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组讨论:Citation/CS1/Language
本页是以往讨论的存档。请勿编辑本页。若您想发起新讨论或重启现有讨论,请在当前讨论页进行。 |
Module:Citation language参数翻译问题
部分语言未从英文翻译过来,比如eg (Korean (North Korea)).Category:CS1韩语来源 (ko)仍然是(Korean (North Korea))而不是(朝鲜语 (朝鲜)),而不像有的语言eg (中文(新加坡)).已经有中文翻译。而且还会给出分类:CS1Korean (North Korea)来源 (ko-kp)的红链分类,去年1月请教过大家,但是最终没有解决,请问各位维基人在哪里补充中文翻译。——Zzhtju(留言) 2022年4月4日 (一) 08:39 (UTC)
- 先不存档。--Antigng(留言) 2022年4月8日 (五) 12:03 (UTC)
- 建议一并解决既有语言的翻译问题,如“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俄语”等,或可考虑全部改用“xx文”,毕竟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读者从维基百科上获取信息的方式普遍是阅读文字,而非通过语音获取。反对者的意见认为这些语言都是表音文字,根本谈不上拥有自己的文字,只是在借用拉丁字母(或其他字母)而已,故宜称“语”而不宜称“文”,但个人还是觉得书面化的信息称之为“文”更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英文”“法文”这样的称呼虽不及“英语”“法语”的使用率高,但同样是被大众普遍接受且习以为常的词汇,百科全书在选用词汇时应更加侧重其严谨性而非使用率。--萧漫(留言) 2022年4月8日 (五) 18:48 (UTC)
- 该议题牵扯甚大,应单独开题,且难有结果。比如英语维基百科该一同更名吗,主要内容是文字而非声音(音标、音视频、有声条目等)。且按此说法,听读、视障用户听到“你好(英文:Hello)”不会觉得别扭吗,难道因群体不广泛而可忽视。文字可能要算作语言的子集,语言不只是口语。--YFdyh000(留言) 2022年4月8日 (五) 22:10 (UTC)
- 确实牵扯面太广,所以我只是针对 CS1 的 language 参数而言,至于本站对外文维基百科的译名,多年来已经约定俗成,恐怕难以全数更改,也没有更改的必要。我注意到在同一篇条目里,当参考资料填写了
|language=
参数时,会生成“(英语)(法语)”这样的文字,而在“延伸阅读”“外部链接”等章节中,当编者手动添加 {{en}}{{fr}}等模板标注语种时,生成的则是“(英文)(法文)”。为确保条目中的语言标示协调统一,避免出现前后文用词不一致的情况,似乎可以考虑对 CS1 的语言译名进行更改。--萧漫(留言) 2022年4月9日 (六) 14:15 (UTC)- 这问题此前已有人提出,我建议统一为“文”。——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4月10日 (日) 06:56 (UTC)
- 确实牵扯面太广,所以我只是针对 CS1 的 language 参数而言,至于本站对外文维基百科的译名,多年来已经约定俗成,恐怕难以全数更改,也没有更改的必要。我注意到在同一篇条目里,当参考资料填写了
- 该议题牵扯甚大,应单独开题,且难有结果。比如英语维基百科该一同更名吗,主要内容是文字而非声音(音标、音视频、有声条目等)。且按此说法,听读、视障用户听到“你好(英文:Hello)”不会觉得别扭吗,难道因群体不广泛而可忽视。文字可能要算作语言的子集,语言不只是口语。--YFdyh000(留言) 2022年4月8日 (五) 22:10 (UTC)
- @Zzhtju:,阁下可以将目前系统内部没有提供正确译名的语言代号及对应的译名填写在模块Module:Citation/CS1/Language里的表local_table中。该模块未来数周内将随着CS1系列模块的更新而启用,届时该模块将被自动全保护,故请阁下抓紧时间。--Antigng(留言) 2022年4月9日 (六) 13:48 (UTC)
- 谢谢!那如何确认目前系统内部提供正确译名有哪些语言呢?--Zzhtju(留言) 2022年4月10日 (日) 08:41 (UTC)
- @Zzhtju:,您可以参考旧讨论,这里有系统已经提供中文译名的语言代码,这里有所有系统支持的语言代码。--Antigng(留言) 2022年4月10日 (日) 09:01 (UTC)
- 谢谢!祝编安!--Zzhtju(留言) 2022年4月10日 (日) 09:31 (UTC)
- @Antigng:请问一下目前cite系列模板使用的是[1]里面的代码吗?目前zh-hant在cite模板显示为“中文(繁体)”,但该链接显示为“繁体中文”。--BlackShadowG Pray for Ukraine 2022年4月16日 (六) 09:16 (UTC)
- @BlackShadowG:,有针对zh-xx的workaround。另,挪威语一项不应删除,原因见注释。--Antigng(留言) 2022年4月16日 (六) 09:44 (UTC)
- 已加回。--BlackShadowG Pray for Ukraine 2022年4月18日 (一) 08:15 (UTC)
- @BlackShadowG:,有针对zh-xx的workaround。另,挪威语一项不应删除,原因见注释。--Antigng(留言) 2022年4月16日 (六) 09:44 (UTC)
- 总觉得迟早还是提一下补丁为好啊。——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4月16日 (六) 10:43 (UTC)
- @Zzhtju:,您可以参考旧讨论,这里有系统已经提供中文译名的语言代码,这里有所有系统支持的语言代码。--Antigng(留言) 2022年4月10日 (日) 09:01 (UTC)
- 谢谢!那如何确认目前系统内部提供正确译名有哪些语言呢?--Zzhtju(留言) 2022年4月10日 (日) 08:41 (UTC)
语言变体命名
觉得这个问题需要单独讨论一下,目前ISO 639-1的标准是“语言名 (地名)”,但中维似乎不太统一,例如:代码“en-US”,ISO对应名称是“English (United States)”,中维是“美国英语”;而代码“zh-cn”,中维是“中文(中国大陆)”,建议一律统一。——BlackShadowG Pray for Ukraine 2022年4月18日 (一) 08:30 (UTC)
- (!)意见:按照中文的表述习惯,应将地名放在语言前面为宜,避免使用不必要的括号。如果采用 ISO 标准,会出现一对圆括号里面又套一对圆括号的形式,视觉效果冗余累赘,并且不符合中文标点符号的使用习惯。至少在中国大陆,比较正式的行文都很少使用双重括号,若实在无法避免,也会采用不同样式的括号,比如以方括号套圆括号。像(美国英语)(简体中文)这样的格式,改成(英语(美国))(中文(简体))实在没什么必要,将原本简洁明了的格式改得更繁琐了。若某篇条目的参考资料部分需使用大量语言标志,括号太多会显得十分杂乱。--萧漫(留言) 2022年4月20日 (三) 14:42 (UTC)
- 那就把所有“[语言名]([地名])”统一为“[地名][语言名]”的格式?--BlackShadowG Pray for Ukraine 2022年4月21日 (四) 00:05 (UTC)
- (+)支持--萧漫(留言) 2022年4月21日 (四) 01:55 (UTC)
- 有点担心,但从搜索结果来看还行,仅少数方言未找到中文结果(如摩尔多瓦俄语)。美国英语、加拿大英语、瑞士德语、智利西班牙语等等,"多米尼加西班牙语"、"厄瓜多尔西班牙语"、"委内瑞拉西班牙语"、"波多黎各西班牙语"等。--YFdyh000(留言) 2022年4月21日 (四) 15:18 (UTC)
- 行。——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4月21日 (四) 16:59 (UTC)
- 我无法接受将中文(香港)改成香港中文。香港中文指的是粤语白话文的分支,和具香港特色的白话文不同。--Ghren🐦🕖 2022年4月26日 (二) 11:45 (UTC)
- 我手头上由田小琳所著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文集说“在香港社会流行的中文书面语有多种形式,主要有通用中文、港式中文、粤式中文、中英混合文等”。所谓的粤式中文就是(粤语),但是港式中文倒不如说是{{yue-hk}}之类的,未必相同。但是我暂时没有找到很明确指香港中文就是港式中文的名称,但是同样地直接用香港中文代指{{zh-HK}}的看来也不多,例如我手上的电脑和手机用的是中文(香港特别行政区)、繁体中文(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Ghren🐦🕗 2022年4月26日 (二) 12:25 (UTC)
- 也有说法说港式中文是流通在香港社会的一种特殊的中文书面语方式。可能是一个学界讨论点?--Ghren🐦🕗 2022年4月26日 (二) 12:45 (UTC)
- 试论香港多语人社群的语言生活“香港中文在书面上同时存在通用中文、港式中文和粤式中文3种形态。”,zh-hk可能指三种之一,而非特定一种。{{zh-HK}}(目前为“繁体中文”)是否应该“不推荐”并提供更明确的标签,类似{{PRC}}有若干子标签。[2]提到zh-cmn-Hant-HK、zh-yue-Hant-HK。[3]则是zh-Hans-HK、zh-Hant-HK、zh-yue等。{{zh-yue}}存在,或许该有个{{zh-yue-hk}}=香港粤语。--YFdyh000(留言) 2022年4月26日 (二) 13:00 (UTC)
- 我手头上由田小琳所著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文集说“在香港社会流行的中文书面语有多种形式,主要有通用中文、港式中文、粤式中文、中英混合文等”。所谓的粤式中文就是(粤语),但是港式中文倒不如说是{{yue-hk}}之类的,未必相同。但是我暂时没有找到很明确指香港中文就是港式中文的名称,但是同样地直接用香港中文代指{{zh-HK}}的看来也不多,例如我手上的电脑和手机用的是中文(香港特别行政区)、繁体中文(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Ghren🐦🕗 2022年4月26日 (二) 12:25 (UTC)
- 我先把涉及中文的转换注释掉。--Antigng(留言) 2022年4月26日 (二) 11:59 (UTC)
- 那就把所有“[语言名]([地名])”统一为“[地名][语言名]”的格式?--BlackShadowG Pray for Ukraine 2022年4月21日 (四) 00:05 (UTC)
{{!}}在引用模板中的显示问题
留意到在cite web当中的title参数当中使用到{{!}}的话,{{!}}前面的内容都不会显示出来。例如:
{{cite web|title=Google {{!}} 关于|url=https://about.google/|work=Google|accessdate=2022-06-08}}
返回:
关于. Google. [2022-06-08].
这到底是哪里的问题啊?--🔨(留言) 2022年6月8日 (三) 07:19 (UTC)
- (:)回应:@Liu116:可用
{{cite web|title=Google | 关于|url=https://about.google/|work=Google|accessdate=2022-06-08}}
→“Google | 关于. Google. [2022-06-08].”。-- 今晚 我想来点 [雪菲🐉蛋糕🎂] 配 [娜娜奇🐰鲜果茶☕](☎️·☘️) 2022年6月8日 (三) 07:43 (UTC)- 我当然知道这方法。但这问题出现之前已经有不少页面的来源标题用了这个模板了,另外{{!}}这个模板显然相比“
|
”更方便,如果能够修复其在cite模板当中的显示问题显然更好。--🔨(留言) 2022年6月8日 (三) 08:19 (UTC)- {{!}}不是模板,是个魔术字:mw:Help:Magic_words#Other--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2年6月8日 (三) 08:26 (UTC)
- 另外,哪有文章会用“Google | 关于”这样的标题?不会只是自动抓取html中的<title>部分造成的吧?这本身就是需要修复的问题--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2年6月8日 (三) 08:30 (UTC)
- 原网页没有用管道符号,当然是我自己为了重现问题这样用的啦!英文版没具体确认到是不是也是魔法字,但显然英文版没有我这问题。--🔨(留言) 2022年6月8日 (三) 08:35 (UTC)
- 目前在所有wiki上都是魔法字--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2年6月8日 (三) 09:06 (UTC)
- enwiki没问题,应该是在lua脚本里做了处理了吧?--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2年6月8日 (三) 09:08 (UTC)
- 我不知道英文那边具体是怎么处理的。就算我知道,我自己肯定是没有权限修改的。--🔨(留言) 2022年6月8日 (三) 09:40 (UTC)
- enwiki没问题,应该是在lua脚本里做了处理了吧?--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2年6月8日 (三) 09:08 (UTC)
- 目前在所有wiki上都是魔法字--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2年6月8日 (三) 09:06 (UTC)
- 原网页没有用管道符号,当然是我自己为了重现问题这样用的啦!英文版没具体确认到是不是也是魔法字,但显然英文版没有我这问题。--🔨(留言) 2022年6月8日 (三) 08:35 (UTC)
- 另外,哪有文章会用“Google | 关于”这样的标题?不会只是自动抓取html中的<title>部分造成的吧?这本身就是需要修复的问题--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2年6月8日 (三) 08:30 (UTC)
- {{!}}不是模板,是个魔术字:mw:Help:Magic_words#Other--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2年6月8日 (三) 08:26 (UTC)
- 我当然知道这方法。但这问题出现之前已经有不少页面的来源标题用了这个模板了,另外{{!}}这个模板显然相比“
- 遇到这种情况,只能手工替换这些管道符为实体字符呗。——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6月8日 (三) 08:53 (UTC)
- 现阶段要替换成“
|
”不靠手工靠机器人也行,不过果然还是觉得能够修复更好,毕竟{{!}}还是更方便,而且英文版没这问题肯定相关代码已经和中文有不同。--🔨(留言) 2022年6月8日 (三) 09:19 (UTC)- 可以用{{pipe}},效果一样,cite模板也能正常显示:Google | 关于. Google. [2022-06-08].--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2年6月8日 (三) 13:02 (UTC)
- 这个不错,总比打字符实体方便。--🔨(留言) 2022年6月9日 (四) 02:13 (UTC)
- 可以用{{pipe}},效果一样,cite模板也能正常显示:Google | 关于. Google. [2022-06-08].--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2年6月8日 (三) 13:02 (UTC)
- 现阶段要替换成“
- 这是Module:Citation/CS1/Language#L-143造成的,如果使用魔术字,会变成
-{Google | 关于}-
进而触发转换规则。--Xiplus#Talk 2022年6月8日 (三) 13:35 (UTC)- 感谢找出问题所在,不过从代码看来,要么要用其他的方式来写这段代码,确保既可不转换来源标题又可让{{!}}正常显示,要么就只能暂时维持现状,使用其他的方式来呈现管道符号了。--🔨(留言) 2022年6月9日 (四) 02:13 (UTC)
- 已修复 @ Special:Diff/72102371,问题来自Special:Diff/62087761,讨论在Module talk:Citation/CS1#script-title=zh:。但是这里说到“试行一个月”而我并没有找到一个月后的评估讨论,@AT。Liangent(留言) 2022年6月11日 (六) 07:28 (UTC)
- @Liangent,不说我也忘了。不过,也实施差不多两年多了,也不见什么异议,或许大家也同意这个改动?--AT 2022年6月11日 (六) 11:11 (UTC)
- 我几次见到为此强迫编者使用特定中文变体的例子。我知道此举有其背景,但个人不太认同这种行为就是。——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6月11日 (六) 14:01 (UTC)
- 我不能同意这个改动,有什么论文有或者书籍会繁体来源使用繁体字,简体来水源使用简体字?就像刘勰一文就炸了。很多内地书籍用繁体字,你告诉我要按原文输入多多少少有些强人所难。本身假如来源有什么繁简转换问题编者就应该做好吧。你们喜欢的话可以保留标题以原本的变体显示,但是也应该有法子让不希望转换的编者自行选择就是。--Ghren🐦🕛 2022年6月12日 (日) 04:58 (UTC)
- “有什么论文有或者书籍会繁体来源使用繁体字,简体来水源使用简体字?就像刘勰一文就炸了。”完全不懂您在说什么,也看不懂您在刘勰的操作。“很多内地书籍用繁体字,你告诉我要按原文输入多多少少有些强人所难。”显然地大陆书籍的话必然简体更多,繁体只占很少的部分,相反亦然,而且繁简转换本来就非常简单,在维基上预览一下都能转换了,我不认为这有什么强人所难的。“你们喜欢的话可以保留标题以原本的变体显示,但是也应该有法子让不希望转换的编者自行选择就是。”现在就是不转换标题,直接显示代码里的字体,而且您前句和后句说的意思是相同的,您的意思会否是可以选择保留原文标题用字或按地区自动转换繁简?如果技术上能做到的话,无任欢迎。--AT 2022年6月12日 (日) 10:14 (UTC)
- 上边那句话看来我打错了很多字 囧rz……。“你们喜欢的话可以保留标题以原本的变体显示,但是也应该有法子让不希望转换的编者自行选择就是。”,中间的“不”多打出来了。我在刘勰一文对于来源的处理也就是将引文格式手动变回两年前还没修定的样子,繁简可以如常转换。既然繁简转换非常简单,我既然手动将繁简转换成本来的原文的样子,这样我为什么不直接将其转换成繁体简体都是对的样子?来源和正文、繁体来源都混杂在一起,来源不多的时候还好,来源多的时候根本记不过来。有些是转引的来源,有些可能是PDF版和HTML版,有些可能是预印版,数个版本之间繁简不一定一致,我也不一定能看到最原始的版本,根本不可能按这套制度来。再者,这种引用保留原文繁简标题的做法,我也看不出有实际的机构支持,也看不出有文章实例。我的意思要是大家都认为保留繁简是比较好的话,也应该让编者自行选择保留原文标题或者转换。本来是可以的,这样一修之下,现在不行了。--Ghren🐦🕗 2022年6月12日 (日) 12:33 (UTC)
- 看不太懂您的意思,您是指这个Special:Diff/72102371改动导致刘勰的来源崩了?那看看怎样修改吧,目前这个代码露出是肯定不行啊。--AT 2022年6月12日 (日) 13:57 (UTC)
- Special:Diff/72130103先把它修成之前的状态,但我个人的意见是模板用户只应该按约定在title填title,而不应该写入其他语法,尤其是不应该填入一个不完整的语法片段使其“恰好”和模板的其他部分配合产生需要的效果。我能想到的另一个abuse方法是写
|title={{)}}-希望被繁简和地区词转换的文字-{{(}}|
(在现在的模板实现里这样确实是能工作的),暂且不说应不应该这样做为了来使标题会被转换,但这个肯定不保证改模板后不被弄坏。Liangent(留言) 2022年6月13日 (一) 03:55 (UTC)
- Special:Diff/72130103先把它修成之前的状态,但我个人的意见是模板用户只应该按约定在title填title,而不应该写入其他语法,尤其是不应该填入一个不完整的语法片段使其“恰好”和模板的其他部分配合产生需要的效果。我能想到的另一个abuse方法是写
- 看不太懂您的意思,您是指这个Special:Diff/72102371改动导致刘勰的来源崩了?那看看怎样修改吧,目前这个代码露出是肯定不行啊。--AT 2022年6月12日 (日) 13:57 (UTC)
- 上边那句话看来我打错了很多字 囧rz……。“你们喜欢的话可以保留标题以原本的变体显示,但是也应该有法子让不希望转换的编者自行选择就是。”,中间的“不”多打出来了。我在刘勰一文对于来源的处理也就是将引文格式手动变回两年前还没修定的样子,繁简可以如常转换。既然繁简转换非常简单,我既然手动将繁简转换成本来的原文的样子,这样我为什么不直接将其转换成繁体简体都是对的样子?来源和正文、繁体来源都混杂在一起,来源不多的时候还好,来源多的时候根本记不过来。有些是转引的来源,有些可能是PDF版和HTML版,有些可能是预印版,数个版本之间繁简不一定一致,我也不一定能看到最原始的版本,根本不可能按这套制度来。再者,这种引用保留原文繁简标题的做法,我也看不出有实际的机构支持,也看不出有文章实例。我的意思要是大家都认为保留繁简是比较好的话,也应该让编者自行选择保留原文标题或者转换。本来是可以的,这样一修之下,现在不行了。--Ghren🐦🕗 2022年6月12日 (日) 12:33 (UTC)
- “有什么论文有或者书籍会繁体来源使用繁体字,简体来水源使用简体字?就像刘勰一文就炸了。”完全不懂您在说什么,也看不懂您在刘勰的操作。“很多内地书籍用繁体字,你告诉我要按原文输入多多少少有些强人所难。”显然地大陆书籍的话必然简体更多,繁体只占很少的部分,相反亦然,而且繁简转换本来就非常简单,在维基上预览一下都能转换了,我不认为这有什么强人所难的。“你们喜欢的话可以保留标题以原本的变体显示,但是也应该有法子让不希望转换的编者自行选择就是。”现在就是不转换标题,直接显示代码里的字体,而且您前句和后句说的意思是相同的,您的意思会否是可以选择保留原文标题用字或按地区自动转换繁简?如果技术上能做到的话,无任欢迎。--AT 2022年6月12日 (日) 10:14 (UTC)
- @Liangent,不说我也忘了。不过,也实施差不多两年多了,也不见什么异议,或许大家也同意这个改动?--AT 2022年6月11日 (六) 11:11 (UTC)
- 已修复 @ Special:Diff/72102371,问题来自Special:Diff/62087761,讨论在Module talk:Citation/CS1#script-title=zh:。但是这里说到“试行一个月”而我并没有找到一个月后的评估讨论,@AT。Liangent(留言) 2022年6月11日 (六) 07:28 (UTC)
- 感谢找出问题所在,不过从代码看来,要么要用其他的方式来写这段代码,确保既可不转换来源标题又可让{{!}}正常显示,要么就只能暂时维持现状,使用其他的方式来呈现管道符号了。--🔨(留言) 2022年6月9日 (四) 02:13 (UTC)
要是可能独立出来一个参数去完成这个工作,这样我依约定来在填也是没有问题的。按你给的方法的话,这样地域词就会转换,多多少少可能有过度转换的问题。当然,我强行将其修成|title={{)}}--{{(}}zh;zh-hans;zh-hant{{!}}希望被繁简转换的文字-{{)}}-{{(}}|
也不是不能用。有时候实在是繁简来源搞不清,又或者是觉得调整繁简实在是比较麻烦,要是有个正规点的方法处理就好。--Ghren🐦🕓 2022年6月13日 (一) 09:54 (UTC)
- 我给的方法是反例,不要这么做。Liangent(留言) 2022年6月13日 (一) 21:39 (UTC)
- 禁止简繁转换就用script-title填写,再把title恢复为不禁止简繁转换?--洛普利宁 2022年6月20日 (一) 15:56 (UTC)
- 参考文献应保持文字原貌以便于查证(Wikipedia:地区词处理#参考文献应避免情况),目前本地只是禁止了标题部分的转换,其实个人倾向于更加激进的做法,即对整个引文都不作转换,避免繁简杂糅。另外,刘勰条目中的引文标题使用了方括号式内链,个人认为
|title=
参数最好只填入纯粹的标题,如需添加内链应使用|title-link=
参数。--萧漫(留言) 2022年6月13日 (一) 18:36 (UTC)- 后面这句我是同意的,也就是我上面说的“模板用户只应该按约定在title填title,而不应该写入其他语法”。上面那个修改只是把刘勰最小变动地解决一下,把“尤其是不应该”的改成了“我觉得不应该”的方法。但是更大的问题,包括条目编者不按约定填写来实现特殊(和模板默认不同的)效果,以及刘勰中选用的效果(绕过模板设计使用转换)是否可以接受,我觉得应该拿到技术客栈之外更广泛地讨论一下。Liangent(留言) 2022年6月13日 (一) 21:48 (UTC)
- 我打算在下一次更新引文模块的时候,把相关的符号转义掉,以后再使用
}
不会产生效果。--Antigng(留言) 2022年6月15日 (三) 04:56 (UTC)
- 我打算在下一次更新引文模块的时候,把相关的符号转义掉,以后再使用
- 关于编者为实现特殊效果而不按默认约定填写模板一事,有个现象值得引起广泛注意——某些编者会在中日韩以外的引文中加入斜体代码,将 periodical 系列字段(journal/magazine/newspaper/work/website)以及书籍引文模板中的 title 字段等显示为斜体,来达到和英维相同的效果。窃以为此举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可帮助读者辨别引文中的不同字段,并且符合外文文献普遍的引用格式。然而问题在于,编者通过手动添加代码来强行改变模板的默认效果显然不是个好做法,造成了本地条目中的外文引文风格混乱不一(既有显示成斜体的,也有未显示成斜体的)。要彻底解决该问题,恐怕还得将中外文文献的显示风格区分开来(见本页上节讨论),中日韩引文维持现有格式,印欧语系的引文则效仿英维,将特定字段预设为斜体,如此方能正本清源,避免因编者的编辑习惯不同而导致引文风格不统一。待模组修改完毕后,可使用机器人清理编者手动加入的斜体代码。@User:Liangent @User:AT @User:Antigng @User:乌拉跨氪 --萧漫(留言) 2022年6月14日 (二) 06:09 (UTC)
- @Ghrenghren的作法,可能不利于COins自动获取条目内的参考文献,利用维基百科内置的COins可以,部分文献管理软件可以抓取所有采用{{cite ****}}系列模板的参考文献。如果使用Ghren的作法显示结果是imgur截图。
- 倾向支持Ghren的另一个说法,允许读者选择是否进行繁体转换。
- 看知乎上一个讨论,应该是没有强制规定要求保持原文的繁简体[4]。看了台大中文学报的一篇论文,将简体的参考文献转换成了繁体,〈出山与入山:李白庐山诗的精神底蕴〉。--Kethyga(留言) 2022年6月14日 (二) 04:31 (UTC)
- 这肯定是会修坏Coins的,我在用这方法前就知道,我只是觉得两害取其轻,觉得将coins修坏也没有大的问题...--Ghren🐦🕐 2022年6月14日 (二) 05:52 (UTC)
- 还有个问题,本来文献是简体/繁体的,有人根据自己的喜好,在输入的时候进行了转换。--Kethyga(留言) 2022年6月14日 (二) 14:04 (UTC)
- 后面这句我是同意的,也就是我上面说的“模板用户只应该按约定在title填title,而不应该写入其他语法”。上面那个修改只是把刘勰最小变动地解决一下,把“尤其是不应该”的改成了“我觉得不应该”的方法。但是更大的问题,包括条目编者不按约定填写来实现特殊(和模板默认不同的)效果,以及刘勰中选用的效果(绕过模板设计使用转换)是否可以接受,我觉得应该拿到技术客栈之外更广泛地讨论一下。Liangent(留言) 2022年6月13日 (一) 21:48 (UTC)
- 果然正常了,太感谢了!虽然来源标题不转换确有合理之处吧,不过视乎具体改法考虑bug的存在也是必要的啊……话说其实我两年前就发现这bug了,不过我一直没提出来……--🔨(留言) 2022年6月12日 (日) 03:02 (UTC)
- 能否在citoid里,把标题里面的"|"转换掉,一般在自动引用时会引入这个问题。--Kethyga(留言) 2022年6月12日 (日) 06:28 (UTC)
- 另外,如果是标题里面没有只是在
<title>
字段出现的,建议清除。--Kethyga(留言) 2022年6月13日 (一) 05:58 (UTC)
- 另外,如果是标题里面没有只是在
- 一个魔术字在来源标题内呈现的问题居然引出关于来源标题繁简转换的进一步讨论也是神奇……虽然不是完全无关,不过还请各位不要跑偏太多吧。--🔨(留言) 2022年6月14日 (二) 07:48 (UTC)
关于来源语言标示的问题
我留意到在Module_talk:Citation/CS1#语言变体命名提出的问题,的确目前cite模板中的language参数如果调用zh-cn的话,会显示为(中文(中国大陆)),zh-tw的话会显示为“(中文(台湾))”,不但有双重括号的问题,而且也不是正常的中文语法,因此我认为应该修改成这样。好处有几个,首先解决了双重括号的问题,用字上也更接近于版本转换的名称,同时根据Module_talk:Citation/CS1#script-title=zh:的思维,通过强制不转换来反映原文。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意见,谢谢。--AT 2022年11月24日 (四) 13:12 (UTC)
- 暂无意见。Sanmosa Je sers 2022年11月24日 (四) 14:52 (UTC)
- 不理解为什么通过要强制不转换来反映原文。另外不要将草稿写到已经被保护的模板上,那怕是已经马上回退。--Ghren🐦🕛 2022年11月24日 (四) 16:14 (UTC)
- 因为语言标示与来源字体相同比较好,当然这个还是比较次要,另外两点比较重要。手太快没注意到是高风险模板,抱歉。--AT 2022年11月24日 (四) 16:33 (UTC)
- 支持此修改方向,另由于MediaWiki程式码更新,希望可以参照Wikipedia:互助客栈/技术/存档/2022年10月#语言代码问题讨论,加入zh-Hans-CN、zh-Hans-SG、zh-Hans-MY、zh-Hant-TW、zh-Hant-HK、zh-Hant-MO等变体代码,原讨论下方其他待更新语言代码最好可以一起。--回廊彼端(留言) 2022年11月25日 (五) 03:35 (UTC)
- 如果要加这些变体,那AT的更改案:['zh-cn'] = '中国大陆简体', ['zh-hk'] = '香港繁体',就会和zh-Hans-CN、zh-Hans-CN重复了。--Ghren🐦🕛 2022年11月25日 (五) 04:30 (UTC)
- User:ghren:重复并不是问题,既有程式码也有数个“西部占语(阿拉伯文字)”,既然两种都有人用,要全面修改统一不切实际,那走兼容即可。我也希望将既有程式码含有括号的尽量按AT意见修改。最后如果要统一语言标示跟来源字体的话,请记得修改“['cjy-hant']='晋语(繁体)'”为繁体。--回廊彼端(留言) 2022年11月25日 (五) 12:03 (UTC)
- @回廊彼端,晋语有繁体来源么?--AT 2022年11月25日 (五) 13:16 (UTC)
- User:AT:一些中华民国大陆时期的晋剧剧本可能是,像是新闻中提到的。--回廊彼端(留言) 2022年11月27日 (日) 02:30 (UTC)
- @回廊彼端,原来如此。长知识了。--AT 2022年11月27日 (日) 05:17 (UTC)
- User:AT:一些中华民国大陆时期的晋剧剧本可能是,像是新闻中提到的。--回廊彼端(留言) 2022年11月27日 (日) 02:30 (UTC)
- @回廊彼端,晋语有繁体来源么?--AT 2022年11月25日 (五) 13:16 (UTC)
- User:ghren:重复并不是问题,既有程式码也有数个“西部占语(阿拉伯文字)”,既然两种都有人用,要全面修改统一不切实际,那走兼容即可。我也希望将既有程式码含有括号的尽量按AT意见修改。最后如果要统一语言标示跟来源字体的话,请记得修改“['cjy-hant']='晋语(繁体)'”为繁体。--回廊彼端(留言) 2022年11月25日 (五) 12:03 (UTC)
- 如果要加这些变体,那AT的更改案:['zh-cn'] = '中国大陆简体', ['zh-hk'] = '香港繁体',就会和zh-Hans-CN、zh-Hans-CN重复了。--Ghren🐦🕛 2022年11月25日 (五) 04:30 (UTC)
- 支持此修改方向,另由于MediaWiki程式码更新,希望可以参照Wikipedia:互助客栈/技术/存档/2022年10月#语言代码问题讨论,加入zh-Hans-CN、zh-Hans-SG、zh-Hans-MY、zh-Hant-TW、zh-Hant-HK、zh-Hant-MO等变体代码,原讨论下方其他待更新语言代码最好可以一起。--回廊彼端(留言) 2022年11月25日 (五) 03:35 (UTC)
- 因为语言标示与来源字体相同比较好,当然这个还是比较次要,另外两点比较重要。手太快没注意到是高风险模板,抱歉。--AT 2022年11月24日 (四) 16:33 (UTC)
- (题外话,不是只有非中文来源才需要标注语言吗?--Tim Wu(留言) 2022年11月25日 (五) 03:52 (UTC)
- 其实即使是中文,如果想要区分各个变种,标记语言也是个不错的方式。比如如果来源是繁体,非繁体地区读者可能不太能分清是香港的繁体还是台湾的繁体,如果标注变体可能会有助于读者分辨来源中的地区词。--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2年12月7日 (三) 11:48 (UTC)
- 不喜欢的话,直接标“zh”就好。--石添 小草 (talk to me) 2022年11月25日 (五) 06:31 (UTC)
- 更好的选项应是“中国大陆中文(zh-CN)”、“台湾中文(zh-TW)”;“简体中文(zh-Hans)”、“繁体中文(zh-Hant)”;“中国大陆简体中文(zh-Hans-CN)”、“台湾繁体中文(zh-Hant-TW)”,这样可以顺利处理各种变体而不至于矛盾。此外,这只是单纯的语言标示,不需要“反映原文”,仍应予以转换。——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11月26日 (六) 08:49 (UTC)
- 我个人还是觉得Eric Liu的这个方案比较合适,也符合语言逻辑。--PATLABOR 英格拉姆Ingram Talk 2022年12月2日 (五) 17:34 (UTC)
- zh-Hans-CN和zh-Hant-TW现阶段应该是无效的,也不是ISO 639-1标准。--Nostalgiacn(留言) 2022年12月9日 (五) 15:31 (UTC)
- 若确为现阶段无效之代码,大概就暂时不必纳入了?——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12月13日 (二) 08:12 (UTC)
- 不太理解“现阶段应该是无效的”,即使未被某项标准或程序所涵盖,也是广泛使用的事实标准,应该支持。phab:T91151 Category:Zh-Hans-CN_使用者 XFDL等。--YFdyh000(留言) 2022年12月13日 (二) 08:37 (UTC)
- 附议。语言标示在本质上就是个备注,无需反映原文,否则“(英语)”就得变成“(english)”了。--萧漫(留言) 2022年12月16日 (五) 21:04 (UTC)
- 我会这样认为:既然目前贵站已经在字词转换中将zh-CN译成大陆简体、zh-TW译成台湾正体,那照依也无不可。但是我认为,这种东西应该按可靠来源来。--Ghren🐦🕐 2022年11月26日 (六) 17:03 (UTC)
- 另外,我注意到有人在填“lzh”这种玩意,应该怎办...(公期)--Ghren🐦🕐 2022年11月26日 (六) 17:08 (UTC)
- User:ghren我同意您按来源修改的观点,另lzh是正确的ISO 639-3代码,最晚在去年底MediaWiki程式码就建议大家弃用zh-classical、改用lzh了,我上面附的客栈讨论也有表列这个代码,尚祈支持一并修订。--回廊彼端(留言) 2022年11月27日 (日) 02:30 (UTC)
- (+)倾向支持 Eric Liu 的改法,“中文”二字应作为固定词根,不能省略。考虑到“中国大陆简体中文”和“马来西亚简体中文”这样的表述有些冗长,或可简化为“大陆简体中文”和“大马简体中文”。本人此前曾做过类似的修改,惟因缺少共识而未被采用。这次如能对修改方案达成共识,那么 {{zh-cn}}{{zh-hk}}{{zh-tw}}{{zh-sg}} 等语言标示模板也应一并修改,与 CS1 的输出风格保持一致,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全部作为 {{zh-hans}} 和 {{zh-hant}} 的重定向,造成地区名无法显示。--萧漫(留言) 2022年12月16日 (五) 20:28 (UTC)
Module:Citation language参数翻译问题 2023年2月
(注:之前有类似问题,所以标注了时间)
部分语言未从英文翻译过来,比如印度英语(en-in),比如条目金奈网球公开赛,且有红链分类 Category:CS1Indian English来源 (en-in) --Kethyga(留言) 2023年2月15日 (三) 10:01 (UTC)
编辑请求 2023-05-07
请求已处理--Xiplus#Talk 2023年8月20日 (日) 14:31 (UTC)
加入['en-in']= '印度英语',
以使印度英语可以正确标注,解决Category:CS1Indian English来源 (en-in)的问题。--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5月7日 (日) 09:12 (UTC)
zh不等于Zh?
在cite类模板中的language参数中,填入Zh-*和zh-*效果不同。以下内容中,前面的是Zh-*,后面的是zh-*
example (中文) example (中文)(正常的)
example (简体中文) example (中文(简体))
example (繁体中文) example (中文(繁体))
example (Chinese (China)) example (中文(中国大陆))
example (Chinese (Hong Kong)) example (中文(香港))
example (Chinese (Macau)) example (中文(澳门))
example (Chinese (Malaysia)) example (中文(马来西亚))
example (Chinese (Singapore)) example (中文(新加坡))
example (Chinese (Taiwan)) example (中文(台湾))
——试图修复未果的落花有意12138 2023年8月14日 (一) 13:18 (UTC)
- 看起来不应该用Zh。--安忆Talk 2023年8月14日 (一) 13:31 (UTC)
- 英文维基中无此问题。模块:Citation/CS1/Language的:match ('^zh-')?--YFdyh000(留言) 2023年8月14日 (一) 14:00 (UTC)
- 或许应该用
%l
而不是%a
。--安忆Talk 2023年8月15日 (二) 00:30 (UTC)
- 或许应该用
- 话说这种语言的中文翻译要去哪里改啊?translatewiki搜寻太渣,我总是找不到翻译位置。——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3年8月16日 (三) 13:02 (UTC)
- @Ericliu1912:
- 要到Gerrit发变更。--Winston Sung(留言) 2023年8月17日 (四) 04:22 (UTC)
- @落花有意12138:我先修改模组尝试解决大小写侦测问题了。如果其他人有更好的办法也可以提出。——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3年8月20日 (日) 11:11 (UTC)
- 不过这好像会让“CS1English来源 (en)”分类页面暴增,所以还是先回退了。——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3年8月20日 (日) 11:47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