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女性主义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基础条目 女性主义属于维基百科社会和社会科学主题的基础条目。请勇于更新页面以及改进条目。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品质评定标准被评为丙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女权主义专题 (获评丙级极高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女权主义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女性主义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极高  根据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极高重要度
政治专题 (获评丙级高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政治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政治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高重要度
人权专题 (获评丙级高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人权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人权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高重要度
哲学专题 (获评丙级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哲学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哲学领域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修改说明[编辑]

修改一处,一恶意加上的低俗图片已经移除。注释处的“古罗马人杀妻”有恶意挑起如种族对立般性别对立的用意。妨碍资料中立性与违反与如中华民国宪法第七条的“中华民国人民,无分男女,宗教,种族,阶级,党派,在法律上一律平 等。”之精神。

如需要“批判女性主义”的项目之“可靠来源”,现在各主要关于后现代主义的哲学与文学专书等皆有详载明述,而这些批判的内容大多还是从极端的年代-文化革命 中将资料以绝少的删改之下摘引出来,与其这般轻率的删除部分文章与情绪化的提出质疑,不如虚心向我这编写者在讨论中求教即可。学术活动需要的是客观性的眼 光与宽容的态度对于不可认同的思想,如果这些是不可质疑的理论应当作为神学条目才对,尽管神学也是需要经得起质疑与修改。-2009年5月6日 (三) 19:04 (UTC)


是吗.....[编辑]

全部化约成对父权的抗拒与女性权力的抬头的正常行为。

请问这句话有男女平等吗 如果没有父,哪里又会有抗拒呢 如果没有父,哪里又会有什么女性权力抬头的正常行为

如果大家都是平等的,老实说根本就不会有你这种不正常.不合理想法出现欧

去认同反道德、反平等、跟没有任何理由就必须要认同,这种父权思想,才是仅仅是将男人的任性还有幼稚实体化成学术理论吧


老实说连我这种性别平等主义者.都看不下去了.合理化的侵犯他人自由这种思想......本质就属于人性的丑陋面吧--向日葵啤酒 (留言) 2008年12月27日 (六) 03:52 (UTC)[回复]

现在已经改成超级中立的版本了,不用担心~--886是一场美梦留言2024年1月31日 (三) 13:01 (UTC)[回复]


这与女权主义有什么区别?--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3:58 2006年4月12日 (UTC)

说一下我的理解。中文的“女性主义”“女权主义”的确在翻译上都指向同一个英文Feminism。但Feminism本身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包含的不单是妇权、妇解,还有是对女性的性别角色和女性观点的研究。Feminism五四传到中国时,先翻译成女权主义(可能是因为Feminism的出现本来和女性争取选举权有关)。但就现在的学术研究分野来说,“女性主义”一词主要用于文化研究,谈的是在文化、文学、媒体当中女性的性别角色和女性的声音、女性对于自身价值反思、从女性观点出发对文化的再分析......等等;“女权主义”谈的是妇权(women rights)、妇解运动(所以激进妇解分子会被形容为女权主义者)、各种权利上的男女平等之类。当然“女性主义”和“女权主义”并非完全割裂,女性主义所提出的研究结论,会成为女权主义实践具体行动时的理论依据。只是一般媒体、大众都将女性主义和女权主义完全当成一样。我觉得这观点有需要放在条目中(因为基本上这是中文版独有的问题),但可能要找一些专门研究女性主义学者的论文支持一下才不算原创研究。
参考:荣维毅,<女性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哲学>--Charlotte1125 09:13 2006年12月7日 (UTC)

现在华文学术界,包括中国大陆、台湾、香港,都比较倾向用“女性主义”而非“女权主义”。Douglasfrankfort所说的问题,其实应该另立“妇女运动”或“女性主义运动”的条目,来区分“女性主义理论”。现在中文维基里“妇女运动”竟然跟“女性主义”互相指向,其实十分不妥。我们都不会将“社会运动”与“左翼理论”或“批判理论”混为一谈,为什么“女性主义”就可以呢。云聚云散 (留言) 2008年5月22日 (四) 09:57 (UTC)[回复]

虽然说女性主义的内容主要是诉诸女性的权利,但是仍有许多当中诉求的条文中,有过分保护女性及过分保障女性权益的条文参杂其中,我个人虽然同意女性权益应被保障,但是,有些条文真的有过分的要求其权利及利益。 Weber12728留言2018年2月16日 (五) 16:20 (UTC)[回复]

“当代对女性主义的批判”这里的侵权内容[编辑]

以下这段内容,是从 http://gzone-anime.info/UnitedSites/academic/pixmicat.php?res=11277&page_num=0 的 No.11284 来的,侵犯了版权所以将它移除。

女性主义仅仅是将女人的任性还有幼稚实体化成学术理论,并且直接以性别为划分,将一半的人类区隔在外,把任何偏激幼稚的行为、违反伦常、人性价值的病态思想以一句:男人欺负女人(类似共产主义资产阶级剥削理论)全数合理化,将性混乱谋杀胎儿反正常行为、重视物欲与肤浅的外表行为、女性过分保护措施,无限制地自由上纲,而心地狭小的过分重视物质的本性、反道德、反平等,全部化约成对父权的抗拒与女性权力的抬头的正常行为。--小斌|留言|纪录 2008年5月15日 (四) 05:54 (UTC)[回复]

“当代对女性主义的批判”内容遭到有主观立场的窜改[编辑]

"女性主义思潮存在各门各派,立场相反分析对立的地方比比皆是。这些分歧的出现,除了是因为背后的理论脉络迥然不同,也因为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中,女性面对的困难、处境、经验都不一样。因此,女性主义内部一直就不同的议题争论不休,比较著名的例子是色情管制的争论。然而,不同流派的女性主义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就是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遭受不同程度的压迫。但是,不同流派对这个信念仍会有不同的诠释和演绎。

虽然女性主义理论在文化研究学术界己成为无可忽视的核心部分,女性主义运动在不少地方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是这不代表女性主义思潮已得到主流学术界和不同社会文化的接受和重视。有些流行论调认为,现代社会大致上已经达致两性平等,女性主义不过是一些高举女权的旗帜但提出不合理要求的主张。不少女性主义者认为,这是一些来自维护传统道德的保守势力的反挫声音,推崇这些论调的人,或许因为看不到社会文化中隐性歧视和不平等情况的严重性,或许因为他们根本认为性别歧视是自然的,性别平等并不值得追求。尤有甚者,有些论调更认为女性主义其实是一种性别歧视的主张,认为女性主义的普及会造成歧视男性的问题。女性主义者认为,这是出于一种害怕原有权力和利益被削弱的男性焦虑。"

我不知道该怎么对这篇自以为是的文章其中的可议之处提反论,因为荒谬之处多的让人无从下手;该说是他清描淡写把女性主义运动的争议处用“都遭受不同程度的压迫”来美化,还是说一个夸大的“在文化研究学术界己成为无可忽视的核心部分”,连“之一”都不愿多撒,在修辞美化上都没有能力。文章题目是“当代对女性主义的批判”,文章内容却全都是“女性主义对自我的掩饰”,这也让我看到女性画浓妆的功夫。刻意的把许多好加以辩驳的言语拿出来不痛不痒的举例,好作为什么?一些似乎是批判的意思?结尾的“出于一种害怕原有权力和利益被削弱的男性焦虑”真可也是神来之笔,让我联想到女人老喜欢把自己的毛病说成别人的(精神防卫的投射(projection)机制,把自己不希望的需求与特质归诸于他人,认为别人才有那些那些特性。)


对不起,这篇文字是本人撰写的。我所写的都是事实,阁下如果不同意哪一点,可具陈理据反驳,小弟随时候教。
一、女性在各方面遭受不同程度的压迫,的确是不同女性主义流派的基本立场,请问这样说美化了什么?请指出。
二、女性主义在文化研究学术界己成为无可忽视的核心部分,也是事实,半点没有夸大。你不同意可去问问略有涉猎cultural studies的朋友,要权威的可直接问相关department的教授。之于你说为什么不加“之一”,我想这是多余的。如果我说“马克思主义已成为社会学中无可忽视的核心部分”,相信没有人会要求加上“之一”。
三、老实说,“当代对女性主义的批判”这个标题是太含糊了,如我写的第一句所言,女性主义存在各门各派,基本上不同门派都在批判对方,却没有所谓一种对“女性主义整体”的批判。不错女性主义有很多反对声音,但绝大多数都是因为误会和不了解而造成,谈不上什么批判。试想像,如果有人开一条题目叫作“当代对科学的批判”,内容却是引述一些民间宗教的说法,这样做合理吗?:
四、“男性焦虑”的说法,的确是女性主义的常见回应,我只是引述女性主义理论的观点。你不同意,可在其后丰富这项条目的内容。
反而,你所增加的内容才是“有主观立场的窜改”。简单逐点反驳:
一、女性主义哪些说法有过度强调女性被歧视的情况?从何可见这些过度强调是普遍现象?请指出;
二、女性主义并没有“将传统道德皆化约为保守势力而全数予以反对”;
三、妇女无酬劳动、自由婚姻、贞洁观念、性工作权等等,的确是女性主义的批判内容,有充实的论证论据,很多分析亦为大部分现代社会所接受。你说这些分析都受到严厉批判,请说明是什么人批判,批判的内容又是什么。如果有人说“日心说”受到严重批判,我们都不会接受竟然没有补充解释,此处同理;
四、“两性之间的人伦关系已陷于危机”不是事实,是主观观点,请说明是些什么人认为“人伦关系已陷于危机”,并补充不同的说法;
五、你引述的《极端的年代》没有任何参考意义。“旧的规范纵使再不合理,一旦不存,取而代之的也不一定就是某种合理的新秩序,既无法则,又缺乏共识,反使众人惶惶不可终日。”,这些说话,可以套用在任何一个改变传统想法的思潮,包括基督教思想;
六、女性主义理论“不经深思熟虑,缺乏任何分析深度”,是明显偏颇的主观想法;
七、请指出精神医学、社会学、现代经济学与教育学界对女性主义的批判内容,主流学术界虽然不是完全接受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方法,但基本上已没有人不同意其基本理念。阁下的描述与事实相违。
朋友,请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并且认真思考,谢谢。云聚云散 (留言) 2008年6月6日 (五) 07:37 (UTC)[回复]


另外,请不要无缘无故地删去香港和台湾有关女性主义的网站的连结,谢谢。云聚云散 (留言) 2008年6月6日 (五) 07:42 (UTC)[回复]



把原有的争议以“压迫”一词代开,不是美化是什么?犹如纳粹与共产主义,把针对自己的独断思想所进行的任何迫害给予以“犹太人欺榨”“资产阶级剥削”“女人被男人欺负”没有半点不同。就犹如研究二战文化的“核心”是“纳粹”“法西斯主义”。研究现代台湾社会文化的“核心”就是“省籍情结”“台独”。研究传染病学的“核心”就是“病毒”“寄生虫”...你要说他是一些文化研究的“核心”或是没错,那并不代表他的正当与合理性。

对女性主义的批判只能由女性主义?这是根据什么的论调?你会认为对共产主义的批判只能由共产主义内部吗?这种缺乏逻辑性式的把“科学”“民间信仰”的关系对调,只能见着其不理性还有学问的深度。对“科学”的批判学术界还有“哲学形而上学”。自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胡赛尔(Edmund Husserl)乃至巴伯(Raimund Popper)、张远山都有其见识,你可以放下你自信的身段去看看几本通俗的哲学书,这些有助思想的深度。

如果你说,女性主义没有反对传统道德观念,那表示你没有细看女性主义著作,例如(S. Firestone)(Helene Cixous)等,把一切异性恋与正常传统之婚姻关系还有正常生育都视为父权压抑,任何由男性所创见,均属邪恶,包括科学研究成果。女性主义活动不允许男性参加,包括跨性别者。反正只要生理上是男性,有男性生殖器之存在,全属敌对。其思想之浅薄与偏激乃令任何理性者咋舌。


另外,大概也知道你会要我引出,文章中:

>由于强调极其抽象兼且毫无限制的个人“选择权利”(所谓个人'系指女性)”

>现代社会不断泛滥的离婚、非婚生子女、单亲家庭(绝大多数为单亲母职),证明两性之间的人伦关系已陷于危机。正如人类学家的研究显示,尽管在新思想新道德的冲击之下,这一类经历依然使受害人创剧痛深,在心头烙下不可磨灭的伤痕。即使是比其他程度比较轻微的遭遇,也往往带来精神上的不安与折磨-比方一般非暴力性质的正常性交等。旧的规范纵使再不合理,一旦不存,取而代之的也不一定就是某种合理的新秩序,既无法则,又缺乏共识,反使众人惶惶不可终日。

>因为各种不经深思熟虑,缺乏任何分析深度,只因众人作如此想便据此而发的公开宣示的理论

这些较主观的文字全部都是从“霍布斯邦 极端的年代”页505、506一字不改的引出来。你要批驳,不才认为光从你文字的功底,学问的深度,恐怕还有些时日。


就我看来,以一个出过社会的人,虽然还很年轻,可是我从不知道,现代女性到底什么不平等了?(除却豪爽女人所要的性高潮)如果你去餐饮业,招聘的多是女性,所任用的内外场人员也都是女性。去一般文书行政部门,也都是女性居多,我身为行政文书人员,当我介绍我工作,常被质疑“行政有请男的?”

就我看来,女性的工作比男性好找太多了,找不到工作的所谓游民大多是男性,面对人际关系不断失败的NEET(自我封闭者)也大多是男性。要说压迫不知该如何讲起,说是教育之不平等?一个学校里成绩高的学生多半以男性居多,于是这些男性较有可能居高位领高薪,就此视为压迫?这跟欧洲民族嫉妒犹太人的本质有什么差别?

女性主义反对正常之婚姻关系与生育,先造就了一整代不稳定的家庭,接着的是一代的堕落与沈沦。性行为只有享乐不用负责?这些在文化议题上绝对有脉络可循,这些精神创伤,以一个个扭曲的婴儿与胎儿的美术创作,还是崩离恐怖的家庭写照,在大学美术系的女性学生创作中越来越明显也可见。还有一个关键字“边缘性人格障碍”这种介于心理与生理之极严重精神疾病,女性罹病几率是男性之两倍,疾病的成因是来自“在幼年时有过度的母婴紊乱与分离经验”。就此我才看到了一整代女性主义活动所创建的结果。这种疾病的比例也越来越高了。

如果说这些以“女性主义”包装着的“极端个人主义”活动造成的社会破坏,而成为社会文化研究之核心,我倒是赞同。以精神分析为底对社会现象的研究,面对现代人越来越高比例的精神疾病,我确实也看到女性主义对现代社会的庞大危害性。

还有想劝你,比起“性”以外,更重要的事情太多了。


另外,台湾香港之“妇女团体”无关于女性主义。这个条目的标体很具争议,女性与女权并不相等。--林奈 (留言) 2008年6月6日 (五) 18:23 (UTC)[回复]

性行为的确需要负责,怎么负责?语焉不详。 黄法成留言2017年4月25日 (二) 01:28 (UTC)[回复]

要不同观点的陈述,不要道德判断[编辑]

看来林奈对女性主义所知不多,或者只有很片面的理解。 一、 林奈觉得有争议,甚至反对,都没有问题,但“女性在各方面遭受不同程度的压迫”的确是女性主义内部的共识,这是事实。我没有指明,也不必指明这个主张是正当和合理的。同样情况可以应用在“纳粹”与“共产主义”的条上,如果共产主义理论的基础的确是“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我们就应该这样写,最多是补充反对的意见。 似乎你不太明白撰写维基的精神。虽然我是新手,但一些很基本的原则还是懂得的。

二、 请留意,我没有说“对女性主义的批判只能由女性主义”。我上面说的是: “女性主义存在各门各派,基本上不同门派都在批判对方,却没有所谓一种对“女性主义整体”的批判。不错女性主义有很多反对声音,但绝大多数都是因为误会和不了解而造成,谈不上什么批判。试想像,如果有人开一条题目叫作“当代对科学的批判”,内容却是引述一些民间宗教的说法,这样做合理吗?”


三、 请留意,我没有说“女性主义没有反对传统道德观念”。任何社会改革都是反对传统的,怎可能完全不反对?从前女性不可以读书、没有恋爱自由、不能继承田地等等,哪一样不是“传统”?女性主义当然是会反对传统道德观念的。 我上面说的是:“女性主义并没有‘将传统道德皆化约为保守势力而全数予以反对’”全数反对是你的说话,我只是表示女性主义并没有全数反对传统道德。 Helene Cixous的文章我也读过,据我所知她的主张与林奈提出的有极大不同,这里姑且不作辩解。但请林奈说明白你所指的“女性主义活动不允许男性参加,包括跨性别者”是指什么女性主义活动?你从何得知?这个说法有什么支持?告诉你,我经常参加的女性主义活动就有男性参与,而且也非常欢迎不同性小众参与。

四、老实说,批驳这段文字不需要太多学问,我上面已经指出了: “人伦关系已陷于危机” 是主观观点,很多人都不同意。“旧的规范纵使再不合理”等说话,可以套用在任何一个改变传统想法的思潮,包括基督教思想。

五、从林奈说“现代女性到底什么不平等了”这句话可知,你对女性主义真的一窍不通,我建议你未了解清楚前,不要再修改这个条目。不平等的问题我可以跟你谈几句,但这已非关条目修改的问题了,所以你想再回应的话请去本人的对话页。 不说其他更难理解的,就说你提出的劳工问题。你知道为什么服务人员跟文书行政部门都是女性居多吗?性别社会学研究不同社会的劳工结构,通常会发现两个问题,一为行业分隔(即单一性别不成比例地集中在某些行业),一为垂直分隔(即在同一行业中,单一性别不成比例地集中在某些岗位)。你指出的现象,正是垂直分隔的问题。你以为这个现象对女性很有利吗?请先看看管理阶层以至董事会,女性成员的比例有多少。不知道你是生活在什么地方,我是香港人,姑且援引香港统计署的资料。2006年的数字显示,香港男性入息中位数是11,500,女性只有8,000;如果只计算非技术工作就更恐怖,男性有6,800,女性只有3,400;即使撇除外籍佣工不计,男性有7,000,女性仍然只有5,000。(报告[1],page115)如果按你的说法两性不平等并不存在,为什么薪酬差距会如此明显?难道男性能力特别强?男性读书特别聪明?不要说笑了。这还只是其中一例,还有更多更多,想继续讨论的请到本人的对话页。

六、我与林奈在婚姻伦理等价值上有极大分歧,但这不要紧,林奈可随便将你的想法补充上去,并说明有什么人这样认为。维基的精神不是希望写一些所谓道德正确的判断,而是写一些事实的陈述,请林奈将其所想的道德判断,化为事实陈述再补充。

七、连结的问题,这只是林奈不了解而已。“妇女新知”一直是台湾推广女性主义理论和知识的重要基地,其出版的刊物蕴酿了很多重要的讨论。至于“新妇女协进会”,其英文名称便是The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Feminism。妇女团体固然不必然是女性主义组织,但她们的确往往有很密切的关系。拜托,了解过后才修动。不要滥用维基的自由和开放,好不好?

云聚云散 (留言) 2008年6月19日 (四) 06:04 (UTC)[回复]

要诉诸以解析与理论来讨论,而不是单纯只有情绪的语言与主张[编辑]

等你这么久,结果你补充回来的,仍然让我失望。

并且不要在文章中一直提到我的笔名,我并不会感到被尊重,只会觉得您对人不对事。还有阁下惯用各种转移与破坏逻辑的方式来答辩与人身攻击的语言,我也对此感到相当遗憾。


康德说得是,理性不受贿赂。女性主义固然为女人说话,但不是所有女人都同意女性主义,也不是所有女性主义者都簇拥相同“主义”,“女人皆如此”、“男人皆如彼”这种全称肯定命题已为女性主义本身之多元流派现象所否定。所有男人都压迫女人?所有女人都受压迫?只有男人压迫女人,而没有女人压迫女人或女人压迫男人?女人怀孕生子如此可鄙无价值?除非不生不育,否则女人总是次等存在?所有家庭皆是男人压迫女人的场域,而不是女人可安息休憩之所?唯有女人能真爱女人?只有女人的世界才是理想的世界?这些问题无法遽下是否,女性主义者也彼此争论不休,各说各话。这当然意味女性主义富思辩、理性的面向,但不也同时表示女人之间也未必那么和谐一致?


如果男人是女人问题的根源,那么男人也必然是男人问题的根源;女人出了问题,男人无法置身事外,正如佛洛姆(Erich Fromm)所言,扭曲人者自己亦必扭曲。但把“人”的问题化约为“男人”的问题,这有何根据?“性”决定一切?从男性到男人,到男人行径,到父权社会,到人类文化,这是一系列的线性因果决定?果然如此,则女人再努力还是命定为男人的奴隶(诚如女性主义者所言),因为“性”已决定如此。然而,除非女人不是人,女人没有自我、没有自由,否则女性主义者实不当把女人的苦难与过错皆归诸男人。况且承认能为恶、也为恶、曾为恶,有时更能反证自己是一自由的存有;而自言无辜清白,则反而可能是一种道德上的懦弱。基进女性主义者毫无保留地颂扬女性之姊妹情谊(sisiterhood),把男人视同恶魔,难道不是一种盲目的自恋吗?

大多女性主义者将既有的文化(诸如语言、哲学、文学、科学、伦理、经济模式、社会制度、国家组织、宗教等等)视为男人的建构发明,因而无普遍性与客观价值。这显然是极粗糙的论断。要控告男人不见得要取消男人的成就,况且一个男人的文化成品(work)与其“男性”并非全然相干。欧几里德及其几何学、亚里士多德及其逻辑学、牛顿及其物理学等,这些男人与他们所发现的学说原理并无真理上的相干性;“A不能同时是A又是非A”这干“男性”何事?谦卑、仁爱、饶恕、和平、公义这些德性难道也都因出于男人即成了虚假说辞?学效耶稣基督怜悯爱人的Mother Teresa也是父权社会的产物?而使女性主义者能畅所欲言的民主体制及其基本理念不也是近代欧洲男人所戮力建立的吗?至于基进女性主义者想赖以昇进的科技不也大抵出自男人之手?女性主义者实须辨明“男人的(所思、所说、所做)”与“男人”有一基本区别,即便后者为恶也未必表示前者为非,否则女性主义难保不流为浮躁的女性情绪。

权力意识当然是女性主义的起点与基本诉求控诉男人之专权与女人之无权。然而这种男有权女无权的权力二元论终究是一种混漫的说法,连有反省力的女性主义者也不敢苟同。Jean B. Elshtain就对“男人操控女人,女人服务男人”这种论调深不以为然,A. M. Jaggar也认为压迫并非都循着“男压迫女”方式进行,果如此则女人根本无翻身的机会;又如兴大外文系教授邱贵芬所言,第三世界或第一世界之非白人的“后殖民女性主义”也反对唯父权压迫这种化约的性权力论述,反而女人需要与男人联手对抗共同阶级、族群、殖民体制的压迫。其实,权力来自各处,它没有一定的流向与去处,就算表面上男人掌权,这也不表示女人沾不上权力边,差别可能只在于运作方式不同而已,况且历史事实是女人并非全无权力。女性主义禁得起权力溯源学的考验吗?


若关连于近代主体哲学传统,我们可说女性主义正是女人追求自身之主体性的运动:女人与男人一样是主体而非客体。但主体并非主观。近代哲学所谓的主体蕴含着个人独立自存之价值与尊严的肯定,不但与客观性不相悖,乃至必须具有客观特质,如此方能在分殊中保有统一性,而不致流散为混乱。现代(modern)社会固然有种种问题,但是否就因而要将这种重视普遍客观的精神拆解成主观相对之碎片?将一切文化内涵贬抑为纯人为之偶然建构,只具相对意义而无客观性?其实,女性主义不必然要以文化建构论为预设。现象显示,文化建构论(一切文化内涵都是不同文化族群的偶然发明)的下一步就是各式各样文化相对主义(任何判断都只是不同文化的表现),然后一滑转就是知识无政府主义(没有客观的知识原则或判准),再一滑转就是道德虚无主义(无所谓道德不道德)。思想至此,实无道理可言。不幸的是,今日许多与“性”字有关的学说研究处处弥漫着建构论调,加上以瓦解一切真理规范为乐的后现代主义的推波助澜,真叫我们疑惑还有什么是固定不变而可坚持的?

其实,女性主义无法自外于理性的检测,合理的论述、美善的社会依然是女性主义者们在理论与实践上追求的目标,为此,女性主义不得不将自身提升至超越男女的普遍层面(如某些优异女性主义者所为的)。一个理性的男人绝不会因Hannah Arendt是女人而不屑她的政治哲学,不会因为李清照是女人而否定其诗词成就,不会因为Mother Teresa是修女而不崇敬其圣人德行。女性主义应多与男人谈论“人的”问题而不只是“男人或女人的”问题。


对于连结的问题,你也承认他们只是“有很密切的关系”,不是学术上的组织而是社会团体,为什么还要硬性把他们加入其中?以充数目以壮人气?学术不是倚多欺少的打群架,就算他普遍吧,尼采曾说:疯狂对于个体,只是相对罕见的事情——而国体、政党、民族、时代的疯狂,那就是规则。你女性主义的普遍还普遍不过共产党呢。--林奈 (留言) 2008年6月20日 (五) 05:24 (UTC)[回复]

不解[编辑]

楼上那位,不用你的笔名,你会感觉比较受尊重吗?

你说:“女性主义固然为女人说话,但不是所有女人都同意女性主义” 请问,条目哪里写出了“所有女人都同意女性主义”这段话?

你说:“如果男人是女人问题的根源,那么男人也必然是男人问题的根源” 请问,这样的推论从何而来?

你说:“大多女性主义者将既有的文化...视为男人的建构发明,因而无普遍性与客观价值。” 请问,你的“大多女性主义者”是哪里统计来的资料,有可靠的数据支持你的论点吗?

你说:“况且历史事实是女人并非全无权力。女性主义禁得起权力溯源学的考验吗?” 请问,你有想过the big picture吗?历史事实是女人并非“全无”权力,SO?比例上来说,女性的权力小到近乎于无,这不也是不争的历史事实?

你说:“女性主义应多与男人谈论“人的”问题而不只是“男人或女人的”问题。” 请问,男人或女人的问题,难道不是人的问题?我想我们现在讨论的这个条目是Feminism,不是Humanism。

老实讲,我只看到通篇对激进女性主义份子的不满,这些都是你个人的意见,Wiki的立场是NPOV,对女性主义的批判,请拿出学术上的根据,找到更好的来源,谢谢。 Darksign (留言) 2010年5月17日 (一) 19:36 (UTC)[回复]

名称[编辑]

以Google搜索女权主义女性主义结果显示女性主义结果多了两倍,而以Google Scholar的结果女权主义女性主义结果更是悬殊,显然学术界根本没几个人在使用女权主义这一说法,所以移动条目名称到女性主义。另外,就单纯政治学分析上来说女权主义这个词也有问题,因为当代女性主义并不是只针对“妇女权利”的运动。至少以第二和第三波女性主义来说,他们所代表的是更高层次的,从女性为出发点,挑战男性对于“权利”的定义。无论如何,女权主义一词都无法彻底表达feminism的含意。Lecter 咖啡馆♨ 2013年5月10日 (五) 18:52 (UTC)[回复]

我倒想听一听新闻从业员和一些NGO的意见,用“女性主义”可能会令这些组织和它们的支持者有“被代表”的感觉。--112.118.50.67留言2013年5月14日 (二) 11:10 (UTC)[回复]

此章节需要翻译。另外,条目需要编修。--斋寮 | 书房 | 吾绩 | 信息 2013年11月16日 (六) 09:07 (UTC)[回复]

新条目推荐讨论

在候选页的投票结果

关于性别与姓氏[编辑]

虽然现在西方女性不随夫姓者增多,但中国这几年上层建筑加夫姓者增多,如林郑月娥,薄谷开来……其实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是姓氏继承,中国古代基本是子女随父姓,西方也一样,除了一些大家族。解决办法?中国开国元勋大都女随母姓,子随父姓(分离主义),如毛的子姓毛,女姓李。而现在世界包括中国从上到下仍然子女都随父姓,如习大大女儿。我觉得子女成年后应当有选择父母姓氏的权利。 黄法成留言2017年4月25日 (二) 02:07 (UTC)[回复]

改姓很麻烦的,你从小到大的资料,社会交往,都会受到影响。名字在中国相对并不是非常特别的东西,很少有人会去专门折腾这个,反正想改国家也没禁止,那没必要专门去追求这种权力。--Lindorx留言2021年12月10日 (五) 02:55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女性主义中的4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8月14日 (一) 00:10 (UTC)[回复]

亚马逊女性主义[编辑]

已通过:
移除不可靠的跨语言链接
下列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至合适的讨论页进行,并不要再次编辑本讨论。

中文维基并无“亚马逊女性主义”(Amazon feminism)的条目,但有该条目的英维连结。然而,英维的相对应条目似乎在2018年遭到删除,导致中维的跨语言链接会连到英维的创新条目。
翻英维的讨论,似乎是因为来源可靠性。不会是摆了十几年的玩笑条目吧?
网上有找到百度百科的相对应条目,看内容来说,比较像是发明来称呼《神力女超人》的词汇。
现在是跟进删除好?还是保留原状好?
BTW,顾燕翎的《女性主义理论与流变》又改变用字,在下看“基进vs激进”的译名争议都可以在条目里开一节了。 --死灰留言2021年10月2日 (六) 13:24 (UTC)[回复]

著参几间学校的女性主义课程课程大纲后, 我越来越相信“亚马逊女性主义”(Amazon feminism)很有可能真的是英维的玩笑条目。 这不会有WP:ENWPSAID的适用吧?--死灰留言2021年10月5日 (二) 16:31 (UTC)[回复]

我觉得删除中文维基的跨语言链接好了--Wolfch (留言) 2021年10月6日 (三) 13:15 (UTC)[回复]

本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至合适的讨论页进行,并不要再次编辑本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