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事務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223.16.201.18留言2021年1月22日 (五) 11:36 →‎top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民政事務局
Home Affairs Bureau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機構
民政事務局標誌
局長徐英偉
副局長陳積志
常任秘書長謝凌潔貞
政治助理懸空
部門資訊
成立日期1997年
解散日期2022年6月30日
所屬部門總部= 香港金鐘添馬添美道2號政府總部西翼11-13樓
聯絡資訊
網站http://www.hab.gov.hk
民政事務局位於灣仔修頓中心各層(已遷出)

民政事務局(簡稱民政局;英語:Home Affairs Bureau縮寫:HAB)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決策局之一,專門負責康樂文化博彩公民教育青年政策、物業管理消費者權益以及地區行政等事務。該部門於1997年7月1日繼承主權移交前的布政司署政務科(政務司為該科的首長),現任民政事務局局長為徐英偉,副局長為陳積志

歷史

總登記官署在1844年設立,設有總登記官一職,負責統籌日常的人口登記。總登記官署並管轄所有華人組織,是港督直接溝通香港本地華人的主要渠道,負責協助香港政府評論華人輿論的傾向,為華人提供諮詢,亦提供有關政府部門及華人居民之間關係的建議。總登記官兼任撫華道一職。

1913年總登記官署正式易名為華民政務司署,首長是華民政務司

1969年改稱民政司署,首長是民政司

1973年,港府根據《麥健時報告書》建議,設立外界稱之為「迷你內閣」的制度,重整司級官員架構,在輔政司署之下設立民政科,首長為民政司。

1994年12月後改稱布政司署政務科,首長為政務司

1997年7月1日改名為民政事務局,首長為民政事務局局長

1998年4月1日文康廣播局重組,民政事務局接管文化康樂等事務。

2000年1月1日兩個市政局區域市政局連兩個市政總署區域市政總署同步解散,民政事務局接管更多的文化康樂事務(但把古物古蹟事務移交其轄下的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同年4月1日,接管原由前衛生福利局負責的殘疾人體育服務。

2007年7月1日,原本由民政事務局負責的人權事務交由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接管,而與發展相關的文物保育事務則交由發展局接管。另外民政事務局新增與社會企業相關的事務,並從政務司司長辦公室接管法律援助事務。 2018至20年間,法律援助署轉由政務司接管,並由商務局手中接管消費者委員會。

下設部門及公營機構

歷任首長

爭議

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期間,不少快餐店過夜無家者失去容身之處。立法會社會福利界議員邵家臻和多名區議員多次去信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和相關政府部門,要求民政事務總署和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開放臨時庇護中心。不過署方回信拒絕,重申在現時機制下,臨時庇護中心機制只限在惡劣天氣下開放,而署方政策範疇並不包括為無家者人士提供臨時居所。而局長劉江華和轄下部門的官員也拒絕會面討論有關問題。邵家臻和大埔區議員譚爾培批評政府處事官僚,沒有考慮被趕絕無家者人士的感受[2][3]

參見

註釋

參考來源

  1. ^ 2018年第2208號公告 (PDF).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憲報》. 第22卷. 第13期. 2018-03-29. 
  2. ^ 黃文軒. 【新冠肺炎】露營地點關 無家者失居所 區議員:應考慮人的處境. 香港01. 2020-04-03 [2020-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6). 
  3. ^ 政Whats噏:懶理無家者恐染疫 劉江華被嘲「神隱局長」. on.cc. 2020-04-04 [2020-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6). 

外部連結

新頭銜  英屬香港總登記官署 繼任:
 英屬香港華民政務司署
前任:
 英屬香港總登記官署
 英屬香港華民政務司署 空缺
空缺  英屬香港華民政務司署 繼任:
 英屬香港民政司署
前任:
 英屬香港民政司署
 英屬香港政務科
1981年 - 1997年
繼任:
 香港民政事務局
前任:
 英屬香港政務科
 香港民政事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