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岳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座標39°59′54″N 115°40′14″E / 39.99833°N 115.67056°E / 39.99833; 115.67056

靈岳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所在北京市門頭溝區
分類古建築
時代元至清
編號7-0705
登錄2013年

靈岳寺,位於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鎮靈岳寺村,是一座漢傳佛教寺院。[1][2]

靈岳寺是北京地區唯一一處保存較完整的元代以前的木結構寺院。該寺對北京西部的佛教發展發揮過重要影響。[2]

歷史[編輯]

靈岳寺位於齋堂鎮以北的白鐵山遼朝稱「白貼山」)上,始建於唐朝貞觀年間(627年-649年)。五代時期,該寺遭到戰亂破壞。遼朝重建,稱「白貼山院」。金朝稱「靈岳寺」。元朝至元三十年(1293年)、清朝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朝雍正十一年(1733年),該寺曾分別獲得重修。[1][2]

房山雲居寺的遼代石經作者通理恆策(即通理),早年在靈岳寺的下院寶峰寺出家為僧,後來到雲居寺刻經。元朝初年,由於佛道之爭,靈岳寺曾被道教占據許多年,最後由元憲宗在1258年下旨將靈岳寺劃歸佛教,此後靈岳寺進行了長達35年的大規模修繕,形成了如今的建築格局。 元朝,靈岳寺的寺產多達237處。[2]

過去靈岳寺香火極盛。靈岳寺有許多民間傳說。據傳,齋堂鎮的「齋堂」一名便源於過去香客們到靈岳寺進香住在山腳下而得名,「齋堂」意思是香客們休息之處。靈岳寺西南方向有個村子名叫「馬欄村」,東南方向有個村子名叫「火村」,據說馬欄是靈岳寺養馬之處,這些馬為靈岳寺馱運柴糧,火村則是專為香客們提供伙食之處。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靈岳寺被改作學校使用。後來隨着靈岳寺村的衰落,靈岳寺內的學校也停辦。[2]

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一些影視劇攝製組紛紛來到靈岳寺拍攝。有的攝製組在用靈岳寺當做外景時,導致靈岳寺釋迦佛殿內的部分牆皮剝落,並在牆上噴塗了效果色,從而破壞了文物風貌。[2]

2005年大修前,靈岳寺留存的主要建築為磚砌山門、木結構的天王殿、釋迦佛殿及東西配殿。2005年,靈岳寺開始大修,北京市文物局對修繕工程進行撥款。修繕工程分為兩期,一期屬於搶險修繕,修繕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共計668平方米;二期修繕兩廂廡房、配殿、鐘樓、鼓樓。全部工程計劃在2007年底完工。[2]

建築[編輯]

靈岳寺處在白鐵山主峰前的平台上,坐北朝南,中軸線上依次有山門、天王殿、釋迦佛殿,兩廂是寮房,配殿共18間。院內有古油松一株,山門外有古國槐一株。寺院有院牆。[1]

  • 山門:靈岳寺南端為山門。
  • 天王殿:懸山式建築,殿內原來供奉四大天王韋陀、接引佛塑像。
    • 鐘樓、鼓樓:山門內兩側有鐘樓、鼓樓遺址。
  • 釋迦佛殿:單檐廡殿頂調大脊式建築,面積100多平方米,檐下雙昂五踩斗拱,拱眼壁是彩繪佛像。殿內原來供奉一佛二菩薩像,為柳木雕刻,高將近4米,1954年遭到拆毀。
  • 碑刻:靈岳寺內現存元朝至元三十年(1293年)《重修靈岳寺記》碑,清朝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修靈岳禪林碑記》。 [2]

靈岳寺保存了部分元代以前的木結構建築的格局及特點,比如釋迦佛殿中梁架上的托腳(叉手)、釋迦佛殿的廡殿頂,都屬於典型的元代木結構建築特點。在2005年開始的修復中,在寺內還發現了若干唐朝遼朝的建築構件。[2]

靈岳寺現存的磚砌的山門原來是該寺的第二道門,山門前的那株古國槐當初處在院牆以內。在天王殿和釋迦佛殿之間,原來有月台相連接,兩殿之間還有一株直徑近兩米的丁香樹。天王殿東、西兩側的鐘樓和鼓樓也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被毀,鐘樓內的大鐘在抗日戰爭時期被毀,鼓樓內的直徑2米多的大鼓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被毀。天王殿和釋迦佛殿的房梁上至今保存有精美的彩繪。[2]

村落[編輯]

從明朝起,靈岳寺周圍便有徐、宋、劉、李4姓人家為靈岳寺務農,最後形成4個小自然村(徐家村、宋家村、劉家村、李家村),統稱「靈岳寺村」,受齋堂鎮管轄。靈岳寺村圍繞着靈岳寺,形成了村中有寺、寺中有村的局面。這4個自然村中,已有兩個成為廢墟,如今僅存徐家村、劉家村,位於靈岳寺的左、右兩側。[1]

靈岳寺村的衰落始於1980年代。由於有泥石流的威脅,加上自然資源缺乏,村民全靠種地為生,生活艱苦。村內有五口老井,但是僅夠人畜飲用,乾旱時村內曾斷水。1985年,在地方政府的安排下,村民陸續遷至山下的齋堂鎮,或者遷往其他村子。村落中的古民居為明末清初的風格,均是山地四合院及三合院。到21世紀初,由於年久失修,到處都是殘垣斷壁,許多院落已無人居住,村中只有幾戶人家。[1]2006年時,村中只有唯一一戶在村內實際居住的村民,即54歲的徐殿義及其妻子。[2]

靈岳寺所在的齋堂地區是北京市明清古村落最集中的地區。以靈岳寺為中心,周邊有爨底下村靈水村沿河城村楊家峪村、靈岳寺村等13個古村落。2006年,齋堂鎮黨委書記萬欽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將在靈岳寺地區建立一個面積28公頃的核心保護區,靈岳寺地區的整體保護是上述13個古村落保護的一部分,13個古村落正在開展全面的文物普查工作,其後數年內,這13個古村將形成總體保護規劃。[2]

參考文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