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虎尾高級中學

这是一篇优良条目,点击此处获取更多信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S099001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18日 (四) 10:44 →‎校舍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國立虎尾高級中學
虎尾高中校門
地址雲林縣虎尾鎮光復路222號
邮政编码632
其它名称英語:National Huwei Senior High School
类型國立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
创办日期虎尾女中:1940年
虎尾初中:1946年
学区雲林區(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入學)[1]
教育部學校代碼090315
校長陳惠珍(2020年-)
年级三年制,高一至高三
学生人数1,448人[a]
班级数目42班[b]
校园面积7.4344公頃[2]
校訓公、誠、勤、正[3]
年度校刊《虎溪》[4]
電話號碼+886-5-632-2121
学校网址www.hwsh.ylc.edu.tw
地图

國立虎尾高級中學(簡稱虎尾高中虎高虎中)是中華民國的一所國立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位在臺灣雲林縣虎尾鎮。虎中為三年制學校,是一所自稱「升學」導向的「社區高中」。主管機關為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設有體育班、數理資優班及普通科。

今日的虎尾高中是1981年由原虎尾高中(男校)與臺灣省立虎尾女子高級中學虎尾女中)合併而來,當時維持原校名「臺灣省立虎尾高級中學」(簡稱「省虎中」),並遷至原虎尾女中校址。虎尾女中以校園景觀別緻而聞名,校內部分建築為「臺灣第一女建築師」修澤蘭所規劃,1950年代有「北景美,南虎女」之稱。2000年由於精省,改隸中華民國教育部,始改為今名。

虎尾高中之校友遍布各界,如雲林縣第5、6、7任縣長許文志廖泉裕蘇文雄都是虎中校友,當地人譽為「縣長三連霸,同是虎中人」。

歷史

日治時期

臺灣日治時期考量到虎尾專修農業學校(二戰戰後改稱臺南縣立虎尾初級農業學校,也就是國立虎尾農工)僅供男生就讀,而於昭和十四年(1939年)在臺南州虎尾郡成立的三年制女子家事職業學校「臺灣公立虎尾家政女學校」,是虎尾郡第一所女子教育相關學校,亦即虎尾高中前身[5]。當時該校尚無校舍,暫借虎尾尋常高等小學校(今安慶國小)校舍上課,由該校校長中田義雄兼代校長。開學後才於虎尾尋常高等小學校北方建造校舍。昭和十六年(1941年),三好照藏接任校長,次年改制為「虎尾農業實踐女子學校」。二戰戰後,臺南州改制為臺南縣,日籍校長返鄉,由教師李新湖暫代校務,改稱「臺南縣立虎尾初級女子職業學校」,隸屬於臺南縣政府[6]。由於校地接近虎尾糖廠,二戰末期同盟國空襲臺灣時,該校辦學曾受到影響[7]

虎尾初中

中華民國政府接管臺灣後,當地仕紳黃宗岳、醫師黃祺袚、黃國鈞、王標、顏新戶、方瑞玉、熱心教育人士王老色等,考量虎尾地區無設置普通中學,當地學生升學不易,於是徵得臺南縣虎尾區區長陳幸西等區署人員同意,計畫將臺南縣立虎尾初級農業學校(今國立虎尾農工)改制為設立普通科的初級中學,將校址設在戰後關閉的虎尾尋常高等小學校校址。他們也獲得時任縣長袁國欽的面肯,於是由虎尾農校校長王安順主持招生事宜,超額錄取近400人。後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認為中國以農立國,不宜停辦農校,要求另行設置初級中學[8]

於是,1946年4月20日於虎尾尋常小學校舊址成立「臺南縣立虎尾初級中學」(簡稱「虎尾初中」)[9],是該地區第一間男子中學校,廖昆金奉派代理校長[10]。隨後虎尾初中兼併當時校址旁的臺南縣立虎尾初級女子職業學校,成立男、女二部[11]

兩次分合

1949年8月,台灣省政府教育廳令虎尾初中和附近的臺灣省立虎尾女子中學合併,稱為「臺灣省立虎尾中學」,由原虎尾女中校長陳東榮任校長,原虎尾女中為校本部暨女生部,原虎尾初中改為男生部,派劉克剛為分校主任。1950年8月,教育廳認為男、女生兩部距離過遠,於是恢復校本部為「臺灣省立虎尾女子中學」,陳東榮回任該校校長,另外單獨拆分男生部,設立「臺灣省立虎尾中學」(簡稱省虎中),派凌孝芬代理校長[12]

凌任內禮聘大陸來臺宿儒任教,且為了釐清校地產權,多次公函來往虎尾女中、鎮公所等機關,1954年調任臺灣省立建國中學[13]。省虎中校長一職由原臺灣省立臺中第一中學校長金樹榮接任,金到任一年後,與臺灣省立屏東中學校長辛仙椿互調。1962年8月,原臺灣省立潮州中學校長徐天秩調到省虎中,其任內亦因入學學生減少,導致省虎中減班,早年「保送名額」也逐漸取消[14]

1965年8月,省教育廳調原臺南縣立曾文中學校長(今臺南市立麻豆國民中學譚地大為省虎中校長,譚主持整編校規,集結成《虎中規章》一冊,制定校訓「公誠勤正」,並於1968年設立「臺灣省立虎尾中學西螺分部」(次年取消,併入西螺農工)。1968年因應「省辦高中,縣市辦初中」政策的實施,初中部停招,改制為「臺灣省立虎尾高級中學」。後應教育部要求,開設兩屆「空中補習學校」[15]

1972年11月,教育廳調李士崑為省虎中校長。李士崑發動畢業校友教師林久華、李朝茂及該校資深教師陳樹聲等人,向校友募捐成立「省立虎尾中學校友百萬獎學金」,林久華等人事蹟列入第一屆教育廳「杏壇芬芳錄」。時值農村人口外流情況嚴重,學生減少,教育廳認為省虎中可以增設職業類科,轉型為綜合高中高級職業學校,然李士崑並不認同,堅持維持設置普通高中,遂建議教育廳可將附近一樣有招生困難的虎尾女中併入省虎中,後教育廳採納其意見[16],於1979年5月3日以「68教二字02503號」函示兩校自68學年度(1979年8月~1980年7月)起合併。1979年8月虎尾女中停止招生,省虎中兼招男、女,且虎尾女中校長由李士崑兼代。1981年完成合併,以原虎尾女中校地為址[c],校名定為「臺灣省立虎尾高級中學」[17]

兩校合併後,李士崑仍為省虎中的校長,時委由教務主任林久華主辦,在新校址(原虎女校址)旁興建教師宿舍「弘道新村」。1985年8月,李士崑屆齡退休,由台灣書店經理蔡錦忠接任省虎中校長。蔡任內興建科學館、社會科學館及第二體育館(今體育館),1992年8月調任臺中二中校長[18]。同月1日,校長甄試合格的新科校長陳龍雄初任省虎中校長,陳任內興建勁竹樓(五層男學生宿舍)、綜合館(二層建築,設室內游泳池、排球場),並綠化校園。1998年2月由曾任虎尾女中歷史科教師的黃清江接任校長[19]

楊豪森校長(任期2009~2016年)。2009年楊就任虎中校長時年僅41歲,為歷任校長中年紀最輕

在黃任內,2000年精省後,原省虎中改隸教育部,改制為「國立虎尾高級中學」[20]。2006年陳龍雄回任校長,並於2009年屆齡退休,原國立溪湖高級中學學務長楊豪森博士獲遴選為該校校長,當時其年僅41歲,為歷任虎尾高中校長之中年紀最輕[21]。2016年8月,楊豪森調任溪湖高中校長,由原國立馬公高級中學校長薛東埠接任虎中校長[22]

2020年8月,薛東埠調國立白河高級商工職業學校,原國立新豐高級中學校長、英國布里斯托大學英語教學碩士陳惠珍接任虎尾高中校長。[23]

歷屆校長

以下整理虎尾高中歷任校長及其到任、離任年月[24]

屆次 姓名 就任日期 卸任日期
臺南縣立虎尾初級中學校長
1 廖昆金 1946年4月 1949年8月
臺灣省立虎尾中學(首次合併時期)校長
1 陳東榮
(男生部分校主任:劉克剛)
1949年8月 1950年8月
臺灣省立虎尾中學(男校時期)校長
2 凌孝芬 1950年8月 1954年8月
3 金樹榮 1950年8月 1955年8月
4 辛仙椿 1955年8月 1962年8月
5 徐天秩 1962年8月 1965年8月
6 譚地大 1965年8月 1972年11月15日
7 李士崑 1972年11月 1981年7月
臺灣省立虎尾高級中學(男女合校)校長
1 李士崑 1981年8月 1985年8月
2 蔡錦忠 1985年8月 1992年8月
3 陳龍雄 1992年8月 1998年2月
4 黃清江 1998年2月 2000年2月
國立虎尾高級中學校長
4 黃清江 2000年2月 2006年2月
5 陳龍雄 2006年2月 2009年8月
6 楊豪森 2009年8月 2016年7月
7 薛東埠 2016年7月 2020年8月
8 陳惠珍 2020年8月 現任

學校組織

該校為三年制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僅設有普通科學制,科別有普通科、體育班、數理資優班,108學年度(2019年8月至次年7月)時全校有1448名學生。[25]

學校象徵

校訓與學校願景

虎尾高中的校訓由譚地大在其校長任內訂定為「公、誠、勤、正」[3]。而該校又以「優質、創新、競合、宏觀」為學校願景[26]:3

校歌

1981年虎中、虎女合併後,時任校長李士崑主張制定新校歌,由何志浩作詞、退休教師廖興彰作曲,開始使用後卻引發學生反彈,另譜新曲學生仍未接受,於是延用原虎中校歌[27]。2016年時,週會及校友返校仍會演唱虎女校歌。虎中校歌旋律較中庸,而虎女校歌音調較高且陰柔,合併後第七屆校長薛東埠到任三年仍不會唱[28]

1946年臺南縣立虎尾初級中學成立後有創作「運動會會歌」,由教師黃傳心作詞、廖興彰作曲。廖興彰是雲林崙背人,大學留,就讀音樂相關科系。民國39年(1950年)臺灣省政府教育廳「鑑於校歌為文化教育象徵」,發文要求各校制定校歌,臺灣省立虎尾中學於是在1951年制定校歌,由教師方濂作詞,作曲者亦為廖興彰。方濂來自安徽省桐城縣,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法政系,文學造詣深厚,亦擅長聲韻[29]。該曲以「海天縹緲,寶島風光好」起頭,為D大調、四四拍(強起)之二段體樂曲,音域達大十度(中央d至高音f#)。歌詞是中華民國國語,屬文言文體,全文49字,押ao韻[30]


\relative c'{
\key d \major
d4. (fis8) fis2 fis4. (a8) a2 d4( a4. b8) fis4 a4. fis8 e2}
\addlyrics  {海 天 縹 緲 寶 島 風 光 好}

校鐘

校鐘「虎鐘」

虎尾高中為紀念與虎尾女中併校,由家長李連忠等人出資打造仿古銅鐘,定為該校校鐘,名為「虎鐘」,鐘塔建在圖書館前。後圖書館因1999年集集大地震倒塌,整建時將鐘塔拆除,該校沒有經費重建,於是將校鐘置於倉庫。2004年,併校時的訓導主任黃清江於其校長任期內,由家長會顧問許大松出資新建一座外型相同的鐘塔,移置介壽樓與圖書館中間[31]

招生與編班

臺灣高中以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成績作為入學依據時,虎尾高中的錄取分數差異高,分布在PR70到99,因此採取能力編班[32]。2010年代教育改革後,採取免試入學,該校「高中職免試入學超額比序」最低錄取分數在2019年首次高於當地(雲林區)另外一所同樣僅設普通科的公立高中國立斗六高級中學[33],為雲林區最高(77.5分,雲林區滿分為90分),總錄取人數492人,其中國中教育會考5A以上81人[1]

虎尾高中每年級有14班,經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核准設置體育班、數理資優班[34]及普通科[35]

課程與教學

虎尾高中是一所社區高中[32],在當地環境氛圍下,以「升學」為發展目標[35]。該校是全中華民國第一間設立TEAL(Technology Enabled Active Learning)創意互動教學教室的高中,與國立中正大學合作,設備規模比照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使用科技設備、以多媒體教學[35]。校內另外設有「科學探索館」,與國立清華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合作,陳列傅科擺、大型特斯拉線圈等物理教具,是臺灣第一所校內的科學博物館[36]

虎尾高中2014年時規定高一學生必修第二外語,可選擇德語日語[35]因應十二年國民教育課程綱要(一零八課綱)實施,虎尾高中108學年度入學的新生[d]校訂必修課程為「漫遊雲林·接軌國際」和「表達力訓練」兩課程,前者結合英語文與地理實察,以深入認識當地風土民情,後者訓練學生有效表達[26]:12

課外活動

1980年代,虎尾高中慈光社至信義育幼院服務。(虎尾高中校史室老照片)

楊豪森校長任內(2010年代初期),虎尾高中17時至19時為學生運動、社團活動時間,當時學生皆高度參與活動,較受到學生歡迎的社團有「藍衫虎」校友服務隊、童軍社、慈光社、春暉社、華馨社及康輔社等服務性質社團。[37]「藍衫虎」為畢業校友團體,經常返校服務,並為鄰近國中小舉辦營隊[38]。2018年該團體已全面撤出虎尾高中校園[39]

大學學科能力測驗成績放榜後,虎尾高中為了讓學生了解大學就讀環境、錄取辦法,選填適性志願,會舉辦「大學博覽會」。2018年大學博覽會有30所大專院校參加[40]

校園環境

虎尾高中今址為原虎尾女中校址。1950年代,虎尾女中以校園景觀別緻而聞名全臺,時人謂之「北景美,南虎女」(「景美」指景美女中[41],其校園整體規劃與校舍設計主要由修澤蘭執行[42]。歷任校長也均注重校園美化、綠化及校舍建築物動線配置[43]

地球渾天儀

地球渾天儀為置放在介壽樓前的儀器,耗資上百萬新台幣建造[44],又名「飛龍在天」[45]。原位置是1976年虎女校長石宛珠任內[46]設置的中華民國故總統蔣中正塑像,2017年初,虎尾高中以蔣中正塑像為玻璃纖維材質,破損嚴重、有礙安全為由拆除[47]。適逢民主進步黨執政的蔡英文政府推動中華民國第二次去蔣化運動,此行為被認為是政治入侵校園,校方回應「只是湊巧」[48][47]

櫻花道

該校介壽樓前種植兩排印度櫻花,是最受學生歡迎的校園景觀之一[49]

校舍

虎尾高中今址原為虎尾女中,校內部分建築為虎尾女中時代留存的建築。曹金英校長任內,聘請「臺灣第一女建築師」修澤蘭執行校園規劃,弘教樓(1962年建,二層弧形建築,落成時由時任台灣省政府教育廳廳長閻振興主持剪綵)[50]、勵學樓(1964年建)[51]等建築均為其設計。體育館「金英館」可容納2500人,1967年10月30日落成啟用時為了紀念當年6月於校內逝世的曹金英而命名為金英館[52]

圖書館原建築建於1956年,後於九二一大地震倒榻。2002年動工重建,次年竣工,2004年啟用,又稱「教學資源大樓」。樓地板面積約1200坪。地下一樓為會議廳,可容納230人。一樓為藝術中心,外有藝文廣場「虎字廣場」、「滌心園」。二、三樓為圖書館。四樓有兩間資訊科技教室[53]。體健大樓是2007年新建,設有體育班教室、重量訓練室[54],樓前有兩面牆,一面是「Seize the day」,意為「掌握當下」,只要是大學學科能力測驗滿級分的人,就能在牆上留下掌印;另一面牆是「掌聲響起」,上有對外運動競賽表現特殊者掌印[55]。虎尾高中亦利用閒置教室,設有K書中心「黎焱軒」共210席座位,供學生使用。[56]

知名教職員

知名校友

虎尾高中校友遍布社會各界,如許文志廖泉裕蘇文雄三人為雲林縣第5、6、7任縣長,故當地有「縣長三連霸,同是虎中人」的說法[59]。軍界知名校友有前中華民國參謀總長、一級上將林鎮夷[60]。校友進入師範體系者,亦有不少選擇返校任教[61]。而由於虎尾高中制服上衣為藍色襯衫,所以畢業校友稱為「藍衫虎」,也有校友組成「藍衫虎」團體返校服務。2018年該團體全面撤出虎尾高中校園[39]

軼事

2019年8月所攝團膳部分菜色

銅鑼燒當營養午餐

2003年的一篇期刊調查顯示,虎尾高中的營養午餐由味達香、松之林、助民和梅景四家HACCP認證廠商供應便當,住宿生由校方提供營養午餐,另有少部分自備午餐的學生[62]。時至2015年,廠商供應便當方面已改為團膳,各班級可以經班會決定選擇何間供應廠商[63]

虎尾高中學生一度因部分廠商將點心銅鑼燒計入提供的「四菜一湯」中,以及桂竹筍未切而逕行烹調、提供加熱冷凍三色菜、湯品食材未煮熟、雞腿殘留雞毛沒拔,在爆料公社發文以示不滿[64][65]

不合理的校規

人本教育基金會2015年曾召開記者會批評臺灣各級學校不合理的校規,虎尾高中規定學生於校內使用充電器得記警告即為其中一個案例[66]

「幸運教室」都市傳說

虎尾高中體健大樓三樓的一間教室被稱為「幸運教室」,自2011年至2014年,每年均有在該教室上課的學生於大學學科能力測驗獲得滿級分75級分。2014年時,使用該教室的班級有30名學生,超過半數獲70級分以上成績[67]

註釋

  1. ^ 108學年度(2019年8月至次年7月)資料
  2. ^ 含普通科、數理資優班、體育班。
  3. ^ 原省虎中校址設雲林工專
  4. ^ 以普通班為限。經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核定的體育班、數理資優班,另有不同課程計畫。

參考文獻

腳註

  1. ^ 1.0 1.1 廖淑玲. 雲林區高中職免試入學 虎尾高中報到率9成7、6人滿級分.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9-07-22 [2019-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6) (中文(臺灣)). 
  2. ^ 吳清海 2000,第114頁.
  3. ^ 3.0 3.1 吳清海 2000,第67頁.
  4. ^ 國立虎尾高級中學 107 學年度第 1 學期期末校務會議紀錄 (PDF). 國立虎尾高級中學: 第5頁. [2020-02-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0-21). 校刊《虎溪》 ……全校統一購買(體育班除外) 
  5. ^ 巴文化協會 2006,第51頁.
  6. ^ 張忠語 2001,第22-23頁.
  7. ^ 李謁政 2018,第814頁.
  8. ^ 張忠語 2001,第19-21頁.
  9. ^ 縣立虎尾中學校開校. 民報 (民報社). 1946-04-23. 
  10. ^ 「新竹市立初級中學校長張棟蘭等11員任免案」(1946-11-22),〈省立中學人員任免〉,《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303233018008。
  11. ^ 李謁政 2018,第841頁.
  12. ^ 張忠語 2001,第490頁.
  13. ^ 張忠語 2001,第166-167頁.
  14. ^ 張忠語 2001,第31-33頁.
  15. ^ 張忠語 2001,第33-34頁.
  16. ^ 張忠語 2001,第35-36頁.
  17. ^ 張忠語 2001,第36,174頁.
  18. ^ 張忠語 2001,第36-38頁.
  19. ^ 吳清海 2000,第89-90頁.
  20. ^ 李謁政 2018,第842頁.
  21. ^ 蔡慶朝. 楊豪森闖三關 接掌虎中. 臺灣時報. 2009-07-20: 第11版 雲嘉南綜合 (中文(臺灣)). 現任國立溪湖高級中學學務長楊豪森,……將成為虎中創校以來,首位年僅41歲且有教育學博士學位的最年輕校長。素有『雲林一中』之稱的虎尾高中,……在縣內贏得『醫學系、進軍臺、清、交大學搖籃』的美譽 
  22. ^ 劉春生. 楊豪森請調溪湖高中 薛東埠接任虎中校長. 臺灣時報. 2016-07-31 (中文(臺灣)). 
  23. ^ 劉春生. 陳惠珍接任虎尾高中校長. 台灣新生報. 2020-08-08 [2020-08-22] (中文(臺灣)). 
  24. ^ 校史沿革. 國立虎尾高級中學. 2016-12-10 [2020-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4) (中文(臺灣)). 
  25. ^ 高級中等教育組. 108學年度教育部主管高級中等學校名冊 (PDF).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1. [2020-06-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6-10). 
  26. ^ 26.0 26.1 高級中等學校課程計畫:國立虎尾高中(090315)普通型課程計畫書 (PDF) 核定版. 薛東埠. 2019-05-15 [2019-06-2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7-15). 
  27. ^ 廖乃蓁 2010,第31頁.
  28. ^ 許素惠. 虎尾高中罕見雙校歌 訴說併校史. 翻報. 2019-05-09 [2019-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7). 
  29. ^ 廖乃蓁 2010,第30-31頁.
  30. ^ 廖英秋. 雲林縣各級學校校歌研究 (学位论文).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音樂研究所: 154,157,171,180–182. 2004 (中文(臺灣)). 
  31. ^ 虎尾高中 虎鐘再度敲響. 人間福報. 2004-10-11 [2019-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0) (中文(臺灣)). 
  32. ^ 32.0 32.1 單小懿. 虎尾高中升學榜 衝出師大附中水準. 商業周刊. 2013-05-23, (第1331期) [2019-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中文(繁體)). 
  33. ^ 黃淑莉. 虎中錄取分數首勝斗中 高中職聯招20多年來 新紀錄.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2-08-09 [2019-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0) (中文(臺灣)). 
  34. ^ 詹士弘. 蝦米!全國只有雲林縣 國中沒有數理資優班.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8-04-19 [2019-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7). 目前雲林縣國小部分有鎮西國小設置資優班,斗六及虎尾高中也有數理資優班。 
  35. ^ 35.0 35.1 35.2 35.3 張益勤. 虎尾高中:科技融入教學,學生才是主人. 親子天下專特刊. 2014-05-10, (25期) [2019-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0) (中文(繁體)). 
  36. ^ 廖素貞. 全國第一所校內「科學探索館」在虎中. 大紀元. 2015-01-12 [2019-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0) (中文(繁體)). 
  37. ^ Hsieh, Chloe. 最容易被忽略的時間最珍貴. 多益情報誌. 2013-10-24, (第42期). 
  38. ^ 劉春生. 虎中新生始業式 創意有趣. 台灣新生報. 2010-08-31. 
  39. ^ 39.0 39.1 文書組. 國立虎尾高級中學106學年度第2學期期末校務會議紀錄 (PDF). 2018-06-29 [2019-10-12] (中文(繁體)). 
  40. ^ 廖淑玲. 虎尾高中大學博覽會 30所大學一次看個夠.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8-03-07 [2019-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7). 
  41. ^ 廖乃蓁 2010,第14頁.
  42. ^ 殷寶寧. 國族主義與現代化雙重夾擊下的臺灣當代建築實踐:修澤蘭建築師作品個案研究 (PDF). 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通訊. 2017-08, (第3期): 39-40 [2019-08-17]. 
  43. ^ 蔡慶朝. 虎中十大景點票選 紫薇園奪魁. 臺灣時報. 2011-09-03 (中文(臺灣)). 已退休的前校長……等人執掌校務期間,都十分講究校園美化、綠化的推動,以及校舍建築物立體動線的配置。 
  44. ^ 蔡慶朝. 虎中校園再造 地球渾天儀展氣勢. 臺灣時報. 2017-04-19. 
  45. ^ 蔡慶朝. 七十七週年校慶 飛龍向天. 臺灣時報 (虎尾高中). 2017-05-09 [2017-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7). 
  46. ^ 蔡慶朝. 虎中泥塑蔣公不再修復. 臺灣時報. 2016-09-06 (中文(臺灣)). 
  47. ^ 47.0 47.1 姜宜菁. 虎尾高中「去蔣化」?拆蔣公銅像 校方表示:巧合. 聯合新聞網. 2017-02-26 [2017-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7). 
  48. ^ 拆校園銅像第一炮 雲林虎尾高中:湊巧.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7-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7). 
  49. ^ 林國賢. 虎尾高中印度櫻花盛開. 自由時報. 2010-03-09 (中文(臺灣)). 
  50. ^ 張忠語 2001,第514-515頁.
  51. ^ 張忠語 2001,第276頁.
  52. ^ 廖乃蓁 2010,第17頁.
  53. ^ 廖乃蓁 2010,第81頁.
  54. ^ 廖乃蓁 2010,第67頁.
  55. ^ 廖淑玲. 「Seize The Day」、「掌聲響起」掌印揭牌 虎高校慶嗨翻天.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9-05-04 [2019-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2) (中文(繁體)). 
  56. ^ 姜宜菁. 倒數30天 虎高K書中心衝學測. 聯合報. 2010-12-29. 
  57. ^ 李謁政 2018,第1169-1170頁.
  58. ^ 廖淑玲. 廢物製上百教具 虎高技工獲杏壇芬芳獎. 自由電子報. 2019-05-28 [2019-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6) (中文(臺灣)). 
  59. ^ 李謁政 2018.
  60. ^ 張朝欣. 虎中首屆校友 60年後歡喜聚首. 中時電子報. 2012-05-16 [2020-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7) (中文(繁體)). 
  61. ^ 廖素貞. 虎尾高中師生六代同堂 歡慶教師節. 大紀元. 2009-09-28 [2019-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5) (中文(臺灣)). 
  62. ^ 王秀華; 江大雄; 游大彬. 雲林縣某高中食品中毒突發事件之流行病學調查. 疫情報導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2003-04-25, 第19卷 (第4期): 201–202. doi:10.6524/EB (中文(繁體)). 
  63. ^ 林靜盛. 銅鑼燒當營養午餐?營養師這麼說.... 蘋果日報. 2015-10-23 [2020-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0) (中文(繁體)). 
  64. ^ 許素惠. 營養午餐遭爆料 銅鑼燒當菜. 中國時報. 2015-10-24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中文(繁體)). 
  65. ^ 黃淑莉. 學生是哆啦A夢?虎中營養午餐主菜竟是銅鑼燒.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5-10-23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中文(繁體)). 
  66. ^ 怪校規 送情書、吃零食記小過. 人間福報. 2013-11-20 [2019-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0) (中文(臺灣)). 雲林虎尾高中甚至規定,學生校內使用充電器,就要被記警告。 
  67. ^ 許素惠. 虎尾高中幸運教室 係金ㄟ. 中時電子報. 2014-02-17 [2020-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9) (中文(臺灣)). 

參考書目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