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01榴彈砲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M101榴彈砲
M2A1 105毫米榴彈砲
2005年3月26日,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師士兵正在加利福尼亞州發射M101榴彈砲
類型榴彈砲
原產地美國
服役記錄
服役期間1941年起 1989年除役
使用方美國 美國
參與戰爭/衝突二戰
韓戰
八二三砲戰
法越戰爭
越戰
馬拉威危機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生產歷史
生產商岩島兵工廠英語Rock Island Arsenal
生產日期1941年起
基本規格
重量2,260公斤(4,980磅)
長度5.94米(19.5英尺)
槍管長度22倍徑:2.31米(7.6英尺)
寬度2.21米(7.3英尺)
高度1.73米(5.7英尺)

砲彈105x372R
口徑105 mm(4.1英寸)
後膛水平閉鎖
後座力固定液壓,42英寸(110 cm)行程
載具縱向分離雙砲尾拖架
射擊仰角仰度最高1180密位、最低-89密位
迴旋角度46°
槍口初速472米/秒(1,548尺/秒)
最大射程11,270米(7.00 mi)

M101榴彈砲M2A1 105毫米榴彈砲)是二戰美軍的制式榴彈砲之一,在1941年起生產,在各戰場作為師級支援火力大量生產並支援給個盟邦使用,其廉價設計簡便與火力適中的特性獲得砲兵肯定,直至今日仍有國家採用。

服役歷史[編輯]

M101榴彈砲可經由CH-47運送。

與許多美製火砲的開發歷史相同,M101的開發必須回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軍進行的技術分析計劃。美國在那一場戰爭深切體認到國內缺少開發新型火砲的代價,在1918年成立威斯特韋爾德理事會收集各國戰爭資料,在亞伯丁測試場進行實驗,以評估未來美國軍隊的需求,到1919年5月理事會解散前,他們的其中一部分成果便是建議未來的美國砲兵核心將需要以105公厘與155公厘火砲為主。雖然最後理事會的成果並未立即落實,但美國自1919年後便推動105公厘榴彈砲的開發作業;石島兵工廠在1928年提出M1式105公厘榴彈砲的開發計畫,但因隔年的經濟大蕭條導致美國政府缺乏資金推遲開發。到1939年,石島兵工廠推出M2式105公厘榴彈砲,測試則到1940年6月結束,這時候M2榴彈砲僅生產14門。

租借法案通過後,美國開始將工業能力轉用在軍事上,M2榴彈砲自1941年起大規模量產並支援盟邦作戰,到1953年美國停產為止,共製造了10202門,如果納入盟邦授權生產者將超越此數字;雖然M2榴彈砲性能與各國同量級火砲相比沒有特別突出,但是伴隨美國強大的工業實力,它的特點便是結構簡單以及零附件容易取得,與美國援助的運輸卡車配套讓同盟國都享受到機械化砲兵的機動優勢,因此戰後M2榴彈砲與105公厘砲彈成為許多國家砲兵的標準裝備。

二戰後美軍在1962年進行裝備編號重編,M2A1更名為M101榴彈砲,隨後修改部分砲架與砲盾設計成為M101A1,並經歴了韓戰越戰,而其彈藥亦成為其他105毫米榴彈砲的標準彈藥。法國越南國法越戰爭皆有使用M101,美國介入越戰中M101A1大舉軍援越南共和國,105榴砲為軍援的基本砲兵武備,在1975年越南共和國滅國後,越南民主共和國善後整理時,從越南全境清點出至少1,000門M101A1,並由越南人民軍接收使用。美國空降部隊與海軍陸戰隊在1964年換裝同口徑輕量化砲架的M102榴彈砲英語M102 howitzer[1],但因為價格因素沒有全數替換,直到美軍從英國引進M119榴彈砲英語M119 howitzer後才將M101A1自陸軍除役。

加拿大軍隊使用C1榴彈砲(即M2A1,M101衍生型)至1997年,改良後的版本名為C3[2]並繼續裝備加拿大後備軍,C3採用更長的砲管及加裝砲口制退器,增強砲尾拖架及拆除裝甲擋板。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亦後克羅埃西亞得到約50門M2/M101榴彈砲,另外南斯拉夫生產的M56榴彈砲仿製自德國LeFH 18榴彈砲,但發射M101的105毫米彈藥。澳大利亞陸軍後備軍至今仍有裝備小量的M2榴彈砲,並逐步以L118榴彈砲英語L118 light gunM198榴彈砲英語M198 howitzer作取代。

中華民國使用M2A1是援引租借法案取得,最初由敗退撤入印度的駐印遠征軍換裝,後來在Y部隊(滇西換訓的中國遠征軍)有少量撥交,配備在軍級所轄之軍砲兵營,每營編制12門砲。除了軍砲兵營,國軍在1943年後將裝備匱乏的獨立砲兵團人員空運印度換裝M2A1榴彈砲,並劃歸駐印遠征軍司令部統率,獨立砲兵第四團、第五團在抗戰期間接受換裝。[3]據統計,截至抗戰勝利時,美國提供給國民政府476門M2A1榴彈砲,被國軍美械部隊當作軍級火砲使用。二戰結束後中華民國直至1951年韓戰期間方重獲美國軍援,並於1957年獲得350門M2A1,編入各師砲兵指揮部管轄;1971年,61兵工廠開始測繪M2A1藍圖,後續獲得美國石島兵工廠提供生產工程圖,翻譯圖紙後在臺灣自行生產M101A1,更為六三式/六三甲式(63甲式105公釐榴彈砲),在1983年統稱為T63 105mm榴彈砲。[4] 目前M101A1/T63等仍在各聯兵旅及指揮部所屬混砲營內服役。[5]

抗戰勝利後,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場繳獲的105毫米美式榴彈砲統一編為各大野戰軍的砲兵縱隊(特種兵縱隊)集中使用。東北軍工系統已經能仿製美式105毫米榴彈彈頭並使用復裝的日式105毫米榴彈彈筒。1948年上半年,華東野戰軍特種兵縱隊轄6個砲兵團,其中4個榴彈砲團共裝備36門美制105榴彈砲和53門日制九一式105mm榴彈砲。淮海戰役後,華東野戰軍特種兵縱隊的105毫米榴彈砲超過150門。1949年渡江戰役時的「紫石英」號事件中,第三野戰軍特種兵縱隊砲兵第一團、第六團使用了該型號美制榴彈砲轟擊英國軍艦。中國人民志願軍使用105毫米美式榴彈砲參加抗美援朝戰爭打滿全場,戰爭期間共損失了64門該型榴砲。第五次戰役前夕,志願軍直屬機動砲兵部隊擁有美制105榴72門,步兵部隊隊屬砲兵擁有45門。第五次戰役結束後,志願軍擁有美制105榴230門。1951年底,志願軍的美制105榴190門。1951年10月文登川地區抗擊美軍坦克集群劈入的防禦作戰中,砲兵某團四連三班支援938.2高地防禦作戰而榮立集體一等功、獲「愈戰愈強」錦旗,該砲被授予二級英雄砲,陳列於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6]。鑑於越盟軍隊的75毫米美式榴彈砲不能對抗法國殖民軍的重砲,1951年秋中國人民解放軍雲南軍區蒙自縣碧色寨以24門105毫米美式榴彈砲裝備、組建、訓練越南人民軍第34砲兵團,派出杜友方任該團軍事顧問[7];該砲兵團隸屬駐雲南省宜良縣湯池鎮鳳鳴村的越南軍事幹部學校(後稱越南人民軍陸軍第一軍官學校、陳興道陸軍大學),對外稱「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軍區特科學校」,越方校長黎鐵雄越南語Lê Thiết Hùng少將(越軍首任砲兵司令),政委陳子平越南語Trần Tử Bình(1959年-1967年為越南駐中國大使)。1953年年初,校長黎鐵雄奉調回國後,由政委陳子平越南語Trần Tử Bình率領,1953年1月26日起越軍第34砲兵團由中方配齊各型車輛、通信器材、武器,1667人於從蒙自出發經雲南河口入境越南,秘密集結於安沛,參加了隨後的越南抗法獨立戰爭的諸戰役。[8]

使用國家[編輯]

M101榴彈砲曾為67個國家的裝備,包括[9]


及其他多個國家。

衍生型[編輯]

2009年3月3日,加拿大軍隊士兵正在發射C3榴彈砲。

主砲:

  • M1920 - 樣版[11]
  • M1925E - 樣版[11]
  • T2-後成為標準型M1[11]
  • M2(1934年)-改良以發射成型彈藥[11]
  • M2A1(1940年)-改良後膛環[12]
  • M3 - 輕量化型,砲管短了27吋
  • T8,後成為標準型M4 - 車載型,改良了後膛及改用圓筒式後座系統[13]
  • M101 - 二戰後重新命名配M2A1砲架的M2A1
  • M101A1 - 二戰後重新命名配M2A2砲架的M2A1
  • C3 - 加拿大的C1(M2A1)改良型,配33倍徑砲管

砲架:

  • M1920E - 樣版,縱向分離雙砲尾拖架[11]
  • M1921E - 樣版,箱型砲尾拖架[11]
  • M1925E - 樣版,箱型砲尾拖架[11]
  • T2,後成為標準型M1 - 縱向分離雙砲尾拖架,木製車輪[11]
  • M1A1 - M1砲架配新型車輪、制動器及其他配件[12]
  • T3 - 樣版[11]
  • T4 - 樣版[11]
  • T5-後成為標準型M2(1940年)-縱向分離雙砲尾拖架,改用金屬車輪配充氣輪胎[11]
  • M2A1 - 移除電子制動器[14]
  • M2A2 - 改良裝甲擋板[14]

自走砲型[編輯]

彈藥[編輯]

M101榴彈砲發射105公厘分裝式砲彈,發射藥裝於M14彈殼內,而空包彈則配M15彈殼及黑火藥裝藥[21]。發射藥包有7個位階可選,從1號裝藥(最小份量)至7號裝藥不等(最大份量),M3榴彈砲與M101系列的砲彈規格共通,但發射藥則是另外的減裝版本[21]。唯一採整合式砲彈的彈種只有M67反戰車砲彈,但後來也改成分裝式設計,只是裝藥量仍不可調整。

可用彈藥[19][21][22]
類型 型號 重量,公斤(彈體/彈頭) 彈頭裝藥 初速,米/秒 射程,米
榴彈 M1榴彈 19.08 / 14.97 TNT或50/50阿瑪圖,2.18公斤 472 11,160
高爆反坦克彈 M67反裝甲高爆彈 16.71 / 13.25 彭特來炸藥英語Pentolite,1.33公斤 381 7,854
煙霧彈 M84煙幕彈(HC BE) 19.02 / 14.91 氯化鋅 472 11,160
彩煙彈 M84彩煙彈(BE) 17.86-18.04 / 混合發煙劑
煙霧彈 M60煙霧彈(WP) 19.85 / 15.56 白磷,1.84公斤 472 11,110
煙霧彈 M60煙霧彈(FS) 20.09 / 氯磺酸三氧化硫,2.09公斤
生化彈 M60生化彈(H) 19.43 / 芥子毒氣,1.44公斤
訓練彈 M1訓練彈 472 11,160
訓練彈 M14訓練彈 - -
空包彈 - -
 
穿甲程度,毫米[19]
彈藥/距離,米 0 457 914 1,828
M67反裝甲高爆彈(平射,0°) 102
穿混凝土程度,毫米[19]
M1高爆彈(平射,0°) 457 427 396 335
不同的國家使用的測量方法有所不同,因此與其他裝備直接相比會有誤差

相關條目[編輯]

注腳[編輯]

  1. ^ U.S. Army Fact Files-Towed Howitzer (105 mm) M102. [2019-0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6). 
  2. ^ canadiansoldiers.com-C3 105mm Howitzer. [2009-1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4). 
  3. ^ 抗戰時期陸軍武器裝備-野戰砲兵篇(55頁),滕昕雲,老戰友工作室出版,ISBN957-30497-9-1
  4. ^ 存档副本. [2018-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18). 
  5. ^ http://aode.mnd.gov.tw/Unit/Content/189?unitId=10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花防部混砲營的T63榴砲
  6. ^ 軍事博物館編輯研究室:「抗美援朝·功勳兵器巡禮」,《解放軍報》2020年10月30日第九版。
  7. ^ 霍海丹:《中國軍事顧問團援越抗法實錄(當事人的回憶)》,中共黨史出版社,2002年1月版,ISBN 9787801366924
  8. ^ 薛忠:「我所知道的解放軍特科學校」,《中華魂》2015年10期
  9. ^ M101 - 105 mm Howitzer. [2009-1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6-15). 
  10. ^ 存档副本. [2009-1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23). 
  11. ^ 11.00 11.01 11.02 11.03 11.04 11.05 11.06 11.07 11.08 11.09 11.10 Hogg - Allied Artillery of World War Two, p 42-49.
  12. ^ 12.0 12.1 Technical Manual TM 9-2005 volume 3, Infantry and Cavalry Accompanying Weapons.
  13. ^ Hunnicutt - Sherman: 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Medium Tank(第210頁)
  14. ^ 14.0 14.1 Technical Manual TM 9-1325, 105mm Howitzers M2 and M2A1; Carriages M2A1 and M2A2; and Combat Vehicle Mounts M3 and M4.
  15. ^ 15.0 15.1 15.2 Hunnicutt - Sherman: 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Medium Tank(第568頁)
  16. ^ Hunnicutt - Pershing: A History of the Medium Tank T20 Series(第233頁)
  17. ^ 17.0 17.1 Hunnicutt - Stuart: 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Light Tank(第317頁)
  18. ^ 18.0 18.1 Hunnicutt - Stuart: 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Light Tank(第329頁)
  19. ^ 19.0 19.1 19.2 19.3 Hunnicutt - Half-Track: A History of American Semi-Tracked Vehicles(第236頁)
  20. ^ Hunnicutt - Stuart: 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Light Tank(第334頁)
  21. ^ 21.0 21.1 21.2 Technical Manual TM 9-1901, Artillery Ammunition, p 167-178.
  22. ^ Technical Manual TM 9-1904, Ammunition Inspection Guide, p 471-484.

參考文獻[編輯]

  • Hogg, Ian V. Allied Artillery of World War Two. Crowood Press, Ramsbury. 1998. ISBN 1-86126-165-9. 
  • Hunnicutt, R. P. Pershing: A History of the Medium Tank T20 Series. Feist Publications. 1971. 
  • Hunnicutt, R. P. Stuart: 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Light Tank. Presidio Press. 1992. ISBN 0-89141-462-2. 
  • Hunnicutt, R. P. Sherman: 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Medium Tank. Presidio Press. 1994. ISBN 0-89141-080-5. 
  • Hunnicutt, R. P. Half-Track: A History of American Semi-Tracked Vehicles. Presidio Press. 2001. ISBN 0-89141-742-7. 
  • Technical Manual TM 9-1325, 105mm Howitzers M2 and M2A1; Carriages M2A1 and M2A2; and Combat Vehicle Mounts M3 and M4. War Department, 1944. 
  • Technical Manual TM 9-1901, Artillery Ammunition. War Department, 1944. 
  • Technical Manual TM 9-1904, Ammunition Inspection Guide. War Department, 1944. 
  • Technical Manual TM 9-2005 volume 3, Infantry and Cavalry Accompanying Weapons. War Department, 1942.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