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小食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華北風格麵食小食店
臭豆腐
保定驢肉火燒
香港銅鑼灣的街上小食
鹹甜粿

小食(英語:Snack),在香港粵語地區稱為小食,在台灣台語中稱為小點臺灣話小點 臺羅sió-tiám),是一類在口味上具有特定風格特色食品的總稱,可以作為宴席間的點綴,或者早點、夜宵的主要食品。世界各地都有當地特殊的風味小食,其各自鮮明的特色往往成為當地觀光行銷的重點,也是遊子對於家鄉思念的寄託對象。小食單價多不高,一般人都可以買得起。

有的小食講求製作需時短或可以耐久儲存,隨吃隨取,不必像烹調主餐那麽費事。有的中式小食由於取材普遍,很快流行到其他地區;但有的小食由於口味獨特或只用本地材料,只能局限在一個地區。現代由於人口流動大,材料運輸方便,許多原來局限在一個地區的小食,迅速向各地擴散。著名小食則靠着口耳相傳而與大眾文化緊密交纏,甚至可能成為當地代表的飲食。

然而,小食發展到現在,在部份地區已經有了另外一種的意涵。雖然一樣是講究採用當地新鮮的食材,但是製作方法繁複、作工講究,比講究填飽肚子的主餐更為繁瑣。這種小食,已經是一種在地的飲食文化,絕非只是在三餐之間填飽肚子,追求不餓肚子的層次。

起因

[編輯]

小食就地取材,通常能夠突出反映當地的物質及社會生活風貌。中國上海地區高橋鬆餅的例子[1]則表明,工業化進程中狀大的工人市民階層的早餐需求,促進了各類小食在餐飲業中的商品化。現代人吃小食通常不全為了要吃飽,而是因為嘴饞。旅遊者吃小食除了品嘗異地風味以外,還可以藉此了解當地風情。有的人胃口小,或由於某些疾病一次不能吃得太多,三餐不足以供應必要的營養,在主餐外需要以小食零食補充。

影響

[編輯]

小食代表着人類文化生活的精緻化。隨着經濟發展,人類生活水平提高,吃在日常生活中占的比例越來越小,再加上工作緊張,人們開始厭棄正餐青睞小食。因為小食不必講究禮儀,隨時方便地解決飢餓問題。但由於小食的營養不全面,得來方便,可以隨時取用,很容易造成食用過量,所以小食可能也是造成現在肥胖比較普及的一種原因。

參見

[編輯]

其他

[編輯]

另見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本帮菜不完全“本帮” 曾经风靡上海滩的是这个菜系. 騰訊網,上觀新聞. 2018-04-16 [2018-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03) (簡體中文).