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东学西渐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12日 (五) 04:24 (补救2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8)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东学西渐,是中国科学及文化向西方傳播的整個歷史过程。

东学西渐的路径

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南方丝绸之路

旅行家

万国宫阿丽亚娜公园里的浑天仪,是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的象征。

传教士

  • 1252年,法国方济各会教士鲁不鲁乞(约1220年-约1293年)受法国国王路易九世派遣,到蒙古帝国首都哈拉和林传教。著有《鲁不鲁乞东游记》。
  • 1556年-多明我会葡萄牙传教士达克鲁斯(Gaspar da Cruz 1520-1570)抵达中国广州。1570年他的《中国志》(Tractado emque se cōtam muito pol estéco as cous da China)在欧洲出版。他在一封信中,提到中国人喝一种“有益健康”的草药饮料。
  • 门多萨(Gonzales de Mendoza 1540—1617)。西班牙传教士,1585年出版西班牙文《大中华帝国史》,随后十年内被翻译为意大利文法文英文荷兰文,向西方证实了马可波罗记载的富饶的契丹国家就是现在的中国。该书是十六世纪末欧洲一部重要的介绍中国政治、制度、工艺、文化、文字的著作。门多萨没有来过中国,他是根据其他传闻和其他传教士的资料写成的。后来传教士庞迪我写文纠正了门多萨的一些错误。
  • 曾德昭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耶稣会葡萄牙传教士曾德昭到达中国南京,1636年返回欧洲,途上完成了《大中国志》。
  • 安文思,Gabriel de Magalhāes,耶稣会葡萄牙传教士,1640年来华,先到四川,1648年抵达北京,著有《中国新史》(又名《中国的十二特点》)。
  • 鲁德照
  • 殷铎泽
  • 金尼阁,耶稣会比利时传教士,他把利玛窦用意大利文写作的回忆录手稿《基督教远征中国史》翻译成拉丁文,改名为《利玛窦中国札记》,并作了补充和润色。1615年该书在奥格斯堡出版,轰动欧洲。
  • 卜弥格,(Michel Boym,1612—1659 ),天主教耶稣会波兰传教士,曾代表南明永历皇帝出使罗马教廷和西欧。
  • 卫匡国
  • 黄嘉略
  • 李明 (传教士)
  • 1736年,法國耶穌會教士杜赫德 (J.B. Du Halde,1674-1743)綜合百多年歐洲傳教士有關中國之調查報告,編纂刊印《中華帝國通誌》。
  • 理雅各
  • 偉烈亞力

中国天文學西傳

芝加哥大学历史學者诺埃尔•斯瓦德罗的研究论文《哥白尼行星理论初稿与起源》,文中首先指哥白尼大约从1504年起,已在波隆那获得雷乔蒙塔纳斯的《星历表》和《天文学概要》,在看到雷乔蒙塔纳斯的《天文学概要》第十一卷的分析後,导致他革命性的天文學發現。雷乔蒙塔纳斯指阿方索星表无法预测太阳、月球和行星的位置,亦不能预测日月食,乃至经度,質疑阿方索星表所建基于的地心説宇宙体系是错误的。雷乔蒙塔纳斯很了解阿方索星表是有漏洞的。他在自己的1475-1531年历书中指出,阿方索星表里的1475-1531的56年间,有三十年的复活节日期是错误的。而雷乔蒙塔纳斯的《星历表》就是使用经过观测后修正的阿方索星表

而比雷乔蒙塔纳斯的《星历表》更早的郑和《星历表》,由郭守敬制定,郭守敬《星历表》的准确性仰赖对地球与行星绕着太阳系的中心的正确認識。斯瓦德罗借由比较郑和的《星历表》与雷乔蒙塔纳斯的《星历表》,指出雷乔蒙塔纳斯的《星历表》中一些東西可以在郑和的《星历表》中找到,懷疑雷乔蒙塔纳斯是从托斯卡内利那儿获得這些资料,说哥白尼的日心說可以在中国找到源头。[來源請求]

十进位制的西传

公元400年的孙子除法 6561/9
孙子除法现身于公元825年花拉子米的著作中
10世纪波斯数学家伊本·拉班的除法,正是不折不扣的孙子除法

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的十进位制以及以十进位制为基础的加、减、乘、除算术运算的程序,在9世纪由花拉子米《印度數字算術》一书介绍到阿拉伯国家,和十世纪波斯数学家伊本·拉班印度算术原理》介绍的印度除法一样,其上、中、下三行的排列形式,除数与被除数右边对齐,自左到右的运算次序,每算一步之后将除数右移一位的规则,甚至余数表示为分数的上、中、下三行表示方法,都是不折不扣的孙子除法。此外,印度算术的加法减法开平方开立方的程序也和孙子算经相同。说明十进位制及十进位制算术起源于中国,传入印度。花拉子米介绍十进位制的书籍被翻译成拉丁文伊本·拉班印度算术原理》被翻译成希伯来文传播于西方。

造纸术的西传

磁学的西传

中国宋代航海磁针在1180年左右通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丝绸的西传

印刷术的西传

活版印刷术经俄罗斯莫斯科传入德国

农业技术西传

茶叶西传

中国经典西传

中国园林艺术西传

钱伯斯设计的伦敦丘园中国式塔
  • 马可·波罗
  •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1610年著《基督教远征中国史》曾详细叙述南京园林。
  • 法国耶稣会传教士王志誠在1747年著《北京附近的皇室园亭》向欧洲人介绍圆明园。
  • 苏格兰建筑师、造园家威廉·钱伯斯勋爵在1757年著《中国房屋建筑》是欧洲第一部介绍中国园林的专著。钱伯斯一书影响很大,一时中国式园林如雨后春笋在英国和德国大城市遍地开花。钱伯斯在伦敦亲自设计了伦敦丘园(Kew Garden)的中国式塔。1773年钱伯斯又著《论东方园林》
  • 德国造园家路德维希·翁则尔(Ludwig Unzer)著《中国园林论》

中国冶金技术西传

中国造船技术的西传

中国在公元前二世记已经掌握多个隔水仓技术,一两个隔水仓漏水,船也不会沉。隔水仓技术,经马可·波罗介绍,传入欧洲,但被欧洲人忽略。到了18世记,英国海军总工程师萨穆尔·边沁(Samuel Bentham 1757-1831)旅游中国研究中国造船技术,把中国的隔水仓引入英国,1795年才造出英国第一艘带隔水仓的军舰。

中国桥梁技术的西传

  • 悬索桥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历史。1655年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卫匡国(Martin Martini,1614年-1661年),记述他在中国贵州省所见的悬索桥,第一次将中国悬索桥介绍给西方。1741年,欧洲才有第一座悬索桥。

中国文学的西传

中国哲学的西传

中国兵法的西传

医学的西传

中国音乐的西传

关于东学西渐的研究

参考文献

引用

来源

书籍

外部链接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