕他們的關注度遠遠低於香港電臺呢。我覺得只要不是自己廣告,條目應該統統保留,特別是中國内容的。-苹果派.留言 2009年8月28日 (五) 15:21 (UTC)
(:)回應:那太好了,我赶快给本地电台的“星空夜话”节目写个条目,说不定还可以申请DYK。-快龙到此一游阁下有话请讲 2009年8月29日 (六) 08:53 (UTC)
  我倒比較希望維基有大吉利车队這節目的條目。作為一個廣州的交通台的報導交通訊息的電台節目,發展到有電視動畫版,連我身在香港都知道,各位,這才真材實料有關注度^_^
  世上電台頻道何其多?如果每個地方,每個電視、電台頻道的節目表上的每一項東東都可以設條目,那毫無疑問是太濫了--210.6.97.86 2009年8月29日 (六) 10:22 (UTC)
(:)回應:我说的是中国电台,非世界电台。-苹果派.留言 2009年8月29日 (六) 14:20 (UTC)
(:)回應:維基不像普通百科全書有頁面限制,如有足夠來源創建條目有何不可。— Άndrew (✉✍) 2009年8月29日 (六) 13:59 (UTC)
问题在于维基百科是一部百科全书,百科全书是三次文献(即第三手来源,下同),而不是报刊、杂志中的二次文献。三次文献必须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才能创作,而电台节目其本身,是一次文献,不能完全作为创作三次文献的基础。根据WP:PSTS中的阐述:“维基百科的条目通常应基于第二手来源”;“已发表且可靠的第一手来源(如由大学出版社或主流报纸发表)可能可以使用于维基百科,但应小心谨慎,以避免滥用。对第一手来源的任何解释都需要可靠的第二手来源的相同解释加以支持”。如果某个主题空有一次文献,而没有在可靠来源中发表的二次文献,并不意味着在维基百科写不出内容,而意味着你要在维基百科描写这个主题时若不做原创研究就决计写不出符合百科全书要求的内容来。而原创研究,理当禁止。上述观点已经在WP:非原创研究WP:关注度中阐述得足够明晰,我只是在此加以解释并强调之。--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8月29日 (六) 16:30 (UTC)
(:)回應:當然我明白這個道理,我上面的「來源」也主要指二次文獻。但因為「敵台不會為敵台宣傳」的商業原則,媒體相關條目會比較難得到二次文獻支持。像剛被刪的你睇我唔到,縱使得到香港年輕人雜誌Yes!報導也被忽略,縱使得到網上媒體報導也被覺得不足,所以希望媒體相關條目在關注度可以得到寬免。例如只得到一個報導便可,節目在廣告一二級時間(廣告收費可間接反映收聽率)也可得到寬免。— Άndrew (✉✍) 2009年8月30日 (日) 03:15 (UTC)
我之前已经说了,如果你当初真能拿出由第三方发表在报刊、杂志或新闻网站等的有效介绍文章的话,比如你上面提到的“香港年輕人雜誌Yes!”,那我很乐意改投保留。问题是你一直在说这条目怎么怎么肯定具备关注度,就不给出最必要的参考文献,那你口中的关注度又怎么能够实现?给参考文献有那么难么?只用写明文章标题、杂志名、期刊号、发刊时间、出版商、作者,你就可以佐证关注度。(当然其他可以接触到这些杂志的人会去查证,如果查出来是伪造的或者来源与内容不符则另当别论)谁给你说了必须是“敌台”发表的内容了?难道这世界上的可靠来源就只有电台了吗?--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8月30日 (日) 07:31 (UTC)
(:)回應:在你睇我唔到一開始被提刪時已經加上了Yes!的報導,你可以去看看,只是後來討論焦點集中在關注度上。如果我提出恢復你會支持嗎?
上面提及的敵台也包括對敵的傳媒集團,這樣就會包含其它媒體了。加上網上媒體報導公信力不足,所以希望媒體相關條目在關注度可以得到寬免。— Άndrew (✉✍) 2009年8月30日 (日) 09:34 (UTC)
仔细看了下,的确这可以作为一个来源,但引用论坛网址([3])有以下不当:
  1. 扫描内容侵犯版权,而维基百科应该避免链向侵犯版权网页的链接,以前对youtube中部分视频的处理如此,对外部链接中的百度百科、互动百科链接的处理亦如此;
  2. 参考文献并不必须要注明链接,但以下内容是最基本且应该具备的:作者(除非为匿名)、文章名称、发表刊物、发表时间。原有引用四样均不具备,这在外部链接失效后将极大地妨碍读者查找来源,而且这也不利于他人检查。
另外,还需满足多篇来源的请求。香港獨立媒體的新闻我有些不了解,希望予以解答:是只要投稿了就会发表,还是会经过基本的编辑审查把关(勿误理解成“政治审查”,只是对内容的把关)?因为这涉及到关注度指引中“编辑信誉”的问题。--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8月31日 (一) 19:05 (UTC)
終於可以繼續編輯維基。大部份媒體均有編輯一職,相信該獨立媒體也不例外。另外我已經提出頁面恢復。— Άndrew (✉✍) 2009年9月8日 (二) 21:51 (UTC)
(:)回應:什么条目内容能说一定不会有二次文献呢,只能说现在没有吧?那么总比现在来源全无的条目好吧?请先把挂上全无来源模板很久的条目删除了,然后再来说这样的话吧。-苹果派.留言 2009年8月29日 (六) 22:28 (UTC)
(:)回應:“关注度不可预言:随着时间流逝,在某个时间点不符合本指引的主题可能在未来会符合本指引,不应推论某主题将在未来获得足够关注度来说明当下就应记录之。”--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8月30日 (日) 07:31 (UTC)
(:)回應:香港电台不需要审批的吗?那么必然审批公文就是一个合适的二次文献,上面提到收听率,那么这个也算一个二次文献,这样就有两个了。也就是说必然会有两个合适的来源以满足关注度的要求。现在没有可以加来源请求。还是那句话,如果要删除,请先把挂上全无来源模板很久的条目删除了。否则不就是双重标准了吗?-苹果派.留言 2009年8月31日 (一) 14:58 (UTC)
请问收听率的报道在哪里?审批公文又在哪里?我是经过自己合理搜索的确没有找到任何可靠来源才去挂上关注度模板的。关注度判断的一大要件,是“条目的关注度应该由当下存在的来源决定,而不是由当前在条目中展示的来源决定”,要求删除全无来源模板很久的条目的请求纯粹是对关注度指引的曲解,关注度指引并不会导致那些事实上存在可靠来源的条目被删,只会导致那些真的找不到可靠来源的条目被删。因此我还是重复我之前的意思,我真的真的没有找到这样的可靠来源,如果你想说服我就请你帮我找出来,文章名、作者、出版者、发表日期就可以了,如果有链接则更方便查证——只要你能找出这样的可靠来源并被验证通过,我立马闭嘴,除了支持恢复这篇条目所必需的话,很简单的事。--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8月31日 (一) 18:43 (UTC)
支持菲菇的說法。
管理員已按方針,提出可以恢復頁面的前提,傾向保留的朋友可以按這前提去做。如果前提符合了,我相信菲菇不會食言,會支持恢復(我也會)。--203.198.229.90 (留言) 2009年9月1日 (二) 06:58 (UTC)

建议取消关注度标准

什么是关注度?关注度的存在为了什么?我感到莫名其妙
假如说只有十个人看维基百科,而只有一个人听说过科学,那么显然,科学这个条目不应该存在,因为他对大多数人来讲都不够知名,但是等比例扩大时,关注度就显得荒谬,难道说知道“多巴胺”这玩意儿的人不到万分之一,就要把它删掉吗?在我看来,这个问题涉及到维基百科的理想问题。
假设说维基百科有无限多的编辑者,有无限多的读者,有无限的储存空间,那么自然,维基百科就会有无限多的条目和内容,在这种情况下,维基百科的理想状态可以这么概括:一切人想要找到的一切关于知识的汇总都可在维基百科中找到,之所以要着重“汇总”这个词,是要在理想状态下躲避目录悖论,维基百科不是发表原创见解的地方,但是其他发表场所发表的所有的原创见解的概述及其出处都应该在维基百科中找到,因此,维基百科的关注度标准的存在是无意义的,因为它只是维基通往理想化道路的一块绊脚石。
我想,与其提什么“关注度”,不如提“本条目疑似原创研究”为好,毕竟是否为原创见解在搜索引擎上可以比较轻易的辨别,而不像关注度那样模棱两可。 --Justthink (留言) 2009年9月25日 (五) 13:28 (UTC)

看到上面的发言,似乎是一个没有读过WP:关注度的人凭借着自己的主观印象来说这一指引有问题。因为您似乎连维基百科的关注度是什么都没搞清楚。建议您先去读读吧。--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9月25日 (五) 13:49 (UTC)
你说得很对,的确有很多不知道什么是关注度就乱挂模板的人,如果说关注度的定义模糊不清而让人难以理解的话,我斗胆请取消其名目或者将其定义得可操作化。--Justthink (留言) 2009年9月25日 (五) 14:01 (UTC)
您先读一读,指引已经给出了非常详细的客观判定标准了,请问哪一句话不可操作?--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9月25日 (五) 14:45 (UTC)
至少現存有關「关注度」的制度並沒有令我莫名其妙。閣下如果有不明白的情況可以去詢問處詢問一下,那裡有不少熱心的維基人會解答你的問題。就閣下的說話而言,我認為並不足而成為取消关注度的原因。— Kiva兔也2009年9月26日 (六) 02:48 (UTC)

(-)反对取消关注度标准。—Wcam (留言) 2009年9月26日 (六) 03:36 (UTC)

谁帮我说说这个词条被挂上关注度的原因。--Justthink (留言) 2009年9月26日 (六) 05:26 (UTC)
就该条目而言,有足够的第三方第二手可靠来源以佐证关注度(符合关注度的客观标准),故移除关注度模板。此举系挂模板的人不熟悉指引之事先合理搜索可靠来源的要求,而误挂该模板。如果没有关注度指引的客观标准保护的话,那么这条目恐怕更容易被删掉。--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9月26日 (六) 05:47 (UTC)
给的解释非常好,谢谢。看来冤假错案是非常好的一样东西,因为没有冤假错案,有许多人直接就杀头了?--Justthink (留言) 2009年9月26日 (六) 06:07 (UTC)
谁人都可以挂关注度模板的,挂该条目模板的1j1z2并非您所想象的是一名管理员(否则您就不会到管理员提报的页面破口大骂了吧?),而只是一名普通用户。维基百科的管理机制和其他网站不同,维基百科是全然自治的,任何人都有权力去检查、提删条目。然而,就算机器也会犯错,何况是普通人?所以说,如果以后您还遇到了这种事,不要发这么大的火,互相沟通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遵守方针指引正是解决问题的捷径。--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9月26日 (六) 06:26 (UTC)
那么就不要给普通人授予这种可以随意造成麻烦而且造成麻烦后自身还不用麻烦的工具,如果说乱挂这个模板会给自身带来处罚,我可以同意继续保留这个标准。--Justthink (留言) 2009年9月26日 (六) 06:44 (UTC)
次数多了,而且屡劝不听才会导致封禁。然而对偶然的错误来说,请保持善意推定。如果收回普通用户的这些权力,那维基百科就不成维基百科了。事实上管理员也是普通用户从普通用户中投票选出来的,维基百科在本质上就没有任何一个官方人员负责内容审核与管理,全由普通用户组成的社群自治负责。--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9月26日 (六) 06:51 (UTC)
那么至少要对他给予警告,毕竟我言语粗鲁一些就遭遇了再犯禁止编辑的通知,我可没有什么“次数多了,而且屡劝不听”的权力,如果维基百科一视同仁,而管理员有进行警告的权力的话,我要求管理员对其给予警告。--Justthink (留言) 2009年9月26日 (六) 06:59 (UTC)
任何人皆有发出警告通知之权。--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9月26日 (六) 07:10 (UTC)
好,我愿意将此讨论告一段落,我希望所谓的“关注度标准”不要变得像黑九类那样成为随便就能向别人头上扣的帽子,并且对User:PhiLiP“如果没有关注度指引的客观标准保护的话,那么这条目恐怕更容易被删掉。”这样不负责任的言论和态度给予警告并表示严重的不满!--Justthink (留言) 2009年9月26日 (六) 08:11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