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左翼反布尔什维克起义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左翼反布尔什维克起义
俄国革命的后续,俄国内战的一部分

1917年社会革命党的选举宣传海报
日期1917年12月30日–1923年6月16日(5年5个月2周又3天)
地点
结果

布尔什维克胜利

参战方

苏联[注 1]

宪法制定议会议员委员会[注 8]

外里海州苏维埃临时执行委员会


亚美尼亚

白罗斯

布里亚特-蒙古国

格鲁吉亚

乌克兰


无政府主义者

波罗的海舰队

马赫诺运动

绿军

左翼社会革命党[注 9]

左翼反布尔什维克起义,一些无政府主义文献中又称第三次俄国革命[1],指的是一系列自十月革命后,到俄国内战与布尔什维克统治初期,各左翼政党与组织为反对布尔什维克而发起的起义与叛乱。[2][3][4]它们由些许左翼团体领导或支持,如社会革命党之中的一些派别、例如左翼社会革命党,还有孟什维克无政府主义者的支持。[3]

通常来说,反对布尔什维克的叛乱与起义最早始于1918年,原因是布尔什维克挑衅苏维埃民主制度、签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部分左翼革命党人与反对派认为该条约给了同盟国较大让步,并背叛了祖国与人民以及协约国之盟友;[5][6]也有认为该条约限制了扩张革命之潜力。);[3]以及反对布尔什维克的社会经济政策。[3]在十月革命后的你死我活的残酷斗争的几年里,布尔什维克的态度变得越来越强硬。[4]这些叛乱和暴动主要发生在俄国内战期间与之后,直到1924年左右叛乱之力量才逐渐减弱,不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仍存有小规模叛乱。[4]

尽管布尔什维克要对抗亲罗曼诺夫的保皇派、改革派的社会民主党人、前帝俄军官和白军以及协约国为白军派来的干预力量、援助和物资的力量。[7][8][9][10]弗拉基米尔·列宁仍认为左翼反对派是布尔什维克政权所面临的最大威胁,他称喀琅施塔得起义“无疑比邓尼金尤登尼奇高尔察克加起来都还要危险”。[11][4]

布尔什维克的右翼敌人由红军战斗所打击解决,因为他们主要存在于红军控制的领土之外,而左翼反对派敌人则由契卡打击处理,因为他们通常在布尔什维克控制的领土内。[12]

背景

[编辑]

1917年2月的二月革命推翻了俄罗斯帝国,新生的临时政府采用的共和制取代了此前的沙皇专制制度[13]临时政府成立后,立宪民主党的格奥尔基·利沃夫任第一任临时政府部长总理,但由于无法争取到足够的支持,随后即被社会革命党人亚历山大·克伦斯基所取代。与此同时,曾于1905年革命中自发出现的,被称为苏维埃的工人、农民和士兵大会开始在全国各地涌现。[2]

临时政府之中的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主张俄国继续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布尔什维克却称这场战争为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并呼吁以革命方式推翻临时政府的“帝国主义政府”。[14]与此同时,在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内部,存在著同样有反战立场的派别(分别是孟什维克国际派左翼社会革命党),但他们的大部分领导层都参与了这两场战争。在1917年的七月危机之中,孟什维克与社会革命党支持镇压布尔什维克,后者在彼得格勒建立起了苏维埃,和临时政府相互对立。[15][16][17]

俄罗斯共和国政府虽于9月正式宣布成立,然临时政府无法阻挡彼得格勒苏维埃崛起。[16]1917年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党通过在最重要的苏维埃中同时进行选举和在军事叛变的支持下进行有组织的起义而掌权。[16]在一支来自喀琅施塔得的无政府主义水手分队在阿纳托利·热列兹尼亚科夫的领导下,冲进了冬宫,废除了临时政府。[16][18][17]许多人支持布尔什维克起义的几个主要原因是布尔什维克的反战立场和举行社会革命,列宁提出的口号“和平、土地与面包”便是例证。[19]

1917年11月,布尔什维克利用了第二次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大会上所获得的临时多数,然布尔什维克可获得多数原因为各党派在推翻临时政府后,党派组织陷入混乱,[19]布尔什维克借此把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确立为国家权力机关,也基本上独立于苏维埃。[20][19]布党随后成立了人民委员会,以掌控国家经济。不久,契卡成立,由波兰贵族费利克斯·捷尔任斯基领导。[21][22]

布尔什维克邀请左翼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国际派加入新成立的苏俄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孟什维克和右派社会革命党人退出苏维埃代表大会,以回应新的权力转移。邀请也导致社会革命党分裂,另立左翼社会革命党,[23]分裂出来的左翼社会革命党加入布尔什维克主导的联合政府,并支持布尔什维克立即颁布社会革命党的土地再分配方案。[23]左翼社会党人获得了四个政委职位,其党员也可以在契卡内部担任高级职务。但在布尔什维克开始与同盟国谈判后,左翼社会革命党人就在战争问题上与布尔什维克产生分歧。[24][25]

无政府主义者的反对

[编辑]

无政府主义者同社会革命党一样,或多或少与布尔什维克党存在分歧,虽说有些许无政府主义者支持布尔什尔克党并在其政府之中任职。[26]无政府主义者大致情况如下:有些人保持中立,有些人积极抵制布党。支持苏维埃政府的无政府主义者被反布尔什维克的无政府主义者称为“苏维埃式无政府主义者”,也于1919年8月被列宁称赞为 “苏维埃政权最忠实的支持者”。[26]

制宪会议

[编辑]

解散制宪会议

[编辑]
玛丽亚·斯皮里多诺娃
维克托·切尔诺夫

起初,布尔什维克支持制宪会议,可是临时政府却以种种借口拖延召开制宪会议。十月革命后,选举是由前临时政府任命的机构进行的,并以普选作为基础。并且左翼与右翼社会革命党人也与名单之内,虽说反苏维埃的右翼社会革命党人占据了会议大部分议席,但是这却又反映出另一种情况,即绝大部分的社会革命党人亲苏。[27]

列宁在《真理报》上发表的《关于制宪会议》之中指出:“由于阶级矛盾、与乌克兰的冲突以及与卡列金起义……因而民主是不可能的。”他认为,制宪会议必须无条件地接受苏维埃对其的主权,否则苏维埃将动用“革命之手段”来处理制宪会议。[28]

1917年12月30日,社会革命党人尼古拉·阿夫克森齐也夫及其追随者因组织阴谋活动被捕。这是布尔什维克首次对社会主义的政党使用这种镇压手段。《消息报》评价称,此次逮捕与阿夫克森齐也夫在制宪会议中的成员身份无关。[29]

1918年1月4日,全俄罗斯中央执行委员会作出决议,将“一切权力归制宪会议”这句口号列为反革命口号,而这句话相当于“打倒苏维埃”。[30]

制宪会议最终于1918年1月18日召开。右派代表切尔诺夫击败布尔什维克支持的候选人左派代表玛丽亚·斯皮里多诺娃,当选为总统。大多数人拒绝接受苏维埃对制宪议会之主权控制;布尔什维克对此的回应是:布尔什维克和左翼社会革命党人离开议会,并被武装警卫暨水手热列兹尼亚科夫所驱离。[31]同时举行的支持制宪会议的示威也被用武力驱散,但事后却没有什么抗议;这是因为当时人们普遍支持布尔什维克。[32]

制宪会议起义

[编辑]

1918年4月,再生联盟于莫斯科成立,是一个组织民主力量抵抗布尔什维克统治之地下组织,由人民社会主义、右翼社会革命党以及“捍卫者”等组成。他们的任务是支持任何反对布尔什维克的力量,最终目的是建立一个基于公民自由、爱国主义和国家意识的国家制度,并将俄国从德国以及布尔什维克的枷锁之中解放出来。[33][34][35]

1918年5月7日,社会革命党第八次党代会在莫斯科召开,会议承认再生联盟的领导作用。为拯救俄国,其就必须把政治意识形态和阶级置之不理。为此,社会革命党人决定起义,反对布尔什维克,最终目标是为了重新召开俄国制宪会议。[33]

而又在准备工作进行之际。捷克斯洛伐克军团于1918年5月底至6月初起义并推翻了布尔什维克在西伯利亚、乌拉尔和伏尔加地区等地的统治,因此社会革命党的活动中心便转移到了那里。1918年6月8日,五名制宪会议成员在萨马拉成立了宪法制定议会议员委员会,并宣布其为新的全国最高权力机构。[36]

白军与制宪会议

[编辑]
全俄制宪会议委员会的五名成员

全俄制宪会议委员会因为得到了捷克斯洛伐克军团的支持,因此其能控制并在伏尔加河-卡马地区的大部分地区行使其权力。然而,西伯利亚和乌拉尔的大部分地区依旧是被地方民族主义者、哥萨克、军队以及右翼自由主义建立起的地方政府或杜马所控制;[37]而这些地方实力派也不断地与制宪会议委员会发生冲突。[37]1918年9月,全俄制宪会议委员会解散前其规模最终发展到约90名制宪会议成员;当时各个白军控制地方或反对布尔什威克的地方政府以及杜马组成了全俄罗斯临时政府,其最终目标是一旦情况允许就重新召开制宪会议。[38]

2. 在其活动中,政府将坚定不移地以制宪会议无可争议的最高权利为指导。它将不懈地确保临时政府下属的所有机关的行动不会以任何方式侵犯制宪会议的权利或阻碍其恢复工作。
3. 立宪会议一旦恢复运转,政府将无条件地服从唯一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立宪会议。[38]

尽管全俄制宪会议委员会继续以“制宪会议成员代表大会”的名义运作;尽管乌法的全俄临时政府口头上支持他,不然,实际上却全无实际权力。

向作为合法国家机构所运作的制宪会议成员大会提供一切可能的援助,帮助其独立开展工作,确保制宪会议成员顺利迁移至安全区域,以及加快和准备制宪会议以目前的组成形式恢复活动。[38]

起初,制宪会议得到社会革命党中央委员会之支持,然后,制宪会议便委派两名右翼成员阿夫克谢耶夫和赞齐诺夫到乌法的临时政府那里去。然而,1918年9月19日,维克托·切尔诺夫于抵达萨马拉后,他其后却说服社会革命党中央委员会撤回对制宪会议之的支持,因为他认为制宪会议过于保守,而社会革命党对其影响也较少。[39]

结果这却使科穆奇制宪会议陷入其政治真空状态之中;其后,就在几个月后,即1918年11月,西伯利亚临时政府的社会革命党与孟什维克的联合临时政府在一场军事政变中被推翻。[40]11月16日,高尔察克结束考察返回鄂木斯克,当时有人找他谈话,而他却回绝其掌权之可能。[40]1918年11月18日,乌法政府被白军右翼军官推翻,其后他们任命高尔察克全俄罗斯最高统治者,同时,其也晋升为海军上将。[40]11月18日,社会革命党政府的领导人和其成员被由克拉西尼科夫领导的一支哥萨克部队所逮捕。[41]其余的内阁成员开会并投票支持高尔察克成为拥有独裁权力的政府首脑。[41]被捕的社会革命党党人被驱逐出西伯利亚,随后流亡欧洲。[41]

在乌法政府垮台后,切尔诺夫制定了他所谓的“第三条道路”,即又反对布尔什维克,也反对右翼的高尔察克政权。[42]但社会革命党试图将自己作为俄国内战之中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的努力并没有成功,最终其党分裂并几乎瓦解。右翼社会革命党方面,尼古拉·阿夫克谢耶夫和弗拉基米尔·增津诺夫得到了高尔察克准许流亡国外之许可。左翼方面,一些左翼社会革命党人甚至开始与布尔什维克和解。[41]社会革命党人谴责高尔察克,甚至放言要杀死他。[41]而维克托·切尔诺夫甚至一度试图发动反对科尔察克的起义。[41]而社会革命党的反对活动最终引发了1918年12月22日的鄂木斯克起义;然而最终该起义被哥萨克镇压,并且他们就地处决了近500名革命者。[41][42]

左翼社会革命党

[编辑]

分歧

[编辑]

左翼社会革命党人普遍对布尔什维克签署的《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之中的苛刻条件感到失望和不满,[43][44]此条约的签署也令左翼社会革命党人由合作转向反对。[43]左翼革命党人于1918年3月离开政府以抗议,包括左翼社会革命党人在内的对条约的批评者将布党称之为德国人的走狗。[44]左翼社会革命党人在其后主张应当发动革命战争,以便将革命扩展到西欧(特别是德国),他们的观点认为,随着战争愈演愈烈,随着战争的持续,士兵们和工人们会因为看不到胜利之希望而产生反战情绪,最终引发一场大规模的起义并在德国建立苏维埃政权;[43]罗莎·卢森堡也如此认为。[45]但最后预想之大起义并没有爆发,部分原因是《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的签订之后,给予德国国内一种快要胜利之虚幻感,而德国政府也借此条约对国内工人阶级以及军队做宣传,以便让他们继续支持战争。[46]

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被排除出苏维埃

[编辑]

1918年7月4日,第五次全俄苏维埃大会召开,左翼社会革命党有352名代表参加,布尔什维克有745名代表参加。[47]左翼社会革命党对布尔什维克打压其他左翼党派与签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感到不满与反对。[44]6月14日,布尔什维克将右翼社会革命党孟什维克排除于联合政府之外,理由为他们与反革命分子联系,并试图“组织对工人和农民的武装攻击”(尽管孟什维克没有支持他们),而左翼社会革命党则反对布党将其排除,并希望所有左翼政党组建联合政府。左翼社会革命党人赞成镇压政治反对派与反革命,但反对法外处决死刑。同时,左翼社会革命党强烈反对《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48]

起义

[编辑]
鲍里斯·卡姆科夫,左翼社会革命党领袖之一。

左翼社会革命党在苏维埃大会上被布尔什维克击败,并且其反对条约与对德国宣战之议案被布尔什维克否决后,左翼社会革命党人们便离开了苏维埃大会。[49]由于感到会被布尔什维克镇压之威胁,因此左翼社会革命党人利用其在契卡内部的地位,于1918年7月6日暗杀了德国驻莫斯科大使威廉·冯·米尔巴赫伯爵,他们期望借此破坏《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并将苏维埃俄国再次带入与德国战争之中。[50]左翼社会革命党人天真以为刺杀后威廉·冯·米尔巴赫伯爵人民便会支持他们的主张,因此,左翼社会革命党人宣称将要发动一场反对与德国和平的起义,虽说起义不一定反对布尔什维克及其苏维埃政权。[51][52]

叛军主力是一支由左翼社会革命党和契卡成员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波波夫所指挥的队伍,约有1800名革命者参与叛乱。叛军们用大炮轰击克里姆林宫,夺取了电话局和电报局。而在他们控制的两天之中,他们以左翼社会革命党中央委员会的名义发出了几份宣言、公告和电报。其后他们宣布左翼社会革命党已经接管了政权,而他们自称其叛乱行动受到了全体人民的欢迎。随后第五次苏维埃大会立即指示政府立即镇压叛乱,大会上的左翼社会革命党人也纷纷被逮捕。[53]最终,左翼社会革命党人之起义被镇压,随后其被取消与排除出联合政府之中之职位,而左翼社会革命党也是当时苏维埃最后一个独立政党。因此在这之后,布尔什维克便成了联合政府之中唯一的政党。[49]

口号

[编辑]

社会革命党于起义之中声称要为恢复二月革命而战。而一些无政府主义者使用“第三次俄国革命”之口号,而后来的喀琅施塔得起义之中,此口号也被起义军广泛使用。[54]

镇压

[编辑]

由于随后下诺夫哥罗德等地出现平民起义,因而列宁曾发电报要求在那里“运用大规模的恐怖手段”来镇压其平民起义,同时也用恐怖手段来镇压抗议武装征粮的奔萨农民。[55]

共产主义黑皮书》写道:“很明显的是,下诺夫哥罗德的那群起义者正为即将到来的白军起义而所准备。”列宁在1918年8月9日给下诺夫哥罗德苏维埃执行委员会主席的电报中如此写道,以回应先前其向中央提交的农民反对武装征粮之报告。“你们必须迅速的实施大规模的恐怖,并且枪毙那些引诱士兵喝醉酒的数百名妓女们,以及所有帝俄前军官。一刻也不能耽误,你们必须坚决地采取行动,进行大规模的报复行动……对任何被抓到拥有枪支的人立即处决。并且大规模驱逐所有疑似孟什维克的或其他可疑的人。”[56]第二天,列宁给奔萨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发了一份类似的电报。

同志们!你们五个地区所发生的富农起义必须毫不留情地予以镇压。为了革命,我们必须要对富农作最后斗争!你们必须给这些人做个榜样。(1)吊死(我是说公开吊死,让人们看到)至少100个富农、有钱的混蛋和吸血鬼。(2)公布他们的名字。(3)扣押他们所有的粮食。(4)按照我在昨天的电报中的指示,单独挑出那些人质,做好这一切;并让方圆几里的人们看到这一切,让他们理解这一切,让他们颤抖著告诉自己,我们正在杀死嗜血的富农...而我们将继续这样做!请回复我并说你已经收到并执行了这些指示。你的,列宁。[55]

刺杀企图

[编辑]
弗拉基米尔·普切林绘制的《刺杀列宁》
卡普兰刺杀列宁后其手枪射入列宁身体内的子弹,这颗子弹直到1922年才从列宁遗体之中取出

1918年8月30日儒略历8月17日]萨温科夫的战友,社会革命党人列昂尼德·坎内吉瑟,其在彼得格勒的契卡总部外暗杀了局长摩西·乌里茨基[57]同一天,列宁遭到范妮·卡普兰暗杀,但却只令列宁重伤;虽说如此,但卡普兰的暗杀依旧在列宁的脖子内留下了一颗子弹,这对他的身体造成了严重伤害,并可能促成了他的中风。[58]而针对列宁以及乌里茨基的刺杀最终令以雅科夫·斯维尔德洛夫为首的全俄罗斯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决议实施红色恐怖[59]

孟什维克回归苏维埃

[编辑]

1918年11月,第六次全俄苏维埃大会召开,会议上批准了一项大赦令:契卡需释放那些被其拘留的,在逮捕后两周内没有明确指控的人,以及释放不太重要的一般人质。会议还向其他社会主义政党伸出了橄榄枝[60][61]1918年10月的孟什维克会议宣布了对苏维埃政府的军事支持,但依旧反对契卡与红色恐怖。11月30日,全俄罗斯中央执行委员会废除了对孟什维克排除出苏维埃之命令—那些依旧在支持红军之敌人的除外。[62]

孟什维克

[编辑]
卡库察·乔洛卡什维利英语Kakutsa Cholokashvili,格鲁吉亚反苏游击队领袖,被视为格鲁吉亚的民族英雄
诺伊·佐达尼亚

二月革命后,虽说外高加索地区名义上由临时政府设立的外高加索特别委员会所管理,其实不然,孟什维克控制了格鲁吉亚大部分的苏维埃,并于1918年宣布成立格鲁吉亚民主共和国[63]而孟什维克政治家诺伊·佐达尼亚则就任该国总理。[64]1921年2月15 日,布尔什维克的第11军入侵格鲁吉亚;[65][66]1921年2月25日,格鲁吉亚被强制苏维埃化。列宁曾建议“对格鲁吉亚知识分子和小商人采取让步政策”。并“与诸如诺伊·佐达尼亚的孟什维克们合作”。然在红军入侵后,大部分孟什维克流亡巴黎。[67][68]而布尔什维克占领格鲁吉亚后三年,又因1921年随之而来的饥荒,以及孟什维克依旧在格鲁吉亚有良好声誉与支持;布尔什维克在少获得格鲁吉亚农民的支持下进行集体化又招致强烈反对;终于1924年8月爆发起义。起义起初仅是由逃入森林的游击队的游击战为主力,后来,在格鲁吉亚独立委员会和其他游击队统筹之下,发动全面起义,最后被镇压。而这也终结了布尔什维克与孟什维克合作的任何可能,随之而来的便是布尔什维克的大规模镇压与处决。[69]镇压后,格别乌格鲁吉亚支部领袖莫吉列夫斯基开始大规模的镇压行动,而他曾发誓“必须将整个格鲁吉亚都夷为平地”;[70]许多人未经审判就被处决。[71]镇压行动杀害了许多家庭,当然也包括妇女和儿童在内,20000人也被流放至西伯利亚,[72][73]有12578人也因此被处决,而这其中占多数的大多为知识分子与贵族。[74]

红军入侵格鲁吉亚

[编辑]
格鲁吉亚布尔什维克革命家菲利普·马哈拉泽

虽说自俄国二月革命格鲁吉亚已事实上从俄国独立,并于1918年脱离外高加索联邦独立建国。孟什维克借由控制格鲁吉亚大部分的苏维埃取得政权,甚至在1920年的莫斯科条约中令苏俄承认格鲁吉亚独立,以换取格鲁吉亚不允许敌对布尔什维克之军队在其境内和允许布尔什维克在格鲁吉亚组织的合法化。[75][76]然格鲁吉亚尽管以农业为主,也有小规模的工业,但经济却依赖俄国,且落后的农业迫使格鲁吉亚不得不向外进口粮食而又禁止本国粮食出口,且其也没有建立一支强大之军队来武装自己,虽有大量曾在帝俄服役的高素质专业军官,但是格鲁吉亚之军队总体上缺乏粮食供应—吃不饱,装备差。[77]虽然从孟什维克党员中招募的志愿卫队,即格鲁吉亚人民卫队,积极性和纪律性较好,但其作为一个由党主导的职能部门,武器装备缺乏,且高度政治化的,作为与作用并不比军队大。[78]

尽管布尔什维克积极煽动格鲁吉亚内部的农民骚乱与民族冲突,以及借由政治动荡试图发起布尔什维克政变;然布尔什维克在格鲁吉亚缺少影响力和政治力量,以至于其无法在没有外力帮助之下取得政权。[77][79]

1921年2月11日至12日晚,在谢尔戈·奥尔忠尼启则的煽动下,布尔什维克军队袭击了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边境附近以亚美尼亚族为主的洛里区和附近的舒拉维里村的格鲁吉亚地方军事哨所。1920年10月,土耳其人对亚美尼亚人实施种族灭绝时,格鲁吉亚以保卫该地区和提夫利斯的通道为借口,以此接管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边境的争议的洛里“中立区”;尽管亚美尼亚政府提出抗议,但却没有能力反抗。[80]

不久,格鲁吉亚布尔什维克起义,就在这时以亚美尼亚为基地的红军部队在没有得到莫斯科的批准下就迅速援助起义的格鲁吉亚布尔什维克。[81]当格鲁吉亚政府就这些事件向苏联驻第比利斯特使阿隆·辛曼提出抗议时,他却否认起义是为莫斯科为策划的;[82]与此同时,格鲁吉亚布尔什维克已经在舒拉维里建立了格鲁吉亚革命委员会(Georgian Revkom),随后,在格鲁吉亚布尔什维克菲利普·马哈拉泽的要求下,其正式向莫斯科请求援助。[83]最终,列宁屈服于斯大林和奥尔忠尼启,同意入侵格鲁吉亚,借口为干涉起义。[83]然而入侵并没有得到委员会所有人之同意,比如卡尔·拉狄克反对,且其决定也对当时人在乌拉尔的托洛茨基保密。[84]

最终,格鲁吉亚国防军兵败如山倒;而在格鲁吉亚新成立政府也如列宁所望般希望与当地孟什维克合作,而列宁本人也赞成与格鲁吉亚的孟什维克合作;[85]而格鲁吉亚的布尔什维克起义在格鲁吉亚也没受到多数欢迎。[86]列宁生病后,关于格鲁吉亚孟什维克和其地位问题引发了布尔什维克内部斗争,史称“格鲁吉亚事件”,终以斯大林-奥尔忠尼启则路线取胜。[87][85]

其他起义

[编辑]

坦波夫起义

[编辑]
亚历山大·安东诺夫与其他绿军将领

布尔什维克在俄国内战期间采取战时共产主义以供应城市所需的粮食,而其又是通过强制征用村庄的粮食来实现的,却也没有对农民有经济补偿;因此这遭到了农民的抵制,而且强制征用过程中,征粮队常常使用暴力。而且,要征用的谷物数量不是根据产量来衡量的。相反,委员会根据战前的产量进行了粗略的估计,因此,破坏、作物歉收和人口等因素都不在征用之考虑范围内。[88]

而农民对此的回应往往是减少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因为不在有利益驱使其生产盈馀。[89]与城市不同,布尔什维克几乎在农村少有支持;在1917年的各种选举中,社会革命党总是在农村地区获得优势。[90]

1920年8月19日,起义最先在小城基特罗沃爆发,当时红军一支军事征粮队在那里侵占了所有可以侵占的东西,并“在众目睽睽之下殴打七十岁的老人”。[91][92]

最终在1920年,在前左翼社会革命党亚历山大·安东诺夫的领导下,坦波夫省爆发了反抗布尔什维克武装征粮的坦波夫起义;并最终以起义被镇压而结束。[93][94]

结果

[编辑]

喀琅施塔得起义坦波夫起义被镇压后,布尔什维克迫于局势颁布一系列政策,称为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其中就包括实物税取代馀粮收集制,借此废除了馀粮收集制[95][96]社会学者皮特林·索罗金借此得出结论:“叛乱分子们通过行动来迫使布尔什维克颁布新经济政策。”[97]

无政府主义者起义

[编辑]
内斯托尔·伊万诺维奇·马赫诺与其他黑军将领

1919年,黑军同红军决裂。[98]无政府主义者和前红军领导人内斯托尔·伊万诺维奇·马赫诺所领导的乌克兰革命起义军或称黑军控制了包括克里米亚在内的乌克兰南部大部分地区。[98]最初,马赫诺的部队站在布尔什维克一边作战,并且对击败白军做出巨大贡献。然而,红军以及黑军却因为其政治主张不同而决裂。[99]决裂后,马赫诺的黑军偶尔会与红军部队作战,如在切克斯特,以及红军袭击马赫诺运动控制区之时;在布尔什维克开始一系列红色恐怖清洗后,位于乌克兰的无政府主义者就开始对红军部队持不信任态度。[100][101]

马赫诺则表示,他支持“自由工农苏维埃”,而不受布尔什维克之控制。[102]因马赫诺是名农村无政府主义者,而认为布尔什维克是与人民脱节的来自城市的独裁者。同时,他也反对布尔什维克控制的契卡,以及其他类似的,强制性的权威或暴力机构。[102]实际上,马赫诺黑军、无政府主义革命军事委员会和乌克兰无政府主义者确也组建了一个类似于政治机构的政府,即无政府主义者团体联盟大会英语Nabat—其在黑军所控制之领土之上建立了一个政府。[103][104]但黑军们确实允许地方农民自治委员会自治。[103]并且黑军也如同红军一样,强制征兵且就地处决。[105][101]然这些措施的使用规模无法与布尔什维克相提并论。[101]在其军事控制的地区,无政府主义革命军事委员会禁止所有反对党。[102][105]:119并也如同布尔什维克一样,拥有秘密警察以及反间谍部队。[106][101]

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的一些成员曾考虑给予马赫诺给予一块独立之领土而借此做自由意志社会主义之实验,然而这个想法遭到了列宁和红军战时政委托洛茨基的强烈反对。[105]在每次成功击退白军的部队之后,托洛茨基都会下令对马赫诺和黑军发起新的进攻,只有在白军威胁要再次在战场上击败红军时才会停止。[107]同时,在布尔什维克之命令下,1920年,契卡派了两名特工去试图暗杀马赫诺,却失败。[99]

在红军与马赫诺黑军决裂,以及在克里米亚最终击败白军弗兰格尔的军队之后,[100]托洛茨基下令大规模处决同情马赫诺派的人。随后在1920年11月的联合会议上清算了马赫诺的许多下属指挥官和他整个委员会的人员。[107][99]1921年8月,马赫诺和黑军的其余成员被迫流亡。[107]

喀琅施塔得起义

[编辑]
被俘的喀琅施塔得革命水兵会被就地处决
在赫尔辛基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战舰上的水手们。黑旗上写着“资产阶级去死!”

1921年3月爆发的喀琅施塔得起义成为布尔什维克进一步击破苏维埃民主制度与建立独裁道路上的关键事件。1921年初,出于对战时共产主义的政策结果的不满,莫斯科和彼得格勒以及其他农村地区都爆发罢工和示威。[108][109]布尔什维克对抗议示威的回应是:颁布戒严令,并派红军驱散工人;紧随其后的是契卡对示威工人们进行的大规模逮捕。[110]布尔什维克对其的大规模镇压和部分让步只是暂时平息了不满情绪。1921年3月份之时,彼得格勒的抗议与罢工运动继续。这一次,驻扎在工厂附近喀琅施塔得岛屿堡垒上的水手们随后加入工人行列。[111][112]喀琅施塔得的水兵们开始对布尔什维克的政策与其发展愈加失望,反叛的水兵们要求进行一系列改革,包括:减少布尔什维克对苏维埃的权力;以及新选出的苏维埃委员会要包括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者团体在内;解除对工人和农民、无政府主义者、左翼社会主义政党的压制;废除党在各军事组织中的战斗分遣队;废除党在工厂和企业的警卫;举行新的自由的苏维埃选举等。[111]

然而,其却被布尔什维克认为为反革命;其后喀琅施塔得起义的工人们以及起义水手随即就被红军镇压,一千名革命水手等因而丧生,剩下的一千二百人叛乱水手在一周内就被处决,剩馀的不是逃亡农村就是流亡国内。[113][114][115]起义被布尔什维克残暴的镇压之后,起义水手提出的任何要求都没被接受,反而,布尔什维克进一步借此巩固其独裁地位,布尔什维克党内部的各种左翼反对派被流放或被逮捕入狱,持不同政见者也被开除出党。[116][117][118]起义之时正值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之际。在会议上,列宁认为,苏维埃和布尔什维克党内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仍能保证民主。然而,面对布尔什维克党内部分派系中对喀琅施塔得起义的支持。列宁为此发布了一项关于俄共党内派别的“临时”禁令,而这所谓的临时禁令却一直延续到1989年的革命,尽管如此,但在斯大林掌权之前,党内依旧有些许自由辩论,而到了斯大林掌权后,一切都不同了。[119]根据一些批评者的说法,禁令使党内的民主程序成为一种空洞的形式,并帮助斯大林在党内巩固了更多的权力。苏维埃也由此转成了官僚机构,并完全将苏维埃置于布尔什维克党和政治局的控制之下。[120]

工人反对派

[编辑]
亚历山大·什利亚普尼科夫
亚历山德拉·柯伦泰

1920年左右,以亚历山大·什利亚普尼科夫谢尔盖·梅德韦杰夫和其他工人阶级出身为首的工会会员在俄国共产党内形成了新的左翼派别,称工人反对派[121][122]1921年,工人反对派获得亚历山德拉·柯伦泰的支持,后者因此出版一本名为《工人反对派》的小册子。[121]这个新派别的要求有时与一些叛乱者的要求相差无几,但与叛乱者不同的是,工人反对派支持政府,在政府内部进行和平争论,而非诉诸暴力起义。[123]工人反对派也积极支持政府镇压叛乱,曾自愿派遣代表参与镇压喀琅施塔得起义。喀琅施塔得叛乱发生后,列宁认为,党需要团结,因为他们的敌人正试图利用党的不团结来击破他们。[123]最终,工人反对派和其他派别被解散,但两个主要派别:工人反对派和民主中央派的领袖被纳入新的领导层。[123]

结果

[编辑]

以上叛乱导致其他左翼的社会主义党派和无政府主义者通通被布尔什维克所镇压。作为让步,布尔什维克颁布了新经济政策[124][125][126]格鲁吉亚入侵后,一些著名的孟什维克也移居国外,比如孟什维克领导人尤里·奥西波维奇·马尔托夫因身体不佳而移居德国。[127]

莫斯科审判

[编辑]

1937年的莫斯科审判期间,有人称托洛茨基列夫·加米涅夫格里戈里·季诺维也夫等人也参与了左翼社会革命党起义。[128]

尤里·费尔斯廷斯基的观点是:左翼社会革命党人起义是为布尔什维克所发动,其目的在于为获得诋毁左翼社会党人之借口。然却遭到L.M. Ovrutskii和Anatolii Izrailevich Razgon的反驳。[129]

另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Anarchists in the Russian Revolution - Anarchy in Action. anarchyinaction.org. [2019-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9). 
  2. ^ 2.0 2.1 Wade, Rex A. The Russian Revolution, 1917.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40–43 [2022-01-13]. ISBN 978-0-521-84155-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4). 
  3. ^ 3.0 3.1 3.2 3.3 Richard Pipes . Bolsheviks in the struggle for power.
  4. ^ 4.0 4.1 4.2 4.3 XL. The Crisis of War Communism: Kronstadt and Nep.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4-07-14 [2022-01-14]. ISBN 978-1-4008-5870-5. doi:10.1515/9781400858705-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4) (英语). 
  5. ^ Астраханский вестник. — 1917. — 19 ноября.
  6. ^ Ksenofontov, I. N.; Ксенофонтов, И. Н. Mir, kotorogo khoteli i kotoryĭ nenavideli : dokumentalʹnyĭ reportazh. Moskva: Izd-vo polit. lit-ry. 1991. ISBN 5-250-01174-8. OCLC 26465419. 
  7. ^ Kenez, Peter. Civil War in South Russia, 1919-1920: The Defeat of the Whites. Hoover Institution on War, Revolution, and Peace. 1977 [2022-01-15]. ISBN 978-0-520-03346-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5) (英语). 
  8. ^ Beyer, Rick. The greatest stories never told. HarperResource. 2003. ISBN 978-0-06-001401-8. 
  9. ^ Neilson, Keith. Strategy and Supply (RLE The First World War): The Anglo-Russian Alliance 1914-1917. Routledge. 2014: 282–290 [2022-01-16]. ISBN 978-1-317-70345-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5) (英语). 
  10. ^ Hughes, Michael. INSIDE THE ENIGMA: British Officials in Russia, 1900-39. Bloomsbury Publishing. : 111–114 [2022-01-15]. ISBN 978-1-4411-27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5) (英语). 
  11. ^ Hosking, Geoffrey A.; Hosking, Emeritus Professor of Russian History Geoffrey. Rulers and Victims: The Russians in the Soviet Un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58. ISBN 9780674021785 (英语). 
  12. ^ The Kronstadt Commune. www.marxists.org. [2019-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5). 
  13. ^ Steinberg, Mark. The Russian Revolu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7: 69. ISBN 978-0-19-922762-4. 
  14. ^ 列宁全集第三十二卷——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1917年10月10日(23日)会议文献. 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2022-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5). 
  15. ^ Steinberg, Mark D. Voices of Revolution, 1917.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1: 154–155. ISBN 0-300-09016-1. 
  16. ^ 16.0 16.1 16.2 16.3 Rabinowitch, Alexander. The Bolsheviks Come to Power: The Revolution of 1917 in Petrograd. Pluto Press. 2004 [2022-01-14]. ISBN 978-0-7453-2268-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4) (英语). 
  17. ^ 17.0 17.1 Avrich, Paul. The Bolsheviks Come to Power: The Revolution of 1917 in Petrograd. Russian Review. 1977-07, 36 (3): 361 [2022-01-16]. ISSN 0036-0341. doi:10.2307/12886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6). 
  18. ^ Suny, Ronald (2011). The Soviet Experim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63–67.
  19. ^ 19.0 19.1 19.2 Faulkner, Neil. The October Days. A People's History of the Russian Revolution. Pluto Press. 2017: 174–204 [2022-01-14]. ISBN 978-0-7453-9904-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4). 
  20. ^ 列宁全集第三十三卷——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文献. 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1917-10 [2022-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6). 
  21. ^ 克格勃变迁史. 南都周刊. 2010-07-11 [2022-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30) (中文(简体)). 
  22. ^ 战史今日12.20:天津战役开始. 新华社. 2010-12-20 [2022-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06). 
  23. ^ 23.0 23.1 Carr, E. H. The Bolshevik Revolution 1917–1923. 1950. doi:10.1007/978-1-349-63648-8. 
  24. ^ Вперед!. — 1918. — 16 марта (№ 38).
  25. ^ Белорусов. Разгром России // Русские ведомости. — 1918. — 17 марта (№ 38).
  26. ^ 26.0 26.1 Avrich, Paul. "Russian Anarchists and the Civil War", Russian Review, Vol. 27, No. 3 (Jul., 1968), pp. 296-306. Blackwell Publishing
  27. ^ Carr (1985),第111–112页.
  28. ^ Carr (1985),第113–115页.
  29. ^ Carr (1985),第115页.
  30. ^ Carr (1985),第115–116页.
  31. ^ Carr (1985),第118–120页.
  32. ^ Carr (1985),第120–121页.
  33. ^ 33.0 33.1 "White Siberia: the politics of civil wa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orman G. O. Pereira. McGill-Queen's Press - MQUP, 1996. ISBN 0-7735-1349-3, ISBN 978-0-7735-1349-5. p. 65
  34. ^ "The lost opportunity: attempts at unification of the anti-Bolsheviks, 1917-1919 : Moscow, Kiev, Jassy, Odess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hristopher Lazarski. ISBN 0-7618-4120-2, ISBN 978-0-7618-4120-3. p. 42-43
  35. ^ "Dear comrades: Menshevik reports on the Bolshevik revolution and the civil wa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Vladimir N. Brovkin. Hoover Press, 1991. ISBN 0-8179-8981-1, ISBN 978-0-8179-8981-1. p. 135
  36. ^ See Jonathan D. Smele. Op. cit., p.32 ("Op. cit." means to refer to a work cited earlier in the citations. this means you copied it from a citation list, and are citing something that you have not read. instead you should cite what you read and say it refers to this, or if you can get the original work and look at it then you can cite it directly.)
  37. ^ 37.0 37.1 Goldstein, Erik. The First World War Peace Settlements, 1919-1925. London: Routledge. 2013-10-01 [2022-01-15]. ISBN 978-1-315-84070-3. doi:10.4324/978131584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5). 
  38. ^ 38.0 38.1 38.2 Both quotes from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Ufa Directory", first published in Narodovlastie, No. 1, 1918, reprinted in Istoriya Rossii 1917–1940, Ekaterinburg, 1993, pp. 102–105, English translation available onlin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9. ^ See Michael Melancon. "Chernov", in Critical Companion to the Russian Revolution 1914-1921, op.cit., p.137
  40. ^ 40.0 40.1 40.2 ВОЕН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 Биографии ]-- Плотников И. Ф. Александр Васильевич Колчак. Жизнь и деятельность. militera.lib.ru. [2022-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5). 
  41. ^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T︠S︡vetkov, V. Zh; Petrov, A. A.; Цветков, В. Ж.; Петров, А. А. General Diterikhs. Генерал Дитерихс. Moskva: "Posev". 2004. ISBN 5-85824-150-6. OCLC 60687528. 
  42. ^ 42.0 42.1 А.п, Галицкая. Колчаковский переворот и партия правых эсеров. Вестник Курганского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2014, (3 (34)): 67–74 [2022-01-15]. ISSN 2587-7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5). 
  43. ^ 43.0 43.1 43.2 Hafner, Lutz. The Assassination of Count Mirbach and the "July Uprising" of the Left Socialist Revolutionaries in Moscow, 1918. Russian Review. 1991-07, 50 (3): 324 [2022-01-15]. ISSN 0036-0341. doi:10.2307/13107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4). 
  44. ^ 44.0 44.1 44.2 Ksenofontov, I. N.; Ксенофонтов, И. Н. Mir, kotorogo khoteli i kotoryĭ nenavideli : dokumentalʹnyĭ reportazh. Moskva: Izd-vo polit. lit-ry. 1991. ISBN 5-250-01174-8. OCLC 26465419. 
  45. ^ 罗莎·卢森堡. 俄国的悲剧. 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1918-09 [2022-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7). 
  46. ^ Deutsche Ostpolitik, 1918: Von Brest-Litowsk bis Zum Ende des Ersten Weltkrieges. By Winfried Baumgart. (Munich: R. Oldenbourg Verlag. 1966. Pp. 462. DM 52).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1968-02. ISSN 1937-5239. doi:10.1086/ahr/73.3.848-a. 
  47. ^ Пятый Всероссийский съезд Советов. www.booksite.ru. [2022-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9). 
  48. ^ Carr (1985),第161–164页.
  49. ^ 49.0 49.1 Simonova, Elena. The Struggle for Power in the Tula Province in 1917—1918 (how the Bolsheviks Took the Power, and the Mensheviks and SRs “Gave” It). ISTORIYA. 2019, 10 (5 (79)): 0. ISSN 2079-8784. doi:10.18254/s0002272-8-1. 
  50. ^ Stephen Kotkin. Stalin:Volume 1. New York: Penguin Press. : 274.
  51. ^ Boniece, Sally A. "Don Quixotes of the Revolution"?: The Left SRs as a Mass Political Movement. Kritika: Explorations in Russian and Eurasian History. 2004, 5 (1): 185–194 [2022-01-14]. ISSN 1538-5000. doi:10.1353/kri.2004.0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8). 
  52. ^ Rabinowitch, Alexander. The Bolsheviks in Power: The First Year of Soviet Rule in Petrograd.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8 [2022-01-15]. ISBN 978-0-253-22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5) (英语). 
  53. ^ Häfner, Lutz. The Assassination of Count Mirbach and the "July Uprising" of the Left Socialist Revolutionaries in Moscow, 1918. Russian Review. 1991, 50 (3): 328. ISSN 0036-0341. JSTOR 131077. doi:10.2307/131077. 
  54. ^ 5. The Kronstadt Program. Kronstadt, 1921.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12-31: 157–192. 
  55. ^ 55.0 55.1 Werth 1999,第72页.
  56. ^ Stanley, Hoffmann. Le Livre noir du communisme: Crimes, terreur, répression (The Black Book of Communism: Crimes, Terror, and Repression). Foreign Policy. 1998, (110): p.79. [2022-01-15]. ISSN 0015-7228. doi:10.2307/114928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1). 
  57. ^ No Time for Poets. - Free Online Library. www.thefreelibrary.com. [2022-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5). 
  58. ^ New York Post - "Vladimir Lenin - The Father Of Communism"[失效链接] 2007-11-19
  59. ^ Постановление о красном терроре — Викитека. ru.wikisource.org. [2022-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5) (俄语). 
  60. ^ Шестой Всероссийский чрезвычайный съезд Советов рабочих, крестьянских, казачьих и красноармейских депутатов - РСФСР. Съезд Советов (6; 1918; Москва),. [2022-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5) (俄语). 
  61. ^ ИнфоРост, Н. П. ГПИБ | Шестой Всероссийский чрезвычайный съезд Советов рабочих, крестьянских, казачьих и красноармейских депутатов : стенографический отчет, 6-9 ноября, 1918 г. - М., 1919.. elib.shpl.ru. [2022-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5). 
  62. ^ Carr (1985),第170-172页.
  63. ^ Suny, Ronald Grigor. The making of the Georgian nation 2nd ed.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4. ISBN 0-253-35579-6. OCLC 29908699. 
  64. ^ Uncategorized. First Republic of Georgia. [2022-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6) (英语). 
  65. ^ Советско-грузинская война 1921 г.. www.hrono.ru. [2022-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12). 
  66. ^ Debo, Richard K. Survival and consolidation : the foreign policy of Soviet Russia, 1918-1921. Montreal: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1992. ISBN 978-0-7735-6285-1. OCLC 227038257. 
  67. ^ Carr (1985),第339-350页.
  68. ^ Mamoulia, Georges. The Eurasian Triangle : Russia, The Caucasus and Japan, 1904-1945.. Warschau/Berlin: De Gruyter. 2016. ISBN 978-3-11-046959-2. OCLC 950462969. 
  69. ^ Kandel, Liliane. Au pays du silence déconcertant. Les Temps Modernes. 2002, n° 618 (2): 23. ISSN 0040-3075. doi:10.3917/ltm.618.0023. 
  70. ^ Meyer: Icebergs in the Caucasus - World Policy Journal - World Policy Institute. web.archive.org. 2007-10-07 [2022-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07. 
  71. ^ Rummel, R. J. Lethal politics : Soviet genocide and mass murder since 1917. New Brunswick, (U.S.A.):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90: p.68. ISBN 0-88738-333-5. OCLC 20594574. 
  72. ^ Knight, Amy W. Beria : Stalin's first lieutenant. Princeton, New Jersey. 1993: p.33. ISBN 0-691-03257-2. OCLC 27896869. 
  73. ^ Pipes, Richard; Lang, David Marshall. A Modern History of Soviet Georgia. Russian Review. 1963-01, 22 (1): 89. ISSN 0036-0341. doi:10.2307/126600. 
  74. ^ ГЛАВА ИЗ "ЧЕРНОЙ КНИГИ КОММУНИЗМА". referendym.narod.ru. [2022-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31). 
  75. ^ Kazemzadeh, Firuz. The struggle for Transcaucasia (1917-1921) [New ed.] London: Anglo Caspian Press. 2008: 298. ISBN 978-0-9560004-0-8. OCLC 303046844. 
  76. ^ Kazemzadeh, Firuz. The struggle for Transcaucasia (1917-1921). London: Anglo Caspian Press. 2008: p.210. [2022-01-16]. ISBN 978-0-9560004-0-8. OCLC 30304684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6) (英语). 
  77. ^ 77.0 77.1 Suny, Ronald Grigor. The making of the Georgian nation 2nd ed.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4: 207–209. ISBN 0-253-35579-6. OCLC 29908699. 
  78. ^ Occupation of Georgia. საქართველოს მთავრობა. [2022-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11). 
  79. ^ Sicker, Martin. The Middle East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Greenwood Pub. Group. 2001: 124. ISBN 978-0-275-96893-9. OCLC 744957028. 
  80. ^ Hovannisian, Richard G. The Republic of Armeni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1-1996: 287–289 [2022-01-16]. ISBN 0-520-01805-2. OCLC 23847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12). 
  81. ^ Aruti︠u︡nov, Akim; Арутюнов, Аким. Dosʹe Lenina bez retushi. Moskva: "Veche". 1999. ISBN 5-7838-0530-0. OCLC 43432396. 
  82. ^ Pipes, Richard; Lang, David Marshall. A Modern History of Soviet Georgia. Russian Review. 1963-01, (1): pp. 234–236. ISSN 0036-0341. doi:10.2307/126600. 
  83. ^ 83.0 83.1 Kowalski, Ronald I. The Russian Revolution : 1917-1921. London: Routledge. 1997. ISBN 0-415-12437-9. OCLC 38068031. 
  84. ^ Brackman, Roman. The secret file of Joseph Stalin : a hidden life. London: Frank Cass. 2001: p.163. ISBN 0-7146-5050-1. OCLC 45276749. 
  85. ^ 85.0 85.1 Deutscher, Isaac. The prophet armed : Trotsky, 1879-1921. London: Verso. 2003: p.393. ISBN 1-85984-441-3. OCLC 54769490. 
  86. ^ Conquest, Robert. The great terror : a reassessment. New York. 1990: p.4. ISBN 0-19-505580-2. OCLC 20133978. 
  87. ^ Smith, Jeremy. The Georgian affair of 1922—Policy failure, personality clash or power struggle?. Europe-Asia Studies. 1998-05, 50 (3): 519–544. ISSN 0966-8136. doi:10.1080/09668139808412550 (英语). 
  88. ^ Pipes, Richard. Russia under the Bolshevik regime.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95: 374. ISBN 978-0-307-78861-0. OCLC 775478149. 
  89. ^ Werth 1999,第124页.
  90. ^ Pipes 2011,第374 ff页.
  91. ^ Werth 1999,第109页.
  92. ^ Leggett, George. The Cheka: Lenin's political police : the all-Russian extraordinary commission for combating counter-revolution and sabotage, December 1917 to February 1922. Clarendon Press. 1981: 330 [2022-01-16]. ISBN 9780198225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6) (英语). 
  93. ^ Б. Сенников. Тамбовское восстание 1918−1921 гг. и раскрестьянивание России 1929−1933гг. [1918−1921年的坦波夫起义与1929-1933年俄罗斯的去农化]. Русская линия. [2022-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30). 
  94. ^ Conquest, Robert. The Harvest of Sorrow: Soviet Collectivization and the Terror-fam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2022-01-15]. ISBN 978-0-19-5051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8) (英语). 
  95. ^ 郑, 异凡. 在农民暴动的压力下——苏联新经济政策的起因之一. 探索与争鸣. 2005, (10): 48–51 [2022-01-15]. ISSN 1004-2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5). 
  96. ^ Kenez, Peter. A history of the Soviet Union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47–48. ISBN 978-0-511-16930-4. 
  97. ^ Peter Scheibert: Lenin in power – The Russian people in the revolution 1918–1922, Weinheim, 1984, p. 393.
  98. ^ 98.0 98.1 存档副本. [2022-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02). 
  99. ^ 99.0 99.1 99.2 Kocho-Williams, Alastair. Voline (1882-1945).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Revolution and Protest (Oxford, UK: John Wiley & Sons, Ltd). 2009-04-20: 1–2. 
  100. ^ 100.0 100.1 Shubin A.V. The Makhnovist movement: the tragedy of the 19th// Community, 1989, No. 34.
  101. ^ 101.0 101.1 101.2 101.3 Goodwin, James Frank. Russian Anarchism and the Bolshevization of Bakunin in the Early Soviet Period. Kritika: Explorations in Russian and Eurasian History. 2007, 8 (3): 533–560. ISSN 1538-5000. doi:10.1353/kri.2007.0035. 
  102. ^ 102.0 102.1 102.2 Declaration Of The Revolutionary Insurgent Army Of The Ukraine (Makhnovis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eter Arshinov, History of the Makhnovist Movement (1918-1921), 192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lack & Red, 1974
  103. ^ 103.0 103.1 Avrich, Paul. The Russian anarchists. Oakland, CA: AK Press. 2005. ISBN 1-904859-48-8. OCLC 64207718. 
  104. ^ Avrich, Paul. Russian Anarchists and the Civil War. Russian Review. 1968-07, 27 (3): 296. ISSN 0036-0341. doi:10.2307/127258. 
  105. ^ 105.0 105.1 105.2 Avrich, Paul. Anarchist Portrait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988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06. ^ Footman, David. Civil War In Russia Frederick A. Praeger 1961, p. 287
  107. ^ 107.0 107.1 107.2 Skirda, Alexandre. Nestor Makhno--anarchy's cossack : the struggle for free Soviets in the Ukraine 1917-1921. Oakland, CA. 2004 [2022-01-15]. ISBN 1-902593-68-5. OCLC 6060297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26). 
  108. ^ Daniels 1951,第241页.
  109. ^ Avrich 2004,第41页.
  110. ^ Avrich 2004,第52页.
  111. ^ 111.0 111.1 Paul Avrich Collection, Paul. Kronstadt, 1921..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0. ISBN 0-691-08721-0. OCLC 67322. 
  112. ^ Avrich, Paul Henry. Kronstadt 1921.. Argentina: Utopia Libertaria. 2006. ISBN 987-20875-3-9. OCLC 777027180. 
  113. ^ Figes 1997,第767页.
  114. ^ Avrich 1970,第215页.
  115. ^ Avrich 1970,第210–211页.
  116. ^ Avrich 1970,第226–227页.
  117. ^ Avrich 1970,第225页.
  118. ^ Avrich 1970,第227页.
  119. ^ 1943-, Kotz, David M. Revolution from above : the demise of the Soviet system. Routledge. 2004. ISBN 0-415-14316-0. OCLC 917214124. 
  120. ^ See note regarding Library of Congress Country Studies. Chapter 7 - The Communist Party. Democratic Centralism
  121. ^ 121.0 121.1 Workers' Opposition. Spartacus Educational. [2022-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1). 
  122. ^ Alexandra Kollontai. Spartacus Educational. [2022-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1) (英语). 
  123. ^ 123.0 123.1 123.2 Allen ("Early dissent"), p. 25
  124. ^ Raleigh, Donald J.; Koenker, Diane P.; Rosenberg, William G.; Suny, Ronald G. Party, State, and Society in the Russian Civil War: Explorations in Social History. Russian Review. 1991-01, 50 (1): 103. ISSN 0036-0341. doi:10.2307/130232. 
  125. ^ Phillips, Steve. Lenin and the Russian Revolution. Heinemann. 2000 [2022-01-15]. ISBN 978-0-435-32719-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30) (英语). 
  126. ^ the new cambridge modern history. volume xii. CUP Archive. [2022-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30) (英语). 
  127. ^ Basil, John D.; Martov, Getzler's; Getzler, Israel. Martov: A Political Biography of a Russian Social Democrat. Russian Review. 1968-10, 27 (4): 485. ISSN 0036-0341. doi:10.2307/127449. 
  128. ^ John Dewey, the "Trial" of Leon Trotsky and the Search for Historical Truth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History and Theory, Vol. 29, No. 1 (Feb., 1990), pp. 16-37
  129. ^ Boniece, Sally A. - link "Don Quixotes of the Revolution"? The Left SRs as a Mass Political Movemen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Kritika: Explorations in Russian and Eurasian History 5.1 (2004) 185-194

参考书籍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1922年后
  2. ^ 1920年后
  3. ^ 1922年2月6日前
  4. ^ 1922年2月6日后
  5. ^ 1918年1月后
  6. ^ 1918年1月前
  7. ^ 1918年3月前
  8. ^ 1918年6月至11月
  9. ^ 1918年3月以后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