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儿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星辰之叹留言 | 贡献2020年11月15日 (日) 04:56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醇贤亲王嫡福晋
國家 清朝
葉赫那拉氏
尊號皇帝本生妣
世居地/穆坤葉赫[註 1][1]一说为苏完[註 1][2]
出生(1841-09-13)1841年9月13日
婚姻名份嫡福晋
逝世1896年6月17日(1896歲—06—17)(54歲)
墓葬醇親王墓
親屬
父親惠徵
醇賢親王奕譞
夫之側室側福晉刘佳氏
侧福晋李佳氏
姊妹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
载瀚
德宗景皇帝载湉
载洸
其他親屬外甥:穆宗毅皇帝載淳

醇贤亲王嫡福晋(1841年9月13日—1896年6月19日),叶赫那拉氏,是清朝第一代醇親王奕譞嫡福晉。她是光緒帝生母,也是慈禧太后的妹妹。

清代《玉牒》及民初《清史稿》中,醇贤亲王嫡福晋被都称为“叶赫那拉氏[1][3][4]。虽然慈禧一族称自己的“穆昆”是“叶赫”,但近代有学者对此提出怀疑,认为其“穆昆”实乃叶赫部的苏完[註 1][註 2]

父親是道员惠徵,住北京西四牌楼劈柴胡同

道光二十一年辛丑(1841年)七月二十八日戌时出生。

她十五岁時,作為秀女入選,被淘汰后,待字闺中,当时,慈禧还是懿贵妃,受咸丰帝宠爱。咸丰十年(1860年),奕譞奉旨与懿贵妃的胞妹成婚,於是那拉氏成為當時咸豐帝的七弟奕譞福晉,她為奕譞生下四子,只有一個長成,即載湉同治帝駕崩後,載湉被慈禧太后立為皇帝,就是光緒帝

光緒十二年(1886),慈禧太后賞福晉乘坐杏黃轎。[6]然福晉「秉性謙沖,至內廷,仍不用也」。[7]

光緒十六年(1890),奕譞去世,側福晉刘佳氏所生的載灃襲封醇親王。

光緒二十二年(1896)四月下旬,福晉病重,光緒帝四度與慈禧太后一同前往醇王府探视。[8]五月初八辰刻,福晋因肝病薨逝,称皇帝本生妣,光緒皇帝辍朝十一日。[9]並派大學士崑岡禮部尚書懷塔布總管內務府大臣文琳工部右侍郎英年辦理喪儀。[10]

祖先

蓉儿家族
 
 
 
 
 
 
 
 
 
 
 
 
 
 
 
 
 
 
曾祖父:刑部员外郎吉郎阿
 
 
 
 
 
 
 
 
 
 
 
祖父:刑部河南司郎中景瑞
 
 
 
 
 
 
 
 
 
 
 
 
 
 
父:山西归绥道道员惠徵
 
 
 
 
 
 
 
 
 
 
 
 
 
 
 
 
 
醇贤亲王嫡妃
 
 
 
 
 
 
 
 
 
 
 
 
 
 
 
 
 
 
 
 
外祖父:归化城副都统惠显
 
 
 
 
 
 
 
 
 
 
 
 
 
 
母:富察氏
 
 
 
 
 
 
 
 
 
 
 
 
 
 
 
 

注释

  1. ^ 1.0 1.1 1.2 “那拉”为满洲人的姓。“叶赫”、“苏完”都是“穆昆””(满语ᠮᡠᡴᡡᠨ穆麟德轉寫mukūn),冠于姓前,表示同一姓氏内的家族分支。[5]
  2. ^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收藏的《德贺讷世管佐领接袭家谱》记载,慈禧祖先喀山是住在叶赫部苏完那拉氏,在天命四年叶赫部未灭之前就归附了努尔哈赤,故已知并非叶赫部末代贝勒金台吉的直系后人,但与“叶赫那拉氏”是否同宗则未有定论。[2]

参考文献

引用

  1. ^ 1.0 1.1 德宗本纪一.见:赵尔巽等.清史稿,1928
  2. ^ 2.0 2.1 刘庆华. 慈禧太后家世新证——《德贺讷世管佐领接袭家谱》研究.满族研究, 2009,2
  3. ^ 后妃列传.见:赵尔巽等.清史稿,1928
  4. ^ 《玉牒》甲册第44页
  5. ^ 爱新觉罗瀛生,《满语杂识》,学苑出版社,2004年出版,973页。
  6. ^ 《清實錄‧德宗景皇帝實錄》,卷225。
  7. ^ 徐珂,《清稗類鈔》,恩遇類,〈孝欽后賜醇王福晉杏黃轎〉。
  8. ^ 據《清實錄‧德宗景皇帝實錄》記載,光緒二十二年四月下旬起,光緒皇帝四度前往醇賢親王府探視醇賢親王福晉。
  9. ^ 《清實錄‧德宗景皇帝實錄》,卷390,曰:「朕欽奉皇太后懿旨、皇帝本生母醇賢親王嫡福晉葉赫那拉氏,宅心和厚,秉性堅貞,百度罄宜,六親咸仰,洵足佐賢王之內治,垂彤管之儀型。深宮誼篤懿親,特隆恩禮,而福晉每懷謙挹,謹慎有加。頃因肝疾日增,寢食頓減,屢次率同皇帝臨邸看視,慰問再三。方期藥餌奏功,遐齡克享,乃竟於本月初八日辰刻,奄然長逝。撫今追昔,摧悼良深。著賞給陀羅經被,即日親往賜奠,皇帝詣邸成服行禮。」
  10. ^ 《清實錄‧德宗景皇帝實錄》,卷390。

来源

醇親王府世系圖
襲王爵者
 
 
 
 
 
醇賢親王

1840-1872-1891
 
嫡福晉
叶赫那拉氏
 
 
 
 
 
 
 
大側福晉
顏扎氏
 
 
二側福晉
劉佳氏
 
 
三側福晉
李佳氏
 
 
 
 
 
 
 
 
 
 
 
 
 
 
 
 
 
 
 
 
 
 
 
 
 
 
 
 
 
 
 
 
 
 
 
 
 
 
 
 
 
 
 
 
 
 
 
 
 
 
 
 
 
 
 
 
 
 
 
 
 
 
 
 
 
 
 
 
 
 
 
 
长子
載瀚
 
次子
德宗皇帝
載湉
 
第三子
未命名
 
第四子
奉恩輔國公
載洸
 
长女
大格格
 
 
 
 
 
 
 
 
第三女
三格格
 
 
 
 
 
 
 
 
 
 
 
 
 
 
 
 
 
 
 
 
 
 
 
 
 
 
 
 
 
 
 
 
 
 
 
 
 
 
 
 
 
 
 
 
 
 
 
 
 
 
 
側福晉
鄧佳氏
 
 
 
 
 
 
 
 
 
嫡福晉
瓜爾佳氏
 
第五子
醇親王
载沣

1883-1891-1949-1951
 
第六子
郡王銜貝勒
载洵
 
第七子
郡王銜貝勒
載濤
 
次女
二格格
 
 
 
 
 
 
 
 
 
 
 
 
 
 
 
 
 
 
 
 
 
 
 
 
 
 
 
 
 
 
 
 
 
 
 
 
 
 
 
 
 
 
 
 
 
 
 
 
 
 
 
 
 
 
 
 
 
 
 
 
 
 
 
 
 
 
 
 
 
 
 
 
 
 
长子
宣统皇帝
溥仪
 
次子
溥傑
 
嵯峨浩
 
长女
大格格
韞瑛
 
次女
二格格
韞龢
 
第三女
三格格
韞穎
 
 
 
 
 
 
 
 
 
 
 
 
 
 
 
 
 
 
 
 
 
 
 
 
 
 
 
 
 
 
 
 
 
 
 
 
 
长女
慧生
 
次女
嫮生
 
 
 
 
 
 
 
 
 
 
 
 
 
 
 
 
 
 
 
 
 
 
 
 
 
 
 
 
 
 
 
 
 
 
 
 
 
 
 
 
 
 
 
 
 
 
 
 
 
 
 
 
 
 
 
 
 
 
 
 
 
 
 
第三子
溥倛
 
第四子
溥任
 
金瑜庭
 
第四女
四格格
韞嫺
 
第五女
五格格
韞馨
 
第六女
六格格
韞娛
 
第七女
七格格
韞歡
 
 
 
 
 
 
 
 
 
 
 
 
 
 
 
 
 
 
 
 
 
 
 
 
 
 
 
 
 
 
 
 
 
 
 
 
 
 
 
 
 
 
 
 
 
 
长子
金毓嶂
 
次子
金毓峑
 
第三子
金毓嵐
 
长女
金毓琨
 
次女
金毓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