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瀑布模型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 |
软件开发 |
---|
核心行动 |
范式与模式 |
方法论与框架 |
支持行为 |
实践 |
工具 |
标准与知识体系 |
瀑布模型(Waterfall Model)最早强调软件或系统开发应有完整周期,且软件开发过程中必须依次经过中间的每一个阶段,开发过程中也应充分考量分析与设计的技术、时间和资源的投入等。由于该模式强调开发过程中有完成的规划、分析、设计、测试等过程,因此能有效的确保系统品质,因此它是软件开发界最初的标准。(Boehm, 1988)。
模型(階段)[编辑]
- 需求定義(Requirements)
- 設計(Design)
- 實作(Implementation)
- 整合與測試(Integration)
- 移交與維護(Maintenance)
缺點[编辑]
在專案製作的過程需要製作大量的技術文件,在做專案時可能會較為費時。[1]
参见[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本條目部分或全部内容出自以GFDL授權發佈的《自由線上電腦詞典》(FOLDOC)。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三版,吳仁和、林信惠 著,智勝出版社
外部链接[编辑]
- 在c2.com上的讨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 mint. 軟體工程實務. 台北市: 博碩文化. 2004: 13. ISBN 9575276950 请检查
|isbn=
值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