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西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山东历史系列条目
Bronze knife-shaped coins of State of Qi.jpg
史前時代

三皇五帝
旧石器时代
沂源人 新泰人
新石器时代
后李 北辛 大汶口 龙山 岳石
太昊 少昊 蚩尤
古羌人 九夷东夷
有穷氏 有鬲氏 商部落
古羌人 商方 纪国 商奄 薄姑 人方 旁方
春秋 莱国 莒国 滕国 齐国 鲁国 山戎 孤竹
戰國 秦国
临淄郡 琅邪郡 济北郡 胶东郡 薛郡
临菑郡 博阳郡 济北郡 胶东郡 胶西郡 琅邪郡 城陽郡
曹魏
西晋
东晋 前秦 前凉 后凉 前赵 后赵 前秦 西燕
北朝 北魏 东魏 北齐
河南道
河南道
五代 后梁 后唐 后晋 後漢 后周
京东东路 京东西路
山东东路 山东西路
中书省山东东西道宣慰司
山东承宣布政使司
山東省 (清朝)
中華民國 山东省 青島特別市
中華人民
共和國
山东省
济南历史 青岛历史
山东主题专页

山东西路金朝

金朝宋朝京东西路为山东西路。治所东平府(今山东省东平县)。这是山东作为政区之名的开始。包括今山东省泰山以南,成武县金乡县以北,蒙山以西,聊城市阳谷县菏泽市以东,高唐县以南;江苏省邳州市泗阳县以西,废黄河以北。管辖东平府泰安州(今山东省泰安市)、德州(今山东省陵县)、博州(今山东省聊城市)、济州(今山东省济宁市)、兖州(今山东省兖州市)、滕州(今山东省滕州市)、徐州(今江苏省徐州市)、邳州(今江苏省邳州市南)。元朝废除。

参考文献[编辑]

参见[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