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奚琴
朝鲜语名称
谚文해금
汉字奚琴
文观部式Haegeum
马-赖式Haegŭm

奚琴,又称胡琴乡琴嵇琴奚胡,是奚人的一种弓弦乐器,在唐朝末期传入中国,后外传至朝鲜半岛与日本,为二胡马头琴的前身。由棍状颈、空心木质音箱和两条丝弦构成。与二胡演奏类似,演奏时需要演奏者弯腰、把奚琴垂直放在膝上来演奏。

清朝时的宫廷祭祀乐器中使用奚琴。现今仍保存于满族朝鲜族民族乐器之中,为韩国与日本的传统乐器。

历史[编辑]

奚琴,是奚人将从汉族传入的乐器弦鼗改造而成的一种乐器[1][2]。宋朝时传说由嵇康所作,又称嵇琴[3]

20世纪60年代在北韩的音乐家按照现代人的演奏习惯进行了改良了传统的奚琴,发展出现代改良奚琴,琴轴方向与二胡相反,轴头是改良的金属螺旋可调音高的机器轴,还有四条丝弦,称为小奚琴(소해금)、中奚琴(중해금)、大奚琴(대해금)、低奚琴(저해금),合称四弦奚琴(북한의 4현 해금)。

现代研究[编辑]

日本学者林谦三,考证传统文献,不支持奚琴由弦鼗演变的说法,认为由弹拨乐器击弦乐器转变为奚琴这样的擦弦乐器的演变过于牵强,认为奚琴应是由中亚游牧民族,经西夏传入奚族,再传至中国。日本学者田边尚雄岸边成雄,皆主张奚琴源自古印度乐器,经由中亚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者周菁葆考察了阿拉伯、波斯与维吾尔的传统擦弦乐器,也支持奚琴由中亚游牧民族传入的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者杨荫浏首先主张了奚琴的中国起源说,认为是由汉族的弦鼗,一种弹拨乐器,传入奚族,再改造为擦弦乐器,形成奚琴,再传回中国。高耀华、朱岱弘、查甫尧、陈元昊[4]等人皆支持这个说法,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界的主流学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者项阳,同样主张奚琴中国源起说,但认为应是由中国先秦奖器,一种击弦乐器,发展而来。他主张筑在唐朝发展为轧筝,再演变成奚琴。学者周武彦支持此派说法。

参考[编辑]

  1. ^ 陈旸《乐书》:“奚琴本胡乐也,出于弦鼗,形制亦类焉。奚部所好之乐也。”
  2. ^ 欧阳修〈院闻奚琴作〉:“奚琴本出胡人乐,奚奴弹之双泪落。”
  3. ^ 陈元靓《事林广记》:“嵇琴本嵇康所制,故名嵇琴。”
  4. ^ 陈元昊《二胡的历史起源之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