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急性腎損傷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10月10日 (六) 08:40 (补救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急性腎損傷
(Acute kidney injury)
腎臟病理標本顯示已標記的皮質為蒼白色、對比於尚存的髓質組織的暗色區。病人死於急性腎損傷。
类型腎功能衰竭疾病
分类和外部资源
醫學專科腎臟科
ICD-11GB60
ICD-10N17
ICD-9-CM584
DiseasesDB11263
MedlinePlus000501
eMedicinemed/1595
MeSHD058186
[编辑此条目的维基数据]

急性腎損傷(Acute kidney injury、AKI、以前稱為"急性腎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急性腎功能衰竭),[1][2]通常在7天內腎臟發展為腎功能突然損失掉。[3]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通常發生原因為腎組織損壞造成的結果,其起因為任何病因(例如低血壓)腎血流量的減少(腎缺血(ischemia))、暴露於對腎有害的物質(Nephrotoxicity)、腎發炎的過程,或阻塞尿流量的尿路阻礙。AKI診斷是基於特有的實驗室研究結果上、如升高的尿素氮肌酸酐,或腎臟不能產生足夠量的尿

AKI可能導致一些併發症,包括代謝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高鉀血症尿毒症、身體體液平衡(Fluid balance)的改變,並影響到其它的器官系統。治療方法包括支持性看護,如腎替代治療法(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以及潛在病症的治療。

症狀和病徵

急性腎損傷的症狀來自腎功能與該疾病相關的各種干擾。

病因

急性腎損傷可由全身性疾病(如狼疮性肾炎等自體免疫疾病)、敗血症、心臟衰竭,肝衰竭、擠壓傷顯影劑、特定的抗生素等引起。

腎前性

AKI腎前性的原因(腎前氮質血症(Azotemia))是那些有效降低血液流向腎臟

固有性

腎後性

診斷

檢測

腎功能的惡化可通過測量尿量的減少被發現。

進一步檢測

分類

定義

分段

治療

具體療法

利尿劑

腎臟替代治療

併發症

預後

流行病學

歷史

參見

註釋

  1. ^ Webb S, Dobb G. ARF, ATN or AKI? It's now acute kidney injury. Anaesthesia and Intensive Care. December 2007, 35 (6): 843–4. PMID 18084974. 
  2. ^ Dan Longo, Anthony Fauci, Dennis Kasper, Stephen Hauser, J. Jameson, Joseph Loscalzo. Harrison's Principles of Internal Medicine, 18 edition. McGraw-Hill Professional. July 21, 2011. 
  3. ^ Mehta RL, Kellum JA, Shah SV; et al. Acute Kidney Injury Network: report of an initiative to improve outcomes in acute kidney injury. Critical Care (London, England). 2007, 11 (2): R31 [2014-12-21]. PMC 2206446可免费查阅. PMID 17331245. doi:10.1186/cc5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