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藻糖醇
外觀
(重新導向自赤藻糖醇)
赤蘚醇 | |
---|---|
IUPAC名 (2R,3S)-butane-1,2,3,4-tetraol | |
識別 | |
CAS號 | 149-32-6 |
ChemSpider | 192963 |
SMILES |
|
InChI |
|
InChIKey | UNXHWFMMPAWVPI-ZXZARUISBN |
ChEBI | 17113 |
DrugBank | DB04481 |
KEGG | D08915 |
性質 | |
化學式 | C4H10O4 |
摩爾質量 | 122.12 g·mol−1 |
密度 | 1.45 g/cm³ |
熔點 | 121 °C(394 K) |
沸點 | 329-331 °C(602-604 K) |
若非註明,所有數據均出自標準狀態(25 ℃,100 kPa)下。 |
赤藻糖醇(英語:Erythritol,(2R,3S)-丁-1,2,3,4-四醇)或稱赤蘚醇、赤蘚糖醇,是一種糖醇(或者多元醇),可由赤藻糖或赤藻酮糖還原得到。赤藻糖醇天然存在於葡萄、梨子等果實或醬油、味噌、清酒等發酵食品中,是由葡萄糖發酵而成。它具有蔗糖60-80%的甜度,熱量極低,且相較於其它糖醇、不太會引起消化問題(美國FDA建議成人及兒童的日食用上限為體重每公斤0.78g及0.71g),也不會引起齲齒。由於能弱化齒垢中細菌彼此的結合力,因此具有分解齒垢的作用。赤藻糖醇已經在美國獲准使用。[1]它是由約翰·斯登豪斯於1848年首先發現的[2]。
健康風險
[編輯]過往赤藻糖醇一直都被認為是一種安全的醣類,但2023年2月尾《自然》雜誌的醫學分刊發表了一項針對赤藻糖醇與心血管事件風險的研究[3]。研究顯示赤藻糖醇增強體外血小板反應性和體內血栓形成,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目前欠缺對大眾長期使用赤藻糖醇的安全性研究,因此未來應該加強這方面的研究[3]。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FDA/CFSAN: Agency Response Letter: GRAS Notice No. GRN 000076. [2011-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03).
- ^ The discovery of erythritol, which Stenhouse called "erythroglucin", was announced in: Stenhouse, John. Examination of the proximate principles of some of the lichens.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1848-01-01, 138: 63–89; see especially p. 76 (英語).
- ^ 3.0 3.1 Witkowski, M., Nemet, I., Alamri, H., et al. The artificial sweetener erythritol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 risk [人造甜味劑赤蘚醇與心血管事件風險]. Nat Med. 2023 [2023-03-03]. ISSN 1546-170X. doi:10.1038/s41591-023-02223-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21)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