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中國的紋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紋身也稱刺青,在中國有着悠久的歷史,意思是「把墨水塗在皮膚上」。中國古代諸多文獻中記載了紋身,如史書、各朝代刑法志怪小說筆記,以及《尚書》等早期散文作品。[1]

這幅畫描繪了一場摔跤比賽,比賽中全身佈滿紋身的燕青 (Ensei Roshi) 正舉起一根沉重的橫樑。

歷史發展

[編輯]
《呂刑》是中國古代的一部記載法律、司法和贖罪制度的司法書籍。

紋身的發展可以自商朝溯源,商朝難民吳太伯仲雍吳國建國前曾剪絞發、紋身,以獲得長江三角洲的荊蠻人的認可。[2][3]

漢族的紋身文化在唐代發展到頂峰,但在宋代逐漸被主流社會所遺棄。紋身文化在時期不被當朝法律所容,轉入地下發展。在明朝滿清時期,紋身文化的社會流行度逐漸下降。[4]

《呂刑》是西周的一部記載法律原則、司法系統和贖罪的刑法典。[5]《呂刑》將「紋身」記載為一種懲罰(出自《尚書》)。周穆王命令藩王呂侯制定呂刑。 [6] 呂侯列出了「中國古代官員對罪犯使用的五種主要懲罰[7]也稱為「墨刑」或「入墨」。黥面又稱烙臉,給犯人紋臉是秦朝的一種刑法。

中國古代經典文學作品中記載了不同的類型,包括鏤身、扎青、點青、雕青等。有時,紋身也是一種警告或者訓導,比如岳母刺字的故事。在之後的朝代中,紋身成為了一種個人裝飾。比如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中,至少有三個人物描述有紋身:花和尚魯智深、九紋龍史進和浪子燕青[8]

新疆的紋身現象見於和田地區洛浦縣普拉墓地。曾發現距今2100年左右的紋手[3]

命名的起源

[編輯]

漢字文是一個象形文字,最早見於甲骨文,形似站立的人形,上端為頭,下端為伸出的雙臂和兩腿。[9]

金文中的文字與甲骨文基本相同。小篆的字形省略了胸部的圖案。改為隸體之後,字形更為抽象,與現代字相似。

文的早期含義為交織的圖案或纏繞的圖畫。[10]:1,3用作動詞時,可以解釋為在皮膚上紋上圖案,如「文筆匠」和「文身斷髮;文身斷髮」。早期來源有《禮記·王制 》:「東方曰夷,被發文身,有不火食者」。 這裏的「文」用作動詞,指「紋身」。後人添加了部首 糹 (「絲,線」),以區別它所代表的其他詞語的含義,寫作「紋」。[9]

中國「獨龍族」文化

[編輯]

獨龍族是中國人口較少的少數民族之一,聚居在雲南省西北部,位於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三江併流世界遺產區內,是雲南省人口最少的民族,使用獨龍語;原有群婚的家庭習俗現已不存在,崇尚萬物有靈論。獨龍族少女有紋面習慣,也被稱為中國「最後的紋身女性」。[11][12]

紋身在中國古代的意義

[編輯]

在古代,紋身與多種習俗有關,比如裝飾性、象徵部落身份、標明社會等級、作為聯盟標誌等。它是原始文化在符號學與仿生學中的體現,涉及到藝術、心理、民俗、宗教、醫學等領域。[13]

清人屈大均在《廣東新語·鱗語》中提到的「南海龍王之都會, 古時入水采貝者皆繡身面為龍子, 使龍以為己類, 不吞噬。」就是認為紋身能夠給在野外的人們提供保護。《淮南子·齊俗訓》中記載的「故胡人彈骨、越人契臂、中國歃血也, 所由各異, 其於信一也。」也顯示了紋身作為信約的意義。[3]

紋身在現代中國的發展

[編輯]

隨着現代城市的發展,城市現代性的增強,社會價值觀越來越多元化,紋身不再是黑社會的專利,而以藝術本質逐漸浮現。當今紋身族多以追求潮流、前衛自我的都市年輕人居多,他(她)們在身上紋上情侶的名字、頭像以表達愛意、寄託情思,或者紋上喜歡的圖案突顯個性、偶像崇拜等等。[14]

紋身店

參考文獻

[編輯]
  1. ^ Reed, Carrie E. Tattoo in Early Chin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2000, 120 (3): 360–376 [2024-04-26]. JSTOR 606008. doi:10.2307/606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0) –透過JSTOR. 
  2. ^ 青少年家庭教育. 文身断发的出处、释义、典故、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 成语知识_版权. 搜狐. 2020-03-04 [2024-04-29]. 
  3. ^ 3.0 3.1 3.2 張群;孫志超;張全超. 精神图腾,古代先民的纹身艺术. 中國知網. 2014-02 –透過化石 (中文). 
  4. ^ 沅汰歷史. 宋朝是刺青鼎盛时期,却和唐朝差别很大,为何以纹龙虎之类居多?. www.163.com. 2018-10-22 [2024-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29). 
  5. ^ Theobald, Ulrich. Lüxing 呂刑. www.chinaknowledge.de. August 27, 2016 [2022-1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04) (英語). 
  6. ^ Wei Guoku (魏國庫). 中国历代刑法浅谈 [A brief talk on Criminal Law of Chinese Dynasties]. Jiangx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85: 65. 
  7. ^ Li Li (李力). 出土文物与先秦法制 [Unearthed cultural relics and the Pre-Qin legal system]. Elephant Publishing House. 1997: 62. ISBN 9787534720567. 
  8. ^ 武漢紋身. 纹身的来历. 老兵紋身. 2015-05-19 [2024-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29) (中文). 
  9. ^ 9.0 9.1 陳曙. 远古先人爱耍酷, 所以有文. 蘭州晨報. 2021-09-13 [2024-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29) (中文). 
  10. ^ Falkenhausen, Lothar von. The Concept of Wen in the Ancient Chinese Ancestral Cult. 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 (CLEAR). 1996, 18: 1–22. JSTOR 495623. doi:10.2307/495623. 
  11. ^ 独龙族. 查字典. 2014-07-29 (中文). 
  12. ^ 尤紫璇. 女子12岁要纹面 神秘民族独龙族曾经很神秘的风俗. 搜狐. 2015-05-14 [2024-04-29]. 
  13. ^ 林嘉熙;魏艷麗;周小儒;宋美慧. 浅谈中国纹身艺术中图腾纹饰的文化寓意. 中國知網. 2013-01 [2024-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29) –透過美與時代 (中文). 
  14. ^ 沈一兵. 纹身与符号—都市青年纹身现象透视. 中國知網. 2006-06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