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報紙列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列表旨在列舉在1949年5月27日(上海戰役)後於上海公開出版發行的全部報紙。此列表不包含於上海銷售的國家級及外省出版報紙。1949年5月27日前出版的報紙請見上海報紙列表 (1949年5月27日前)

報紙發行概況[編輯]

1949年5月27日前,上海共有70多家報刊。這些報刊除《新民報·晚刊》、《大公報》等報刊外,大多數處於停刊狀態或自行解體。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的新聞機構對《中央日報》、《和平日報》、《東南日報》、《前線日報》等報紙一律予以接管。《申報》、《新聞報》於1949年5月27日終刊。對其他報刊,也按不同情況予以清理和妥善處理。1949年5月28日,上海《解放日報》在《申報[1]》原址創刊。1949年7月,《勞動報》創刊,6月《青年報》和《新少年報》創刊。1950年代初,上海的報紙曾發展到15家,但以後或合併或停刊而逐漸減少,至文化大革命結束後的1977年,上海僅剩《解放日報》《文匯報》和幾家企業報。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上海的新聞事業獲得新的發展,多份報紙恢復出版。1983年之後的幾年間,是上海創刊報紙最多的時期,據1986年統計,上海公開發行的報紙已達58家,其中1985年創刊的報紙達23家。1990年代後隨着改革開放浦東開發開放,上海又創辦了多份報紙[2]。2006年至2010年,上海報紙種類基本保持在100種左右,報紙類別和品種數量在全國省市級行政區中名列前茅[3]。2013年上海報業集團成立後,報業發展形態也由傳統媒體轉向新媒體發展[4],導致多份報紙紛紛停刊。截至2019年底,上海共有正常出版報紙79種[5]

現存報紙[編輯]

三家主要報紙[編輯]

報紙名稱 國內統一刊號 擁有者 創刊時間 出版頻率 現時每份售價(人民幣 在線閱讀 備註及參考
解放日報 31-0001 上海報業集團 1949年5月28日 每日 ¥2 鏈接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中共上海市委機關報[註 1]
沿用毛澤東為延安時期《解放日報》題寫的報頭[6][7]
文匯報 31-0002 上海報業集團 1938年1月25日 每日 ¥1 鏈接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曾三度停刊[註 2][6][8]
新民晚報 31-0003 上海報業集團 1946年5月1日[註 3] 每日 ¥1 鏈接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946年5月1日-1946年7月1日、1948年12月1日-1958年4月1日稱《新民報·晚刊》
曾兩度停刊[註 4][6][9]

綜合性報紙[編輯]

報紙名稱 國內統一刊號 擁有者 創刊時間 出版頻率 現時每份售價(人民幣 在線閱讀 備註及參考
青年報 31-0006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上海市委員會 1949年6月10日 每日 ¥2 鏈接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共青團上海市委機關報[註 5]
1949年9月-1952年3月曾隸屬解放日報
曾於1966年12月-1979年6月9日停刊
2000年起由周報改為日報[10][11]
勞動報 31-0005 上海市總工會 1949年7月1日 每日 ¥1 鏈接 上海市總工會機關報
1949年9月-1951年4月曾隸屬解放日報
曾於1961年停刊,後於1979年初以內部報紙《上海工運》的名義復刊,1983年7月更名為《上海工人報》,恢復為公開發行;1985年恢復《勞動報》報名
1992年前為每周出版兩期[10][11]
報刊文摘 31-0084 上海報業集團 1980年1月1日 每日 ¥1 [12][13]
城市導報 31-0029 上海東方網股份有限公司[註 6] 1985年7月4日 每周四 鏈接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985年7月4日至1993年1月稱《中國城市導報》,1993年1月更名為《城市導報》[14]
1999年與《上海環境報》、《市容建設報》整合,報名仍為《城市導報》[15]
新聞晨報 31-0070 上海報業集團 1999年1月1日(創刊)
2000年6月1日(改版)
每周一至五 ¥1 鏈接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使用原《新聞報》的刊號[15]
初名《新聞報·晨刊》,2000年6月1日更名為《新聞晨報》[14]
2022年起由日報改為每周一至五出版
上海日報
Shanghai Daily
31-0004 上海報業集團 1999年10月 每日 ¥2 鏈接(需付費訂閱)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英文報紙[16]

專業性及特定對象報紙[編輯]

財經類[編輯]

報紙名稱 國內統一刊號 擁有者 創刊時間 出版頻率 現時每份售價(人民幣 在線閱讀 備註及參考
上海證券報 31-0094 新華社 1991年7月1日 每日 ¥1.8 鏈接(需付費訂閱)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前身為上海證券交易所主辦的內部刊物《上海證券》,1992年12月21日更名,由上海證券交易所與新華社上海分社合辦,1993年1月2日正式出版,周二刊
1996年改由新華社主管、主辦,逐步改為日報[17]
國際金融報 31-0016 人民日報社 1994年1月1日 每周一 ¥5.96 鏈接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原名《國際金融信息報》,中國銀行安徽省分行和安徽省國際信託投資公司主辦
1997年改周三刊
1998年改日報
1999年5月26日更名為《國際金融報》,遷至上海出版,轉由人民日報社主管、人民日報華東分社(後更名上海分社)主辦[17]
2014年1月由日報改為周報[18]
第一財經日報 31-0024 上海廣播電視台(主管)
廣州日報報業集團北京青年報社(合辦)
2004年11月15日 每周一至五 ¥3 鏈接(除頭版外的全部文章需登錄才能閱讀)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使用原《上海經濟報》的刊號[17][19]

產經類[編輯]

報紙名稱 國內統一刊號 擁有者 創刊時間 出版頻率 現時每份售價(人民幣 在線閱讀 備註及參考
建築時報 31-0051 中國建築業協會上海建工集團 1954年5月 每周一、四 ¥1 鏈接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954年5月-1989年6月稱《建築工人報》[19]
上海汽車報 31-0035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985年1月1日 每周日 ¥1.95 鏈接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原名《上海汽拖報》,1985年5月1日更名為《上海汽車報》[20][21]
東方城鄉報 31-0041 上海市農村經濟學會 1988年7月 每周二、四、五 鏈接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988年7月-1993年8月稱《上海郊區報》[19]
IT時報 31-0065 中國電信上海公司 2004年3月 每周五 ¥0.5 鏈接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前身為《上海郵電報》,2004年3月更名[19][22]

科教文史衛體類[編輯]

報紙名稱 國內統一刊號 擁有者 創刊時間 出版頻率 現時每份售價(人民幣 在線閱讀 備註及參考
語言文字周報 31-0014 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主管
上海市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上海教育出版社主辦
1959年7月 每半月(1日、16日) ¥2 鏈接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初名《漢語拼音小報》,上海市文字改革委員會(後為上海市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主辦
曾於文化大革命期間停刊,1979年1月1日復刊
2000年改由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主管,上海市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和上海教育出版社聯合主辦
2001年更名為《語言文字周報》,由教育部應用管理司和語文信息管理司指導
創刊時為周報,1979年1月1日復刊後改半月報,1995年恢復為周報[23]
上海科技報 31-0008 中國共產黨上海市科技工作委員會主管
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
1972年5月2日 每周三、五 鏈接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初名《上海科技》[24][23]
上海大眾衛生報 31-0045 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 1982年3月 每周五 前身為《衛生宣傳》、《衛生知識》,1982年更名為《大眾衛生報》,1984年起改今名[24][23]
文學報 31-0012 上海報業集團主管
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合辦
1981年4月2日 每周四 ¥1.2 鏈接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985年6月歸上海市文聯領導
1990年代中期曾短暫劃歸解放日報社領導
1998年後劃歸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主管、主辦[23]
上海中醫藥報 31-0075 上海市中醫藥學會 1985年1月 每周 [23]
社會科學報 31-0034 上海社會科學院 1985年10月15日 每周 鏈接(需登陸付費)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初由上海社會科學院圖書資料情報中心主辦,半月刊
1986年7月改為上海社會科學院主辦
1988年2月改周刊[23]
黨史信息報 31-0089 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主管
上海黨史報刊社主辦
1986年1月 每周 ¥1 鏈接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創刊時為《黨史信息》,雙周報
1991年1月更名為《黨史信息報》
1995年1月起由內部發行改為公開發行
1998年1月起改周報[23]
古籍新書報 31-0097 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主管
上海古籍出版社主辦
1988年2月10日 每月 初名《全國古籍新書目》,為不定期內部刊物
1993年8月更名為《古籍新書目》,月刊,公開發行
2002年9月28日再次更名為《古籍新書報》[23]
東方教育時報 31-0072 上海教育報刊總社 2000年10月 每周出版四期 [23]
東方體育日報 31-0102 上海報業集團 2002年5月18日 每周一、三、五 ¥2 鏈接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前身為1990年1月5日由上海市體委主辦的《體育導報》
1994年3月改由新民晚報與市體委聯合主辦,更名為《新民體育報》
2002年5月18日更名為《東方體育日報》[23]

生活類[編輯]

報紙名稱 國內統一刊號 擁有者 創刊時間 出版頻率 現時每份售價(人民幣 在線閱讀 備註及參考
每周廣播電視報 31-0010 上海廣播電視台[註 7] 1953年7月 每周 初名《每周廣播報》,曾於1966年12月停刊,1978年1月復刊[25][13]
新民晚報社區版 31-0062 上海報業集團 1985年2月 每周三 鏈接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初名《上海計劃生育報》,上海市計生委主管、主辦
1989年1月更名為《上海家庭報》,1991年1月起改周刊
2000年劃歸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主管、主辦
2006年10月更名為《新民晚報》(社區版)[26]
旅遊時報 31-0083 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 1988年1月 每周 初名《上海旅遊報》,半月刊
1989年改周刊,1991年更名為《旅遊時報》[26]

人力資源政法類[編輯]

報紙名稱 國內統一刊號 擁有者 創刊時間 出版頻率 現時每份售價(人民幣 在線閱讀 備註及參考
上海法治報 31-0011 上海報業集團 1984年1月 每周一、二、三、五 ¥1.5 鏈接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原名《上海法制報》,上海市司法局主管、主辦
2001年更名為《上海法治報》,改由中共上海市委政法委主管、主辦
2005年1月改由解放日報報業集團主管、主辦[27]
組織人事報 31-0039 上海市黨建研究會 1984年10月5日 每周 初名《組織人事信息報》,1989年7月1日,更名為《組織人事報》[27]

青少年兒童及長者類[編輯]

報紙名稱 國內統一刊號 擁有者 創刊時間 出版頻率 現時每份售價(人民幣 在線閱讀 備註及參考
少年日報 31-0007 上海教育報刊總社 1967年7月20日 每周三期 初名《紅小兵報》,原由少年兒童出版社和《兒童時代》雜誌社聯合籌辦
1969年劃歸上海市教育局(後改為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領導
1978年6月更名為《少年報》
2002年更名為《少年日報》,改為日報
現為每周出版三期,包括《少年日報》、《少年日報·兒童周刊》、《少年日報·時刻準備着》[10][28][29]
動手做 31-0077 上海市科協 1981年5月28日 每周(分小學版、中學版) [24][28]
青少年科技報 31-0023 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主管
少年兒童出版社主辦
1983年9月15日 每周三(小學版)、每周四(中學版) 初名《上海青少年科技報》,上海市教育局(後為市教委)主管,市少年科學技術指導站主辦,中國科技報研究會和九三學社上海市委協辦
2001年劃轉少年兒童出版社主管、主辦,更名為《青少年科技報》[24][28]
學生計算機世界 31-0022 中國福利會主管
中國中福會出版社主辦
1984年 每周 創刊時為半月刊,2004年改周刊[24][28]
小青蛙報 31-0017 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主管
少年兒童出版社主辦
1985年 每周五 原名《幼兒文學》,雙周報
1995年更名為《小青蛙報》,改為周報[28]
上海學生英文報
Shanghai Students' Post
31-0044 上海報業集團 1985年6月12日 每周(分不同版本) 初由解放日報社和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主辦[16][30][31][32]
上海老年報 31-0026 上海市民政局 1986年1月7日 每周三期 鏈接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初期為周報,2002年1月每周兩期,2004年1月改為每周三期[10][28]
上海中學生報 31-0079 上海教育報刊總社 1986年4月25日 每周三期 原為上海市教育學院主管、主辦的《中學生知識報》,1986年4月創刊
1998年1月更名為《上海中學生報》,2001年併入上海教育報刊總社
2005年改為每周出版三期,現分為《上海中學生報》、《上海中學生報·中招周刊》、《上海中學生報·高招周刊》[24][28][29]
學生導報 31-0038 青年報社 1994年 每周一(初中版)、每周二(高中版) 鏈接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前身為1994年青年報主辦的「學生導刊」[28]

高校報[編輯]

報紙名稱 國內統一刊號 擁有者 創刊時間 出版頻率 備註及參考
上海外國語大學報 31-0806/(G) 中共上海外國語大學黨委 1951年6月 隔周 曾於文革期間停刊,1980年1月21日復刊,更名為《上海外國語大學》[33]
上海理工大學校報 31-0809/(G) 中共上海理工大學黨委 1952年 每半月 初名為《教學生活》,後更名為《上海機校》報、《上海機專》報和《上海機械學院》報
1960年代初停刊,1985年1月5日復刊[33]
復旦 31-0801/(G) 中共復旦大學黨委 1952年2月5日 每周 [33]
華東師範大學報 31-0804/(G) 中共華東師範大學黨委 1952年7月29日 每周 曾於文革期間停刊,1979年3月23日復刊,隨校名改稱《上海師大》報,1980年9月5日更名為《華東師範大學》報,1987年下半年改為周報[33]
東華大學報 31-0807/(G) 中共東華大學黨委 1953年1月 每月三期 原名《華東紡織工學院報》,曾於文革期間停刊,1980年2月26日復刊,1985年9月20日更名為《中國紡織大學報》,1999年9月更名為《東華大學報》[33]
上海交大報 31-0802/(G) 中共上海交通大學黨委 1953年7月1日 每周一 原名《交大》報,曾於文革期間停刊,1979年3月復刊後更名為《上海交大報》[33]
同濟報 31-0803/(G) 中共同濟大學黨委 1953年9月19日 每月10日、20日、30日 原名《同濟》,1958年9月30日更名為《同濟大學》,文化大革命中停刊,1980年1月9日復刊,1988年4月10日更名為《同濟報》[33]
華政報 31-0813/(G) 中共華東政法大學黨委 1953年10月1日 每月月中、月末 1953年10月1日,華東政法大學校報《院刊》創刊;1958年因學校併入上海社會科學院,《院刊》休刊;1979年3月華東政法學院復校,1982年5月1日校報《華東政法學院》復刊;1992年5月1日更名為《華政報》[33]
上海財經大學報 31-0812/(G) 中共上海財經大學黨委 1954年10月 每月15日和30日 文化大革命期間停刊,1983年5月1日復刊,1985年11月30日更名為《上海財經大學報》[33]
上海師大報 31-0820/(G) 中共上海師範大學黨委 1955年10月 旬刊 報名先後為《上海師專》報和《上海師院》報,1959年7月29日休刊
1979年4月《上海師院》報復刊
1984年10月,學校更名為上海師範大學,10月24日出版的第114期校報更名為《上海師大》報
1989年1月10日出版第200期起《上海師大》報更名為《上海師大報》[33]
華東理工大學周報 31-0805/(G) 中共華東理工大學黨委 1956年3月1日 隔周五 原名《華東化工學院報》,1993年8月27日更名為《華東理工大學周報》[33]
上海海洋大學報 31-0814/(G) 中共上海海洋大學黨委 1956年8月 每半月 原為《上海水產學院》報,1957年起改半月刊;1960年7月23日出版至第101期後停刊;1982年11月1日,《上海水產學院》報復刊;2000年9月5日,改為半月刊。2008年3月,上海水產大學更名為上海海洋大學,《上海水產大學》報也因此更名為《上海海洋大學》報[33]
上海中醫大報 31-0817 中共上海中醫藥大學黨委 1958年5月20日 每半月 報名先後為《整風簡報》《上海中醫學院簡報》和《上海中醫學院院刊》,1960年7月1日停刊
1983年1月31日復刊,更名為《上海中醫學院》,1986年10月30日再次更名為《上海中醫學院報》
1993年12月,上海中醫學院更名為上海中醫藥大學,校報也相應更名為《上海中醫藥大學報》。1999年5月30日再更名為《上海中醫大報》[33]
上海海事大學報 31-0810/(G) 中共上海海事大學黨委 1983年5月13日 每半月 原名《上海海運學院》,1989年5月25日更名為《上海海運學院報》,2004年6月14日隨上海海運學院更名為上海海事大學,更名為《上海海事大學報》[33]
上海貿院報 31-0821/(G) 中共上海對外貿易學院黨委 1983年7月 每半月 原名《上海外貿學院》報,1988年12月更名為《上海貿院報》[33]
上海黨校通訊 31-0832/(G) 中共上海市委黨校 1985年3月 每半月 [33]
上海政法學院報 31-0819/(G) 中共上海政法學院黨委 1985年10月 每半月 創刊時為《上海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報》,1989年9月更名為《上海法專報》,1993年5月更名為《上海大學法學院報》,2005年3月更名為《上海政法學院報》[33]
上海公專報 31-0828/(G) 中共上海公安高等專科學校黨委 1985年3月30日 每半月 創刊時為《上海公安專科學校》報,1987年1月12日更名為《上海公專》報,1991年4月29日再次更名為《上海公專報》[33]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31-0822/(G) 中共上海工程技術大學黨委 1986年 旬刊 [33]
上海應用技術學院報 31-0826/(G) 中共上海應用技術學院黨委 1986年2月 每半月 原名《上海冶專報》,2000年4月上海化工高等專科學校、上海冶金高等專科學校、上海輕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上海應用技術學院後,《上海冶專報》更名為《上海應用技術學院報》,並改半月刊[33]
二工大報 31-0824/(G) 中共上海第二工業大學黨委 1988年3月 每半月 原名《上海第二工業大學》,1991年1月更名為《二工大報》[33]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學報 31-0830/(G) 中共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黨委 1990年3月 每半月 原名《上海金專報》,2004年5月更名為《上海金融學院報》
創刊初期為半月刊,後改旬刊,2010年12月起改半月刊,後改名為《上海金融學院學報》
2017年更名為《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學報》[33][34]
上海大學報 31-0818/(G) 中共上海大學黨委 1994年5月 每半月 由原《上海工業大學報》《上海科技大學報》和《上海大學報》合併而成[33]
上海電力大學報 31-0815/(G) 中共上海電力大學黨委 1996年5月1日 每半月 原名《上海電力學院報》[33],2019年隨上海電力學院更名為上海電力大學,改為現名[35]
上海電大報 31-0825/(G) 中共上海遠程教育集團黨委主管,上海開放大學主辦 1996年9月12日 每雙周 原名《上海電大信息》報,2005年7月更名為《上海電大報》[33]
上海戲劇學院報 31-0834/(G) 中共上海戲劇學院黨委 1997年9月 每20日 [33]
上海電機學院報 31-0835/(G) 中共上海電機學院黨委 2001年1月 每半月 原名《上海電專報》,2004年12月更名為《上海電機學院報》[33]

政協及民主黨派報紙[編輯]

報紙名稱 國內統一刊號 擁有者 創刊時間 出版頻率 現時每份售價(人民幣 在線閱讀 備註及參考
上海盟訊 31-0086 中國民主同盟上海市委員會 1949年7月2日 每月 曾於文化大革命期間停刊,1980年9月復刊,1988年8月16日由內部刊物轉為公開發行[11]
聯合時報 31-0019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海市委員會 1984年7月1日 每周二、五 ¥1.3 鏈接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原名《上海政協報》,1987年1月更名為《聯合時報》,2005年7月由周刊改周二刊[11]
上海僑報 31-0071 上海市僑聯 1991年11月 每周 原名《上海僑友報》,1992年1月更名為《上海僑報》[11]

企業報[編輯]

以下為以報道企業內部消息為主,且已持有國內統一刊號的報紙,不包括內部資料。

報紙名稱 國內統一刊號 擁有者 創刊時間 出版頻率 在線閱讀 備註及參考
上海鐵道 31-0052 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 1949年5月9日 每周 前身為《職工通訊》,是中國共產黨上海鐵路地下組織領導的京、滬區鐵路職工聯合會為迎接上海解放編印的秘密油印小報
1950年2月7日更名為《上海鐵道》報
曾於文革期間停刊,1978年7月1日復刊[20][21]
中國遠洋海運報 31-0116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 1956年3月9日 每周 鏈接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前身為《上海海運報》、《華東海運報》,1998年更名為《海運報》[20]
新金山報 31-0060 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972年12月10日 每周四期 原名《戰地快報》,後更名為《金山戰報》《金山周報》
1976年7月27日至1978年12月31日期間停刊
1985年1月更名為《新金山報》[20]
中國寶武報 31-0058 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1978年8月1日 每周二、五 鏈接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原名《寶鋼戰報》,1983年9月2日更名為《寶鋼報》,1992年1月1日再次更名為《寶鋼日報》,2017年改為現名[34][20]
上海海港報 31-0049 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978年9月 每周五 原名《海港戰報》,創刊第四期起更名為《上海海港報》[20]
光明食品報 31-0096 光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 1982年10月2日 每月1日、15日 鏈接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原名《上海農墾報》,上海市農場管理局主辦
1995年12月更名為《上海農工商報》,主管、主辦單位變更為上海農工商(集團)有限公司
2006年10月更名為《光明食品報》,主管、主辦單位變更為光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
2020年10月1日起,該報由周報改為每月1日、15日出版[20][21][36]
交通建設報 31-0053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1985年10月 每周四 鏈接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原為交通部第三航務工程局主辦的《三航報》,2009年9月更名為《交通建設報》[20][21]
東方航空報 31-0091 中國東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 1988年7月 每周 前身為1970年代末創刊的《上海民航》,不久停刊。1985年7月1日一度復刊,半年後再次停刊
1988年7月隨東方航空成立創刊,1991年3月改旬報,1992年7月改周報[20][21]
大飛機報 31-0115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 2015年 每周三 ¥1 [37]

區域性報紙[編輯]

報紙名稱 國內統一刊號 擁有者 創刊時間 出版頻率 現時每份售價(人民幣 在線閱讀 備註及參考
閔行報 無(屬連續性內部資料性出版物) 上海市閔行區融媒體中心 1988年5月15日 每周五 免費贈閱 鏈接 中共閔行區委機關報[38][39]
寶山報 上海市寶山區融媒體中心 1988年9月 不詳 中共寶山區委機關報[38]
徐匯報 上海市徐匯區融媒體中心 1989年3月 每周一 鏈接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中共徐匯區委、徐匯區人民政府機關報[38][40]
松江報 上海市松江區融媒體中心 1993年1月21日 每周二至五 鏈接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中共松江區委機關報[38][41]
黃浦時報 上海市黃浦區融媒體中心 1993年9月 不詳 中共黃浦區委機關報[38][42]
虹口報 上海市虹口區融媒體中心 1993年11月22日 每周一、四 鏈接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中共虹口區委機關報[38][43]
崇明報 上海市崇明區融媒體中心 1994年 每周三、六 鏈接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中共崇明區委機關報[38][44]
長寧時報 上海市長寧區融媒體中心 1994年1月1日 每周五 鏈接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中共長寧區委機關報[38][45]
金山報 上海市金山區融媒體中心 1994年3月 每周一、三、五 鏈接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中共金山區委、金山區人民政府機關報
1994年3月由《金山廣播電視報》改名創刊[38][46]
新普陀報 上海市普陀區融媒體中心 1994年10月15日 每周五 鏈接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中共普陀區委機關報[38][47]
奉賢報 上海市奉賢區融媒體中心 1995年 每周二、五 鏈接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中共奉賢區委機關報[38][48]
嘉定報 上海市嘉定區融媒體中心 1996年 每周二 鏈接 中共嘉定區委機關報[38][49]
靜安時報 上海市靜安區融媒體中心 不詳 不詳 中共靜安區委機關報[38]
青浦報 上海市青浦區融媒體中心 不詳 每周二、五 鏈接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中共青浦區委機關報[38]
楊浦時報 上海市楊浦區融媒體中心 1996年10月 每周二、四 鏈接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中共楊浦區委機關報[38][50]
浦東時報 31-0113 上海報業集團 2008年11月 每周一至五 ¥1 鏈接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最初為周二刊,每周二、四出版[38]
社區晨報 31-0114 上海報業集團 2009年8月(試刊)
2012年5月(正式創刊)
每月(大部分版本) 免費贈閱 鏈接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前身為《新聞晨報社區報》
該報與上海各街道辦事處、鎮政府合作出版發行[51]

過往報紙[編輯]

停刊[編輯]

關於1949年5月27日前出版的報紙請見上海報紙列表 (1949年5月27日前)。下文所列的擁有者以停刊時狀態為準。

報紙名稱 國內統一刊號 擁有者 創刊時間 停刊時間 出版頻率 備註及參考
新聞日報 中國人民解放軍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 1949年6月29日 1960年6月1日 每日 1960年6月1日後與《解放日報》合併[10]
大報 (民營) 1949年7月7日 1952年3月 每日 1952年3月與《亦報》合併[10]
亦報 (民營) 1949年7月25日 1952年11月 每日 1952年11月與《新民報·晚刊》合併[10]
人民文化報 不明 1949年8月1日 1950年下半年 每3日 [24]
劇影日報 不明 1949年10月1日 1950年 每日 [24]
滬郊農民報 中共上海市郊工作委員會 1950年5月 1951年12月 每日 [10]
農民日報 中共上海市委農村工作委員會 1958年1月1日 1959年12月 每周二期 原名《滬郊農民報》,後因南匯、川沙、奉賢、青浦、松江、金山、崇明等縣也劃歸上海市,《滬郊農民報》也隨之改名為《農民日報》[10]
工人造反報 上海工人革命造反總司令部 1966年12月28日 1974年4月14日 每周二期 [52]
紅衛戰報 上海大中學校紅衛兵造反組織 1966年10月17日 1969年 每周 [52]
解放日報市郊版 解放日報社 1979年10月4日 1987年年底 每周二、四 [24]
讀者導報 31-0037 百家出版社 1980年1月 2008年9月 每周 前身為《書訊》和《書訊報》,初由新華書店上海發行所創辦
1993年1月更名為《讀者導報》,由市新聞出版局主管、主辦,百家出版社承辦,2000年11月主管、主辦單位變更為百家出版社[24][23]
停刊後刊號由《理財一周》繼承[17]
上海文化報 31-0018 上海市文化局 1980年2月10日 2000年6月9日 每周 原名《舞台與觀眾》,雙周刊,1981年1月改為周刊
1985年4月更名為《上海文化藝術報》,1993年10月30日再次更名為《上海文化報》
2000年6月9日停刊,刊號由《上海壹周》繼承[24][26]
上海交通安全 上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總隊 1980年5月 2004年 每周 原名《城市交通安全》,半月刊,內部發行
1982年改為現名
1987年改由郵局公開發行,1991年改為周報
2004年停刊後併入《上海法治報》[24][27]
世界經濟導報 中國世界經濟學會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 1980年6月19日 1989年5月8日 每周 創刊初期為半月刊,1981年起改為周報
1989年因在悼念胡耀邦逝世的專輯中有關報道犯有「嚴重錯誤」被停刊[24]
五金交電家電報 全國五金商品情報中心站、全國交電商品科技經濟情報中心站、中國家用電器商業協會 1980年 1998年1月1日 每周 由《五金市場報》、《交電市場報》和《家電市場報》合併而成[21][15]
上海環境報 上海市環境保護局 1981年4月10日 1999年1月1日 每周六 前身是《環境保護簡報》和《上海環境保護報》,1985年1月改今名
1999年1月1日併入《城市導報》[19][24]
航天技術交流報 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技術交流中心 1982年1月25日 1998年 每月 原名《華東技術簡訊》,系中國航天工業部華東地區技術交流站站刊,1994年改今名[24][23]
上海新書報 31-0036 上海新華發行集團 1983年1月 2008年1月1日 每周 原名《上海新書目》,初由新華書店上海發行所創辦[23]
上海譯報 31-0020 上海遠東出版社 1983年7月4日 2018年 每周三期 [12][13][53]
小主人報 31-0038 中共上海市長寧區委主管
上海市長寧區教育局主辦
1983年7月15日 2000年 每周 創刊初期為不定期,後先後改為月刊、半月刊、周刊
2000年停刊,2009年改雜誌形式復刊,由上海文藝出版集團主管(後併入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24][28]
上海食品報 上海市副食品管理辦公室主辦,上海市政府財貿辦公室主管 1984年8月25日 1998年1月1日 每周 原名《上海副食品行情》,1985年6月15日改名為《上海副食品信息報》,1993年1月1日改為《上海食品報》[21][15]
文匯經濟信息報 文匯報社 1984年9月1日 1985年底 每周二 原名《文匯信息報》(科技經濟版),1985年2月更名[17]
市容建設報 上海市市容環衛局 1984年12月29日 1999年1月1日 每周 原為旬報,1985年4月1日改為周報
1999年1月1日併入《城市導報》[19][24]
小夥伴報 31-0016 上海市紅領巾理事會 1985年1月1日 1999年 每半月 原名《我們一百萬》(報名寓意上海一百萬少年兒童)
1993年1月5日更名為《小夥伴報》[24][28]
上海市場價格報 華東地區六省一市物價局聯合主辦 1985年1月1日 1999年 每周2期 原名《東南行情》、《華東物價報》[13][19]
上海經濟報 31-0024 上海市工業經濟聯合會 1985年1月3日 2004年10月1日 每周一至六 原名《上海物資市場報》(1980年2月9日創刊)、《上海工業經濟報》,1983年8月9日更名
2004年10月1日停刊,刊號由《第一財經日報》繼承[19][24]
生活周刊 青年報社 1985年1月6日 2019年1月1日 每周 [26][54]
文匯讀書周報 31-0031 文匯報社 1985年3月2日 2014年10月15日 每周 後併入《文匯報》[23][24][55]
上海供銷信息報 上海市供銷合作總社 1985年3月6日 1998年1月1日 每周2期 創刊初期為解放日報社與上海市供銷合作總社合辦[13][15]
新聞報 31-0070 解放日報社 1985年4月 1999年1月1日(拆分為三刊) 每日 1985年4月由《世界經濟導報》與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等8家單位聯合創辦,1987年1月1日更名
1994年1月1日起劃歸解放日報社主管
1998年9月《新聞報》《消費報》實行合併和資產重組,後於1999年1月1日拆分為晨、午、晚一日三刊
現刊號由《新聞晨報》繼承[17][24]
勞動信息報 31-0108 解放日報社 1985年6月1日 1997年 每周 原為上海市勞動局主辦,停刊後刊號由《申江服務導報》繼承[27]
消費報 31-0085 上海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 1985年7月6日 1999年1月1日 每日 初由上海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上海電視台合辦
創辦初期為周報,1994年改為日報
1999年停刊後併入解放日報社[23][24][15]
中國合作經濟報 中國合作經濟學會 1985年7月6日 1989年12月31日 每周 停刊後在北京另行登記出版[24]
東南化工信息報 上海市化學工業供銷公司、上海市化工局外貿辦公室、上海市化工局科技情報所 1985年7月15日 1998年1月1日 每周 [13][15]
中國儀電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機械工業部 1985年7月 1998年 每周 原名《中國儀器儀表報》[21][19]
華東電力報 31-0055 華東電網有限公司 1985年8月15日 不明 每周 原名《華東電業通訊》[21][20]
文匯電影時報 31-0042 文匯報社 1985年10月1日 1999年12月 每周 原名《中國電影時報》,1987年10月3日更名[23][24]
上海商報 31-0027 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985年10月3日 2015年10月1日 每周一至周五 原由中共上海市委財貿工作委員會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財貿辦公室主辦
2000年6月劃歸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主管、主辦,2006年10月,改由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主管、主辦[17][24][56]
上海經濟信息報 解放日報社 1985年10月6日 1987年12月 每周 [17]
童話報 31-0033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上海市作家協會 1985年10月7日 1999年 每周 少年報社編輯出版
原為半月刊,1996年1月改周刊[24][28]
小學生學習周報 31-0015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 1985年10月7日 1999年 每周 原由上海市教育局主辦,市教育局教學研究室主編,《少年報》出版
1995年2月改由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主辦[24][28]
社會報 上海市社會學會 1985年7月30日 1987年1月 每周 後更名為《社會學報》[23][10]
漫畫世界 31-0028 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 1985年8月1日 1999年12月 每半月 原為月刊,1986年改半月刊
2000年停刊後以專版形式移至《新民晚報》[23]
上海機械報 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 1985年8月1日 1999年1月1日 每周 原由上海市機電工業管理局、上海市農機工業局、上海市儀表工業公司主辦,市機電工業管理局主管[21][15]
全國地方版科技新書目 31-0043 中國版協科技出版工作委員會、中國科技圖書公司 1988年1月5日 2005年12月20日 每半月 停刊後原刊號由2007年創刊的《新華書摘》繼承[23]
房地產報 不明 1988年5月12日 1999年1月1日 每周 原名《房產信息報》[21][15]
上海經濟時報 中共上海市人民政府集體事業辦公室黨組主管
上海市人民政府集體事業辦公室、上海市經濟信息中心聯合主辦
1988年6月 1990年6月27日 每周二期 初期為周報
1990年併入《新聞報》[24]
上海時裝報 31-0113 上海服裝(集團)有限公司 1988年10月 2008年 每周六 停刊後刊號由《浦東時報》繼承[21][20]
有線電視 每周廣播電視報社 1991年7月 2003年1月 每周 原為上海有線電視台主辦,2000年6月併入每周廣播電視報社,2003年1月停刊[13][15]
上海金融報 31-0101 中國人民銀行總行主管
金融時報》主辦
1992年7月1日 2020年1月1日 每周兩期 [17][24][57]
每周文藝節目 31-0090 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 1992年7月 1997年底 每周 停刊後刊號由《文匯生活導報》繼承[24][26]
上海英文星報
Shanghai Star
31-0092/E 中國日報 1992年11月20日 不明 每周二期 [16]
上海交通報 31-0098 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 1992年12月24日 2001年1月2日 每周 初由中共上海市交通工作委員會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交通辦公室主辦
2000年劃歸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主管主辦
2001年1月2日停刊,改為《行報[24][26]
人才市場報 31-0099 解放日報報業集團 1993年1月28日[註 8] 不明 每周 原為上海市人事局與市人才服務中心主辦,2000年6月整建制劃歸解放日報主管、主辦[27]
人民日報華東新聞版 31-0103 人民日報社 1995年1月1日 2007年1月1日 每周一至五 在華東六省一市出版發行[11]
解放日報中國經濟版 31-0104 解放日報社 1995年4月3日 1998年 每周 隨香港《星島日報》在海外發行
停刊後刊號由《房地產時報》繼承[17]
上海計算機報 31-0109 解放日報報業集團 1995年4月 2001年12月 每周一 原名《上海科技報》(電子電腦專刊),上海市科委主管,市科技信息中心主辦
1999年1月4日更名
2000年7月劃歸解放日報報業集團主管、主辦;2001年12月停刊,改為《i時代報[23]
申江服務導報 31-0108 上海報業集團 1998年1月1日 2018年11月28日 每周三 使用原《勞動信息報》的刊號[26][58]
新聞晚報 31-0111 上海報業集團 1999年1月1日 2014年1月1日 每日 原名《新聞報·晚刊》,2000年6月1日更名為《新聞晚報》[14]
天天新報 31-0112 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 1999年1月1日 2014年5月1日 每日 原名《新聞報·午刊》,2000年6月1日更名為《新聞午報》,由《每周廣播電視》報和解放日報社旗下新聞報社聯合主辦,《每周廣播電視》報編輯出版
2003年1月改由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主管主辦(2004年5月起由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與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共管)
2006年2月改由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主管主辦
2008年11月更名為《天天新報》[14]
上海星期三 31-0028 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 2000年5月17日 2009年7月底 每周三 使用原《漫畫世界》的刊號
上海第一張全彩色報紙[26]
上海壹周 31-0018 上海文藝出版集團 2000年10月12日 2015年11月 每周三 使用原《上海文化報》的刊號[26][59]
房地產時報 31-0104 上海報業集團 2001年1月 2014年8月1日 每周 [19][60]
行報 31-0098 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 2001年1月2日 2005年 每周 使用原《上海交通報》的刊號[26]
i時代報 31-0109 上海報業集團 2001年1月2日 2018年 每周一至五 使用原《上海計算機報》的刊號[38]
曾有《I時代報》和《新民地鐵》整合重組為《上海地鐵報》的計劃,但不了了之[61]
東方早報 31-0009 上海報業集團 2003年7月7日 2017年1月1日 每日 [14]
2014年創立新媒體平台澎湃新聞,2017年停刊後整體併入[註 9]
新華書摘 31-0043 上海新華發行集團 2007年3月21日 2015年 每周 使用原《全國地方版科技新書目》的刊號[23][12][37]
理財一周 31-0037 中西書局 2009年 2012年1月1日 每周一 由《讀者導報》改版而來[17][62]
新民地鐵 31-0028 上海報業集團 2010年1月 2014年 每周五 使用原《上海計算機報》的刊號[38]
曾有《I時代報》和《新民地鐵》整合重組為《上海地鐵報》的計劃,但不了了之[61]

刊號遷出[編輯]

以下為曾在上海登記出版,後因主管主辦單位異地變更,需要進行變更登記,目前登記地已遷出上海的報紙。[註 10]

報紙名稱 原國內統一刊號 原擁有者 創刊時間 出版頻率 備註及參考
民主與法制時報 上海市社聯 1985年7月5日 每周 原名《民主與法制畫報》,2001年更名
2006年報社遷至北京,主管單位變更為中國法學會[64],刊號改為11-0095[27][65]
每日經濟新聞 31-0040 解放日報報業集團成都傳媒集團[註 11] 2004年12月9日 每周一至五 2008年3月解放日報報業集團退出管理層,改由成都傳媒集團主管主辦,登記地轉至四川,國內統一刊號調整為51-0127[17]

注釋[編輯]

  1. ^ 1949年至1954年、1960年至1966年中共中央華東局存在期間,《解放日報》同時為華東局的機關報;1983年國務院上海經濟區規劃辦公室成立時,《解放日報》曾同時作為上海經濟區的報紙[6]
  2. ^ 1939年5月18日,英國駐上海領事館向日本軍國政權妥協,汪精衛政權強制停刊,直至1945年8月18日至9月5日以號外形式復刊,9月6日復刊;1947年5月被淞滬警備司令部以「連續登載妨害軍事之消息,及意圖顛覆政府,破壞公共秩序之言論與新聞」為由停刊,其後報社主體赴香港創辦香港《文匯報》。直至1949年6月21日,上海《文匯報》才得以復刊;1956年5月1日再次停刊,報社職工參加創辦《教師報》,至10月1日得以復刊。
  3. ^ 官方介紹中的「創刊於1929年」實際上為南京《新民報》的創刊年份[6]
  4. ^ 1947年5月25日-1947年7月底因「破壞社會秩序」、「意圖顛復政府」被停刊查封;1966年8月22日-1981年12月31日因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批為「封、資、修」黑報而停刊。
  5. ^ 初期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華東工作委員會和上海市團工委機關報。
  6. ^ 創刊初期為上海市人民政府經濟研究中心主管,市城市經濟學會主辦;1986年6月改由市建設黨委主管,市建委主辦;2000年11月改由市建設協會主管、主辦;2006年整建制劃歸東方網(現為上海報業集團屬下機構)[14]
  7. ^ 隨機構改革,主管主辦單位亦出現多次變更:初期為上海市廣播事業局(後為上海市文廣影視局)主管,上海人民廣播電台上海電視台主辦;2003年改由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主管,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主辦;2009年劃歸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管理[25],目前為上海廣播電視台主管主辦。
  8. ^ 另一說法是1994年1月3日創刊。
  9. ^ 國家新聞出版署簽發的新聞記者證所註明的媒體名稱仍為「東方早報」。
  10. ^ 根據《報紙出版管理規定[63]
    • 第十條 兩個以上主辦單位合辦報紙,須確定一個主要主辦單位,並由主要主辦單位提出申請。報紙的主要主辦單位應為其主管單位的隸屬單位。報紙出版單位和主要主辦單位須在同一行政區域。
    • 第十七條 報紙變更名稱、主辦單位、主管單位、刊期、業務範圍,依照本規定第九條至第十三條的規定辦理審批、登記手續。
  11. ^ 2006年11月28日,成都日報報業集團成都廣播電視台整合為成都傳媒集團[66](成都廣播電視台後從成都傳媒集團獨立出來,恢復獨立運營)。

參考文獻[編輯]

  1. ^ 王維江. 《申报》. Google 學術. 77. 2007 –透過《近代史研究》 (中文). 
  2. ^ 总述.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21-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12). 
  3. ^ 概述.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21-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12). 
  4. ^ 裘新. 未来已来,相信未来——创造上海报业改革新传奇. 傳媒. 2019-04-09 [2021-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7). 
  5. ^ (二)报刊.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21-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10). 
  6. ^ 6.0 6.1 6.2 6.3 6.4 上海新闻志→第一编报纸→第三章上海解放后报纸1949年5月~1996年12月→第一节 三家主要报纸.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21-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8). 
  7. ^ 上海市志·新闻出版分志·报业卷(1978-2010)→第一节解放日报.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21-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8). 
  8. ^ 上海市志·新闻出版分志·报业卷(1978-2010)→第二节文汇报.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21-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4). 
  9. ^ 上海市志·新闻出版分志·报业卷(1978-2010)→第三节新民晚报.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21-06-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8). 
  10. ^ 10.00 10.01 10.02 10.03 10.04 10.05 10.06 10.07 10.08 10.09 上海新闻志→第一编报纸→第三章上海解放后报纸1949年5月~1996年12月→第二节 综合性报纸.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21-06-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8). 
  11. ^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上海市志·新闻出版分志·报业卷(1978-2010)→第一节机关报.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21-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8). 
  12. ^ 12.0 12.1 12.2 上海市志·新闻出版分志·报业卷(1978-2010)→第一节文摘翻译类.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21-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4). 
  13. ^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上海新闻志 第一编报纸 第三章上海解放后报纸1949年5月~1996年12月 第五节 信息、文摘报.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21-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12). 
  14. ^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上海市志·新闻出版分志·报业卷(1978-2010)→第二节都市报.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21-06-17]. 
  15. ^ 15.00 15.01 15.02 15.03 15.04 15.05 15.06 15.07 15.08 15.09 上海新闻志→补记→五、1997~2000年上海报业调整情况.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21-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8). 
  16. ^ 16.0 16.1 16.2 上海市志·新闻出版分志·报业卷(1978-2010)→第三节外文报.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21-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8). 
  17. ^ 17.00 17.01 17.02 17.03 17.04 17.05 17.06 17.07 17.08 17.09 17.10 17.11 上海市志·新闻出版分志·报业卷(1978-2010)→第一节财经报.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21-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4). 
  18. ^ ----- 产品介绍 -----. 國際金融報. [2021-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01). 
  19. ^ 19.00 19.01 19.02 19.03 19.04 19.05 19.06 19.07 19.08 19.09 上海市志·新闻出版分志·报业卷(1978-2010)→第二节产经报.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21-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8). 
  20. ^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上海市志·新闻出版分志·报业卷(1978-2010):第三节企业报.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21-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8). 
  21. ^ 21.00 21.01 21.02 21.03 21.04 21.05 21.06 21.07 21.08 21.09 21.10 21.11 上海新闻志 第一编报纸 第三章上海解放后报纸1949年5月~1996年12月 第四节 企业报.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22-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8). 
  22. ^ 关于我们. IT時報網. [2021-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9). 
  23. ^ 23.00 23.01 23.02 23.03 23.04 23.05 23.06 23.07 23.08 23.09 23.10 23.11 23.12 23.13 23.14 23.15 23.16 23.17 23.18 23.19 23.20 上海市志·新闻出版分志·报业卷(1978-2010) 第三节科教文史卫体报.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21-06-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8). 
  24. ^ 24.00 24.01 24.02 24.03 24.04 24.05 24.06 24.07 24.08 24.09 24.10 24.11 24.12 24.13 24.14 24.15 24.16 24.17 24.18 24.19 24.20 24.21 24.22 24.23 24.24 24.25 24.26 24.27 24.28 24.29 24.30 上海新闻志 第一编报纸 第三章上海解放后报纸1949年5月~1996年12月 第三节 专业性报纸.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21-06-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8). 
  25. ^ 25.0 25.1 上海市志·新闻出版分志·报业卷(1978-2010):第二节节目资讯类.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21-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8). 
  26. ^ 26.00 26.01 26.02 26.03 26.04 26.05 26.06 26.07 26.08 26.09 上海市志·新闻出版分志·报业卷(1978-2010):第四节时尚休闲消费报.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21-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8). 
  27. ^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上海市志·新闻出版分志·报业卷(1978-2010):人力资源政法类报纸.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21-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8). 
  28. ^ 28.00 28.01 28.02 28.03 28.04 28.05 28.06 28.07 28.08 28.09 28.10 28.11 上海市志·新闻出版分志·报业卷(1978-2010):第一节老年报和中小学生报.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21-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8). 
  29. ^ 29.0 29.1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 上海教育新聞網. [2022-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7). 
  30. ^ 《报纸管理手册 名录·政策·法规》. 新聞出版署報紙管理司編 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 1991 第220頁. 
  31. ^ 《全国报纸总汇》. 尚惠傑主編 大連:大連海運學院出版社 1994 第247頁. 
  32. ^ 《当代中国报纸大全》.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首都新聞學會讀者調查組編 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 1988 第263頁. 
  33. ^ 33.00 33.01 33.02 33.03 33.04 33.05 33.06 33.07 33.08 33.09 33.10 33.11 33.12 33.13 33.14 33.15 33.16 33.17 33.18 33.19 33.20 33.21 33.22 33.23 33.24 33.25 33.26 第二节高校报.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21-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8). 
  34. ^ 34.0 34.1 上海年鉴2018 二十六、报刊·出版(二)报刊.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22-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8). 
  35. ^ 上海年鉴2020 三十、报刊·出版 (二)报刊.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21-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10). 
  36. ^ 改版启示. 光明食品報. 2020-09-23 [2021-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9). 
  37. ^ 37.0 37.1 (二)报刊.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22-04-10]. 
  38. ^ 38.00 38.01 38.02 38.03 38.04 38.05 38.06 38.07 38.08 38.09 38.10 38.11 38.12 38.13 38.14 38.15 38.16 38.17 上海市志·新闻出版分志·报业卷(1978-2010):第四节其他报纸.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21-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8). 
  39. ^ 第三节 报刊.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21-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10). 
  40. ^ 第一节 报社、出版社.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21-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12). 
  41. ^ 1993年的松江报,你见过吗?. 上海松江發布. 2019-10-15 [2021-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3). 
  42. ^ 第一节 报社.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21-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8). 
  43. ^ 第一节 虹口报.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21-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8). 
  44. ^ 《崇明报》迎来第2000期. 上海崇明. 2019-12-25 [2021-07-07]. [失效連結]
  45. ^ 第二节 报刊.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21-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8). 
  46. ^ 第三节报刊.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21-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8). 
  47. ^ 第二节 新普陀报.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21-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7). 
  48. ^ 奉贤人的专属福利!限量2000份,先到先得!. 上海奉賢. 2020-11-19 [2021-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8). 
  49. ^ 《嘉定报》举行复刊15周年座谈会. 上海市嘉定區人民政府. 2011-09-16 [2021-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1). 
  50. ^ 2017年《杨浦时报》 发行工作已启动. 楊浦時報. 2016-12-03 [2021-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9). 
  51. ^ 《社区晨报》本周正式创刊. 新聞晨報. 2012-05-25 [2018-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02). 
  52. ^ 52.0 52.1 第九节 "文化大革命"期间报纸.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22-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22). 
  53. ^ 国内十多家纸媒宣布休刊停刊,另有多家报纸缩减出版周期. 澎湃新聞. 2017-12-29 [2022-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22). 
  54. ^ 千帆过尽,江河宛若初见——《生活周刊》致读者. 生活周刊. 2018-12-26, (1763). 
  55. ^ 报纸改版新客户端上线,《文汇报》强势出击文化、人文领域. 澎湃新聞. [2018年5月3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1月24日). 
  56. ^ 创刊30周年《上海商报》停刊 前员工称停刊是必然. 中國新聞網. 2015-09-29 [2018-0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19). 
  57. ^ 《上海金融报》发布休刊启事 此前已运营27年. 新浪財經. 2019-12-26 [2022-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22). 
  58. ^ 王佳妮. 申江服务导报将休刊 网友:这份充满烟火气的报纸永留于青春. 東方網. 2018-11-20 [2019-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20). 
  59. ^ 上海壹周宣布休刊. 新浪傳媒. 2015年9月29日 [2018-0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5). 
  60. ^ 李曉青. 《房地产时报》宣布停刊,上海今年已关3份报纸. 澎湃新聞. 2014-07-26 [2022-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3). 
  61. ^ 61.0 61.1 (二)报 刊.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22-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10). 
  62. ^ 《理财一周》停刊传闻证实 股市惨淡殃及媒体?. 東方網. 2021-01-07 [2022-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2). 
  63. ^ 报纸出版管理规定. 中國政府網. [2021-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3). 
  64. ^ 凌非. 中囯媒体记者调查: 中囯首部曝光媒体记者生存现状內幕,第1卷. 光明日報出版社. 2004. ISBN 978-7-80145-853-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4). 
  65. ^ 本报简介. 民主與法制網. [2021-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3). 
  66. ^ 成都传媒集团全媒体运作探索. 《傳媒》雜誌. 2009-06-22 [2021-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