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卫戍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廣九直通車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16日 (二) 04:02 →‎編制:​ Img.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卫戍区

存在時期1949年至今
國家或地區 中华人民共和国
部門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
種類省级军区
直屬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
駐軍/總部北京市
別稱御林军
專用顏色   红色绿色
進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指挥官
司令员付文化 少将
政治委员张凡迪 少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卫戍区,是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卫戍区的一个中国人民解放军省级军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正軍級單位。2016年8月从北京军区转隶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部[1],接受中央军事委员会直接指揮。北京卫戍区主要负责於和平時期拱衞首都安全,於戰爭時掩護中央機關轉移或者撤離、防禦外敵、反恐及鎮暴等[2]。北京卫戍区同时承担北京市国防动员职责。

历史

編制

北京卫戍区的军事纠察人员

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前,北京卫戍区总兵力约3万人。下辖警卫第十七团、警卫第一师、警卫第三师。警卫第一师师部设在北京市海淀区復興路23号院,辖警卫第三团(重装部队)、警卫第四团(精锐轻装快速反应部队)、警卫第五团(精锐轻装快速反应部队)、警卫第六团(中央警卫团)、仪仗大队。警卫第三师师部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原属重装师,辖警卫第十一团、警卫第十二团、警卫第十三团(驻通州杨闸,荣誉称号“老虎团”[3])、高炮团(驻通州北苑)、炮兵团、坦克团(驻南口)。

2016年改革后,北京卫戍区下辖:

  • 警卫第十七团
  • 警卫第一师
  • 警卫第三师
    • 警卫第十一团
    • 警卫第十三团
    • 高炮团
    • 炮兵团
    • 坦克团

直属预备役单位

  • 北京卫戍区预备役高炮师(驻北京市怀柔区
    • 预备役高炮师一团(驻怀柔)
    • 预备役高炮师二团
    • 预备役高炮师三团(驻房山
    • 预备役高炮师四团(驻石景山
    • 预备役高炮师五团(驻昌平
  • 预备役军官训练团(驻通州)
  • 预备役防化团(驻西城区二龙路)

历任主官

参考文献

  1. ^ 北京卫戍区已由原北京军区转隶陆军. 澎湃新闻. 2016-08-16 [2016-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4). 
  2. ^ 「御林軍」京城演練懾貪. 東方日報. 2015-02-12 [2017-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6) (中文(香港)). 
  3. ^ 北京卫戍区警卫第3师第13团“老虎团” - 美篇. www.meipian.cn. [2019-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4). 
  4. ^ 北京卫戍区司令员潘良时中将调任陆军副司令员. 澎湃新闻. [2016-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4). 
  5. ^ 长安街知事:北京卫戍区新司令王春宁亮相,原任12军军长. 澎湃新闻. [2016-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4). 

参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
最高军事领导机构
中央军事委员会
(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副主席
(国家中央军委:主席副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

中国人民解放军
陆军
  海军  空军
火箭军
 
军兵种·预备役·文职人员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内卫 · 机动 · 海警
中国民兵
军委机关职能部门
办公厅

联合参谋部 · 政治工作部
后勤保障部 ·
装备发展部
训练管理部 ·
国防动员部
纪委(监委) ·
政法委 · 科技委
战略规划办 ·
改革编制办 · 国际军合办
审计署 ·
机关事务管理总局

军委直属部队
军事航天部队
网络空间部队
信息支援部队
联勤保障部队
军委直属院校和科研机构

国防大学 · 国防科技大学 · 军事科学院

五大戰區
东部战区··
南部战区··
西部战区·
北部战区··
中部战区·
军事制度

兵役制度 · 编制等级 · 战备等级
军衔··) ·
武警警衔
军事将领·政治委員

国务院系统

国防部 · 退役军人事务部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国防动员委 · 边海防委 · 空中交通管理委


地方人民武装部
军事思想

军事战略方针 · 发展战略
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
人民战争 ·
战术三三制
游击战 ·
运动战 · 超限战

其他资料

中国战争史 · 解放军军事家
中国军事史 ·
中国水军史
中国空军史 ·
中国航天史
解放军军史 ·
解放军军服
院校 ·
纠察·保卫·检察·审判·优待


香港軍事史 · 澳門軍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