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合姓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姓氏
《百家姓》中無此姓
-1: 《百家姓》中無此姓
0: 《百家姓》中無此姓

《百家姓》中無此姓


郡望  馮翊郡[1]

合姓,較為罕見的一個姓氏。漢族回族彝族傈僳族均有該姓氏的使用,主要分布在山西太原晉城新疆塔城廣東吳川廣西灌陽雲南丘北通海等地[1]

源流[編輯]

合姓最早見於唐朝的《元和姓纂[2]。在宋朝通志》、《古今姓氏書辨證》,明朝萬姓統譜》,清朝續通志》、《清朝通志》等典籍中均有記載[1][2]

元和姓纂·卷十》記載「合,左傳大夫左師之後向戌也」[3]。向戌[a]春秋時的宋國大夫,子姓,曾但任宋國左師,食邑在合(漢置合鄉縣,今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後世子孫有以邑為氏而稱「合」姓的[1][2]

回族中的合姓,來自於教名「阿合麥德」(即艾哈邁德),取該名的第二字為姓,後代中有改姓為「」的[1]。據《河西合氏宗譜》及《續雲南通志考》記載,雲南河西的合姓家族是賽典赤·贍思丁次子哈散的後裔,自哈散曾孫哈政舉開始改姓為合[4]。《清朝通志·氏族略》中有記載的雍正丁未進士合揆[5]即為雲南回族,是贍思丁的十一世孫[6]

人口[編輯]

依據中華民國內政部2018年10月出版的《全國姓名統計分析》,合姓在台灣各個姓氏中排1096名,人口不足10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戶政管理研究中心依託中國全國人口信息管理系統,對全國戶籍人口(不含港澳台地區)的姓氏、名字和新生兒姓名用字等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形成的年度全國姓名報告,合姓不在2020年度姓氏戶籍人口數量排名的前一百名[7]。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山西省有合姓107人,其中臨汾市2人,洪洞縣1人[2]

備註[編輯]

  1. ^ 一作「向戍」[1]

參考[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竇學田. 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 第1版. 警官教育出版社. 1997-10: 235. ISBN 9787810278560. 
  2. ^ 2.0 2.1 2.2 2.3 合(hé)姓. 洪洞大槐樹官網. 2018-08-10 [2023-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9). 
  3. ^ 林寶. 連結至維基文庫 元和姓纂 (四庫全書本). 維基文庫. 
  4. ^ 合姓的由来. 雲唐句網. [2023-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9). 
  5. ^ 嵇璜、劉墉等. 連結至維基文庫 清朝通志·氏族略. 維基文庫. 
  6. ^ 峨山县文物管理所对我县部分“三普”文物点进行核实清查. 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縣文化館. 2020-03-30 [2023-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9). 
  7. ^ 《二〇二〇年全国姓名报告》发布. 中國政府網. 2021-02-08 [2023-08-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