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勒托克桑事件(哈薩克語:Желтоқсан)即十二月事件,是发生在1986年的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阿拉木图的一次學生運動。当时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下令撤销原哈萨克共产党主席丁穆罕默德·庫納耶夫的职位,并代之以一位俄族人根納季·瓦西里耶維奇·科爾賓。一些哈萨克学生走上街头抗议示威,很多群众也加入进来,但不久即遭到武装军警袭击,酿成流血冲突。
導火線[编辑]
1986年12月16日,哈薩克斯坦共產黨中央全會在阿拉木圖召開了創紀錄的會議。與會者只用18分鐘,便一致同意解除領導哈薩克斯坦將近30年的金姆哈梅塔·阿赫梅多維奇·庫納耶夫黨中央第一書記的職務。又一致選舉蘇共中央提名的烏里揚諾夫斯克黨組織領導人蓋納季·瓦西里耶維奇·科爾賓接替他的職務。
全会召开的时间是1986年12月16日,而17日一早七八点钟,党中央大楼前的广场上便出现了第一批青年人,主要是首府高校的学生,约两三百人,打着反对中央全会决定的标语,对选举科爾賓表示不满。
1986年12月17日11时30分示威者离开广场,奔向城市各街道。广场内的人帮助新来的队伍冲破封锁,紧张的局势便出现了。从15时到17时,哈萨克斯坦党中央执行局的成员一直都站在广场观礼台上。他们呼吁集会群众解散,但回应的是一片嘘声和口哨声。雪球和冰块飞上观礼台。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主席穆卡舍夫向集会群众讲话,他说游行群众提出的要求是没有道理的,号召大家解散。23时30分—24时,开始清场行动。行动后仍留在柏油马路上的人被集中起来用车运走。12月18日,党中央大楼前的广场上空荡荡,只有数量不多的好奇者。市内街道上偶尔还有为数不多的年轻人聚在一起,向巡逻车投掷石块。
外部链接[编辑]
|
---|
| 背景 | | |
---|
| 恢复主权 |
歌唱革命 (1987—1991) · 波罗的海国家恢复独立: 立陶宛, 拉脱维亚, 爱沙尼亚 各共和国的主权宣言: 爱沙尼亚 (1988.11.16), 俄罗斯 (1990.06.12), 乌克兰 (1990.07.16), 白俄罗斯 (1990.07.27)独立宣言及法案: 立陶宛 (1990.03.11), 拉脱维亚 (1990.05.04), 亚美尼亚 (1990.08.23), 格鲁吉亚 (1991.04.09), 乌克兰 (1991.08.24), 摩尔多瓦 (1991.08.27), 阿塞拜疆 (1991.08.30), 吉尔吉斯斯坦 (1991.08.31)独立公投: 立陶宛 (1991.02.09), 拉脱维亚 (1991.03.03), 爱沙尼亚 (1991.03.03), 格鲁吉亚 (1991.03.31), 亞美尼亞 (1991.09.21), 土库曼斯坦 (1991.10.26), 烏克蘭 (1991.12.01), 阿塞拜疆 (1991.12.29)¹, 乌兹别克斯坦 (1991.12.29)¹引入俄罗斯总统职位公投 (1991.03.17) · 俄罗斯总统选举 (1991.06.12) |
---|
| 挽救尝试 | |
---|
| 獨聯體成立 | |
---|
| 完成解體 | |
---|
| 政治家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