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适之亂
外观
李适之亂 | |
諺文 | 이괄의 난 |
---|---|
汉字 | 李适의亂 |
文观部式 | I Gwal ui nan |
马-赖式 | Yi Kwal ŭi nan |
李适之亂發生於1624年(仁祖2年),叛變的將軍李适[1]由於不滿在在仁祖反正事件中論功行賞的賞賜,所以發起事變,推舉仁祖大王的叔叔興安君李瑅為新王。叛變事件令漢陽陷落,但只維持了三天。之後,李适兵敗於昭川,並向安士誠投降;興安君在被送返漢陽的途中,被沈器遠殺死。
概要
[编辑]李适,字白圭[2],是朝鮮王朝中期的武臣,時任平安道兵馬節度使。本貫慶尚南道固城的李适,是前兵曹參判李陸的後孫。宣祖時期武科及第,歷任刑曹左郎及泰安郡守。1622年(光海君14年)被任命為咸鏡道兵馬節度使。1623年陰曆三月,仁祖反正發生。
原因
[编辑]当仁祖反正的军事政变开始后,李适作为西人党当中最高的武官,自然出任了名义上义军的总指挥官大将军。然而,这次政变的发起者,也就是所谓的举义大将金鎏,依然是实质上的最高领袖。李适在行动中的军事安排和计划,也无奈地要受到金鎏的掣肘。在李适看来,金鎏优柔寡断,不适合担任政变的领导者。金鎏也清楚李适的野心,拥戴他为大将军不过是招揽人心的权宜之举。因此严格地说,在西人党还没有成为朝廷主导政治势力前,就已经有了分裂的迹象。
反正成功后,李贵、金鎏见李适失去了利用价值,就对他排挤了起来,仅打赏给他一个汉城府判尹的小官。李适当然对此极为不满。这个时候,朝鲜北方的后金对朝鲜边境的威胁加重。
叛亂發生
[编辑]叛亂鎮壓
[编辑]參看
[编辑]註釋
[编辑]- ^ 适音“括”,非簡化字。
- ^ 한국역대인물종합정보시스템 [韓國歷代人物綜合情報系統].[永久失效連結]
外部連結
[编辑]- 한국역대인물 종합정보 시스템-이괄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鹅溪君. 党争之兴衰——朝鲜王朝两百年朋党政治. 2006-12-12 [2009-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