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中國—基里巴斯關係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初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國際關係專題 (獲評初級低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國際關係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國際關係(含外交)相關主題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中國專題 (獲評初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中國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中國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新條目推薦討論

在候選頁的投票結果

在互助客棧的條目探討中,該討論目前正舉行投票。統一名稱案:將現行中X關係中國-XX關係中華人民共和國與XX關係(非建交),更名為中國-XX關係中國與XX關係(非建交)。敬邀用戶前往發表意見,討論至12月25日(一)23:59 (UTC+8)。--Tp0910留言2017年12月22日 (五) 16:29 (UTC)[回覆]

字詞轉換:測控站 → 監測站[編輯]

參考資料

  1. ^ 劉家騑等. 航天技术概论.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2014. 
  2. ^ 梅林. 中心上海监测站协助北京及深圳站查找卫星干扰源. 中國無線電. 2016, (8). 
(※)注意:各位編者請移步Wikipedia:互助客棧/條目探討/存檔/2019年10月#中國-基里巴斯關係的編輯爭議進一步討論,謝謝。Jyxyl9批判一番 2019年9月22日 (日) 02:36 (UTC)[回覆]

中國-基里巴斯關係的編輯爭議[編輯]

參考資料

  1. ^ 劉家騑等. 航天技术概论.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2014. 
  2. ^ 梅林. 中心上海监测站协助北京及深圳站查找卫星干扰源. 中國無線電. 2016, (8). 

這個問題本來應該很快解決的,目前中國-基里巴斯關係陷入編輯爭議。

起因是在中國-基里巴斯關係的相關敘述中,一直以來都是使用衛星監測站。直到最近幾天User:Jyxyl9將「監測站」全面改為「測控站」[7]。我本來還沒有意見,我覺得這是中國地區的特定習慣用法,就加上了字詞轉換。

不過後來,Jyxyl9 將字詞轉換的部份一併取消了[8]。他說什麼測控也是台灣學術界的用法,拿出台灣的某個電機工程學系的來源。Jyxyl9 還說,要我拿出「台灣航太及工業領域產學界以監測站為常用詞或標準術語」的證據。然後就撤回了我的第二次修改[9]

接着,我在討論頁提出字詞轉換的正式提案。因為我作了調研,台灣的學術界也是以「監測站」來介紹的。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用於氣象衛星地震測報中心

以及NCC的《衛星監測及干擾源定位技術可行性之研究》。

合併一些台灣煤體的說法,也是使用衛星監測站等等。

當然,以上兩個理由 Jyxyl9 都以各自不同的原因反對。第一個是說什麼「學術來源優於媒體來源」,反正我的解讀是 Jyxyl9 不准我使用。第二個我就看不懂了,不做評論。

我的意見是應該加上字詞轉換,中國地區使用測控站,台灣地區使用監測站。僅此而已。

現階段 Jyxyl9 禁止我再使用監測站,也不接受簡單的字詞轉換。我自認不是航太專家,也感覺編輯者比較固執。在此召集各位編輯用戶表示意見,以利達成初步的共識。--貝塔洛曼外交公務箱本月驚悚熱映 2019年9月21日 (六) 10:40 (UTC)[回覆]

(:)回應本人剛才已經說了,請不要將他人的立場預設得如此絕對。本來只是編輯討論,沒有必要扭曲為「不准我使用」、「禁止我再使用監測站」,好像我威脅了誰似的。動不動就說什麼「也感覺編輯者比較固執」,這不是一個良好的討論態度。
該字詞轉換問題的現有情況是:
  1. 條目相關段落敘述的是一個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機構——「中國航天基里巴斯測控站」;
  2. 大陸和台灣均有使用「測控」一詞的記錄;
本人認為,既然該條目的敘述對象是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機構,且台灣航天學領域並無標準術語,那麼在該條目各轉換版本使用「測控站」表述較為適當。以上個人意見,如有其他建議歡迎提出。Jyxyl9批判一番 2019年9月21日 (六) 11:08 (UTC)[回覆]
非專家(!)意見:粗粗看過,感覺「測控」指的是對自己的衛星,「監測」則不限於自己的衛星,所以此處當用「測控」,「監測」為誤用,與地區用詞轉換無關。--Cswquz留言2019年9月21日 (六) 11:09 (UTC)[回覆]
我其實比較能夠理解為什麼台灣的媒體會將「測控站」報導為「監測站」。有一種說法是,一個國土面積狹小的國家是不太容易成為航天大國的,可見測控之於衛星的重要性。台灣大概很少會涉及到「衛星測控」,只有「衛星監測」。--Cswquz留言2019年9月21日 (六) 11:28 (UTC)[回覆]
若要釐清爭議,當然要把討論始末一同加入才便於其他維基人了解來龍去脈。將條目討論頁內容移入客棧條目區、討論後再移回,這個流程又不是第一次出現。上文「台灣問題與海南」的討論中就有使用,過去也有廣泛用例。
也請閣下不要搞雙重標準,閣下指控本人「占用太多空間了且造成其他用戶大量的閱讀負擔」,難道閣下使用{{cquote}}模板強調您的理據時不覺得占用太多空間?Jyxyl9批判一番 2019年9月21日 (六) 11:45 (UTC)[回覆]
  • 「基里巴斯測控站」是官方名稱,本應按照名從主人慣例。同時,我不認為測控站/監測站是兩岸同義異詞的地區差異(即「大陸用測控站、台灣用監測站」),因為監測站在大陸也是常用詞彙。此處官方名稱叫「測控站」,顯然原因就是這是個「測控站」,而不是「監測站」。台灣媒體可能無法得知或沒有考證大陸正確的官方詞彙,而誤用「監測站」這個意思相近的名稱。改為「測控站」,並不影響讀者理解,也不會扭曲原文含義,且更為準確,我覺得沒有問題。--Kezpe留言 2019年9月22日 (日) 17:16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