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閩南語合音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Leolokey留言 | 贡献2020年3月21日 (六) 17:16 (取消73.160.127.70对话)的编辑;更改回73.160.127.70的最后一个版本 WP:VCC (HG) (3.4.9))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閩南語合音是存在於閩南語中的「合音」用法。關於合音之定義,根據中華民國教育部之《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是一個將前一字之聲母與後一字之韻母結合為單一音節的多音節字詞。合音多為二字合為一音,亦存有三字合為一音的例子,是一種自然的語音變化現象。多數的閩南語合音詞的原始表記依然能夠被清楚辨認,然而有些卻已完全取代原始的多音節詞彙,成為一個全新的單音節詞彙。對於閩南語的合音字詞如何被「分解」以及其用字尚存在許多爭議,因此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中以收錄原始多音節詞彙為主。[1]

舉例

漢字 白話字 推薦用字 華語對譯 備註
合音詞 原始詞 合音 原音
【無】 無要緊 boa̋-kín bô iàu-kín 無要緊 沒關係
【無】 無愛 boaih bô-ài 無愛 不要
【無】 昨昏 cha̋ng cha-hngcha̍h-hng 昨昏 昨晚
【無】 查某囝 cha̋u-kiáⁿ cha-bó͘-kiáⁿ 查某囝 女兒
【無】 下昏 e̋ng e-hngē-hngeⁿ-hngê-hng 下昏 今晚
我儂 goán goá-lâng 我們
𪜶 伊儂 in i-lâng 𪜶 他們
汝儂 lín lí-lâng 你們
廿 二十 jia̍plia̍p jī-cha̍plī-cha̍p 廿 二十
皆、該 共伊 kai kā i 把、將 「皆」與「該」於閩南語同音,為歌仔冊中的借音用字。[2]
【無】 出來 chhoaihchhoài chhut-lâi 出來 出來
【無】 落來 loaih lo̍h-lâi 落來 下來
【無】 落去 loeh lo̍h-khì 落去 下去
【勿愛】 毋愛 mài m̄-ài
【無】 明仔載 miâ-chàima̋-chài bîn-á-tsài 明仔載 明天
【無】 拍毋見 phàng-kiànphàng-kìⁿ phah-m̄-kìⁿ 拍毋見 遺失
啥儂 siángsiâng siáⁿ-lâng 啥人
誰人 啥物儂 sáng-n̂gsiàng-n̂g siáⁿ-mí-lângsáⁿ-mí-lâng 啥物人
四十 siap sì-cha̍p 四十
【無】 今仔 ta̋ⁿ taⁿ-á 今仔 剛剛
【無】 佗位 toehtōe tó-ūi 佗位 何處
相同 siāngsiângsâng sio-tâng 𫝛 相同
【無】 中央 tiőng tiong-ng 中央 中間
𣍐 無會 boē bô-ē 不會
[3] 予人 hőng hō͘ lâng 予人 被人、被(後接動詞)
【無】 毋好 mőo m̄-hó 毋好 不應該(後接動詞)
【無】 毋通 bâng m̄-thang 毋通 不應該[4]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1. ^ 音讀說明. 《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中華民國教育部. 
  2. ^ 施炳華. 談台語漢字書寫的疑難雜症. 國立成功大學.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30). 
  3. ^ 例見小說 陳金順. 主角. 台灣教會公報. 2014-04-02. 
  4. ^ 潘科元. 台語「毋好 m̄-hó」个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