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白紙運動/存檔1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保持透明,來源可靠

11月27號的版本還算很好,以後也要繼續防止propaganda的影響--OrangeLark64留言2022年11月27日 (日) 18:11 (UTC)

除了你維還有哪裡有用這個反對動態清零政策運動的名字啊?倒是白紙革命和白芷運動有來源

雨傘革命也沒讓誰下台,但是人家就叫這個名字,你們何必強安一個看似全面實則無來源的名字呢?--向烏魯木齊中路的英雄兒女致敬2022年11月28日 (一) 01:28 (UTC)

這只是一類對於此事件現況的描述而已,毫無疑問,此事件正是「為反對中國大陸政府動態清零政策」所引發「運動(包含市運、學運、工運、社運)等」,綜合各方面來源比重以描述此概況以命名,我認爲是係適宜的,如英維的「Protests_against_COVID-19_lockdowns_in_China」近乎不會在任一來源完全提及該條目名稱;本站其他的例子還有反獨立學院轉設職業本科運動。且論,此運動全面爆發還不到三天,「白紙革命」一詞尚未見從世界範圍內的媒體中被廣汎提及,以目前情況直取一、兩家媒體之冠名用作主名稱,顯有違比重原則。故此,我提議目前應維持先前之條目名稱。——詠梅閣—WMLO留言2022年11月28日 (一) 01:44 (UTC)
@不慎言行非法師魔女——詠梅閣—WMLO留言2022年11月28日 (一) 01:47 (UTC)
清零(雖然字面上是指清除零新增)是指零感染,當前口號幾乎沒有反對此目的。反對的多是封控措施及其他防疫措施。「政策」亦不妥,policy在維基百科尚且譯為「方針」,不應照搬英文寫為政策,措施更為貼切。「動態」的定語更是掉進中共中央的陷阱,純屬多餘。此外,如此名稱未包括政治意涵。不過,為免短時間內反復移動,不是不能暫時維持。幾日之後,可據可靠來源考慮「白紙運動/革命」,覆蓋雙重意涵;若前者無共識,可改爲「反封控運動」或「反對防疫措施運動」。--Gohan 2022年11月28日 (一) 02:32 (UTC)
反對「反封控運動」或「反對防疫措施運動」的命名。還沒這個名稱好。--Fox6667留言2022年11月28日 (一) 03:29 (UTC)
觀察到有相當多人言行並不一定是支持反清零,但是確實是支持反封控--虹色 2022年11月29日 (二) 00:49 (UTC)
反對現在應用的「2022年中國大陸反封控抗議」一稱。部分地區喊出的「不要核酸要自由」之口號已證明該運動不僅僅是反封控的。「動態清零」一詞是中共僅用於防控COVID-19所用的策略,改為「反對防疫措施運動」亦認為不妥。若認為「動態」的定語應用不妥或可改為「反對清零政策運動」?--MrSourfish留言2022年11月28日 (一) 06:25 (UTC)
封控是防疫措施中的集大成,清(到)零是防疫措施的目的。命名關乎反對手段還是目的。--Gohan 2022年11月28日 (一) 07:47 (UTC)
我覺得不是這麼理解的,「動態清零」政策就是特指中共採取的一系列措施的集合,而不是一種目的。--Fox6667留言2022年11月28日 (一) 07:48 (UTC)
最近不太關注相關新聞,記得一年多前,僅當到零才説清零,或作未來時態使用。然而,動態清零之於清零,正如靜默之於封控,有粉飾之嫌,可能有違中立原則。--Gohan 2022年11月28日 (一) 07:56 (UTC)
動態清零是中共自己這麼說的,外面也是這麼叫的。外媒批評也一般都是說批評動態清零政策。「動態清零」早就成為固定搭配了。--Fox6667留言2022年11月28日 (一) 08:07 (UTC)
現在的「動態清零」不具有價值性,因為其爭議已顯著存在,抗議者也不會糾結於這個詞。--MrSourfish留言2022年11月28日 (一) 08:17 (UTC)
這幾個名字都是你自己改的。包括那個「反獨立學院轉設職業本科運動」。原本人家也不叫這個名字。——超級核潛艇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1:48 (UTC)
取媒體過於聳動之標題,怕是有嘩眾取寵之嫌。惟若長期而言確以該等名稱為主流,如同「雨傘革命」等,則仍有商榷之餘地。——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11月28日 (一) 03:53 (UTC)
@Fox6667不慎言行非法师魔女維基百科最忠誠的反對者我在互助客棧開啟討論,歡迎大家共同討論對此條目之命名的想法。--Sinsyuan~Talk 2022年11月28日 (一) 03:56 (UTC)
別動不動就革命,這運動規模在上海目前也就一點點小水花,說實在的,條目這大篇幅和影響力不成正比。馬不停蹄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03:13 (UTC)
把群眾中的一些對地方上封控做法的怨氣發泄上升為革命運動,並大篇幅報道,這本身就說明這篇文字(都不能叫條目,明顯是宣傳)的傾向性。西方媒體及其港台跪拜者動不動就帶個「運動」、「革命」、「抗爭」……好吧好吧,幾個、幾十個、最多幾百號人的發泄,被幾個間諜公知帶頭鬧事,就冠以運動說辭,你們都對,好吧!?--冰封沙漠]] [[User_talk:楓…秋絮|要發飈請找我:-)留言2022年12月1日 (四) 01:59 (UTC)
不如直接弄一個NGO、CIA策劃的反政府運動,把這個放進去,真實純潔無暇。--Jhmasuji留言2022年12月5日 (一) 05:44 (UTC)

背景可補充內容

對不翻墻的墻內人來説,重慶超人哥發聲被救,登上熱搜,可能令人有「發聲也沒事」的錯覺;加之烏魯木齊抗議即解封,登上熱搜,也令人有「抗議有用 當局會讓步」的妄想。這兩個熱搜可能關鍵性地引爆後續抗議。當然,前述屬於個人評論,可僅選取可靠來源的事實報道加入「背景」章節,不必解讀為導火索。--Gohan 2022年11月28日 (一) 08:35 (UTC)

推特是否可以作為可靠來源出現在條目中並多次被引用?

如題。--  2022年11月28日 (一) 10:32 (UTC)

第一手來源,可以先掛WP:FACT,等可靠來源補充。時局變化很快,有些資訊來源不易請各位先不要刪除,謝謝。--𝔽𝕌ℕ𝕐𝕀𝕀 𓃠 2022年11月28日 (一) 11:20 (UTC)
除非是多次被媒體引用到的推特賬號。能等到可靠來源補充的等來了可靠來源再加,而不是讓這裡成為假消息的聚集處。目前假消息也很多,強烈反對開這個口子。--Fox6667留言2022年11月28日 (一) 13:46 (UTC)
"李老師不是你老師"這個推特帳號有看到被一些媒體引用推文--DDHololiveFan留言2022年11月28日 (一) 13:49 (UTC)
簡而言之,推特某些帳號所發送的內容未必能保證完全真實。毫無疑問,推特是不可靠來源。但這又有一個問題:為什麼WP:RSP上沒有寫推特?--  2022年11月29日 (二) 04:19 (UTC)
(~)補充@DDHololiveFan如果有媒體引用,請列出該媒體而不是推文。另外,該媒體也須屬於可靠來源。--  2022年11月29日 (二) 04:21 (UTC)
了解--DDHololiveFan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7:50 (UTC)
@A Chinese ID:因為twitter直接受WP:GUNREL (試行版)規管。--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8:01 (UTC)
為何微博等UGC平台受WP:RSP監管?有區別對待之嫌。--Heavysnowjakarta留言2022年11月30日 (三) 04:06 (UTC)
@Heavysnowjakarta:
Twitter, Facebook,Weibo,WeChat 等社交網站均直接受WP:GUNREL (試行版)規管,而WP:GUNREL是必須遵守的方針。而RSN 是一個論述網站,除了列入黑名單的網站受到規管,其他網站也沒有明文限制,一般而言只有觸及WP時才拋出來的。--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2年11月30日 (三) 08:29 (UTC)
OK。那我去布告版提推特咯。--Heavysnowjakarta留言2022年11月30日 (三) 08:38 (UTC)
推特第一手來源掛[來源請求]也行嗎?--DDHololiveFan留言2022年11月28日 (一) 13:34 (UTC)
少打一個不--DDHololiveFan留言2022年11月28日 (一) 13:34 (UTC)
你開推特的口子,到時候國安就在微博上編假消息往這上面加了。--Fox6667留言2022年11月28日 (一) 13:49 (UTC)
twitter是不可靠來源喔,基本上是不能引用。--~~Sid~~ 2022年11月28日 (一) 13:51 (UTC)
我倒是認為人有媒體識讀能力啦
不過既然這是規定,那就遵照吧
我是新來的,還請各位指教,感謝--DDHololiveFan留言2022年11月28日 (一) 13:57 (UTC)
只要能體現反華反中的立場,形成迎合這些人的價值觀的偏見,不管消息是否客觀,不管消息真假,都可以看做是可靠的參考來源。--SolidBlock留言 2022年11月29日 (二) 11:15 (UTC)
( ✓ )同意 支持這位同志,那群港臺和西方的家夥實在惡劣啊,亂亂搞,真假一籮筐全都丟進去了--Xinge666qwdXinge666qwd留言2022年12月6日 (二) 00:56 (UTC)
已加維護模板。--Br2 2022年11月29日 (二) 11:53 (UTC)

反對動態清零政策運動的名稱來源有哪些?

除了維基本身 目前只看到一個https://tw.stock.yahoo.com/news/紙企加價救業績-復活要等中國放寬防疫?-054616651.html 用了 反對動態清零政策運動 這個名稱,有人查到其他的嗎?--葉又嘉留言2022年11月28日 (一) 12:21 (UTC)

這個標題本身是類比香港的運動,所以有很大原創性。很多參與者只是聲援遇難者同時反對封控,不見得就是反對清零。--虹色 2022年11月29日 (二) 00:52 (UTC)

各界反應、國際聲援

各界反應、國際聲援章節的收錄標準不清,例如各界反應裡有國際輿論、國際聲援裡有香港。--Tp0910留言2022年11月28日 (一) 12:36 (UTC)

也許可以淡化為「輿論反應」「聲援」兩章節。--  2022年11月29日 (二) 04:53 (UTC)

背景這塊兒是否有可信的消息來源

「此外,因住宅小區的消防通道因為疫情原因用鐵絲鎖住,導致多數民眾無法逃生,而後烏魯木齊政府在報告中指出是因為多數人不懂得消防自救導致的犧牲,引發群眾不滿。」鐵絲網鎖門一事真實性存在爭議,是否應該補充可信來源?--Luykyk留言2022年11月28日 (一) 13:03 (UTC)

為什麼要可信?儘管連當事人都已經澄清了小區樓道並沒有用鐵絲鎖住,而是消防通道被違章停放的車輛堵塞而耽誤了救援時間,居民可以逃生,但這樣的事情並不重要,只需要渲染民眾與政府的對立,讓維基百科傳播反華價值觀的東西就行了,可信不可信不重要。--SolidBlock留言 2022年11月29日 (二) 11:17 (UTC)
請問當事人澄清一事有來源嗎?--我不愛國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4:16 (UTC)
微博上存在「耽誤救援」的另一套說法,比如「消防通道被違停車輛堵塞」、「老小區大門狹窄,消防車本身就難以通行」、「地樁的設置起源自2017年的駕車撞人事件,跟防疫無關」、「救火的小區居民佐證沒有鎖門,居民可以下樓」、「樓梯已經被毒煙灌滿本就難以逃生」等。我微博上有轉,但微博在維基百科不算可信來源,所以我沒寫進條目里。--edo-biscuit2022年11月29日 (二) 19:31 (UTC)
如果是按可供查證原則的話,微博貼文並不屬於可靠來源,所以「是否因為封控政策而導致被困者死亡」這個問題仍然存在著許多爭議--Hoben7599留言2022年12月2日 (五) 17:35 (UTC)

運動的定性

一般的抗議活動無外乎三種:工人罷工、商人罷市、學生罷課。這起運動很特殊,封控條件下工人不做工,商人開不了市,學生上不了課。被封控的市民運動、學生運動最為活躍,但也不能忽略工人運動,尤其是因封控滯留在大城市城中村的的外來務工人員。--Casuesi留言2022年11月28日 (一) 13:52 (UTC)

那要不等待北京的定性?--  2022年11月29日 (二) 04:52 (UTC)
無需定性,
只有某些組織熱衷於對某件事情某個人物的定性--OrangeLark64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05:11 (UTC)
這是一場典型的反帝反封建的嚮往自由民主的全民抗議運動--松雪鳴海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8:01 (UTC)
這條留言正好印證了Orange的那條留言的觀點。——SolidBlock留言 2022年11月30日 (三) 02:18 (UTC)
請提供證明。--Heavysnowjakarta留言2022年11月30日 (三) 04:09 (UTC)
一望而知的原創研究。請勿擾亂討論。--  2022年11月30日 (三) 04:52 (UTC)
原創研究,這場運動的主要目標是結束清零政策,儘管有人提及要推翻「共產黨政權」,但是反對動態清零政策運動最多只可以說是一場「反帝反封建」的前奏或者導火線,但這也只是猜測--Hoben7599留言2022年12月2日 (五) 17:40 (UTC)

建議將那首詩移去

如題,這首詩的意思我已經領會到了,這首詩就是要寫的這樣污穢才能凸顯其價值。但這裡是百科,百科裡可能會讓人引起一些不適,有些不妥,建議刪去。僅為個人觀點,遵循社群的意見--木子子羊翔留言2022年11月28日 (一) 15:55 (UTC)

沒有可靠來源提到這首詩,應當移除。--Fox6667留言2022年11月28日 (一) 16:19 (UTC)
同意移除。下方的留言沒有簽名,且此來源應運用{{external media}}進行處理。--  2022年11月29日 (二) 04:51 (UTC)
想要來源嗎?
( ✓ )同意,上台喊的這位是不是真的清華學生都是個問題(笑)。--edo-biscuit2022年11月30日 (三) 03:42 (UTC)
( ✓ )同意,個人認為詩裡面有個詞語觀感不佳。--Yitsun Chu 留言 2022年11月30日 (三) 08:31 (UTC)
( ✓ )同意,支持樓上諸位,非大陸人念詩的可能性也不小啊 Xinge666qwdXinge666qwd留言2022年12月6日 (二) 00:58 (UTC)

登載的死亡確證與本次運動相關麼?

所加入的死亡更像是中國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防控的次生災害?並非運動所致的死亡啊。考慮刪除?--MrSourfish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00:27 (UTC)

( ✓ )同意--  2022年11月29日 (二) 04:50 (UTC)
( ✓ )同意--Yitsun Chu 留言 2022年11月30日 (三) 04:49 (UTC)

關於「金融市場」章節的問題

雖然有路透社作為援引,但本條目「金融市場」章節的分析文字之間是否存在邏輯?--  2022年11月29日 (二) 04:50 (UTC)

路透社作為公認可靠的來源,顯然比我們判斷的更有可信度。--Fox6667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05:16 (UTC)
條目中單這幾句話很難看出邏輯關係。應當根據該來源適當地進行演繹。--  2022年11月29日 (二) 05:17 (UTC)
昨天恆指收市只跌200多點,今天升900點,很明顯該作者只是截取昨天開市跌幅穿鑿附會,並不是嚴謹分析。不過整個條目都是差不多情況,修改不完,由得他們自爽吧。--Chin2021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09:21 (UTC)
支持你的看法,Fox6667刻意挑負面信息與本詞條牽扯,完全缺乏自由維基精神,試圖以蠻橫的惡意刪除方式「捂上他人的嘴」。屬於典型的「我們正在搞民主,請你閉嘴!」--Dalishijia留言2022年12月4日 (日) 13:26 (UTC)
我支持你加入正面消息。唯需有可靠來源證實與此次事件有關。我完全是按維基的方針和指引來編輯條目,你呢?除了在這散播政治觀點還幹嘛了?--Fox6667留言2022年12月4日 (日) 13:41 (UTC)

本條目大量引用台媒報導,而台媒又引用自社交媒體,是否合適?

台灣人都知道"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台灣大部分記者質素有問題,而大部分相關報導又純粹引用自人人皆可發表的社交媒體,沒有經過查證,可信性存疑。--Chin2021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09:28 (UTC)

可信度重要嗎?對於維基百科而言,不管這些報道是否屬實、是否客觀,只要能煽動群眾與政府的對立,破壞中國大陸的社會穩定,就是「合適」的。——SolidBlock留言 2022年11月29日 (二) 11:23 (UTC)
不知道閣下的言論出於何種目的。在牆外有話就講,就不要玩謎語人那一套了。--Heavysnowjakarta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2:05 (UTC)
你給點「客觀」的修改意見唄,否則你說的也是在煽動維基人之間的對立,破壞維基百科的穩定。--Fanglongzong (留言) 2022年11月29日 (二) 12:52 (UTC)
您可以看看這位在之前的討論或許能明白一點,在那位看來讓維百傳播反華反共價值觀就行了,挑撥大陸或許是他(她)在維基百科的目的--木子子羊翔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3:12 (UTC)
維基和西媒一樣,都講求政治正確。反華反俄反川普就是西方世界的政治正確。--Chin2021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3:41 (UTC)
對的,下一句我都替你想好了,肯定是被「文化馬克思主義」滲透了。--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2年11月29日 (二) 13:52 (UTC)
這是你說的,和我沒關係。我沒聽說過「文化馬克思主義」。--Chin2021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4:25 (UTC)
那我還是說明白好了,我不贊同這種扣「政治正確」帽子的行為。我就不說國內的情況了,在英美扣政治正確,後面會跟一手「英國/美國馬上就完了,已經被文化馬克思主義/文化布爾什維克滲透了」。非要扣的話也應該拿夠來源來。我之前一直的主張就是,如果你有足夠的高質量來源——聯合國、紅十字會、學術界,能說服別人這個帽子管用,那我沒話說。--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2年11月29日 (二) 14:29 (UTC)
事實上,西方主流媒體都講政治正確。我是在質疑這裡資訊的可靠性,你卻叫我去找高質量來源??就像我說餐廳食物難食,老闆卻叫我自己去煮好吃的,一樣奇怪--Chin2021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4:43 (UTC)
@Chin2021這就是沒辦法的地方了。我目前看到的維基百科(中文和英文都是)上的能完整推翻新聞來源的基本有且僅有一種情況:更高質量的來源。雖然我個人不認為新聞來源有多好,但受限於Wikipedia:OR,個人的原創研究是不能用來推翻新聞稿的。--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2年11月29日 (二) 14:49 (UTC)
沒有可靠來源就不要寫,不要為寫而寫.看看這個條目,堆積了一大堆資訊,有誰有興趣看完嗎?質量比數量重要,維基不應該變成content farm.--Chin2021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5:02 (UTC)
這樣,您去看一下Wikipedia:RSNWikipedia:RSP可能能對這個問題有更深刻的理解。(提前聲明,我甚至不反對您現在對其中的一些要求重新評級,比如南華早報)--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2年11月29日 (二) 15:05 (UTC)
或者其實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有別的高質量來源推翻了這一論述。比如茶葉蛋事件。--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2年11月29日 (二) 14:55 (UTC)
正確的,反正親俄親共親華在洋人看來就是有罪。但那位說維基百科為了破壞大陸穩定我不敢苟同。--木子子羊翔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4:07 (UTC)
不能也,非不為也--Chin2021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4:45 (UTC)
這怎麼能叫「政治正確」呢,換個政治正確的說法,這應該叫「客觀中立」。越是引用不可靠的媒體,加入一些奇奇怪怪的原創研究,越是「客觀中立」。--SolidBlock留言 2022年11月30日 (三) 02:21 (UTC)
我認為來源哪個平台不是十分重要,重要的是必需審視其可信度與合理性,是否與其他資訊衝突,以可信度與詳細度較高來源為優先選擇。
來自社群(未特別認證)的消息為第一手來源,數量最多、更新較快、範圍較大,作者多半來自現場參與民眾或轉載。大多包含主觀心得,沒有特別需求應採用客觀描述。也很容易查到許多被大量轉載的相同資訊,時常無法找到原頭發文者,相對來說查核資訊較為困難,可能有錯誤消息或假消息。可以儘量找尋不同視角的同一事件,或是詢問發文人反向搜索。[烏俄戰爭期間烏軍採用第一手資訊率先攔截俄軍。]
來自新聞,轉載、轉述或統合社群資訊。更新較慢、數量驟降,可能會有漏網資訊。雖然一般較為客觀,經由有立場之媒體或記者,間接資訊可能會被過度解釋或竄改。像懶人包不用自行個個尋找來源(也有的轉述不附來源),但媒體記者是否查證消息一般上無法得知,可信度僅略高於前項,或根本一樣。可以以前項方式查證,或是與其他轉載報導比對是否有衝突資訊。
前面的查證後也不行,這個反而可以。
來自新聞,記者處於現場。跟日本進口壓縮機一樣稀少,報導通常僅概括,範圍最小。有駐地記者的新聞媒體一般上在國際上皆為可靠來源,能用則用。
我覺得大概是醬--DDHololiveFan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7:41 (UTC)
原本引用奇摩新聞作為來源的內容已經進行了一定調整。--  2022年11月30日 (三) 07:25 (UTC)
大量台灣媒體又如何?和台灣站在一起的國家太多了,加上大陸也不會報道此事。--Nutshell0xd7留言2022年12月1日 (四) 14:56 (UTC)

缺乏陸媒及反運動人士報導、觀點

如題。另,請添加來源以證明運動與「動態清零政策」有強關聯性。--Heavysnowjakarta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2:04 (UTC)

雖然我認同確實缺乏,但我目前沒有看到有中國國內媒體敢於報道這事(公眾號除外,不是可靠來源)。--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2年11月29日 (二) 12:06 (UTC)
鮮有媒體方便直接報道此事,但對疫情的間接報道具有參考價值,如對放鬆疫情政策的報道。我有時間會挑選可能有價值的放一放。--Heavysnowjakarta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2:12 (UTC)
@Heavysnowjakarta:正如朝鮮人權問題不會看到李春姬的報道,他們最多只會說這是境外敵對勢力的抹黑之類。坦率地説,我認爲於此條目中添加官媒社論、建制派人士的觀點已經很客氣了。因該國政治體制,我們不能拿一個根本不可能存在的東西,進而稱這個條目的中立性有爭議。嚴格意義上,你要保持中立就不可能有客觀,你要客觀就不可能中立。這都只能是相對的;但很遺憾,中國的大部分媒體給我們編輯量稱最多只有這麽多了。——詠梅閣—WMLO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2:24 (UTC)
其實按照19年的經驗,過段時間應該就會有很多報道了(笑)--Br2 2022年11月29日 (二) 12:35 (UTC)
我有時間會從陸媒報道中選取可能與此事有關的部分。就目前陸媒報道來看,大陸確實有放鬆防疫政策的趨勢,在報道中屢次強調「關切群眾需求」云云,說與運動沒有關係我是不信的。即使真有「境外勢力抹黑」這樣的言辭,也應該客觀地予以引用。對於閣下所提的「根本不可能存在的東西」,我持保留態度。--Heavysnowjakarta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5:29 (UTC)
客觀的講,中國大陸方面不大可能有任何媒體報道此事,這有關中共的「黨媒姓黨」方針。而國外無論是真正的民主自由之流又或是暗中煽動對立之流,無從分別,他們都會支持這場運動。而與中國關係較好的國家,因為中共的報道大概也不會承認運動的存在。--MrSourfish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2:37 (UTC)
拿境外媒體和推特資訊來作資料來源就像盲人摸象一樣,永遠看不到真相。--Chin2021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3:45 (UTC)
誠懇的向您發問,所以是中共報道真相了?--MrSourfish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3:48 (UTC)
你不相信中共,也不代表所有反中共的言論都是事實。維基理論上應該是收集有根據事實的地方,而不是作為政治工具。--Chin2021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4:22 (UTC)
反中共的言論確實不是都是事實。但正在記述的事件確實是件很大程度上反中共的運動,這不能一概而論,不能因為中共觀點的缺乏就行教條主義。我贊同你的後半句,但我不贊同你所認為的不中立。是因為中共不作聲才導致的其觀點無法收集,而不是中共發表了論點而編輯者刻意帶有色眼鏡去屏蔽。這個邏輯關係需要清楚。我同樣認同現在缺乏這些觀點,但我不認同缺乏這些觀點是因為編輯者的因素造成的。以及受限於國內社交媒體的高審查度(您可能並不生活在中國大陸?),我願意基於假定善意理解推特上的資訊是一種被迫的選擇,因為中國大陸境內平台無法發送相關內容。最後回歸主題,我認同在短時間內如果無法引證有關事件存在,那麼應予回退。對於各方觀點,在中共或支持中共方發聲後,我亦認同收集他們的觀點是一件必要、應該去做的事情。--MrSourfish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4:50 (UTC)
每個政府都會為政治目的而說謊,例如美國虛構伊拉克擁有大殺偒力武器。維基不應該成為攻擊某一政權或國家的政治工具。我不反對編寫這一條目,但內容應該基於客觀可靠的事實。--Chin2021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5:08 (UTC)
同意。接下來一段時間我將集中精力搜集親共媒體的報道。--Heavysnowjakarta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6:04 (UTC)
有的話歡迎添加,不論是哪個國家、什麼平台的來源資訊,都務必先審視並與其他來源比對,查看內容是否具有合理性與可信度。--DDHololiveFan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6:44 (UTC)
不是缺乏陸媒報道與觀點,關鍵問題是陸媒沒有報道和觀點。--  2022年11月30日 (三) 07:24 (UTC)
中共領導層未有就境內多處發生的反清零示威公開表明立場,官方也未有直接提述中國有民眾發起反清零反習近平的示威活動,中共黨媒也將各地的示威視而不見迴避報導,當然不會有中共媒體對示威的報導及評論,若以黨以往的模式,官方承認政策出錯及領導人判斷失準的機會甚微,預期日後即使有報導都是宣稱受到外部勢力煽動、發起顏色革命之類。--Uranus1781留言2022年12月1日 (四) 08:15 (UTC)
實際上,國情所致,大陸不會報道此事--Nutshell0xd7留言2022年12月1日 (四) 14:54 (UTC)

或許編輯者需要縷清事件之間的關係

現在本事件主要分為幾個部分。現有的內容偏力着墨於發生在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城市及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的「白紙運動」,此類活動是具有政治性的。但是蔓延在中國大陸各地的小規模的反封控是不是也屬於廣義「反對動態清零政策運動」之範疇?是否也應予以收錄編輯?因而導出一個問題:「反對動態清零政策運動」是否是由「白紙運動」、反封控活動(諸如拆除圍擋、不合作等更為廣泛的行為),以及關聯度相對較低的言論質疑(「對對對」「好好好」、世界盃有關言論等)或其他的更多因素來糅合構成的呢?--MrSourfish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2:57 (UTC)

個人觀點,應該區分開各個運動的動機如何,是反對過度封控,還是反對言論控制,還是意圖推翻政府。反共媒體傾向於將幾個運動混為一談,而這項工作可能工作量會比較大,可能需要重寫條目的很大一部分。--Heavysnowjakarta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6:07 (UTC)
我覺得「反對動態清零政策運動」基本上就是從烏魯木齊火災後開始至今,由於多個原因中國各地發生之祈福、反共(和其政策)以及聲援等直接或隱射性民運行動,包括但不限於悼念烏魯木齊火災、舉白紙、群聚抗議、拒絕配合中央法規和防疫政策、張貼海報、聲援「反對動態清零政策運動」等行為的合稱。--DDHololiveFan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6:39 (UTC)
同意--Fox6667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6:40 (UTC)
這個我覺得投票表決比較好,畢竟事是人來定義的。像有的人參加運動不是因為烏魯木齊火災,而是因為別的原因加上別人發起了運動。--Heavysnowjakarta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6:53 (UTC)
烏魯木齊火災應該只是導火線,引起「反對動態清零政策運動」的發生還包括了多種其他原因。--DDHololiveFan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7:44 (UTC)
烏魯木齊火災已經被證明和防疫無關了--Jatan留言2022年12月2日 (五) 03:07 (UTC)
請問證明是什麼?自由亞洲電台的這篇報道證明與防疫有關。Cz4281留言2022年12月2日 (五) 18:54 (UTC)
個人認為2022年11月前小規模的反封控可以寫入中國大陸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相關抗議這個條目。Cz4281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7:48 (UTC)

建議去除所謂「加入中華民國」目標

首先,該運動並沒有任何人喊起所謂「加入中華民國」的口號,亦沒有示威者認同該觀點,該觀點僅來源於境外論壇某個人用戶的玩笑式整活而已,純粹樂子人開玩笑。不能憑一人之言代表這場運動。 --Onemingroy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5:04 (UTC)

請停止使用討論頁宣揚特定政治觀點;維基百科不抱持任何政治立場,「中華民國已於1949年結束,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至今」違反維基百科兩岸四地用語指引避免地域中心方針。--西 2022年11月29日 (二) 15:06 (UTC)
感謝提醒,已改正--Onemingroy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5:08 (UTC)
格式手冊和PB應該只規限條目,雖然似乎沒有明文規定。但是即使這樣,如此發言仍然不甚合適。 ——魔琴 留言 貢獻 新手2023計劃 ] 2022年11月30日 (三) 10:58 (UTC)
完成--西 2022年11月29日 (二) 15:20 (UTC)
(...) 吐槽看到這這種言論我是又氣又想笑,未曾設想的道路屬於是。--木子子羊翔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5:27 (UTC)
就算有新聞來源也不保證一定是對的,這還是可以自己判斷的出來吧?讓我意外有人屢次把它放上去--DDHololiveFan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5:42 (UTC)
個人認為沒什麼爭議的內容可以存檔了,節約篇幅處理有爭議的議題。--Heavysnowjakarta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6:08 (UTC)
( ✓ )同意( π )題外話:這真的不是破壞嗎?--  2022年11月30日 (三) 07:23 (UTC)

哈爾濱長春瀋陽沒有高校參與

東北三省沒有任何一所高校參與,不要瞎寫,後面也沒有引用材料。--Fh18645096706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5:19 (UTC)

未完成反對動態清零政策運動#學生運動是寫15省,完全沒有提及該三地,完全沒有問題。--西 2022年11月29日 (二) 15:22 (UTC)
包括東北,高校列表中的大連外國語大學便屬於遼寧省--Onemingroy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5:30 (UTC)
推特顯示包括哈爾濱大學、吉林大學、延邊大學都有學生參與,甚至有人被抓。--Onemingroy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5:22 (UTC)
@Onemingroy 有哈爾濱大學嗎?我就在哈爾濱,完全沒有此事發生--Fh18645096706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5:40 (UTC)
圖片裡是列出了一些大學名稱,但實際上這些高校並沒有任何資料證明參與了何種行動,我認為很不嚴謹。--Fh18645096706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5:43 (UTC)
[1]
[2]
[3]
[4]
你看看這些還是僅限於哈爾濱的,你不知道不代表沒有--Onemingroy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5:49 (UTC)
推特[需要更佳來源]:
東北沒有大規模抗議行動的消息
哈爾濱(遭到洗版),僅有出現抗議海報
吉林大學,除了張貼抗議海報,有學生戴著標語"⚠︎此內容違規無法查看"
延邊大學,多處出現寫韓文的抗議海報--DDHololiveFan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6:21 (UTC)
仍在尋找可以證明國內高校抗議的有力可靠來源。--  2022年11月30日 (三) 07:22 (UTC)
瀋陽和大連魯迅美術學院有參與,東北大學也有。--Lin Yi You9留言2022年11月30日 (三) 10:09 (UTC)

希望恢復「民主運動人士」下羅冠聰的條目

請求已拒絕

希望恢復此次編輯中被刪除的關於羅冠聰的發言內容。編輯者「過度解讀一手來源」的理由並不合理,因為引述內容均為羅冠聰原文。--Hotlychee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5:45 (UTC)

應該等待可靠來源報道後再加入,且若連篇引用則有侵犯著作權之虞。 ——魔琴 留言 貢獻 新手2023計劃 ] 2022年11月30日 (三) 11:01 (UTC)

地圖

是怎麼把Wikimedia commons上面創的地圖放到這邊啊?--DDHololiveFan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5:39 (UTC)

(:)回應@DDHololiveFan已經使用了{{Protests against COVID-19 lockdowns in China map}}模板;該模板已經引用了commons的數據。--  2022年11月30日 (三) 04:54 (UTC)
想問一下要如何創建模板,我在commons裡創了Data:….map頁面,但是放不進來--DDHololiveFan留言2022年11月30日 (三) 08:03 (UTC)
喔沒事,我再試試看--DDHololiveFan留言2022年11月30日 (三) 08:11 (UTC)

關於保護期間的編輯

先感謝Xiplus願意出手保護停住多項違規的編輯亂象。在此ping一下所有活躍參與條目編輯的延伸確認用戶,讓大家在這裏整理一下在接下來一天清理條目各個主要問題的處理,且減少發生經驗多的維基人之間的編輯爭議。

@GUT412454Brtxx神秘悟饭WildcursiveCHih-See HsieTokisaki Kurumi百战天虫SakuraYuki-233Brror維基百科最忠誠的反對者@葉又嘉A Chinese ID日期20220626Uranus1781Mosowai(翻了一頁半的編輯記錄先是這麼多)

以上ping到的各位都不是新人了,相信大家都知道編輯的要求。這裏列幾個討論點給大家討論一下,歡迎開新話題。--西 2022年11月29日 (二) 15:47 (UTC)

整體

  1. 上面的討論串有人提過了,來源偏向單面立場;但中國官方基本上必然是完全封禁有關資訊,且就算有相關來源也必然爲官腔聲明,大部分僅能用作敘述立場而非事實用。--西 2022年11月29日 (二) 15:47 (UTC)
    個人觀點,找不到觀點不能作為單面立場的理由。貼一句前面我發過的串,我接下來會集中精力尋找可能有用的親共言論。--Heavysnowjakarta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6:12 (UTC)
    希望您能儘量避免原創研究問題,感謝!--Fox6667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6:13 (UTC)
    我會注意的。--Heavysnowjakarta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6:33 (UTC)

資訊框

  1. 地點欄持續被作出違反MOS:CS4D的編輯:資訊框屢次被加入「中華民國」字眼,MOS:CS4D要求「中華民國」不得與「中國大陸」相對;模板中為敘說地點,主要發生地是不包含香港澳門臺灣的中國大陸地區,故不可能再存在任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字眼;Wildcursive君認爲不應將臺灣跟港澳並列,並歸進第三點的其他國家中,但變相與以地點而非政權描述的「臺灣」牴觸,故私認爲應歸類地區與港澳並列。--西 2022年11月29日 (二) 15:47 (UTC)
    Wildcursive此人一直持相對激進的立場。個人雖然不是延伸確認用戶但也斗膽在這裡發表一下意見。根據MOS:CS4D的精神,台灣整體上還是應該和港澳並列為宜。如果在此問題上無法達成一致可以單獨列出。--Fox6667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6:05 (UTC)
  2. 起因欄需要討論相關性、目標欄需要來源。--西 2022年11月29日 (二) 15:47 (UTC)
  3. 衝突方欄持續被加入原創研究內容或加入不當使用的旗幟(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標示「中國市民」)。--西 2022年11月29日 (二) 15:47 (UTC)
(:)回應
客氣地說,這是中國內政,毫無理由在資訊框將臺灣與中國或香港澳門並列。既未列出任何其他國家,則臺灣就該比照內文各正常國家於下說明即可。早已有各種自由的臺灣顯非一黨極權獨裁當事國,臺灣也不直接涉及該國內政,所以別亂擺放。若列其他國家之一部或全部,則以「臺灣」或「中華民國(臺灣)」之名與之並列可也。
臺灣只是與世界許多有人權的國家般同樣關注遭專制政權奴役下的人民,臺灣人民支持鄰國人民爭取自由民主法治不等於容許貴國或該國故意藉機矮化,那是很噁心的!臺灣有聲援活動只是覺得人就該活得像個人,所謂的中國憲法不該只是騙人的花瓶擺設,基本人權普世價值的一部份。
如果有人看不懂,硬要搞亂受壓迫人民爭自由的焦點,那臺灣人就直說:中國內政干臺灣屁事?!毋須莫名其妙地在世界各國中將臺灣單獨挑出錯置!企圖偷佔便宜必遭糾正!
--WildCursive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6:40 (UTC)
提請您注意這裡不是輸出政治觀點的地方。--Fox6667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6:41 (UTC)
(▲)同上,注意維基百科不是宣揚政治觀點之處。依據社群共識通過的兩岸四地用語指引,與中國大陸並列時應作「臺灣」,即非中華民國,在維基百科的中立立場臺灣本身不是國家(中華民國才是客觀的國家),併入「其他國家」顯然違背了這一點。若閣下再拒絕遵守MOS:CS4D的要求,將視作擾亂性編輯處理。--西 2022年11月29日 (二) 16:47 (UTC)
(:)回應:這條目是檢討貴/該黨貴/該國的措施,在內文提及臺灣等國之聲援已足。毫無必要挑出卻故意單列才是模糊重點的胡搞惡搞亂搞。幾國幾城屬變動資訊,且根本毫無可靠、精確、可查證來源之引註,違反維基規範,徒增困擾。毫無必要在此列出不重要資訊,見內文即可。--WildCursive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7:01 (UTC)
貴前貴後你貴夠沒有?我一個紅黃藍綠不沾的人你在貴什麼?請停止作出不當暗示他人特定立場的言論。--西 2022年11月29日 (二) 17:08 (UTC)
首先需要指出的一點的是(好吧,我不得不「發表政治評論了」,但不提及這點,就像房間之象)有別於港澳兩地區,台灣並非係參加是次運動的主體,中國大陸實質管轄的地區。有的編者反對將台與港澳的理由,便是認定這類並列行爲為暗示性編輯(不管在客觀上是否對中華民國台灣的主權矮化,但顯然也有人會這麽認定)。個人認爲,也有違兩岸四地用語中提及的,不表示中維對兩岸關係主權相關的立場。如果有所爭議,我是建議按照六四事件所表述的咨訊框,將事件地點中的港澳臺一併刪去。只要不提及就等於不表達立場。——詠梅閣—WMLO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9:47 (UTC)
香港、澳門確實不應列入,兩地只屬於聲援。香港和澳門不屬於衛健委的管轄範圍,兩地是自行管理疫情,香港對確診及病故的標準也不同於中國大陸,亦沒有全民檢測及72小時核酸,香港和澳門即使有人因為中國大陸的反封控示威而聚集,也屬於聲援中國大陸抗議的性質,和中國大陸民眾反對中國大陸的防疫措施有明顯的分別。--Uranus1781留言2022年11月30日 (三) 04:33 (UTC)

首段

  1. 在首段整段引用官方回應是否有不妥?--西 2022年11月29日 (二) 15:47 (UTC)
    同意有所不妥,移動至當局行動#官方反應一欄爲佳。——詠梅閣—WMLO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9:34 (UTC)
    確實不妥。可以考慮首段再作簡化。--  2022年11月30日 (三) 07:21 (UTC)

#境外聲援

  1. 應以散文整合並重寫,幾十個國家的聲援全部列出來意義實在不大?--西 2022年11月29日 (二) 15:47 (UTC)
  2. 需要更多可靠來源。--西 2022年11月29日 (二) 15:47 (UTC)
突然想起來安倍晉三被刺殺時的情況了,可以學那次拆一個單獨條目出來,然後拿{{Excerpt}}引第一段。--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2年11月29日 (二) 16:04 (UTC)
(▲)同上:可以是個選擇。——詠梅閣—WMLO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9:52 (UTC)
(:)回應:感謝副知。本條目現存問題主要是定性、各界反應(包括各個高校的反饋)難以找到達成共識的可靠來源作為佐證。在前面有討論過Twitter引用的合理性(以及奇摩新聞不知是否可靠),本條目現在亟需解決這些來源的可信度問題。昨天已經對一部分國際新聞界的反應實用的來源作出了修正,今天還會再針對其他來源作修正。--  2022年11月30日 (三) 04:59 (UTC)
(※)更新:在下已經在自己所能觸及的所有渠道查找了國際反應的來源。現在仍缺少伯明翰大學、利茲大學的留學生行動來源(需要注意的是,英維沒有描述這兩所高校的活動),另缺少澳門、新加坡、西班牙、德國的民眾聲援來源。(注意:德國的聲援活動根據文中表述是12月3日前都會發生,之後可能會有報道。)
本人認為這些沒有可靠來源以作佐證的聲援行動可以直接刪除,等待有來源後再作添加。--  2022年11月30日 (三) 07:20 (UTC)
(※)更新:德國的聲援活動已經添加了來源。現在的來源缺失主要集中在高校章節。--  2022年12月1日 (四) 04:07 (UTC)

個人建議

個人建議將條目名稱改為「2022年中國大陸反對動態清零政策運動」,或者至少加入前面的年份和「中國大陸」。不加入事件的時間和地點,而又不是熟知的事件的話不像是維基百科一貫的命名方式。--棚客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6:18 (UTC)

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西 2022年11月29日 (二) 16:43 (UTC)
雖然我仍然覺得目前這個名字不甚恰當,但是思考了一下,覺得採用目前這個名字確實是合理的,因為「動態清零」這一政策本身就有時間和地域上的局限性和唯一性。即使真正要更名,我覺得也應該在整個事件落下帷幕後再討論了。--棚客留言2022年11月30日 (三) 22:21 (UTC)
建議參加已有的討論,而不是單獨開一個話題--Heavysnowjakarta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6:45 (UTC)

建議加入關於「顏色革命」敘述立場的國內報道作為立場參考

今日頭條文章《「顏色革命」勢力蔓延》一文,雖然立場明顯,但是匯總了很多國內社交媒體上網民對這抗議活動的報道。在比對境內境外輿情差異上有重要參考價值,且亦被海外中文媒體援引討論。因此,建議原文鏈接應當收錄維基百科頁面。只要表明來源並做簡單立場說明即可。


--96.250.164.56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6:37 (UTC)

引述可靠來源說法我認為就可以。--Fox6667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6:38 (UTC)
我認為能看到牆內有人對此事評論是好現象。目前的主要問題在於對運動的負面評價限於零星網民自發的評論行為,我們需要有具有可靠性的媒體或人士公開評論。可能還需要再等此事發酵一段時間。--Heavysnowjakarta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6:43 (UTC)
此文目前已被媒體援引討論,包括自由亞洲新聞電台和TVBS等。儘管有很多反對運動存在境外勢力的報道,維基百科尚未收錄足夠多「認同」有境外勢力干預的原文。如果不收錄各方面匯總輿情的原文,會讓一些認為國內在污名化運動的新聞報道指向一個相對虛無的立場。--96.250.164.56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6:56 (UTC)
經查證,閣下所指文章大概指「「顏色革命」勢力蔓延:多地驚現有預謀的鬧事,有境外勢力被曝光」(恕我無暇顧及單雙引號之分),系郎言志所作,此人在微博擁有超過30萬粉絲,我認為可以作為個人言論輯錄。--Heavysnowjakarta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7:04 (UTC)
原文鏈接貼在這裡以供查閱:[5] 這東西可太寶貴了!頭條搜索搜不到的,可別讓今日頭條給刪了--Heavysnowjakarta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7:09 (UTC)
文中提到的在微信上發布但隨後被自行刪除的公眾號文章《現場有壞人》也已被「自由微信」恢復。可以作為外延。https://freewechat.com/a/MzI2MDYwNzg2NQ==/2247486383/1--96.250.164.56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7:22 (UTC)
此連結不符合要求。--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18:05 (UTC)
我認為符合要求。「自由微信」性質屬網頁存檔,類似於 WebArchive,雖然網站本身帶有立場,沒有篡改原文內容就沒有問題。--Heavysnowjakarta留言2022年11月30日 (三) 01:27 (UTC)
原文所有的引用都非可靠來源,這篇文章可以說是空穴來風,內容都是什麼我的朋友,我聽說,我認為,這些東西顯然是不適合維基百科的,強烈建議不要引用這種不可靠的來源。--Gjx1852388931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20:13 (UTC)
這篇文章可以作為立場說明材料。--96.250.164.56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20:14 (UTC)
可以看看有無媒體引述吧。如果只有一手來源,過幾天還是需要刪除的,因為來源非可靠,就像現在一些以Twitter為來源的聲援內容一樣。Cz4281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21:10 (UTC)
如果不收錄,會讓已收錄的,北京市民反駁無境外勢力等內容變得所指不明。--2600:4041:5062:E400:CD3F:8D73:F0C7:A4B留言2022年11月30日 (三) 00:49 (UTC)
另外,台媒自由時報將對此文章內容和胡錫進的微博內容已做為輿情的實例報道。[6]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1387862600:4041:5062:E400:CD3F:8D73:F0C7:A4B留言2022年11月30日 (三) 01:07 (UTC)
《自由時報》引述那應該就可以收錄了。Cz4281留言2022年11月30日 (三) 01:24 (UTC)
不一定作為條目內容本身敘述,至少可以作為一方觀點。要知道現在條目某方觀點嚴重缺失。對於可靠性,我認為有博主影響力作背書,其互動不是我操縱幾個傀儡賬號、雇兩天水軍所能偽造的。不過這一問題超出了這裡的討論範圍,如果必要,我會在相關指引發起討論。--Heavysnowjakarta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23:16 (UTC)
如果說大量的社交媒體引用視為不可靠來源的話,我認為條目中目前所用來源包含大量的不可靠來源。僅舉一例:三立新聞在引用來源第一條的報道:[7],該文作者僅憑兩三篇推特就寫完了一篇文章,請問此來源是否可靠?如果閣下亦認為此來源不可靠,我可以把所有來源挨個查一查,也許還需要大規模清理。--Heavysnowjakarta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23:54 (UTC)
這是因為作為有信譽的新聞機構,三立新聞不會隨意引述有可能為虛假的信息。一手來源被三立新聞引述,就可以視為可靠了。因此,我認為一手來源可以先掛幾天,等非「應停用」「黑名單」來源引述或報道後替換來源。如果過了一段時間後仍沒有,那就刪除。Cz4281留言2022年11月30日 (三) 00:07 (UTC)
"作為有信譽的新聞機構,三立新聞不會隨意引述有可能為虛假的信息。一手來源被三立新聞引述,就可以視為可靠了"這句話有任何根據嗎?請參考臺灣媒體亂象,台灣媒體經常在未經查證下引用網上資訊作為新聞,並不可靠。三立是綠媒,反共意識強烈,並不中立客觀--Chin2021留言2022年11月30日 (三) 01:13 (UTC)
這是個人的觀點。NPOV不是No POV,有無意識形態與是否可靠是兩回事。如果有意識形態的觀點與不可靠畫上等號,那麼大陸黨媒官媒、各國的x國之聲都不能引用了。Cz4281留言2022年11月30日 (三) 01:29 (UTC)
我是指"在未經查證下引用網上資訊作為新聞"這種報導手法不可靠。同意不引用所有有意識形態的媒體。--Chin2021留言2022年11月30日 (三) 02:59 (UTC)
目前三立新聞的可靠性社群未有討論。我現在發起對其可靠性的討論。--Heavysnowjakarta留言2022年11月30日 (三) 02:25 (UTC)
相關內容已添加。--Fox6667留言2022年12月3日 (六) 16:11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